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生產紀錄(3) - 醫院伙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來聊點輕鬆的話題,在英國生產時,NHS 提供什麼樣的伙食給病患? 我眼裡看著盤中飧,手裡開始google "hospital food worse than prison food",沒想到有很多的文章討論這個議題! 醫院的餐比監獄還差…

生第一胎是在COVID期間,當時一天配偶探視的時間是下午2到4點,想吃熱食就是吃醫院的餐,我也沒看到有配偶帶保溫罐來探視,畢竟在英國生產是在追求24小時內出院的!這次在2023年生產,催生時先生能陪伴還能自由進出醫院,也能外出採買,在醫院的日子也沒有第一胎的時候難熬。我的好朋友在日本生產,說日本醫院的餐有多難吃,傳了照片給我批評了幾聲,我看了覺得菜還不錯!英國的醫院餐是難以至信的難吃,台灣便利商店的加熱便當還比較好吃!照理說醫院的餐應該是有營養師來設計才對,可是很多餐點都完全不符合營養標準,如果是營養但難吃就算了,是不營養又難吃,實在一言難盡。不過私人醫院的伙食會比較好,畢竟醫院是公家的免費伙食,我還是會心存感謝儘量吃完。

醫院的餐點也順應文化,第一胎是星期五凌晨生的,當天的午餐是fish and chips,星期五是英國人吃fish and chips的日子(當然其他天也能吃),不就炸魚和薯條嗎?能多難吃?就是軟爛難吃!

這次住院是星期天,午餐是Sunday roast,也是英國在星期天的傳統飲食,很多餐廳星期天都會提供Sunday roast,肉的種類有烤牛肉,烤火雞或是烤醃豬腿肉,季節蔬菜和烤馬鈴薯或馬鈴薯泥,再淋上肉醬汁,聽起來好像不是難度高的餐,但是醫院就是有辦法做的很難吃也是不容易…

