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愛的年讀好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過的好快,

太多好書能讀,

我沒有計算讀了多少本,

每一本都好喜歡,


透過奕霖老師的邀請,

簡單寫下我的小心得。


#畢柳鶯醫師這本「有一種愛是放手」,書中並非來教你直接斷食不給食物,而是當事人身體會知道需不需要食物。我想起我的曾曾祖父,他無病,但在九十高齡時,開始不想吃。


早上3點出門步行到市區,下午2點再走回家中,路程3小時,日復一日,身體開始不想進食,常常是粥與水。


有天他對我說:「我的身體不需要太多食物了!我知道時間差不多了!」


曾曾祖父走的安詳,在我五年級時留下深刻印象。畢醫師推廣的「斷食善終」常飽受抨擊,因為我經歷過,我全心支持,不要再用無效醫療,讓人好好的走這一生,因為醫療太先進,對我極好的叔叔,爸老爸的表弟,腦溢血中風後,躺到現在。


在老爸過世前,我跟老爸去看他,他臥床超過20年了!孩子、老婆已經不在臺灣。


這本書讓我更多的感受,讓陪伴死亡是一場奇異的恩典。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小冬瓜從小在殯葬現場長大,書中描述與父親的那段,讓我眼眶紅了又紅。


人生像一段單程旅行,所有的歷程都是珍貴的。再不喜歡,再難過,終有一天會走上死亡。


這本書讓我去體驗了躺棺,讓我更靠近自己,不完美的自己也是最可愛的自己。我只想陪伴自己好好走人生這一趟路。


#展誥老師的刻意放鬆,一本香香的書,透過25個壓力調節練習,讓我不僅照顧好自己,也帶著孩子體驗看看。


很喜歡STOP情緒緩和術,

讓我隨時都可拿來運用。


S:stop暫停動作

T:take a breath留意呼吸

O:observe yourself觀察自我

P:proceed重新表達


藉由STOP方式,讓生活更easy了❤️


#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真的勾動到我的小靈魂、大靈魂,讓我寫作不卡關,不糾結。


想寫就寫,動筆就是了!透過文字傳達,把善意跟美好給予世界。


寫作不是只是寫,而是啟動最深層與自己的靠近。唯有「刻意練習」,從生澀到情感流動。


怡慧老師的書讓我後半年勇敢書寫,以前會覺的書寫也只是自己在看,原來書寫不僅療癒自己,也療癒共振到相同頻率的人,書寫真幸福。


#志仲老師的「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簡直是我每天練習的最佳陪伴之書。讓我在每個練習中自由發揮。


不僅練習,我的行動力更強大,

也更有信心,更愛自己。


光是第一個練習:我是⋯寫了上百條後,緊緊抱著自己大哭,哇!我怎麼那麼好,我看見過去、現在的自己相遇了,ㄧ起走到未來。


沒有體驗操作,就只是文字而已,但親身練習,就能發現自己好多珍貴的禮物。有時,身體等了好久,等你來看見他,等你為他發聲。


#高木直子這本「媽媽的每一天」,讓我閱讀中好笑又放鬆,她剛出道的第一本,我就已經被收編了!


我超級愛她,不光是身高,她的創作歷程,要成名前的苦,真的好札心。就這樣追著她的書,沒想到追到她結婚、生子。


ㄧ天中,我們家強強滾,我就會拿出她的書,沉浸在她的圖文生活故事中。


真的超級超級可愛啦!她也是啟動我開始畫小圖,或用圖文記錄生活的作者。


#圖解力教學的邱奕霖老師真的很厲害,信手捻來就出現可愛圖文視覺筆記。


他常鼓勵學員每天小小的圖文,簡單的人物特徵,簡單的勾勒,就可以把筆記成為最有利的整合工具。


這本書附上ㄧ本模板書,超級好用,並且也很上手,不會畫畫,都能有輕易學會更有效率的視覺筆記。


#愛瑞克熱騰騰剛出爐沒多久的「內在成就」,光是書封粉色燙金的效果,讓我好小心的翻閱著。


這本能跟自己產生深度的對話,很喜歡書中寫到:「持續往前總比原地踏步好,「過錯」總比「錯過」好。


書中許多金句能鼓舞自己。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回首過往,我學到比得到的多,不容易的路我選著走,邊走邊學,邊走邊調整。


