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不在場的恐懼,黑色荒誕的諷刺劇──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大山來了》

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大山來了》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大山來了》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編按:《大山來了》自第一個長鏡頭就調度得力,既抓人眼球,又意味深長。為整部電影定下了黑色荒誕的基調,讓人啼笑皆非之餘過目不忘。

(有劇透,慎入)

恐懼矇蔽了所有人的雙眼嗎?

「對於這個世界,你相當的古怪。對於我,你一點也不奇怪。對於這個世界,你是一個麻煩。」──伴隨著獨立音樂人左小祖咒標誌性的「跑調」歌聲,拉著菜筐的中年男人以背影出場。

他吊兒郎當地走過塵土飛揚的市場,青菜、蘿蔔、雞毛撢子⋯⋯,攤主把各自兜售的東西往框裡放,這位叫貓貓的陰狠中年男人,一次就收齊了整個市場的保護費。

這顆長鏡頭帶觀眾看遍了北方小縣城的菜市場生態。滾滾沙塵中,鏡頭盯著貓貓的背後,也掃過市場裡一張張憨厚、討好訕笑、悲哀麻木的看客的臉。百年之後,我在孫杰的鏡頭裡,竟看到了魯迅當年在「幻燈片事件」(註一)裡所看到的類似的同胞的臉孔。

下一個鏡頭,導演把鏡頭特寫貓貓蠻橫的臉,任售票員如何要求,他就是不給車錢。從這裡可以看出導演對鏡頭語言的精準掌握──他不僅能抓到群像,也能盯住細節,售票員一面叫喊,畫面是不斷行進的路邊景色和貓貓的臉。

導演僅用兩個鏡頭就交代了貓貓的身分和荒涼蕭瑟的華北平原縣城之景,第三個鏡頭他要去挑戰原有的黑社會秩序──謠傳間現困在獄中,曾經的黑社會老大大山的位置將被取代。

荒野工棚裡,灶上是一鍋咕嘟嘟作響的骨頭湯,四個粗壯的中年男人,對著瓶子吹飲啤酒。貓貓隻身一人前來踢館,他開著吊車,一出場就把工棚的屋頂掀了。混社會,「狠」字是第一要訣。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是,鏡頭對著鍋裡的骨頭,和四人中說話頂事的二哥。這顆鏡頭直接照出縣城赤裸原始的權力關係。

一番談判,貓貓坐到了大山曾經坐過的首把交椅上。至此,確立新一代黑社會大哥的位置。看起來充滿主角光環的貓貓,卻很快地意外死亡──被兩個路邊搶劫的小流氓弄死了。出來混,總要還的。

故事的第一階段結束,貓貓的猝死,讓「大山回來了」的謠言甚囂塵上。真假難辨的傳聞中,縣城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黑社會、商界、政界、延邊來的務工人員、甚至逃課混社會的中學生,所有群體的秩序都開始發生變化。

「大山回來了」的謠言放大了群體中的人性。在恐懼面前,人人都露出了真面目。看起來富態慈祥,供著佛像的商人請二哥出手幹掉大山;和大山女人同居的小弟也雇凶殺人;目睹貓貓喪命過程的中學生混混則利用大山的威名來報復曾經欺負他的同伴。各種矛盾交雜在一起,像一團越纏越繞的線球,線頭就是「大山回來了」的謠言。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初代網紅,沈寂十年捧出電影力作

首作就如此成功,和其早年的經歷不無關係。

孫杰畢業於中國青島科技大學美術系,他早年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作業本」──大陸初代網紅,微博大 V(社交平台認證擁有眾多粉絲的微博用戶)。在一張小孩子肖像照作為頭像的微博帳號下,他的自我介紹是:「著名精神病,資深好孩子」。

社交媒體「微博」興盛的年代,他的粉絲一度達到 890 萬,獲選 2010 年度十大微博之首。就連當年號稱「微博女王」的演員姚晨也表示:「若微博只能關注六個人,其中必有作業本。」