早上會有員工來給菜單點午餐和晚餐,我吃完午餐就辦理出院了,菜單上有冰淇淋喔!完全沒有什麼產後不能吃生冷食物的禁忌,不過哪裡買得到這麼難吃的冰淇淋我也很納悶…

raw-image



醫院的早餐可以自己去小廚房自理,有烤吐司,優格,不同種類的麥片,水果和三明治,熱飲無限供應,還有各式餅干,小廚房是24小時自助式。

冰箱裡有牛奶,果汁和優格

冰箱裡有牛奶,果汁和優格

在英國生產,有時真的不知道會住院幾天,最好要自備一些乾糧以備不時之需。

桃園李小姐本是英國留學生, 在台灣有大好前程, 留學期間與英籍先生相戀後智商歸零決定定居英國, 目前一家四口在英格蘭小鎮生活. 在這裡分享英國生活的瑣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兩個寶寶都是在零晨左右出生的,生產完到進入產婦病房大概是早上2點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非探病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先生不能陪我到病房再離開,醫院裡有小廚房提供簡單的食物和飲品給產婦免費取用,無法自理的可以請助產士幫忙,沒錯,你想喝杯熱茶,想吃烤土司或是餅乾都能請助產士幫忙,不過那個求助鈴超級大聲,只要
本來是訂了39週引產,結果到了醫院後,當天太多孕婦急診,醫院忙不過來,所以我的引產被延後到39w+5days下午兩點,這樣只比預產期提早兩天。雖然不知道意義在哪?但只能接受,NHS是給patients who need it , not patients who want it。 第二次的引產預約
15號的時候, 家裡替爸爸做了對年, 去年回台處理爸爸的後事, 我本來是準備作對年的時候回家一趟, 但後來懷孕就改變的計畫. 去年爸爸火葬的那天, 我們請了師傅把爸爸迎回家供奉, 在牆上掛了一個小竹籃, 每日燒香兩次. 我每次回家的時候會喊一聲 "爸爸我回來了", 然後坐在小籃子旁的沙發上,
經過了兩周的飲食控制還有每天固定測量血糖四次, 慢慢戒掉餐與餐之間嘴饞想吃東西的慾望, 只要一吃東西, 血糖就會上升, 飲食控制還真的是不容易, 一餐的澱粉需要控制在40g內, 如果從懷孕到生產都能這樣控制的孕婦, 應該真的能達成養胎不養肉的終極目標吧! 昨天心情很忐忑的到了38週的超音波門診,
這篇單純是分享文, 無業配, 我不是倫敦網紅媽媽, 也沒人要找我業配. 生第一胎的時候是covid時期, 台灣的郵局已經停止郵寄包裹到英國, 當時英國能買得到的月子產品很少, 最後只有新和春草本能透過FedEx寄出, 當時的運費和產品費用差不多, 還是能買得到月子產品也算是很幸運. 這次坐月子也
我的兩個寶寶都是在零晨左右出生的,生產完到進入產婦病房大概是早上2點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非探病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先生不能陪我到病房再離開,醫院裡有小廚房提供簡單的食物和飲品給產婦免費取用,無法自理的可以請助產士幫忙,沒錯,你想喝杯熱茶,想吃烤土司或是餅乾都能請助產士幫忙,不過那個求助鈴超級大聲,只要
本來是訂了39週引產,結果到了醫院後,當天太多孕婦急診,醫院忙不過來,所以我的引產被延後到39w+5days下午兩點,這樣只比預產期提早兩天。雖然不知道意義在哪?但只能接受,NHS是給patients who need it , not patients who want it。 第二次的引產預約
15號的時候, 家裡替爸爸做了對年, 去年回台處理爸爸的後事, 我本來是準備作對年的時候回家一趟, 但後來懷孕就改變的計畫. 去年爸爸火葬的那天, 我們請了師傅把爸爸迎回家供奉, 在牆上掛了一個小竹籃, 每日燒香兩次. 我每次回家的時候會喊一聲 "爸爸我回來了", 然後坐在小籃子旁的沙發上,
經過了兩周的飲食控制還有每天固定測量血糖四次, 慢慢戒掉餐與餐之間嘴饞想吃東西的慾望, 只要一吃東西, 血糖就會上升, 飲食控制還真的是不容易, 一餐的澱粉需要控制在40g內, 如果從懷孕到生產都能這樣控制的孕婦, 應該真的能達成養胎不養肉的終極目標吧! 昨天心情很忐忑的到了38週的超音波門診,
這篇單純是分享文, 無業配, 我不是倫敦網紅媽媽, 也沒人要找我業配. 生第一胎的時候是covid時期, 台灣的郵局已經停止郵寄包裹到英國, 當時英國能買得到的月子產品很少, 最後只有新和春草本能透過FedEx寄出, 當時的運費和產品費用差不多, 還是能買得到月子產品也算是很幸運. 這次坐月子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原來我不知道大醫院星期六也有門診的。一直以為只有很喜歡跟病人見面的小診所才是,我住的地方附近,全年無休的診所很多間。而我終於在一個星期六的中午去和我的大醫師見面。這只不過是一段五分鐘的對話,記述起來卻很費篇幅...
Thumbnail
不同台灣人和香港人,我們會在午飯時間出外用膳,談天說地,聯繫感情。英國人不太注重午餐,時間又短(15分鐘至30分鐘),不少英國只吃薯片朱古力充飢,當然也有人自備飯盒。筆者記得在大學住宿時,雪櫃的食物常不翼而飛,宿友為防杯麵無故失蹤,竟將用內褲包裹杯麵放在衣櫃。圖中這位英國朋友的飯盒,寫明「不要吃
Thumbnail
趁晚診1800開始之前 現在1730 我剛剛來診所吃了3大顆芒果 發現切水果是個大學問,我切的好醜xd 因為診所冰箱芒果已經爆滿 所以我接下來會每天吃芒果 謝謝大家對我們診所的支持與愛護, 每天診所都有病人提供的點心、水果、宵夜、禮盒、花... 感恩大家 幸福~ ------
Thumbnail
