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黃光男水墨藝術 返鄉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黃光男以花鳥、山水視覺語彙所構成的水墨縱橫座標軸,發展出一甲子的四大創作「光」譜: 傳統、本土、心象、現代。在「傳統轉化」的象限中,他以堅實的筆墨功夫和富含哲理的文字語言,構築出文人水墨的當代範式;追憶兒時原鄉風景與親炙土地風情的景觀再現,融匯出自然與人文共生的「鄉土況味」座標;在「得意忘象」象限中,他則意圖透過「形式」捕捉、展現個人創作思維與態度,以水墨作為賦形現代城市生活的方法,再現具有當代性內涵的藝術創作;在「墨海抽象」 象限中,他具體展現個人對水墨藝術前衛、抽象意象的整體性思考,以「以物徵象」、「以詩言志」 的情意表達,繪製出具有臺灣內在特質的水墨藝 術。

萬利玉荷69X136cm 2015

萬利玉荷69X136cm 2015


一、傳統轉化:當代文人水墨範式的展現黃光男的水墨創作以傳統為根、在地為本,因應時代與環境變化,展現融合現代藝術刺激下的臺灣水墨風格。在「傳統轉化」系列作品中,黃氏以深厚且純熟的筆墨工夫,細緻的佈排、經營畫面中或 動或靜的物像元素,使各個獨立的圖像元件,組構成為一個有機的圖像,足以表達特定的內在語言和呈現具有哲思內涵的意象。

如果說,黃光男在以傳統水墨為創作基礎的作品中,企圖營造一個屬於個人的藝術桃花源,那麼以筆墨、文字(題詞、押款)和鈐印共構而成的畫面,則是他創作探求的自在天地。他以「文人儀式」般的創作舉措,經營畫面、構築思想,使古典的筆墨與當代的思想彼此互相碰撞、交融,進而產生咸具創新手法的當代文人水墨範式,並反映出戰後臺灣水墨的變遷過程與當代特質。


二、鄉土況味:自然與在地意象的共再生 黃光男以高屏風景作為內在原鄉追尋的根源,擴延由南往北遷移發展後的北方島嶼風土,以及極西戰地金門景觀,轉譯出個人對鄉土尺度和景物樣態的描摹與再造。他以長期浸淫在南方土地的滋養, 透過各種自然元素的寫生與構形,轉化為鄉土意象的表述。「鄉土況味」系列創作,除了計數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在地鄉土的關懷之外,還以各式入畫的元素,形構出屬於臺灣鄉土意象的自然風景繪畫觀。黃氏以水墨的用色經營、筆法構圖,創造出一種符合在地化風景的寫意風景觀,無論是大武山靈氣、高屏溪潺流、晨光水波、林木吉象、新埔紅柿飄香、水筆仔與鳥禽的映像、山徑雲煙、龜山遠 眺,金門戰地等多處地景,皆以圖像的語言再現寶 島山水之壯闊、林野之渺遠,與景物靈動百態。 「鄉土況味」水墨作品,不僅以多樣化的水墨創作語言,指出臺灣鄉土的外部形貌,還輻射出在地化風景的內在鄉土氣質。

晨光水波 69x92cm 2015

晨光水波 69x92cm 2015

三、得意忘象:自然的構形與當代的賦象 「得意忘象」系列的創作是黃光男創作生涯中再一次的創新之作。他以「得意忘象,得意不忘形」 的思維,運用「去掉形象,純粹表現意態」,作為個人歷時性創作後的大膽嘗試,並以此界定新形式 藝術表達的意圖。「得意忘象」的創作源自對自然之象的抽取、凝萃,在時間的演繹過程中,透過黑、白和紅等對比、原色用色的佈排,以墨色層次的反覆構疊、排斥和分流所構成的肌理與造型表現來自自然的感悟。甚至,他結合傳統題材(花鳥) 的描繪與帶有西方抽象化表現的線條,組構出多層次的風景介面,讓觀者可以在一件作品中,細讀出多重的風景意象與內涵。因此,取「意」忘「象」 的繪畫取徑成為黃氏當代水墨創作的主要表現內涵,自然的形象在作品中轉而以純粹的「表意」造型呈現,形成多重語彙共同表述的型態,藉此展現現代城市生活的重層光景。

水筆儀態 70x135cm 2017

水筆儀態 70x135cm 2017

四、墨海抽象:臺灣前衛水墨的抽象秩序黃光男以黑、白、紅作為抽象水墨的畫面基調,結合幾何造型的矩陣,製造出具有時間節律變化的圖像。特別是,他以墨的層次用色構成光影的效果,使畫面的空間感得以展開,同時在純粹的紅與黃的色彩運用,指出人與自然互動關係的微妙變化。黃氏講求創作上的創新,以忠於個人的經驗與感受,採取探索與實驗精神並濟的狀況下,力求以與時俱進的態度表述水墨的抽象語言。而抽象化的自然是黃光男凝匯「以物徵象」、「以詩言志」的創作旨趣,誠可謂是黃氏步入自然深處,以寫意特徵的記憶法,轉譯為個人覺知自然的圖像。黃光男的抽象水墨融合思想和技法上的「拼貼」手法,以匯集東西方、傳統與創新交集的創作取徑,在構圖表現的「圓」與「包圍」的概念下,創造一種具有強大包容能量的水墨語言,透過細緻的運筆和用色抽取自然物的意象,縫合傳統與創新水墨思想的隔閡,從而指出觀看當代水墨的新契機與新秩序。

