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聖群|水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代水墨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繪畫形式。

涂聖群以立體半圓的造型,體現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記憶、思緒、生活片段如漂流木般在空間裡流動飄散,生成過程就像人的生命歷程;石頭、樹、山、太陽、月亮的形象或其他物件,隨時間更迭抑或永恆;宇宙訊息從四面八方而來、去、聚、散、漂浮,時空相交疊合又穿梭,生活景況與文化脈絡,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對這世界的解讀和認知。

每個人對於島嶼各有各的情感記憶,可能是一個內心小宇宙的呈現,也可能是宏觀大千後的一個簡要形象。不同的觀看、理解及想像,將詮釋出不同的島嶼面貌。我們的島,是多元文化的聚合體。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私訊洽詢、購藏,支持努力優秀的創作者,感謝🙏

信藝藏在AR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ie Chen的沙龍
7會員
46內容數
記錄一些生活的樣態和內在感受思維,這些凌亂、靜默、提問、體會,都是屬於我自己的,我不躲藏,也不怕誰知道。
Angie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9
曾冠樺的「油性粉彩」系列,描繪幽微虛實的生活場景。她將原本看似合理、平靜的事物,刻意抽離、模糊或弱化,讓畫面產生一種視覺難以對焦的不協調感。形體輪廓迷離撲朔,日常可見的靜物彷彿正在開始、經過、離開。讓觀著在感受上有更柔軟和流轉的體驗。 如奶油狀的油性粉彩在紙上混色堆疊,美麗又樸實的質感,在不同光
Thumbnail
2023/11/29
曾冠樺的「油性粉彩」系列,描繪幽微虛實的生活場景。她將原本看似合理、平靜的事物,刻意抽離、模糊或弱化,讓畫面產生一種視覺難以對焦的不協調感。形體輪廓迷離撲朔,日常可見的靜物彷彿正在開始、經過、離開。讓觀著在感受上有更柔軟和流轉的體驗。 如奶油狀的油性粉彩在紙上混色堆疊,美麗又樸實的質感,在不同光
Thumbnail
2023/11/27
分享廖漢倫的木胎漆器作品《生之初-與花無異》,此件獲得第七十屆(2023年)中部美展銅牌。材質為樟木、熟漆、生漆、腰果漆;尺寸34(長)x48(寬)x80(高)cm 花瓣枯萎擁抱,模糊的縮成球狀。 生命輕輕褶皺,捲曲自身回歸虛空。 在斑斕幽玄中,靜靜的擾動。 花苞緩緩綻放,
Thumbnail
2023/11/27
分享廖漢倫的木胎漆器作品《生之初-與花無異》,此件獲得第七十屆(2023年)中部美展銅牌。材質為樟木、熟漆、生漆、腰果漆;尺寸34(長)x48(寬)x80(高)cm 花瓣枯萎擁抱,模糊的縮成球狀。 生命輕輕褶皺,捲曲自身回歸虛空。 在斑斕幽玄中,靜靜的擾動。 花苞緩緩綻放,
Thumbnail
2023/11/24
來分享廖漢倫正在台東藝文中心展出的雕塑作品《奉獻-盤古精神》。
Thumbnail
2023/11/24
來分享廖漢倫正在台東藝文中心展出的雕塑作品《奉獻-盤古精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代水墨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繪畫形式。 涂聖群以立體半圓的造型,體現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記憶、思緒、生活片段如漂流木般在空間裡流動飄散,生成過程就像人的生命歷程;石頭、樹、山、太陽、月亮的形象或其他物件,隨時間更迭抑或永恆;宇宙訊息從四面八方而來、去、聚、散、漂浮,時空相交疊合又穿梭,生活景況與文化脈絡
Thumbnail
當代水墨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繪畫形式。 涂聖群以立體半圓的造型,體現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記憶、思緒、生活片段如漂流木般在空間裡流動飄散,生成過程就像人的生命歷程;石頭、樹、山、太陽、月亮的形象或其他物件,隨時間更迭抑或永恆;宇宙訊息從四面八方而來、去、聚、散、漂浮,時空相交疊合又穿梭,生活景況與文化脈絡
