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哥倫比亞變成毒梟大國的兇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個主題,我想了好久,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陳述比較合適,就怕說錯話、或說實話傷害到別人,不過,想了又想,還是決定打開電腦,寫下那些在腦海中不斷迴盪的想法。

沉重的日常對話

大學畢業之後,我常常去旅行,大約有三年的時間,一個人到處流浪,所以每當我回到台灣,遇見家人、朋友或是認識的人,每個人第一句話都是

:「阿你這次又從哪裡回來了啊?」

:「哥倫比亞。」

:「喔!那個毒梟大國,不是很危險嗎?你怎麼敢一個人去?」

這個對話已經不知道重覆了多少次,還每次、每個不同的人、都不約而同是一樣的回覆。老實說,每次聽到,都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那是一種,我早就知道他們會這麼回答,但聽到了還是不舒服,因為我去過哥倫比亞,所以知道現在的哥倫比亞已經很不一樣了,尤其我的另一伴和我的家人們都是哥倫比亞人,站在他們的角度,如果有人當著他們的面直說他的國家就是一個危險的毒梟大國,唉…只是想像我便直冒冷汗,如果今天沒有語言隔閡,還能這樣好無束縛的在任何一位哥倫比亞人面前說出這樣的話嗎?我不確定。說者輕鬆,聽者沉重。

兇手是誰?

哥倫比亞背負「毒梟大國」之名,已經四十年之久,過去在哥倫比亞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能夠解釋的,而講歷史又有些沉重,在把那些年代和事件真正搞清楚之前,我沒辦法向各位一一講述。所以再次重申,這篇文章僅是我個人淺見,因為在哥倫比亞生活過約兩年的時間,還有一大群哥倫比亞的家人,以及在哥倫比亞認識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讓我重新審視了哥倫比亞這個國家。

各位覺得讓哥倫比亞成為毒梟大國的兇手究竟是誰?是影集常客、大名鼎鼎的巴布羅艾斯科巴嗎?哥倫比亞政府?哥倫比亞游擊隊?哥倫比亞種植毒品的人?還是那些製作毒品的人?

以上的答案是否出現在你的腦海?在回答之前,請再想一想,你有覺得哪裡奇怪嗎?全部的答案都指向「哥倫比亞」本身,無論是毒梟、政府還是人民,看到這,你可能會問:「對啊!但這樣哪裡奇怪了?」

供需法則

事實上,在我還沒去到哥倫比亞之前,我也曾經這樣想,但經過兩年的當地生活的洗禮,所見所聞都使我漸漸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用一個我認為相當貼近生活的例子跟大家說說我的想法:例如,某水果手機,總是很搶手,很多人都搶在販售前就想盡辦法預購,而常常導致缺貨;但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水果公司也會想盡辦法將貨補齊,把手機送到消費者手上。

看到這裡,各位有看懂我說得奇怪的地方了嗎?就是大家都學過的「供需法則」,沒有消費者,哪裡來的供應商?沒有需求,哪來的供給?換句話說,我想講的就是:「沒有需要毒品的人,哪來供應毒品的人?」

正因為需要毒品的人很多,才會有供給毒品的人,而有錢買得起毒的人,事實上,很大一部份的人都來自歐美這些大家所謂的「已開發國家」。最難過的是,他們只需要花錢就能吸毒,享受他們認為「生活」的樂趣,且不需要負起相關責任,輕飄飄地過著天堂般的日子;反觀,那些需要賺錢才能勉強「生存」中南美洲國家的某一部份的人們,卻必須扛下所有與毒品有關的沉重罪責,來自國際的譴責和國家的追捕,從而深陷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地獄。

殘酷的事實還不只是這樣,在哥倫比亞這個國家背負罵名的同時,哥倫比亞無辜的人民正一個、一個的用自己的生命擔起這個重擔。像是,一般人不會想到的是,很多在偏鄉的農民其實是被槍枝指著頭部,被迫種植用來製作毒品的植物。

媒體與閱聽人

除了買毒的人之外,媒體傳播也是一個影響不小的因素。透過不斷的誇示標題來吸引流量,很多閱聽人常常被聳動的標題吸引,卻從來不看內文,又繼續把可能不正確的資訊透過閒聊或分享,從而進到另一個人耳裡,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直到積非成是。我甚至在某些平台聽過有曾經到哥倫比亞旅遊的人,把沒有求證過的資訊或消息就直接分享在網路上,當我把這些訊息告訴我的哥國家人,他們表示驚訝和失望…。在這個資訊量極為龐大的年代,作為閱聽人的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做一個有批判性和有智慧的公民,別無知地讓自己的想法輕易被帶著走。

