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善終——淡出生命,最輕盈又隆重的人生畢業典禮

更新於 2022/04/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斷食善終》是我近期所讀到,觸動最深的一本書。
若要說,我對死亡有什麼恐懼,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死亡?而且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非常害怕自己最後是因為長期病痛,受盡折磨才死。看完這個故事,發現原來人是可以做不同選擇的,我鬆了一口氣,並且十分確信,如果有一天我也患病末期臥床,我也會選擇這種回歸自然的斷食善終,不為延命而插各種管。
作者畢柳鶯復健科醫師,她的母親罹患小腦萎縮症母親20年,在病況惡化飽受折磨的末期,選擇「斷食善終」。家人尊重這意願,並全程支持、協助與陪伴她走完最後一哩路。根據畢醫師的紀錄,在約莫21天的過程中,病人漸漸從減食、不吃固體食物,最後完全不吃喝,身體漸漸虛弱,最後如睡去般離世。
期間雖偶有因斷食飢餓感的不適,但比起鼻胃管或長期臥床導致的各種併發症帶來的苦,必定相對容易承擔。而且她母親從做決定到選定執行時間相隔有好幾個月間,病人與親友都有充裕時間做準備,包含親友家人的關懷與探望,生前告別,以及各種一生遺憾或埋怨的和解等等。
「不過,這樣不就是自殺嗎?同意了,就是是在協助自殺?不太好吧?」
關於這點,畢柳鶯醫師寫道:
「一般的自殺,死者抱著遺憾離開,選擇的方法經常要經歷極大的痛苦。且對親友而言是不告而別的突發事件,會成很大的震驚、不捨與遺憾。所以是生死兩遺憾的悲劇。
我母親的故事,是在講述當生命走到盡頭,僅留下痛苦而失去品質時,人們有選擇不利用醫療科技來延長無意義生命的「死亡自決權」。過程中有家人溫暖的陪伴,愛的流動,好好的告別,讓生死兩相安,與一般所謂的『自殺』明顯不同。」
我自己的家人中,便有因不堪長期癌症治療之苦,久病厭世,結果在醫院跳樓身亡的案例。至今思及,仍是無限心疼與鼻酸。若這位長輩當年知道自己有別的選擇,會不會光是知道有別的可能,就足以舒緩抑鬱之心,徹底改變最終的選擇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剛看完《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本來以為這是獵奇、靈異類的節目,沒想到跟想像的不太一樣,意外覺得非常好看,忍不住一集接一集,而且每一集都好催淚。 死別,之所以令人悲痛,是因為除了想念之外,還有許多複雜而強烈的情緒,持續糾纏著生者。
    前幾天發現,我的臉皮變厚了。 一位朋友聽了我的Podcast之後,說我很有勇氣。因為我們很熟,所以我知道她完整的意思是,作品還有許多瑕疵,把這樣的東西公開,真是很有勇氣。我以前會憂心忡忡,怕自己出糗,現在是哈哈大笑說,新手上路,請多包涵。 情緒,反應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
    我發現很多人,很能夠對別人好,知道如何激勵、支持別人,但卻常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不知所措。 一般心情不好時,幸運的話,身邊有心懷善意與溫暖的家人朋友陪伴或開導,能度過難關當固然很好。然而,若不湊巧當時剛好無人可以依靠,或者根本不知該怎麼開口求助的時候,也必定是有的。
    昨天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我不算《華燈初上》的鐵粉,一開始甚至因為羅雨儂與蘇慶儀二女一男三角戀的老梗,而幾乎棄劇。直到後來我對此劇關注的命題,從到底誰是殺人兇手,轉變為到底閨蜜為何不能天長地久之後,找到了動力。 所以說這對閨蜜為何無法天長地久?
    跟身邊很多人相比,我屬於很不會算的那種人,經常做出一般人會覺得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般人皆認同「最佳」「最聰明」的路徑與版本。那個「好」,背後是服務什麼標準?我想不外乎省錢省力,獲勝獲利,趨吉避凶,顯而易見的經濟原理。
    最近剛看完《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本來以為這是獵奇、靈異類的節目,沒想到跟想像的不太一樣,意外覺得非常好看,忍不住一集接一集,而且每一集都好催淚。 死別,之所以令人悲痛,是因為除了想念之外,還有許多複雜而強烈的情緒,持續糾纏著生者。
    前幾天發現,我的臉皮變厚了。 一位朋友聽了我的Podcast之後,說我很有勇氣。因為我們很熟,所以我知道她完整的意思是,作品還有許多瑕疵,把這樣的東西公開,真是很有勇氣。我以前會憂心忡忡,怕自己出糗,現在是哈哈大笑說,新手上路,請多包涵。 情緒,反應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
    我發現很多人,很能夠對別人好,知道如何激勵、支持別人,但卻常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不知所措。 一般心情不好時,幸運的話,身邊有心懷善意與溫暖的家人朋友陪伴或開導,能度過難關當固然很好。然而,若不湊巧當時剛好無人可以依靠,或者根本不知該怎麼開口求助的時候,也必定是有的。
    昨天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我不算《華燈初上》的鐵粉,一開始甚至因為羅雨儂與蘇慶儀二女一男三角戀的老梗,而幾乎棄劇。直到後來我對此劇關注的命題,從到底誰是殺人兇手,轉變為到底閨蜜為何不能天長地久之後,找到了動力。 所以說這對閨蜜為何無法天長地久?