歷經了餓一整天然後暴食的診所日,這天開始進行診所的治療課程。 起床要先吃瑞倍適,因為之前有嘔吐的經驗,這次改為兩天吃一次3mg。 半小時後隨餐補充梓和恩排糖。前一天沒吃的剝奪感太嚴重,今天想吃晨間的早餐。不過不曉得是不是今天換主廚,東西的味道都不一樣,買來一整盤的份量勉強安排成211餐盤,結果吃
Thumbnail
第21天。據說是習慣養成的日子。 今天去高雄的初日看診。其實我一月底就去過台北看診,大致的做法是一樣的,就是飲食內容和順序要對,有營養師配合,有一些補給品以及排糖排脂的不知道是食品還是藥品。 初日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會分析體組成,第一次血糖就會量餐前和餐後,所以會在診所待非常久。初日的醫師不會假
Thumbnail
今天下午排定到某醫院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從早上六點半就開始禁代,表定14:06分,需提早15分鐘報到,但真正進入診間是14:25,做完檢查還要去抽血,已經下午3點了,我還沒吃午餐,於是直接去醫院美食街覓食,扣掉已停止營業的自助餐,跳過速食,只能選擇飯或麵的套餐,於是我點了一份泡菜豬肉蛤蜊麵。 桌上的
雲端的相冊突然跳出一則通知,說這是兩年前的今天,感覺腦迴路突然被連結到了當時吃午餐的那一刻。 這應該是我剛剛從另外一家醫院,換到這家醫院的時候;記得當時看到廚房的陳設時,我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煮東西的爐子被拆掉了。😣 主要是因為經常有人忘了關閉電源,所以火災警報在這家醫院好像變成了家常便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這是一篇充滿回憶與感受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在醫院等待陪伴母親動手術的經歷,以及母親對自己的問話和關心。文章中還包含對母親的深刻描述和細膩觀察,這些內容豐富且情感豐富,對讀者來說非常感人。這些關鍵字包括醫院手術,美食街,家庭關係,感情經歷等。
Thumbnail
前幾天去醫院探望朋友,朋友沒大礙,只是需要簡單幾趟跑腿。忙完正好接近飯點。  朋友吃醫院伙食,我在附近找到一間評價高的咖啡廳,外帶一份昂貴澎湃的的早午餐,外加一大杯熱騰騰的甜厚奶茶。
Thumbnail
原來我不知道大醫院星期六也有門診的。一直以為只有很喜歡跟病人見面的小診所才是,我住的地方附近,全年無休的診所很多間。而我終於在一個星期六的中午去和我的大醫師見面。這只不過是一段五分鐘的對話,記述起來卻很費篇幅...
Thumbnail
不同台灣人和香港人,我們會在午飯時間出外用膳,談天說地,聯繫感情。英國人不太注重午餐,時間又短(15分鐘至30分鐘),不少英國只吃薯片朱古力充飢,當然也有人自備飯盒。筆者記得在大學住宿時,雪櫃的食物常不翼而飛,宿友為防杯麵無故失蹤,竟將用內褲包裹杯麵放在衣櫃。圖中這位英國朋友的飯盒,寫明「不要吃
Thumbnail
趁晚診1800開始之前 現在1730 我剛剛來診所吃了3大顆芒果 發現切水果是個大學問,我切的好醜xd 因為診所冰箱芒果已經爆滿 所以我接下來會每天吃芒果 謝謝大家對我們診所的支持與愛護, 每天診所都有病人提供的點心、水果、宵夜、禮盒、花... 感恩大家 幸福~ ------
Thumbnail
歷經了餓一整天然後暴食的診所日,這天開始進行診所的治療課程。 起床要先吃瑞倍適,因為之前有嘔吐的經驗,這次改為兩天吃一次3mg。 半小時後隨餐補充梓和恩排糖。前一天沒吃的剝奪感太嚴重,今天想吃晨間的早餐。不過不曉得是不是今天換主廚,東西的味道都不一樣,買來一整盤的份量勉強安排成211餐盤,結果吃
Thumbnail
第21天。據說是習慣養成的日子。 今天去高雄的初日看診。其實我一月底就去過台北看診,大致的做法是一樣的,就是飲食內容和順序要對,有營養師配合,有一些補給品以及排糖排脂的不知道是食品還是藥品。 初日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會分析體組成,第一次血糖就會量餐前和餐後,所以會在診所待非常久。初日的醫師不會假
Thumbnail
今天下午排定到某醫院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從早上六點半就開始禁代,表定14:06分,需提早15分鐘報到,但真正進入診間是14:25,做完檢查還要去抽血,已經下午3點了,我還沒吃午餐,於是直接去醫院美食街覓食,扣掉已停止營業的自助餐,跳過速食,只能選擇飯或麵的套餐,於是我點了一份泡菜豬肉蛤蜊麵。 桌上的
雲端的相冊突然跳出一則通知,說這是兩年前的今天,感覺腦迴路突然被連結到了當時吃午餐的那一刻。 這應該是我剛剛從另外一家醫院,換到這家醫院的時候;記得當時看到廚房的陳設時,我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煮東西的爐子被拆掉了。😣 主要是因為經常有人忘了關閉電源,所以火災警報在這家醫院好像變成了家常便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這是一篇充滿回憶與感受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在醫院等待陪伴母親動手術的經歷,以及母親對自己的問話和關心。文章中還包含對母親的深刻描述和細膩觀察,這些內容豐富且情感豐富,對讀者來說非常感人。這些關鍵字包括醫院手術,美食街,家庭關係,感情經歷等。
Thumbnail
前幾天去醫院探望朋友,朋友沒大礙,只是需要簡單幾趟跑腿。忙完正好接近飯點。  朋友吃醫院伙食,我在附近找到一間評價高的咖啡廳,外帶一份昂貴澎湃的的早午餐,外加一大杯熱騰騰的甜厚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