音樂與科學——從重建記憶到建立自己的記憶宮殿 Vol. 3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音樂與科學的第三、第四堂課,余道昌博士分別從視覺與聯想、由上而下的神經迴路學習方式兩個主題出發,帶領同學去探索自己的視覺與記憶的連結,以及回溯甚至是學習重建自己的學習方式。

你是怎麼記憶的?

課堂的一開始,余博士先用幾個題目測試一下大家的運用視覺與辨識資訊的方式,這些題目包括:

  1. 你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2. 上課喜歡坐左邊還是右邊的座位?
  3. 你喜歡寫是非、選擇、連連看還是申論題?
  4. 喜歡坐在書桌前還是其他地方寫作業/工作?
  5. 不看錶是否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6. 你對人臉比較有印象還是名字?
  7. 看一堆數字是看到字體還是數字的不同?

之後也呈現了三張藏有不同形象人物的圖像,測驗大家視覺先看到並可辨識的圖像有哪些。

另外,余博士還用了幾個快速閃過的數字串去讓大家默寫,隨著數字列位數越來越多,甚至有不同階層和形狀的數字排列,對於視覺和記憶以及專注力的考驗更高。在記憶遊戲之後,余博士就徵求了記下大部分數字的志願者說明一下自己記憶的方法,也用一張張投影片檢視不同數字串與不同形狀、階層的數字當中的可以先抓出來的數字串或是作分隔點的單一數字。

重建 vs. 回憶

從視覺和記憶的小遊戲,帶到人類的記憶運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不同的事件當中建立彼此相關連結的重建(reconstruct)方式,另一種則是透過在一大堆片段或是記憶中揀選其一的回憶(recall)方式。我們以往在學校學習的方式,也就是強調記憶和背誦的填鴨式教育是偏向回憶的形式,無論是背國文課文、背英文單字、背歷史事件年份等,這種記憶方式運用的是我們的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就好像是電腦的快閃記憶體一樣,優點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記憶,但缺點是也很容易忘記。

如果回想我們從小到大背過的無數筆資訊,無論是國文課文、數學公式還是英文單字,只是靠短時間、高頻次複頌的強記,最後過了十幾年到現在,能記下來的恐怕不太多,更遑論要實際再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了。

然而,若是以重建方式記憶,則好像是用社群媒體建立人脈或是在 Google Map上畫出可以抵達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路徑,可以為單一事件本身建立不同的關聯,也就是記憶點,這也有助於記憶可以被歸類在長期記憶中,而可供之後提取與應用。

打造自己專屬的記憶宮殿

長期記憶的特性是以特定的步驟序列構成,若以正確的順序執行,會產生特定的結果。也因著長期記憶的特性,余博士發展出記憶宮殿(Memory Palace)的記憶方式。記憶宮殿的原理是運用自己熟悉且可視化的場景作為記憶宮殿的藍圖,無論是每天上學、上班的路徑,或是自己家裡的格局還是房間的擺設,並在腦中建立一條走線(路徑)。在這條走線上,確認可以放置訊息或是事物的地方(比如說衣櫃、桌子、窗戶、書櫃、店面),再來用圖畫的方式練習視覺化自己的宮殿和走線,之後要回溯時,只要沿著走線走一遍,即可以拾起放置在走線上的事件與記憶片段。

舉例來說,余博士用了十六個不同的中文單詞,讓四個同學隨意抽取四個,並將這四個單詞編成一段故事,在每個同學說出自己的故事時,在場的其他人也同時在腦海中建立自己的走線和畫面。於是,當四位示範的同學都說完故事後,再讓其他同學重述故事甚至只是截取當中的單詞,都比強記單詞要輕鬆很多。

或許這也跟人天生就是傾向聽故事和說故事的特性有關,當看似不相關的單詞被構成很有畫面的故事時,無論是在遊艇上穿著高跟鞋的富豪,看到岸上金字塔旁邊有一些考古學家,或是戴著太陽眼鏡的總統在北極開著跑車,因為把錢花完了變成流浪漢。再怎麼荒誕沒有邏輯的情節,人腦都傾向會理出一條故事線為當下的自己創造意義,而也因為如此,如果能為記憶加上更多感官(視、聽、嗅、味、觸)甚至是情緒的標籤,將更有利於之後提取。

用同樣的走線策展不同記憶

同樣的道理運用在語言學習上,有許多人都曾經在小時候背過三字經和唐詩三百首,但真正長大還能朗朗上口的,或許就是那些很常被綜藝節目或是笑話拿來改編,或是我們曾經看過用戲劇詮釋過的內容。就像是導演把小說改編翻拍成電視劇、電影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也就像是把平面資訊立體化的過程(從2D到3D,如果加上時空延伸可能就有4D和5D),而這也更有助於個人記憶宮殿的佈置,讓我們可以更像個收藏家對於自己的收藏品如數家珍。

在日常生活中,若要強化記憶宮殿的打造功力,我們可以練習每天替換記憶走線上的事物,就好像博物館定期更換館藏一樣,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裡,策展不同的記憶畫面;另外,也可以用簡單的圖像來象徵複雜的字句或數字,比如說用搭配畫面的口訣來記憶一個複雜的句子,就好比以前背化學元素週期表時,有些人會搭配諧音跟畫面去記憶一樣。