    跟身邊很多人相比,我屬於很不會算的那種人,經常做出一般人會覺得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般人皆認同「最佳」「最聰明」的路徑與版本。那個「好」,背後是服務什麼標準?我想不外乎省錢省力,獲勝獲利,趨吉避凶,顯而易見的經濟原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前言 長期照顧失智、失能長者,會讓照顧者備感壓力—不管是精力上、財力上,勞務上—,近期傳出有些照顧者希望能循「斷食善終」方式,替家中無意識的失智、失能長者進行「斷食」,期能讓他們「善終」—及早脫離苦痛。   斷食善終是目前較為人道的做法 在無法「安樂死」,也沒有財力去國外進行「安樂死」—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近年健康狀況亮紅燈,76歲的黃越綏長期受胃病所苦。但她直到65歲才第一次做健檢,讓醫生直呼:「怎麼現在才來?」樂觀豁達的她更宣布未來將採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近年來,隨著善終觀念的推廣,愈來愈多人願意開誠佈公的討論死亡。但面對臨終,斷食、DNR和安樂死,哪一種是最理想的呢?
    面臨死亡時,有時放手才是真愛。 如何面對死亡應該是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首先碰到的問題。之前當然也有死亡,但因醫藥不發達,因此,面臨死亡時,往往就在家裡自然的往生。但從嬰兒潮開始醫藥已發達到可以透過醫療手段來延長生命時,因為沒有往例,因此碰到需否延長生命的決定時,家屬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大概都
    Thumbnail
    心情和生理感覺 看了台客劇場導演斷食7天的影片,毅然決然地挑戰看看!
    以下說明為個人心得記錄,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及身體狀況皆有所不同,建議依狀況需求做足評估規劃及醫學諮詢服務,再付諸行動. 【緣起,接觸了解168斷食及211飲食法】 20201/5/20時偶然看到這個YouTube的節目,開始對168飲食法有比較具體的了解,之前有朋友也是使用此法控制體重...
    Thumbnail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可能可以增進健康,改善大腦機能,緩解一些慢性病與腦神經退化性疾病,這是近幾年許多人熱烈討論的議題。在台灣,還少有人提到的是,間歇性斷食促進腦神經新生作用(neurogenesis),可能是最關鍵的原因,有興趣的人不妨從這方向來理解。
    Thumbnail
    請推薦一本小說吧! 你腦海中會浮現出哪幾本書呢? 書本做為一個最早期的「紙上虛擬實境」,透過文字或圖案,讓讀者可以直接進入作者所勾勒的虛擬世界中,除了最直接的體驗之外,附加價值,不外乎是透過一本拿在手上或放在咖啡店桌上的書本設計,直接彰顯「讀者的品味」,成為一種品味配件。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前言 長期照顧失智、失能長者,會讓照顧者備感壓力—不管是精力上、財力上,勞務上—,近期傳出有些照顧者希望能循「斷食善終」方式,替家中無意識的失智、失能長者進行「斷食」,期能讓他們「善終」—及早脫離苦痛。   斷食善終是目前較為人道的做法 在無法「安樂死」,也沒有財力去國外進行「安樂死」—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近年健康狀況亮紅燈,76歲的黃越綏長期受胃病所苦。但她直到65歲才第一次做健檢,讓醫生直呼:「怎麼現在才來?」樂觀豁達的她更宣布未來將採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近年來,隨著善終觀念的推廣,愈來愈多人願意開誠佈公的討論死亡。但面對臨終,斷食、DNR和安樂死,哪一種是最理想的呢?
    面臨死亡時,有時放手才是真愛。 如何面對死亡應該是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首先碰到的問題。之前當然也有死亡,但因醫藥不發達,因此,面臨死亡時,往往就在家裡自然的往生。但從嬰兒潮開始醫藥已發達到可以透過醫療手段來延長生命時,因為沒有往例,因此碰到需否延長生命的決定時,家屬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大概都
    Thumbnail
    心情和生理感覺 看了台客劇場導演斷食7天的影片,毅然決然地挑戰看看!
    以下說明為個人心得記錄,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及身體狀況皆有所不同,建議依狀況需求做足評估規劃及醫學諮詢服務,再付諸行動. 【緣起,接觸了解168斷食及211飲食法】 20201/5/20時偶然看到這個YouTube的節目,開始對168飲食法有比較具體的了解,之前有朋友也是使用此法控制體重...
    Thumbnail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可能可以增進健康,改善大腦機能,緩解一些慢性病與腦神經退化性疾病,這是近幾年許多人熱烈討論的議題。在台灣,還少有人提到的是,間歇性斷食促進腦神經新生作用(neurogenesis),可能是最關鍵的原因,有興趣的人不妨從這方向來理解。
    Thumbnail
    請推薦一本小說吧! 你腦海中會浮現出哪幾本書呢? 書本做為一個最早期的「紙上虛擬實境」,透過文字或圖案,讓讀者可以直接進入作者所勾勒的虛擬世界中,除了最直接的體驗之外,附加價值,不外乎是透過一本拿在手上或放在咖啡店桌上的書本設計,直接彰顯「讀者的品味」,成為一種品味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