2011 年,他將微博段子和博客網(BlogChina)中的文字集結出版,書名為《精神病學院畢業生──微博之神 @ 作業本的第一本書》。

在中國社交網站豆瓣網的該書條目中,作者介紹如下:「著名神經病,白天不見人兒,黑夜東游西逛,人見人愛的壞東西,花見花敗破玩意,大量媒體、個人、組織八卦調查搜索他均告失敗的高智商人兒,時而憤怒時而溫柔,被質疑背後有龐大寫作團隊的精神分裂者。」

而在現實生活中,孫杰曾在青島的廣告公司任職,辭職後為自由職業者,他寫專欄,也花大量時間寫微博段子。

《精神病學院畢業生》一書的書目介紹裡提到:「這本隨筆語錄集,劍指社會萬象,寄希望於嬉笑怒罵,蘊溫暖於犀利幽默,濃縮中國網絡語文指向,展現草根議政語錄精華,是眾望所歸的民意範本,千萬粉絲口口相傳的段子之源,當代中國社會映像最精彩的百姓旁批。」

翻過這本書,大概就能理解當年「作業本」為什麼會紅,也會瞭解《大山來了》的黑色荒誕是其來有自。他在 140 字內對時政熱點、社會萬象展開詼諧辛辣的點評,其中不乏幽默與荒誕,在看似無釐頭的評論裡,有著獨立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

如果說這樣的語錄,「1924 年,溥儀離開故宮;1924 年,我爺爺離開子宮。」是將歷史人物和百姓生命扣連,那下面的段子則揭示出城市化進程中打工者的命運:「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滿城蓋樓者,不是住樓人。」讀來,令人辛酸。

該如何概括中國人的一生,他也有獨特的角度:

你活到哪個證上了?准生證→出生證→獨生證→身份證→學生證→團員證→黨員證→學位證→畢業證→暫住證→未婚證→結婚證→房產證→駕駛證→行駛證→獻血證→軍人證→健康證→工作證→保險證→醫保證→下崗證→失業證→上崗證→職務證→資格證→榮譽證→通行證→殘疾證→退休證→老人證→死亡證。

他對社會新聞熱點的即時關注、點評與質疑,為他帶來了更多的粉絲,也招致更多的批評。

他也寫這樣的段子:

1. 他們連二奶都住在別墅里,為什麼把你的房子拆了還把你的親人打死了呢?
2. 他們拿你製造了礦難,為什麼還把你叫史上最大救援了呢?
3. 她們為當明星都主動要求拍攝潛規則了,為什麼你個空姐被潛規則還自殺了呢?
4. 他們買雙襪子國家都給報銷了,為什麼你在大街賣襪子還被城管打了呢?

他還寫道:「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我只能看著你翻牆。」孫杰看到官方新聞之外的消息,故不願受意識形態的洗腦,試圖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來。

孫杰的清醒在於,他很早就意識到了微博大 V 或者公共知識分子的尷尬處境,如他在段子裡所寫:「有一天走在馬路上,旁邊駛過一輛大汽車,上面裝滿了豬,幾乎所有的豬都趴著,哼都不哼一聲的睡大覺,只有一頭豬發出聲音,我們雙眼相對,我發現它的聲音很刺耳,我差點哭了,豬是世界上最可憐的動物。有好多豬,在死前沒有發出過聲音,就那樣稀裡糊塗的死了,有那麼幾頭豬發出了聲音,可惜,沒人去聽。」

後來發生的事情也應驗了他的判斷。

2013 年 5 月 22 日,他如往常發微博:「由於英雄趴在火堆裡一動不動最終食客們拒絕為半面熟買單,他們紛紛表示還是賴寧的烤肉較好。」,加多寶公司於 2015 年 4 月 16 日以新浪微博賬號「加多寶活動」發文:「多謝@作業本,恭喜你與燒烤齊名。作為涼茶,我們力挺你成為燒烤攤 CEO,開店十萬罐,說到做到,多謝行動」,並配了一張與文字內容一致的圖片。

隨著該事件在網路的發酵,眾多網友開始聲討作業本詆毀教科書上影射的烈士和英雄。一位是抗美援朝期間的韓戰烈士邱少雲,另一位是大興安嶺火災中救火的少年賴寧。要求微博對其封殺銷號,更有網友呼籲應當徹查、銷號,將孫杰入刑,甚或立法保護英雄,建立國家公訴等。