想要卓越,就要站出來。這站出來是來「利他」,付諸行動。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這本「好痛,但能跟誰說?」道出特殊需求孩子的各種狀態,讀來歷歷在目。


每個人都是獨特,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以及限制。


而這些孩子狀態,不該成為被霸淩的原因。


意中老師為特殊需求的孩子們發聲,讀來很感動。唯有親身體驗那種痛,才能真正瞭解,為何孩子需要很多的陪伴跟同理。


因為沒有任何孩子想變不好。而大人的態度影響著特殊需求孩子怎麼看自己。


#崇義老師跟芳儀合出的「內在黑洞」,讀起來深刻又容易理解。


書中的案例故事,讓我瞭解到,

唯有向內連結自己,自己給自己愛,否則再怎麼想解決目前困境,都會在原地打轉。


如果能正視自己內在黑洞,就能看見背後的曙光。我在閱讀時,也跟著每則案例,悄悄搭了便車。


在文字的對話,我也緊貼著感受,自問:「我感覺到什麼?」「此刻的我正經歷什麼?」


持續探索黑洞中。


🌟🌟🌟🌟🌟呼🤭我寫完了😭


#我的2023年10本愛讀的書

#書本真的是最好的陪伴者

#我的人生答案跟解鎖方式都在書裡

#感謝作者們用心的著作

raw-image




avatar-img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貼近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前有機會在舞象分享3分鐘日記, 我那完全出自喜歡的書寫, 分享時也瘋瘋癲癲的🤭 想起來真感謝舞象的平台, 3分鐘未來日記超級好玩, 有沒有實現願望是另一回事, 而是在書寫時很興奮又期待。 每一天像見到久違的朋友, 那樣的珍貴跟珍惜, 讓我的願望顯化, 與其說書寫就
《練習11》 快樂清單與平靜清單的練習, 讓我拖了一週才進行。 因為我想在最安靜的時候來進行, 書寫時真的很好笑, 原來自己每天都在執行了。 每天強強滾的生活, 兒子的吵鬧聲, 鄰居的爭吵聲, 左右夾攻每天汪不停的狗聲, 當孩子上學, 鄰居上班, 狗狗們睡覺了
昨天收到可以書寫369天實踐版的3分鐘未來日記,生命充滿喜悅。 圖書館大姊通知我預約的書來了, 超級開心可以收到想讀的書。 最愛圖書館了❤️💕 大姊們人真好, 圖書館簡直是我的後花園。
第一時間收到峻廷寄來的書, 真的讓我旋轉又灑花的。 在群組草創時, 某天加入了一個夥伴, 我不認識他, 但他很親切, 人也很溫暖, 像鄰家大哥那樣。 每一次的線上講座, 他都是大力支持, 給予很多回饋。 我才知道他本身是頭薦骨療癒師, 他有著很鮮明的特質, 很敏
閱讀時, 我喜歡寫東西, 喜歡貼便利貼, 可能我的書最後都只能自己看了! 在閱讀中, 我把書當成了我的朋友, 做了記號、 寫了感覺、 寫了回憶。 不知道為什麼, 這樣閱讀時, 總感覺書是活著的。 #我的閱讀習慣
《自我欣賞清單》 練習5 生命的歷程中, 總會有搞砸的時候, 如何用更豐富的眼光來看, 會帶來對自己更多的欣賞。 這章要我們從「我是誰」跟「生平大小事清單」找出認為自己失敗的地方。 我唯一找到的就是: 「無法開車」 在這裡面, 練習要我們寫下三個覺的做不錯
之前有機會在舞象分享3分鐘日記, 我那完全出自喜歡的書寫, 分享時也瘋瘋癲癲的🤭 想起來真感謝舞象的平台, 3分鐘未來日記超級好玩, 有沒有實現願望是另一回事, 而是在書寫時很興奮又期待。 每一天像見到久違的朋友, 那樣的珍貴跟珍惜, 讓我的願望顯化, 與其說書寫就
《練習11》 快樂清單與平靜清單的練習, 讓我拖了一週才進行。 因為我想在最安靜的時候來進行, 書寫時真的很好笑, 原來自己每天都在執行了。 每天強強滾的生活, 兒子的吵鬧聲, 鄰居的爭吵聲, 左右夾攻每天汪不停的狗聲, 當孩子上學, 鄰居上班, 狗狗們睡覺了
昨天收到可以書寫369天實踐版的3分鐘未來日記,生命充滿喜悅。 圖書館大姊通知我預約的書來了, 超級開心可以收到想讀的書。 最愛圖書館了❤️💕 大姊們人真好, 圖書館簡直是我的後花園。
