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漫談保守主義:幸福即日常、快樂即滿足──比較與傷害(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要台灣未來經濟好,每一個人都得要努力,不是誰的責任。選總統換政黨,只能確保國家前進方向會歪還是不會歪,但就算不會歪,也不可能換一個人,薪水人人翻倍,這種時運百年難得一次,台灣已經遇過,想再來一次很難。我們真的想替未來打算,應該就要從自己開始努力,打造一個孩子未來長大後,機會更多的世界。


筆者講到這就很怨嘆,20年前中國號稱機會無限,自己認識的學長跟親戚,相繼前往掏金,最後幾個賺桶金回來?幾乎沒有,算比例非常之低。但若他們都不過去,留在台灣當個組長、主任、經理,10年下來薪資至少有成長。換算一下,去中國跟不去的人,資產一來一往就差了好幾成。

拿去中國淘金成功的例子,比留在台灣沒有變化的案例,說只有去中國有救,這完全是自暴自棄。而這種人最愛說只有不爭氣,沒有不景氣。

如果當年,我們上一輩的人沒有做錯選擇,留在台灣增加那不多的薪資,技術跟工作機會都留下,今天下一輩的人,有那麼難找工作?絕對不會。有比沒有好,凡事都是相對,為了賺大錢而讓台灣今天兩代人都要償還掏空的代價,就是筆者說的拋棄責任。

未來,就是我們的下一代,也是年輕人的下一代。不婚不生,認為環境差到無藥可救,那這只是放棄努力罷了。

《無神世界的神明活動》動畫截圖

《無神世界的神明活動》動畫截圖

被提出的重分配政策,是依據享樂還是依據責任?

筆者不是要鼓吹你窮到脫褲還得生小孩,而是婚姻生活,本就是人生階段之一,你當然可以跳過不要,這是個人選擇。但如果台灣今天,年輕一代全部都有同樣的想法,那還會有下一代嗎?若認為這樣無所謂,就讓移民來填補,變成移民政策討論,是沒有不可以。

那麼,我們有好到人家前仆後繼想要擠進來當台灣人嗎?顯然是沒有,所以年輕朋友願不願意,把生育補貼之類的,轉移成移民優惠,反正不需要自己生下一代了?

沒有,大部分人想的,其實是自己未來人生能不能過更好,只找有錢人增稅、補貼給自己。年輕人只是因為自己社會化時間不足,尚未取得資產,才會覺得天上掉餡餅很棒。而我們要了解,享樂主義到底侵蝕多嚴重,做問卷調查就知道,看多少人願意把眼前的補貼,轉給下一代,不管是台灣人還是移民。

說實話啦,一般人都覺得下一代要自己生,少量移民可以,洗人口甭想。

那現實點,對自己未來有婚姻、孩子期望的人,集結起來用選票,要求政府把結婚補貼跟生育補貼,都當成經濟發展的一部分,這很過分嗎?一點都不會,問題從來就不是在補貼與否,是要補什麼、補到哪。

以台灣現在1年16萬人新生兒來算,每個月1萬補助就是16億,1年192億,2萬是384億。如果要發到12歲,等於最大有12個年級要補,一年2300億。看來很多,相較於2兆歲出很多嗎?說極端一點,把軍公教退休金,依年資砍1萬去補,瞬間就少一半。

如果我們連同各種老人年金,根據家庭去精算,有領年金的再扣掉,也就是讓實際上真的爺爺奶奶輩都沒有年金,也沒退休金的年輕父母去領,就是實質的生育補貼。配合托兒所、學校等相關的產業開發,促成新的產業循環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可以想看看,也討論看看,這樣做誰的反彈最大?

為何要這樣做,道理就回到之前說的,你根據什麼要求?

如果根據的是享樂,要求要有房有車、月薪10萬、生活機能便利,這樣才肯生養下一代;與根據責任,生1個小孩,政府就補貼2萬生育金,並且保證有公托與私托補助,以及其他工作配套。

請問,依據哪一種標準提出政策,會比較多人支持?

扭曲的標準驅使躺平,放棄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人是群體動物,今天提出要求,希望龐大的公教人員少拿一點錢,賤賣一棟房子給年輕人,本質就是搶劫。但如果是扣除退休金作為年輕一代的生育補助,或是年輕夫妻的租屋補貼。

這支持度會大不相同,但為何進步主義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主張享樂而非責任?因為享樂是立刻,無條件的獲得,但責任則是要長期去承擔。換言之,進步主義想做的是裂解社會,依靠社會崩毀時的能量得到權力,毫無一絲建設性可言。

未來就是下一代,就是我們的孩子,跟年輕人以後的孩子。就我們成年人來說,未來當然指的是下一代,不是自己。

筆者今天有學齡小孩,所謂「為了未來」的政策,怎麼想都會跟這孩子有關。今天某政黨提出超過3間房就沒收,發給無房產者的政策,並稱這是「為了台灣的未來」,是完全無法想像的牽拖。

這就是搶劫有錢人發給窮人的共產主義啊!