2015 年 6 月,邱少雲的弟弟邱少華向大興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加多寶和作業本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一元。

2016 年 9 月 20 日,大興法院對英雄胞弟邱少華訴孫杰、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之一般人格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判決二被告需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公開向原告邱少華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2016 年 9 月 22 日,作業本的微博被封號。

時間回到 2012 年,作為初代網紅的作業本其聲望正在巔峰,他參加了由眾多微博大 V 參演的電影《神探亨特張》。該片在第四十九屆金馬影展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導演是高群書,而高群書正是《大山來了》的監製。

成為網路大 V 後,有不少導演邀請他參與編劇工作,如今可以搜到的有兩部短片《因情圓缺》、《因情圓缺 2》,一部長片《我想和你好好的》。

官司結束後,孫杰離開北京,回到青島。彼時,他的手裡已經有打磨許久的劇本。在虎嗅網上,一篇《我的老闆作業本》分享了當時孫杰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聊劇本,參加酒局和人談合作。

2017 年 10 月 19 日,電影《大山來了》劇組在新聞網站搜狐網發布組訊公告。公告表示,開機時間為當年 11 月 20 日,拍攝期三十天,地點在河北省唐山。在選角要求中還特別提到:「本片所有角色均要求唐山籍演員,非唐山籍演員暫不合作。特殊標注除外。以上人物小傳不分角色輕重,專業演員非專業演員都可以參與選角。」

唐山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離北京 178 公里。早年曾因為唐山大地震而廣為人知,該市最近再次登上新聞頭條,則是發生在 2022 年 6 月 10 日的「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

看完《大山來了》,同行的朋友問我,電影描述的黑社會還存在嗎?當地的情況如何?我說,你參考「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就可以明白。電影拍攝於 2017 年,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發生在 2022 年,社會土壤不變,生活邏輯依舊。生活為電影做了註解──這也是為什麼我從菜市場的眾生相裡看見了百年前魯迅所看到的同胞的臉。

《大山來了》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大山來了》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只差臨門一腳的黑色電影

北京電影教授郝建在《不在場的人:黑色電影研究》一書中提到,「黑色電影反覆絮叨的,是人性中的邪惡、理性的失敗、現實的荒誕、生活的絕望,它絕不是光明向上的鮮美雞湯。」,他也進一步指出,從敘事上分析,中國沒有真正的黑色電影,孫杰的《大山來了》亦是。

如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所言:「這不是一個芳香的世界,但這是你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一個出了毛病的世界,它的文明創造了自取滅亡的機器,並在學著使用它⋯⋯街道上出現了比黑夜還黑的東西。」

孫杰毫不避諱刻畫一個陰暗、下沈、無意義又充滿荒誕的故事,試圖混社會的中學生最後還是穿回校服,而新上任的縣委書記宣佈:「我們對黑惡勢力絕不手軟。」官方打壓黑勢力的效率依舊,光明出現尾巴。

最後,抄錄郝建書中的一段話送給電影《大山來了》,和所有人共勉。

「某個國家的電影有沒有檔次,不是看你有沒有亮堂堂的正能量、主旋律,而是要看你有沒有拿得出手的黑色電影。黑色電影處理人性中的邪惡幽暗。它的形式上也最精細、講究,有一種典雅氣質。看不到或者不敢正是人性中的幽暗邪惡,是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心智孩童化沒能成熟的最明顯表現,更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愚蠢幼稚心態。認識人性中的惡是一種善行,創作和觀賞黑色電影是一種善行。」
《大山來了》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大山來了》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註一:魯迅在日本仙台求學期間,看見「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斬首』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的場景( 有很大可能是通過幻燈片看見的,也有一定可能是通過電影或者圖片看見的) ,受到強烈震撼,「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魯迅最終決定棄醫從文,於是離開仙台,前往東京。

