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的過去、現在、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因為我的專長是腸胃疾病,所以常有慢性腸胃不適的患者來求診。其中有些患者吃飽飯常常會想上廁所,平時覺得肚子脹脹的,或是間歇性的便秘或拉肚子。排便之後會覺得肚子痛似乎改善了一些。做遍各式檢查如抽血、糞便、尿液、胃鏡、大腸鏡或電腦斷層等等,通通找不到原因。檢查到最後,只差沒去拜訪身心科醫師了。


如果你有上述的症狀,那很可能是得了大腸激躁症。


根據統計地球上每七個人就有一人是腸躁症患者。由此看來,我們應該要好好重新認識一下這個疾病。

腸躁症的過去與現在

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屬於一種"功能性"的腸胃障礙,簡單的說就是腸胃蠕動異常。但在上世紀末80年代前,當時醫學對於腦和腸胃系統之間的關聯性尚未明瞭,腸躁症是所謂"診斷的垃圾桶",意即醫師會習慣性的把所有不明原因的腹痛都歸為腸躁症。以現在的標準看來醫學真是日新月異啊! (笑) 後來有一群智商超過157的腸胃科醫師覺得,沒有客觀的診斷標準實在不行。於是開始定期召開所謂的羅馬共識會議(Rome Consensus),制定出所謂羅馬準則(Rome criteria),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6年制訂的第四版。


目前我們對腸躁症最新的理解是"腸-腦軸交互作用的障礙"(Disorder of Brain-Gut interaction,DBGI)。腦部可以透過人體最長的自律神經,即迷走神經來調節腸胃蠕動的快慢。而腸胃系統自己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神經系統,即腸神經系統來調控蠕動功能。當這兩個系統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或心理壓力等因素,產生失調的狀況,就會引起腸躁症。所以嚴格來說,腸躁症更接近於"神經"方面的疾病。


依據第四版的羅馬準則,腸躁症的診斷標準為꞉


症狀時間>6個月,最近3個月內平均每週至少發生一天以上

同時合併下列2項(或以上)症狀即可診斷腸躁症:


1.症狀與排便有關 ,例如排便完會緩減症狀

2.排便頻率的改變,如開始便秘或腹瀉

3.排便型態的改變,如變硬、變軟或水便


根據大便的性質和頻率還可以細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三種。


在家裡可以試著自我檢測看看,依照羅馬準則來診斷還蠻準的。


但如果有以下危險症狀(Red Flags),要先就醫檢查排除腸躁症以外的可能:


1.大便有潛血

2.體重減輕

3.五十歲以上才開始的腸躁症

4.有大腸癌或發炎性腸症的家族史

5.伴隨有關節炎或皮膚炎

6.夜間會因腹痛腹瀉等症狀醒來


1~4點是要排除癌症的可能,4~6點是為了排除發炎性腸症(克隆氏病或潰瘍性大腸炎)或急性盲腸炎等急症。


腸躁症的未來

目前西醫並沒有治癒(Cure)的方法。但對於短期的症狀,可以使用一些腸胃藥來加快或減緩腸蠕動的速度,可以短暫減少腸躁症的不適感。至於益生菌,對於改善大便頻率或性質有幫助,但對於腹痛腹脹的症狀無顯著療效。


FODMAP飲食療法

這是澳洲蒙納許(Monash)大學教授彼得吉布森(Peter Gibson)發明的。

我們也稱此飲食為腹漫飲食(FODMAP diet)。FODMAP包含了以下的醣類和多元醇類:

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寡糖)

Disaccharides(雙醣)

Monosaccharides(單醣)

And

Polyols(多元醇)


這些都是容易在大腸被細菌分解,進而產生發酵作用的物質。彼得教授的概念很簡單:”減少FODMAP的攝取,就可以減少脹氣。減少脹氣就可以改善腹痛腹脹的狀況。"通常會進行6~12周的療程,期間嚴格禁止攝取含有FODMAP的食物。療程結束後可以從少量開始,一次攝取一種含有FODMAP的食物持續數天,觀察症狀是否惡化。要注意的是腸躁症不僅跟食物的種類有關,也跟攝取的量有關。並非所有的 FODMAP都一定會引起症狀,但攝取量越大,發生的機率理論上就越大。


在瑞典和美國的隨機研究顯示,有50%的病人症狀有顯著改善,看起來還不錯。但是此療法要注意的是長期會有營養不均衡的風險。因為FODMAP實在是太常見了,若是要嚴格執行,恐怕會陷入”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的難題中。


