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企業下的負責人報酬,如何處理二代健保?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所謂一人企業乃指僅一人股東且為唯一董事的有限公司,或僅一人出資且為唯一負責人的行號或業務所型態,是企業草創初期的微型階段,此時僅負責人一人的情況下,企業仍會每月支付薪資給負責人,但此時二代健保的扣費與申報,會因為創業者的正職狀況,而有所差異。

raw-image


一、專職創業

所謂專職創業,乃指:創業者一人全職運作所創事業;此時,負責人的健保,應於所創建企業內納保,且需針對每月所領薪資,依法納保並繳納全民健保費。而就負責人的二代健保而言,則包含:身為公司唯一員工的高額獎金,以及身為唯一股東所獲配的股利。

(一)高額獎金:當企業給付唯一員工(負責人)獎金且當年度累積超過全民健保投保薪資四倍以上時,企業則須針對給付唯一員工(負責人)的獎金,扣下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並依法完成繳納、申報的程序。

(二)股利:當企業分配唯一股東股利時(行號除外),需留意,若單次給付超過NTD2萬,無論是盈餘轉增資,亦或是現金股利,企業都須扣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並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

二、兼職創業

所謂兼職創業,乃指:創業者日常仍有正職在身,但在下班後,才運作個人的所創事業;此時,創業者的正職健保,仍應於日常的工作職場內納保。但下班之後,兼職創業企業的二代健保而言,則包含:身為公司唯一兼職員工(負責人)的兼職所得,以及身為唯一股東所獲配的股利。

(一)兼職所得:當企業給付唯一兼職員工(負責人)薪資,且單次給付超過基本工資的話,企業需扣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並依法完成繳納、申報的程序。

(二)股利:當企業分配唯一股東(行號除外)股利,亦須於單次給付超過NTD2萬時,扣下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並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


參考資料:

翰鼎會計記帳士事務所


https://www.unicore.url.tw/

Tel:02-8661-8603

Mail:info@uniore.url.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翰鼎顧問
10會員
44內容數
診所與醫師的稅賦申報,經常是備受關注的查核重點,故本專題,主要在探討私人診所、醫師於稅賦申報時的應注意事項,以及稅賦申報的風險點與相關查稅模式解析,進一步掌握合法節稅的方式與方向,避免錯誤的規劃與違法的安排。
翰鼎顧問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Thumbnail
2025/04/05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Thumbnail
2024/11/02
本文探討補教事業的不同經營模式,包括公司法人附屬經營與個人經營,並分析兩者在稅賦結構上的差異。從營業稅、獲益稅及健保補充保費的角度,分別清晰說明各種情況,以及如何依據經營者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經營方式。透過本篇文章,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的瞭解,並做出合適的經營決策。
Thumbnail
2024/11/02
本文探討補教事業的不同經營模式,包括公司法人附屬經營與個人經營,並分析兩者在稅賦結構上的差異。從營業稅、獲益稅及健保補充保費的角度,分別清晰說明各種情況,以及如何依據經營者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經營方式。透過本篇文章,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的瞭解,並做出合適的經營決策。
Thumbnail
2024/10/30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Thumbnail
2024/10/30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Thumbnail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Thumbnail
對於斜槓接案族或是創業中的一人公司來說,瞭解勞健保和退休金的保障至關重要,沒有雇主的接案族、得為自己打算才行。本文探討了勞保、健保與退休金的內容與投保方式,將接案族分了四種可能型態來解說。在職業工會投保勞健保有基本的保障,但退休金跟接案一樣《各憑本事》👉年輕時候賺的、有留下來的才是退休金
Thumbnail
對於斜槓接案族或是創業中的一人公司來說,瞭解勞健保和退休金的保障至關重要,沒有雇主的接案族、得為自己打算才行。本文探討了勞保、健保與退休金的內容與投保方式,將接案族分了四種可能型態來解說。在職業工會投保勞健保有基本的保障,但退休金跟接案一樣《各憑本事》👉年輕時候賺的、有留下來的才是退休金
Thumbnail
聯合執業的診所,由各合夥醫師們,依出資比例共同合資經營,然而對合夥人而言,源自診所的所得,應該算是薪資所得,還是執行業務所得?這可就以下的幾項態樣,來判斷其所得的性質。 一、依合約共同約定的合夥人月薪 依據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18的規定:聯合執業的診所,得在合夥契約上載明,各合夥人共同約定
Thumbnail
聯合執業的診所,由各合夥醫師們,依出資比例共同合資經營,然而對合夥人而言,源自診所的所得,應該算是薪資所得,還是執行業務所得?這可就以下的幾項態樣,來判斷其所得的性質。 一、依合約共同約定的合夥人月薪 依據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18的規定:聯合執業的診所,得在合夥契約上載明,各合夥人共同約定
Thumbnail
當我們創業成為老闆後,身份將轉變為「雇主」,而與受僱「勞工」有所不同,「勞工」的勞保、健保及勞退,不用多做討論,都會加保在任職公司,但「雇主」呢?「雇主」也能加保嗎?如果可以,那投保級距有規定嗎?本文一次整理好,讓大家輕鬆搞懂公司負責人的勞健保投保相關規定。 繼續閱讀:https://cpacor
Thumbnail
當我們創業成為老闆後,身份將轉變為「雇主」,而與受僱「勞工」有所不同,「勞工」的勞保、健保及勞退,不用多做討論,都會加保在任職公司,但「雇主」呢?「雇主」也能加保嗎?如果可以,那投保級距有規定嗎?本文一次整理好,讓大家輕鬆搞懂公司負責人的勞健保投保相關規定。 繼續閱讀:https://cpacor
Thumbnail
接案族與一人公司,無雇主的工作者可選擇加入職業工會,那麼在工會投保的勞健保怎麼算。接案工作自主性高,看似自由或是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可能得經常為五斗米折腰,保障也得自己規劃。
Thumbnail
接案族與一人公司,無雇主的工作者可選擇加入職業工會,那麼在工會投保的勞健保怎麼算。接案工作自主性高,看似自由或是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可能得經常為五斗米折腰,保障也得自己規劃。
Thumbnail
上班族偶爾協槓兼差,或是創業前做準備前兼差試水溫,有一群人是以接案維生,網紅、攝影師、藝人等職業,這些職業該怎麼為自己安排保障呢?
Thumbnail
上班族偶爾協槓兼差,或是創業前做準備前兼差試水溫,有一群人是以接案維生,網紅、攝影師、藝人等職業,這些職業該怎麼為自己安排保障呢?
Thumbnail
➠哪些所得要繳補充保險費? 1.民眾方面: 除獎金及兼職所得外,執行業務收入、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等單次給付金額達2萬元以上,而未超過1,000萬元部分,均應扣繳補充保險費: (1)由所屬投保單位發給,全年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4倍部分的獎金(超過的部分單次以1,000萬元為限)。 (2)
Thumbnail
➠哪些所得要繳補充保險費? 1.民眾方面: 除獎金及兼職所得外,執行業務收入、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等單次給付金額達2萬元以上,而未超過1,000萬元部分,均應扣繳補充保險費: (1)由所屬投保單位發給,全年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4倍部分的獎金(超過的部分單次以1,000萬元為限)。 (2)
Thumbnail
〔補充保險費〕❓ 保險對象補充保險費: 1. 保險對象(個人)有全年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 4 倍部分之獎金: 獎金是指符合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3 類規定應納入薪資所得項 目,且未列入投保金額計算之具獎勵性質之各項給予,如年終獎金、 節金、紅利等。 2. 自非所屬投保單位領取之薪資所
Thumbnail
〔補充保險費〕❓ 保險對象補充保險費: 1. 保險對象(個人)有全年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 4 倍部分之獎金: 獎金是指符合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3 類規定應納入薪資所得項 目,且未列入投保金額計算之具獎勵性質之各項給予,如年終獎金、 節金、紅利等。 2. 自非所屬投保單位領取之薪資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