參考資料:
作業本(2011)。《精神病學院畢業生》。新星出版社。
郝健(2013)。《不在場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廖久明。《幻灯片事件之我见》。《鲁迅研究月刊》,2014 年10 期。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在本屆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中,有三部短片觀照的是目光少至之地,以不賣弄討巧的影像敘事,深入觀者的內心,跌墜卻不沉溺。這些作品訴說著戲劇與藝術可以跨過肢體五感的制約,讓人透過生命的重量活著;或身處暗流洶湧的晦暗地帶無力脫身,在意義未明的每個當下與自己拔河。故事中的人們是如此用力大口呼吸著,足見生的氣息。
故事流過了她,反而帶我看到了身為寂寞女人的掙扎,而不是身為人母的糾結。她似乎只想當女人而非成為母親。之所以壓抑,是因為人妻和人母的雙重身分已經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海報上的題字寫的是:「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在本屆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中,有三部短片觀照的是目光少至之地,以不賣弄討巧的影像敘事,深入觀者的內心,跌墜卻不沉溺。這些作品訴說著戲劇與藝術可以跨過肢體五感的制約,讓人透過生命的重量活著;或身處暗流洶湧的晦暗地帶無力脫身,在意義未明的每個當下與自己拔河。故事中的人們是如此用力大口呼吸著,足見生的氣息。
故事流過了她,反而帶我看到了身為寂寞女人的掙扎,而不是身為人母的糾結。她似乎只想當女人而非成為母親。之所以壓抑,是因為人妻和人母的雙重身分已經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海報上的題字寫的是:「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Thumbnail
《虎毒不》方方面面、裡裡外外地讓主角淑貞接受年輕職業母親可能遭逢的困境,一個女人,承載著眾生相,初為人母迎接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與實際學習當母親時的憂慮、恐懼和戰戰兢兢,形成強烈對比。陳小娟道盡了媽媽們害怕被扣上不夠有母愛之大帽,而不敢大肆喊出的辛苦。
Thumbnail
世界也大半會以自己意識中的大他者制約,有意無意地壓迫著我們;縱然我們如此平庸與傷痕累累,仍希望當我被看見而成為圖像時,不僅能被那些溫暖的目光看見,也能讓目光中的美好,在凝視必然的回溯中,循環往復地以彼此溫暖的視線,編織出那幅心裡的太陽。
Thumbnail
新作的誕生意味著以當下的視角檢視過往台灣同志電影中的社運再現,以及藉由社運再現來訴說同志故事的敘事套路。《青春並不溫柔》的導演兼編劇蘇奕瑄就在訪問中表明,她要以「後同婚」和「不悲情」的「當代觀點」回應「九〇年代的女同志一片哀悽」。 本文從此片的社運再現說起,嘗試捕捉其所反映的當代女同志觀點。
Thumbnail
當羅苡珊再次踏上那一片被暟暟白雪覆蓋的土地,藏於其中的生之奧義,是一切的存在與念想,將成為星宿高懸,靜默地在暗夜裡照亮大地,她將會片刻地與亡友再次對起歌,念起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Thumbnail
微光下的拼拼湊湊從而組合出了一座跛了腳的宇宙。即使是鏡頭外的、四散的失落靈魂也在這裡相遇相依,找到在這樣龐大的社會陰影之下能喘息的空間、能和自己的落寞獨處的短暫時刻,最後才拾起行囊,各自持續、緩慢地向生活行腳。
Thumbnail
《素還真》離好電影肯定還有一大段距離,不過仍要肯定在視覺革新持續做出的努力,不同於《聖石傳說》使用外景拍攝形塑真人電影的質感,採用等身的搭景布置,所有細節卻幾乎與實景無異,精緻的大殿、秀雅的半斗坪、玄幻的麒麟洞、荒蕪的山川地景,一切是如此真實細膩,考究的光影變化將搭景道具可能造成的出戲影響降到最低
Thumbnail