Thumbnail
大約八年前,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當時還在做插畫設計師,經常用滑鼠電繪花邊圖樣。 所以禪繞畫對我而言只是把繪圖工具從滑鼠換成筆。 也因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畫花邊圖樣, 禪繞畫官方發表的圖樣在我看來也是完全沒有難度。 所以我在一開始接觸到禪繞畫的時候, 就已經直接創作進階的禪繞延伸藝術作品了。
Thumbnail
大約八年前,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當時還在做插畫設計師,經常用滑鼠電繪花邊圖樣。 所以禪繞畫對我而言只是把繪圖工具從滑鼠換成筆。 也因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畫花邊圖樣, 禪繞畫官方發表的圖樣在我看來也是完全沒有難度。 所以我在一開始接觸到禪繞畫的時候, 就已經直接創作進階的禪繞延伸藝術作品了。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Thumbnail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Thumbnail
高美書屋看到這一款,很美的顏石臘筆,小小一塊地讓人愛不釋手,試畫的時候會因為不同的角度方向帶出不同混和的色彩,有種很驚奇的奇幻感受。 常常在試畫或是試寫的時候更喜歡試畫紙,那是經由無數的過路客而彩繪的共同作品,沒有分年齡、你我、性別,甚至族群,無論是不是特地或者無意的去寫去畫,那更像是一種大家保有的
Thumbnail
高美書屋看到這一款,很美的顏石臘筆,小小一塊地讓人愛不釋手,試畫的時候會因為不同的角度方向帶出不同混和的色彩,有種很驚奇的奇幻感受。 常常在試畫或是試寫的時候更喜歡試畫紙,那是經由無數的過路客而彩繪的共同作品,沒有分年齡、你我、性別,甚至族群,無論是不是特地或者無意的去寫去畫,那更像是一種大家保有的
Thumbnail
【以墨之名-葉宗和水墨個展】 從宏觀的視角,不斷的向內挖掘,在微觀宇宙中尋找不同生命價值。
Thumbnail
【以墨之名-葉宗和水墨個展】 從宏觀的視角,不斷的向內挖掘,在微觀宇宙中尋找不同生命價值。
Thumbnail
靈光本指與藝術品的深刻經驗,但在攝影、印刷技術出現以後,大量複製的藝術品失去獨一無二的本真性,靈光逐漸消逝。程代勒,走了很長一段路的漫遊者心手相連,上承石濤在《畫語錄》揭示的「一畫」藝術理論,下接台灣社會的當代藝術實踐,以行雲流水的速度,一揮而就,一個多小時完成這兩幅神品,達到城市山水的崇高境界。
Thumbnail
靈光本指與藝術品的深刻經驗,但在攝影、印刷技術出現以後,大量複製的藝術品失去獨一無二的本真性,靈光逐漸消逝。程代勒,走了很長一段路的漫遊者心手相連,上承石濤在《畫語錄》揭示的「一畫」藝術理論,下接台灣社會的當代藝術實踐,以行雲流水的速度,一揮而就,一個多小時完成這兩幅神品,達到城市山水的崇高境界。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在過去,當山水概念變成一種視覺上的哲思語境,它往往邁入無地域、無國界、無政治意識的一種「人與自然」之關係。從道家自然主義、佛家超世主義出發,藝術家透過文學或詩性的浪漫主義態度,衍生出一種心象的、跨域性的、非社會現實的藝術世界。
Thumbnail
在過去,當山水概念變成一種視覺上的哲思語境,它往往邁入無地域、無國界、無政治意識的一種「人與自然」之關係。從道家自然主義、佛家超世主義出發,藝術家透過文學或詩性的浪漫主義態度,衍生出一種心象的、跨域性的、非社會現實的藝術世界。
Thumbnail
江心靜從文學跨界藝術七年,在大墩文中心舉辦個展並榮獲全國美展水墨類入選的肯定。 從文學、哲學到藝術,心靜一次又一次蛻變,在角色轉變同時,始終不變是對於真理的「詩意」提問。自小承襲傳統文脈,青年完成單車環球遊歷,中年研修技術哲學與當代水墨,生命交互激盪演繹成為探索記憶維度的「思網系列」作品。
Thumbnail
江心靜從文學跨界藝術七年,在大墩文中心舉辦個展並榮獲全國美展水墨類入選的肯定。 從文學、哲學到藝術,心靜一次又一次蛻變,在角色轉變同時,始終不變是對於真理的「詩意」提問。自小承襲傳統文脈,青年完成單車環球遊歷,中年研修技術哲學與當代水墨,生命交互激盪演繹成為探索記憶維度的「思網系列」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