其實,毒品這個議題在哥倫比亞很被重視,哥國人民、政府多年來也不斷想要反轉這個刻板印象,卻不是很容易,畢竟這個議題牽扯的因素實在太多,小可以從一個小小的社區說起、大又可以大到國際之間的互動;再加上上述提到的供需法則、媒體傳播與閱聽人等等,哥倫比亞和毒梟或許脫離不了關係,但兩者絕對不是等號。

一把刀兩面刃

我個人認為,所有存在在世上的人、事、物都是一體兩面,一件事情該是甚麼樣子完全取決於你用甚麼角度去看它,最常聽到的故事就是:

講台有一個水壺,老師問學生們:「你們覺得水壺是什麼形狀?」

坐在講台正前方的學生A:「我覺得是圓柱體。」

坐在離講台最遠的學生B:「我覺得是一個點。」

站在講台後方的老師則說:「在我看來,是圓圓的一個平面。」

這三個人說的都對,那些形容都是水壺的樣子,只是他們看水壺角度不同罷了。

 

我寫這篇文章,是想提供各位一個想法:看事情可以用不同角度去看,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哥倫比亞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和了解的地方,像是他們的自然景觀堪稱世界前三美,有高山、有海灘、有沙漠、有雨林、有草原、有彩色河、有佇立在懸崖邊的教堂、有原住民文化、有黃金傳說中的神祕城市、不同的歷史文化和美食,還有一個是只有去過哥倫比亞才能感受到的「人情味」。

 (放上幾張關於哥倫比亞的美照。)

以上說的如果你還沒聽過,或認為和「哥倫比亞」這個國家沾不上邊,強烈建議各位能動動手指,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看到哥倫比亞不同的樣子;又或者,如果有多餘的時間和金錢,不如自己到哥倫比亞走一遭,來一趟神秘浪漫又快樂的南美洲之旅吧!

關於答案 

我其實常常會想像自己是自己文章的讀者,曾經想過,會不會有人覺得為何我大部分都寫關於哥倫比亞的好,而不常提它的不好?可能因為我覺得已經有很多人都從它的不好去認識它,所以不希望每次提到哥倫比亞就將其聚焦在某個負面議題,彷彿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我更多的是想把關於哥倫比亞不同面貌帶給大家。

那麼,看完這篇文章,你認為究竟誰該為「讓哥倫比亞變成毒梟大國」負責呢?是毒販?是買毒的人?是媒體?是社會?也或許我們曾經都是共犯,只是渾然不知。你呢?你覺得是誰?

最後,我想說,時至今日,哥倫比亞仍有很多地方都因為毒品的議題,每天都有人不斷地在送命,他們成為那些握有權力和金錢的人把玩的玩具,我認為不應該把這件事情當作玩笑,應該重視這個議題,讓這些逝去的生命,不要白白的犧牲。因此,我做我能做的事情,把我知道的事情寫成文章,如果你看完能對哥倫比亞有多一點點的認識,又或者能改變一些些你之前對哥倫比亞的想法,那就足夠了。