(由於腹漫飲食種類繁多,為了誤觸地雷,可以下載Monash大學製作的app“FODMAP diet”來檢查飲食之中有無FODMAP的存在。)


針灸治療

筆者所學的溫氏針灸,治療腸胃蠕動障礙也非常有效。前面提到腸躁症其實比較偏向神經方面的問題,而針灸就是刺激神經系統最好的方式。可以從頭皮針、耳針、腹針或是背部埋針來調節腸胃蠕動。一周2~3次的治療,約2周會開始明顯進步。相對於藥物或執行不便的飲食療法,這或許是腸躁症未來的治療方向。


結語

腸躁症不算嚴重疾病,但卻實實在在的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若是有需要進一步了解治療方式,可以來我的門診諮詢。讓我們一起戰勝腸躁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冠群 小兒科醫師X溫氏針灸的沙龍
21會員
22內容數
2023/12/17
2023/12/17
2023/12/10
價格易逝 品質永存 le prix s'oublie la qualité reste
Thumbnail
2023/12/10
價格易逝 品質永存 le prix s'oublie la qualité reste
Thumbnail
2023/12/03
對我而言,走上這條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病人痊癒後"感謝醫師的心情"。 這種由衷的感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Thumbnail
2023/12/03
對我而言,走上這條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病人痊癒後"感謝醫師的心情"。 這種由衷的感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為何老是肚子痛? 檢查都正常 到底我是怎麼了? 帶你認識腸躁症 戰勝腸躁症!
Thumbnail
為何老是肚子痛? 檢查都正常 到底我是怎麼了? 帶你認識腸躁症 戰勝腸躁症!
Thumbnail
腸躁症 正在就讀高中準備考學測的小明面對升學壓力覺得很緊張,每次考試前都一直跑廁所拉肚子;而身為上班族小美,天天看疫情相關的新聞感到焦慮慌張,最近發現自己容易腹痛,排便狀況也出現變化... 螢幕前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呢? 這種反覆的腸胃疼痛與不適,可能是罹患腸躁症
Thumbnail
腸躁症 正在就讀高中準備考學測的小明面對升學壓力覺得很緊張,每次考試前都一直跑廁所拉肚子;而身為上班族小美,天天看疫情相關的新聞感到焦慮慌張,最近發現自己容易腹痛,排便狀況也出現變化... 螢幕前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呢? 這種反覆的腸胃疼痛與不適,可能是罹患腸躁症
Thumbnail
腸腸出狀況,治療不輕忽!緊張、壓力大容易拉肚子,腹脹、腹瀉、便祕或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礙於多種腸胃道疾病都可能合併上述症狀,容易被混淆,究竟是單純的腸躁症,還是隱藏著更麻煩的問題?
Thumbnail
腸腸出狀況,治療不輕忽!緊張、壓力大容易拉肚子,腹脹、腹瀉、便祕或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礙於多種腸胃道疾病都可能合併上述症狀,容易被混淆,究竟是單純的腸躁症,還是隱藏著更麻煩的問題?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最近天氣變化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門診開始出現腸躁症的初診患者。原本在腸胃科門診治療與追蹤穩定的個案,似乎在進入冬天以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因此被經驗充足的腸胃科醫師,轉介到身心科門診合併治療。臨床上,身心疾病合併腸躁症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季節性變化的腸躁症患者身上,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最近天氣變化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門診開始出現腸躁症的初診患者。原本在腸胃科門診治療與追蹤穩定的個案,似乎在進入冬天以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因此被經驗充足的腸胃科醫師,轉介到身心科門診合併治療。臨床上,身心疾病合併腸躁症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季節性變化的腸躁症患者身上,
Thumbnail
大家身邊總有這種朋友(或者你本人就是那個朋友),跑廁所的次數總是比別人多、待在廁所的時間也特別長。如果不是因為在廁所裡不受打擾的打電動、看漫畫實在太享受,那,很可能就是腸躁症的患者囉。快跟我一起認識腸躁症吧!  
Thumbnail
大家身邊總有這種朋友(或者你本人就是那個朋友),跑廁所的次數總是比別人多、待在廁所的時間也特別長。如果不是因為在廁所裡不受打擾的打電動、看漫畫實在太享受,那,很可能就是腸躁症的患者囉。快跟我一起認識腸躁症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