最後,如果記憶能加上人臉、情緒或誇張畫面,將有助於強化視覺印象,這就像是我們可以輕易記得電影人物說出的台詞,但一樣的台詞若只是在書本上讀到,或許要花上數倍的時間才能記起來。這或許也說明了像是《大家說英語》類似的英語教學節目,為什麼老師會刻意把語速放慢,並仔細地咬字,搭配不時挑眉的豐富表情,或許就是為了加強初學者的視覺和聽覺記憶,將不只是單字的每個字母以及每個音節的發音,都銘刻在學習者的長期記憶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之道的沙龍
50會員
34內容數
關於人生的各種思考與想像,在21世紀的現實裡,想像著22世紀更為成熟的人類與更永續的世界。
心理之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Thumbnail
2025/01/29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Thumbnail
2024/02/25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Thumbnail
2024/02/25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Thumbnail
2024/02/14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2024/02/14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記憶是一種動態的過程 記憶意味著穿越時空。我們所說的「記憶」是由不同的元素(圖像、聲音、氣味、情緒)組成的,這些元素是不同但相互關聯的註記系統運作的結果。為了形成記憶,必須進行某種形式的學習。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儲存和再現。記憶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也就是說,必須取得資訊。一旦獲取信息,就
Thumbnail
記憶是一種動態的過程 記憶意味著穿越時空。我們所說的「記憶」是由不同的元素(圖像、聲音、氣味、情緒)組成的,這些元素是不同但相互關聯的註記系統運作的結果。為了形成記憶,必須進行某種形式的學習。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儲存和再現。記憶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也就是說,必須取得資訊。一旦獲取信息,就
Thumbnail
在音樂與科學的第三、第四堂課,余道昌博士分別從視覺與聯想、由上而下的神經迴路學習方式兩個主題出發,帶領同學去探索自己的視覺與記憶的連結,以及回溯甚至是學習重建自己的學習方式。首先,從你是怎麼記憶的開始?
Thumbnail
在音樂與科學的第三、第四堂課,余道昌博士分別從視覺與聯想、由上而下的神經迴路學習方式兩個主題出發,帶領同學去探索自己的視覺與記憶的連結,以及回溯甚至是學習重建自己的學習方式。首先,從你是怎麼記憶的開始?
Thumbnail
之前聽了大人學的 Bryan 訪談余道昌博士談論自己從小到大學習古典音樂並且進行跨域學習,最終在不斷地假設與試錯之後,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學習邏輯與方法,也希望透過這套方法可以幫助學習音樂或任何想要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或是知識領域的人,都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之前聽了大人學的 Bryan 訪談余道昌博士談論自己從小到大學習古典音樂並且進行跨域學習,最終在不斷地假設與試錯之後,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學習邏輯與方法,也希望透過這套方法可以幫助學習音樂或任何想要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或是知識領域的人,都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54 打造你的記憶宮殿 | Memory Palace 在上一集我們提到記憶宮殿記憶法。靠著空間的位置與視覺化的輸入過程,得以讓大腦將資訊輸出,又稱做位置記憶法。 我們能將東西在這個空間裡面一起綁定來做記憶。所以,圖像與位置是宮殿記憶法的兩大基本元素。 為什麼記憶宮殿能幫助記憶呢? 這個記憶術要怎
Thumbnail
#54 打造你的記憶宮殿 | Memory Palace 在上一集我們提到記憶宮殿記憶法。靠著空間的位置與視覺化的輸入過程,得以讓大腦將資訊輸出,又稱做位置記憶法。 我們能將東西在這個空間裡面一起綁定來做記憶。所以,圖像與位置是宮殿記憶法的兩大基本元素。 為什麼記憶宮殿能幫助記憶呢? 這個記憶術要怎
Thumbnail
你對哪個空間記憶力最深刻呢?家應該是大部份人最熟悉的地方,應該也是一個最好回想空間記憶的地方。不過,如果有一天你看了一張不同版本,針對自己家的格局設計與3D立體影像圖,你能100%認得那是你記憶中的房子嗎?
Thumbnail
你對哪個空間記憶力最深刻呢?家應該是大部份人最熟悉的地方,應該也是一個最好回想空間記憶的地方。不過,如果有一天你看了一張不同版本,針對自己家的格局設計與3D立體影像圖,你能100%認得那是你記憶中的房子嗎?
Thumbnail
人有3種記憶方式,分別是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感官記憶大約存在4秒內,短期記憶存在5-60秒、有4組塊的容量限制,長期記憶則長期存在、空間無限,以下將敘述如何將:要學習的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 01 感官記憶 02 短期記憶:人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03 長期記憶:靠重複練習和新舊關聯
Thumbnail
人有3種記憶方式,分別是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感官記憶大約存在4秒內,短期記憶存在5-60秒、有4組塊的容量限制,長期記憶則長期存在、空間無限,以下將敘述如何將:要學習的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 01 感官記憶 02 短期記憶:人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03 長期記憶:靠重複練習和新舊關聯
Thumbnail
其實無論是外顯知識或者是內隱知識,根本都在於人類腦部所儲存的記憶,接下來就要談談人類的記憶。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基於現在我們對於記憶形成機制的認識,廣為接受的模型將記憶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編碼:獲得資訊並加以處理和組合。 儲存: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做永久紀錄 記憶與腦部的關係
Thumbnail
其實無論是外顯知識或者是內隱知識,根本都在於人類腦部所儲存的記憶,接下來就要談談人類的記憶。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基於現在我們對於記憶形成機制的認識,廣為接受的模型將記憶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編碼:獲得資訊並加以處理和組合。 儲存: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做永久紀錄 記憶與腦部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