謝謝每一個有看到最後的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任何想了解關於哥倫比亞的事,都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也可以到我的IG交流互動或私訊我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哥倫比亞角落 Corner of Colombia的沙龍
30會員
37內容數
哥倫比亞作家賈西亞•馬奎斯(García Márquez)曾說:Vivir para contarla.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在哥倫比亞無論是自己遭遇或是聽人轉述的故事不在少數,我想透過文字記錄,關於哥倫比亞的真人真事。
2024/12/28
Feliz Navidad! 聖誕節快樂! 以下推薦五首聖誕節歌曲給大家: 一、Luis Miguel - Santa Claus Llego A La Ciudad 二、Cristian Castro - Ven A Mi
Thumbnail
2024/12/28
Feliz Navidad! 聖誕節快樂! 以下推薦五首聖誕節歌曲給大家: 一、Luis Miguel - Santa Claus Llego A La Ciudad 二、Cristian Castro - Ven A Mi
Thumbnail
2024/12/14
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天,2024年12月11日,《百年孤寂》影集終於在Netflix上線了! 看完《百年孤寂》第一集,我只能說,拍得真的太好了!尤其是開頭那段只有畫面、沒有對話的場景,仔細回想了一下,製作團隊特別在這段放「XX」的畫面,我個人認為那是貫穿整本書的重要關鍵,看到的當下還起了雞皮疙瘩。
Thumbnail
2024/12/14
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天,2024年12月11日,《百年孤寂》影集終於在Netflix上線了! 看完《百年孤寂》第一集,我只能說,拍得真的太好了!尤其是開頭那段只有畫面、沒有對話的場景,仔細回想了一下,製作團隊特別在這段放「XX」的畫面,我個人認為那是貫穿整本書的重要關鍵,看到的當下還起了雞皮疙瘩。
Thumbnail
2024/12/03
前陣子看到哥倫比亞通過「禁止同婚」法案,我整理了其中一篇的報導跟大家分享,文章最後會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2024/12/03
前陣子看到哥倫比亞通過「禁止同婚」法案,我整理了其中一篇的報導跟大家分享,文章最後會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Thumbnail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Thumbnail
1980年代,法國後結構主義風行之際,誕生一票明星哲學家,如德希達、傅柯、德勒茲,既然有格瓦拉啤酒,將來難保不會有「德希達乳酪」 、「德勒茲牛角麵包」 、「傅柯香腸」相繼上市! 奈良の美智 行政院警衛 名人也要面對生老病死
Thumbnail
1980年代,法國後結構主義風行之際,誕生一票明星哲學家,如德希達、傅柯、德勒茲,既然有格瓦拉啤酒,將來難保不會有「德希達乳酪」 、「德勒茲牛角麵包」 、「傅柯香腸」相繼上市! 奈良の美智 行政院警衛 名人也要面對生老病死
Thumbnail
是說揮別炎炎夏日,轉眼進入秋季,在這個疫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日子裡,窩在家中看影片,恐怕是最安全、也最好的休閒活動。今日推薦的影集、電影或記錄片,都非常的精彩,而且全是真人真事改編的......
Thumbnail
是說揮別炎炎夏日,轉眼進入秋季,在這個疫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日子裡,窩在家中看影片,恐怕是最安全、也最好的休閒活動。今日推薦的影集、電影或記錄片,都非常的精彩,而且全是真人真事改編的......
Thumbnail
瑪格羅比2021年的新片《末路狂奔》(Dreamland),在那艱困的年代裡,兩人為情亡命天涯,追尋遠處更好的夢土。
Thumbnail
瑪格羅比2021年的新片《末路狂奔》(Dreamland),在那艱困的年代裡,兩人為情亡命天涯,追尋遠處更好的夢土。
Thumbnail
他們以血洗共黨贏得掌權的合理性,在戰亂過後的和平年間,即使政府漸漸從爭奪江山的紛亂階段趨向保定江山的管理階段,尚武的風氣仍然雜處並依存。戰士緬懷血洗共黨、強姦共黨女人的日子,坐擁武力和暴力才是王法。政府官員向五戒青年團喊定軍心的口號是:「鎮壓共產黨!」能夠博得掌聲的言論則是:「我們甚至可以更殘忍。」
Thumbnail
他們以血洗共黨贏得掌權的合理性,在戰亂過後的和平年間,即使政府漸漸從爭奪江山的紛亂階段趨向保定江山的管理階段,尚武的風氣仍然雜處並依存。戰士緬懷血洗共黨、強姦共黨女人的日子,坐擁武力和暴力才是王法。政府官員向五戒青年團喊定軍心的口號是:「鎮壓共產黨!」能夠博得掌聲的言論則是:「我們甚至可以更殘忍。」
Thumbnail
起源於曾經近乎將消失的美國聯邦麻醉品管制局,「毒品戰爭」百年來跟著山姆大叔的影響力,入侵各國國境,甚至成為聯合國的重要政策之一。然而,投注了大量的金錢與人力,毒品至今依舊尚未絕跡,難道是我們付出的還不夠?
Thumbnail
起源於曾經近乎將消失的美國聯邦麻醉品管制局,「毒品戰爭」百年來跟著山姆大叔的影響力,入侵各國國境,甚至成為聯合國的重要政策之一。然而,投注了大量的金錢與人力,毒品至今依舊尚未絕跡,難道是我們付出的還不夠?
Thumbnail
《沉默正義》以「遺忘協定」為中心展開,爬梳了西班牙佛朗哥政權造成的歷史傷痕。隨著導演羅伯巴哈和阿莫迪納卡拉希多的鏡頭視角,我們檢視佛朗哥政權對西班牙人民造成的傷害,也跟著受害者一起讓傷口逐漸癒合。
Thumbnail
《沉默正義》以「遺忘協定」為中心展開,爬梳了西班牙佛朗哥政權造成的歷史傷痕。隨著導演羅伯巴哈和阿莫迪納卡拉希多的鏡頭視角,我們檢視佛朗哥政權對西班牙人民造成的傷害,也跟著受害者一起讓傷口逐漸癒合。
Thumbnail
... 在美國待過的人也許都會奇怪美國人為什麼身體有這麼多慢性病痛。 他們的「痛人口」是一億, 其中兩千六百萬人要長期依賴止痛藥才能過正常日子。 2016 年全美國一共開出將近三億張止痛藥處方 –- 這都是含有鴉片的處方 ... 美國已經進入一場史無前例的鴉片戰爭。
Thumbnail
... 在美國待過的人也許都會奇怪美國人為什麼身體有這麼多慢性病痛。 他們的「痛人口」是一億, 其中兩千六百萬人要長期依賴止痛藥才能過正常日子。 2016 年全美國一共開出將近三億張止痛藥處方 –- 這都是含有鴉片的處方 ... 美國已經進入一場史無前例的鴉片戰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