森森水波湧浪頭 145x175cm 2022

森森水波湧浪頭 145x175cm 2022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代水墨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繪畫形式。 涂聖群以立體半圓的造型,體現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記憶、思緒、生活片段如漂流木般在空間裡流動飄散,生成過程就像人的生命歷程;石頭、樹、山、太陽、月亮的形象或其他物件,隨時間更迭抑或永恆;宇宙訊息從四面八方而來、去、聚、散、漂浮,時空相交疊合又穿梭,生活景況與文化脈絡
Thumbnail
當代水墨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繪畫形式。 涂聖群以立體半圓的造型,體現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記憶、思緒、生活片段如漂流木般在空間裡流動飄散,生成過程就像人的生命歷程;石頭、樹、山、太陽、月亮的形象或其他物件,隨時間更迭抑或永恆;宇宙訊息從四面八方而來、去、聚、散、漂浮,時空相交疊合又穿梭,生活景況與文化脈絡
Thumbnail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Thumbnail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Thumbnail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Thumbnail
「黃光男是臺灣水墨藝術界中創作光譜最廣的水墨畫家。」
Thumbnail
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在《藝術的起源》一書中說:「所謂藝術,就是技術,是為了將肉眼不能見的精神化為物質的技術。」藝術其實就好像一面鏡像,觀畫如同對鏡,當我們直觀一幅畫,就是拿自己的生命經驗去回應作品內涵,嘗試與創作者的內在對話。
Thumbnail
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在《藝術的起源》一書中說:「所謂藝術,就是技術,是為了將肉眼不能見的精神化為物質的技術。」藝術其實就好像一面鏡像,觀畫如同對鏡,當我們直觀一幅畫,就是拿自己的生命經驗去回應作品內涵,嘗試與創作者的內在對話。
Thumbnail
【過去的超前部署】有一個社群網路的小遊戲是這樣的:發起人虛構一本只有書名、實際上不存在的書,其他網友則會在留言區七嘴八舌,討論書中內容。對書的評論,取代了書的本體。但這個遊戲,其實遠在社群網路發明之前就存在了。更精確地說,早在1966年的臺灣,就有一位叫做黃華成的藝術家,徹徹底底玩過很類似的遊戲了。
Thumbnail
【過去的超前部署】有一個社群網路的小遊戲是這樣的:發起人虛構一本只有書名、實際上不存在的書,其他網友則會在留言區七嘴八舌,討論書中內容。對書的評論,取代了書的本體。但這個遊戲,其實遠在社群網路發明之前就存在了。更精確地說,早在1966年的臺灣,就有一位叫做黃華成的藝術家,徹徹底底玩過很類似的遊戲了。
Thumbnail
從深耕文學創作並享有高度聲名的江心靜,跳脫文學框架尋求個人藝術表達的言說空間,她的抽象水墨繪畫,運用墨韻與色彩的流動變幻、線條交織結構力量,表述個人內心源源不絕情思與綿密柔軟感受。江心靜幸得巨型文章架構的啟發,充分運用起、承、轉、合的原則,成就畫幅中氣勢流轉的鋪排,並且讓無象的畫面增添敘事情節。
Thumbnail
從深耕文學創作並享有高度聲名的江心靜,跳脫文學框架尋求個人藝術表達的言說空間,她的抽象水墨繪畫,運用墨韻與色彩的流動變幻、線條交織結構力量,表述個人內心源源不絕情思與綿密柔軟感受。江心靜幸得巨型文章架構的啟發,充分運用起、承、轉、合的原則,成就畫幅中氣勢流轉的鋪排,並且讓無象的畫面增添敘事情節。
Thumbnail
在過去,當山水概念變成一種視覺上的哲思語境,它往往邁入無地域、無國界、無政治意識的一種「人與自然」之關係。從道家自然主義、佛家超世主義出發,藝術家透過文學或詩性的浪漫主義態度,衍生出一種心象的、跨域性的、非社會現實的藝術世界。
Thumbnail
在過去,當山水概念變成一種視覺上的哲思語境,它往往邁入無地域、無國界、無政治意識的一種「人與自然」之關係。從道家自然主義、佛家超世主義出發,藝術家透過文學或詩性的浪漫主義態度,衍生出一種心象的、跨域性的、非社會現實的藝術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