不然把這種沒收政策,為了下一代,所以優先發給有小孩的家庭,這種政黨鐵定不願意。因為他要的就是選票,那些覺得自己缺房子的選票,越多人越好,所以最好是每個自己都沒房的人。這種人一定越年輕越多,房屋等資產本就跟年紀有關。

有政黨敢這樣提,專門針對結婚有小孩的家庭提政策?至今都沒有,全部指向「年輕人」,並稱這是為了未來。

基本上都是騙人的,其本質就是以享樂主義去包裝奪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52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人方-avatar-img
2023/06/07
這篇/這系列,祖刻薄肯定不喜歡它,幾乎沒在那裡看過第二次。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其實是該把責任這兩個字,努力放回社會當中,其實就是做該做的事情,你是什麼職業就去做什麼,不想就不要做。但各位有沒發現,有不少人沒意識到這點,把職業應負的責任去除,最後變成是社會來擔?
Thumbnail
我們其實是該把責任這兩個字,努力放回社會當中,其實就是做該做的事情,你是什麼職業就去做什麼,不想就不要做。但各位有沒發現,有不少人沒意識到這點,把職業應負的責任去除,最後變成是社會來擔?
Thumbnail
當我們每一個人都知足,社會整體資源才有辦法累積,促成下一次技術進步。工業革命打破大自然宰制人類,讓人類可以主掌自己命運,也不過數百年前。若我們在此停步,認為累積是錯的,每一個人都要追求最大的快樂,且快樂指標物質化,那累積的資源很快就會被揮霍,二戰後的數十年和平即將結束。 我們近年最常聽到,做OO政策
Thumbnail
當我們每一個人都知足,社會整體資源才有辦法累積,促成下一次技術進步。工業革命打破大自然宰制人類,讓人類可以主掌自己命運,也不過數百年前。若我們在此停步,認為累積是錯的,每一個人都要追求最大的快樂,且快樂指標物質化,那累積的資源很快就會被揮霍,二戰後的數十年和平即將結束。 我們近年最常聽到,做OO政策
Thumbnail
當快樂變成目標,每個人都不會快樂,因為快樂兩字沒標準,你總找得到更刺激的東西。 前面說過,快樂跟金錢的關係有正相關,但隨著收入變高,快樂增加越少。這也代表,包裝享樂主義的進步分子,是在揮霍世界累積的資產,讓人類走向毀滅。畢竟要追尋更大的快樂,每多走一步就得付出數倍的代價,而這個代價誰要買單?
Thumbnail
當快樂變成目標,每個人都不會快樂,因為快樂兩字沒標準,你總找得到更刺激的東西。 前面說過,快樂跟金錢的關係有正相關,但隨著收入變高,快樂增加越少。這也代表,包裝享樂主義的進步分子,是在揮霍世界累積的資產,讓人類走向毀滅。畢竟要追尋更大的快樂,每多走一步就得付出數倍的代價,而這個代價誰要買單?
Thumbnail
台灣現在人覺得生活難過,並不是虛像,正確的說法是每個年代的人,在每個時代都覺得日子難過。因為人是比較的動物,總會想要日子過更好,故真正的情況是,過不了期待中的日子,就會覺得日子難過。
Thumbnail
台灣現在人覺得生活難過,並不是虛像,正確的說法是每個年代的人,在每個時代都覺得日子難過。因為人是比較的動物,總會想要日子過更好,故真正的情況是,過不了期待中的日子,就會覺得日子難過。
Thumbnail
人類很容易低估對自己有利改變的代價,高估他人接受改變的意願,當中就有政客操作的空間,只要訴諸情緒,讓支持者以為改革必定對大多數人有利,反對者必定是少數派即可。若自己是少數派,那就去怪多數派被洗腦、執政黨掌控媒體洗腦、大多數人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別人的錯。畢竟我們以平等、公平當口號,這怎麼會錯呢?
Thumbnail
人類很容易低估對自己有利改變的代價,高估他人接受改變的意願,當中就有政客操作的空間,只要訴諸情緒,讓支持者以為改革必定對大多數人有利,反對者必定是少數派即可。若自己是少數派,那就去怪多數派被洗腦、執政黨掌控媒體洗腦、大多數人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別人的錯。畢竟我們以平等、公平當口號,這怎麼會錯呢?
Thumbnail
最後,筆者要來談一些比較鬆散、瑣碎的觀念,釐清一些現代常常說,尤其台灣常講,但其實非常有問題的東西。道理無比真實又殘酷,人類對於自身際遇的判斷,是比較而來。窮人看到富裕生活才會覺得自己窮,我們會珍惜現有,是因為知道以前過更糟,其他人更慘,回頭看才覺得現有一切值得珍惜。
Thumbnail
最後,筆者要來談一些比較鬆散、瑣碎的觀念,釐清一些現代常常說,尤其台灣常講,但其實非常有問題的東西。道理無比真實又殘酷,人類對於自身際遇的判斷,是比較而來。窮人看到富裕生活才會覺得自己窮,我們會珍惜現有,是因為知道以前過更糟,其他人更慘,回頭看才覺得現有一切值得珍惜。
Thumbnail
教育程度會阻礙生育率,是生育年齡大幅往後,不是書讀越多越不想結婚生子。另一個則是自由派教育加上媒體,不停地墊高結婚生子條件,當我們覺得年薪沒500萬在台北活不下去,在台北當然就不敢結婚生子。加上台灣生活條件提升,結婚育兒其實是放棄個人部分自由,越鼓吹自由教育,鼓勵逃避責任,年輕人就越不想走這條路。
Thumbnail
教育程度會阻礙生育率,是生育年齡大幅往後,不是書讀越多越不想結婚生子。另一個則是自由派教育加上媒體,不停地墊高結婚生子條件,當我們覺得年薪沒500萬在台北活不下去,在台北當然就不敢結婚生子。加上台灣生活條件提升,結婚育兒其實是放棄個人部分自由,越鼓吹自由教育,鼓勵逃避責任,年輕人就越不想走這條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