《莒哈絲最後的情人》的導演重現了 1982 年的那場訪談。以直率、甚至粗糙、不掩飾的方式呈現,包括鏡頭在訪談者與受訪者間游移的晃動、受訪者面對錄音機與受訪的不自在、話語欲言又止的中斷與停頓,還有更多或長或短的,兩個人之間的尷尬沉默。我們透過訪談聽到的,是莒哈絲化的主體。
Thumbnail
導演山姆沙迪克的首部短片《Darling》寫的是跨性別舞者與年輕男孩的愛情故事,延續此作發展成劇情長片的《愛情美樂蒂》(Joyland),將更多巴基斯坦的社會議題帶進電影,於是愛情不再只是兩個人的戀愛,生活也不再只是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既然導演欣然表明為凱特.布蘭琪量身打造《塔爾》劇本,必是看準且大大運用了她的中性氣質及對年輕女性之吸引力,以完滿角色並合理化劇情;那麼,縱使並非電影最大重點,但其中的幽微性張力,以及性與利益掛勾後反噬自身的風險,想必值得剖析與探討。接下來,讀者們不妨跟著我直球切入,從塔爾與她的幾個女人們談起。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Thumbnail
《虎毒不》方方面面、裡裡外外地讓主角淑貞接受年輕職業母親可能遭逢的困境,一個女人,承載著眾生相,初為人母迎接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與實際學習當母親時的憂慮、恐懼和戰戰兢兢,形成強烈對比。陳小娟道盡了媽媽們害怕被扣上不夠有母愛之大帽,而不敢大肆喊出的辛苦。
Thumbnail
世界也大半會以自己意識中的大他者制約,有意無意地壓迫著我們;縱然我們如此平庸與傷痕累累,仍希望當我被看見而成為圖像時,不僅能被那些溫暖的目光看見,也能讓目光中的美好,在凝視必然的回溯中,循環往復地以彼此溫暖的視線,編織出那幅心裡的太陽。
Thumbnail
新作的誕生意味著以當下的視角檢視過往台灣同志電影中的社運再現,以及藉由社運再現來訴說同志故事的敘事套路。《青春並不溫柔》的導演兼編劇蘇奕瑄就在訪問中表明,她要以「後同婚」和「不悲情」的「當代觀點」回應「九〇年代的女同志一片哀悽」。 本文從此片的社運再現說起,嘗試捕捉其所反映的當代女同志觀點。
Thumbnail
當羅苡珊再次踏上那一片被暟暟白雪覆蓋的土地,藏於其中的生之奧義,是一切的存在與念想,將成為星宿高懸,靜默地在暗夜裡照亮大地,她將會片刻地與亡友再次對起歌,念起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Thumbnail
微光下的拼拼湊湊從而組合出了一座跛了腳的宇宙。即使是鏡頭外的、四散的失落靈魂也在這裡相遇相依,找到在這樣龐大的社會陰影之下能喘息的空間、能和自己的落寞獨處的短暫時刻,最後才拾起行囊,各自持續、緩慢地向生活行腳。
Thumbnail
《素還真》離好電影肯定還有一大段距離,不過仍要肯定在視覺革新持續做出的努力,不同於《聖石傳說》使用外景拍攝形塑真人電影的質感,採用等身的搭景布置,所有細節卻幾乎與實景無異,精緻的大殿、秀雅的半斗坪、玄幻的麒麟洞、荒蕪的山川地景,一切是如此真實細膩,考究的光影變化將搭景道具可能造成的出戲影響降到最低
Thumbnail
《莒哈絲最後的情人》的導演重現了 1982 年的那場訪談。以直率、甚至粗糙、不掩飾的方式呈現,包括鏡頭在訪談者與受訪者間游移的晃動、受訪者面對錄音機與受訪的不自在、話語欲言又止的中斷與停頓,還有更多或長或短的,兩個人之間的尷尬沉默。我們透過訪談聽到的,是莒哈絲化的主體。
Thumbnail
導演山姆沙迪克的首部短片《Darling》寫的是跨性別舞者與年輕男孩的愛情故事,延續此作發展成劇情長片的《愛情美樂蒂》(Joyland),將更多巴基斯坦的社會議題帶進電影,於是愛情不再只是兩個人的戀愛,生活也不再只是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既然導演欣然表明為凱特.布蘭琪量身打造《塔爾》劇本,必是看準且大大運用了她的中性氣質及對年輕女性之吸引力,以完滿角色並合理化劇情;那麼,縱使並非電影最大重點,但其中的幽微性張力,以及性與利益掛勾後反噬自身的風險,想必值得剖析與探討。接下來,讀者們不妨跟著我直球切入,從塔爾與她的幾個女人們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