第一時間收到峻廷寄來的書, 真的讓我旋轉又灑花的。 在群組草創時, 某天加入了一個夥伴, 我不認識他, 但他很親切, 人也很溫暖, 像鄰家大哥那樣。 每一次的線上講座, 他都是大力支持, 給予很多回饋。 我才知道他本身是頭薦骨療癒師, 他有著很鮮明的特質, 很敏
閱讀時, 我喜歡寫東西, 喜歡貼便利貼, 可能我的書最後都只能自己看了! 在閱讀中, 我把書當成了我的朋友, 做了記號、 寫了感覺、 寫了回憶。 不知道為什麼, 這樣閱讀時, 總感覺書是活著的。 #我的閱讀習慣
《自我欣賞清單》 練習5 生命的歷程中, 總會有搞砸的時候, 如何用更豐富的眼光來看, 會帶來對自己更多的欣賞。 這章要我們從「我是誰」跟「生平大小事清單」找出認為自己失敗的地方。 我唯一找到的就是: 「無法開車」 在這裡面, 練習要我們寫下三個覺的做不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由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院醫生藤野智哉所著的書籍,詳細介紹了作者對於放鬆和生活方式的見解,並提出如何去解除生活中的難題。書中內容幫助讀者覺察心理並處理負面想法,並鼓勵用另外一個角度來面對,解決困難的事情。本書對於生活上遇到卡關的事情或情緒有相當的幫助。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Thumbnail
跟人處理這麼容易?假如你是一個孝順的小孩,父親不幸得了重病,比如中風、癌症等,你來學佛立刻要處理:「我要幫我父親做什麼.....」你開始就不舒服。學佛都用想的,聽到誰有什麼樣的瑞相,不知道人家是怎麼修來的。我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念《楞嚴經》讀了好幾年。他在看中藥房,沒事就一直念,念到最後都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一位清大中文博士,但是他的工作與生活卻並不如一般人預期的光鮮順遂,他如何在長期失業、父子失和、突遭意外的人生逆境中,一步步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迷盲中走出來,成為人際溝通講師...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由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院醫生藤野智哉所著的書籍,詳細介紹了作者對於放鬆和生活方式的見解,並提出如何去解除生活中的難題。書中內容幫助讀者覺察心理並處理負面想法,並鼓勵用另外一個角度來面對,解決困難的事情。本書對於生活上遇到卡關的事情或情緒有相當的幫助。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Thumbnail
跟人處理這麼容易?假如你是一個孝順的小孩,父親不幸得了重病,比如中風、癌症等,你來學佛立刻要處理:「我要幫我父親做什麼.....」你開始就不舒服。學佛都用想的,聽到誰有什麼樣的瑞相,不知道人家是怎麼修來的。我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念《楞嚴經》讀了好幾年。他在看中藥房,沒事就一直念,念到最後都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一位清大中文博士,但是他的工作與生活卻並不如一般人預期的光鮮順遂,他如何在長期失業、父子失和、突遭意外的人生逆境中,一步步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迷盲中走出來,成為人際溝通講師...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