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好的生命書寫練習》:有一種書寫可以解憂

《與自己和好的生命書寫練習》:有一種書寫可以解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要我從寫作中挑出一樣最棒的收獲,那就是自我對話中的「安靜」。它溫柔慷慨地包容了我的一切,那也是文字的禮物。

這是一本故事散文,也是引領讀者練習生命書寫的類工具書。

人生甫過半百,我的年齡適逢心理學家說的最大壓力階段,寂寥與低潮不時給心頭來上一棍。除了跑步爬山、信仰大自然,從一篇書寫開始,我終於找到了安頓心靈的力量。

2022/11/30 博客來上架

2022/11/30 博客來上架

父親過世後一年,我提筆記錄他的失智病程,寫著寫著不斷憶起過去的畫面:窄小的急診床位旁幫他解尿、父親節那天與他的爭執、最後一次有意識的對話、臨終前的單獨告別……畫面中我的焦躁、悲憤、憐憫和哀慟,奔騰湧出。就在寫寫改改中,我讓字句安撫梳理那些心緒和對話,那一路上不同的情境,也有更清楚的重現,有些不同視角,才逐漸被發現。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

「娃兒上學若哭著要回家,爸媽再不捨也總是含著笑的淚;老爸上學若吵著要回家,兒子的淚是含著一種罪。」這是在日照中心跟爸爸再見的心情。

「『原諒我這麼做,我不忍你再這樣下去,如果有錯,怪我一個人就好。』我不敢再想對錯,我多希望連想都不用想。」這是最後一晚告別爸爸的心情。

寫著寫著,鍵盤濕了。螢幕上的格格文字逐一孕育朵朵心花,過往的糾結疑惑也慢慢綻放解答。那一萬字,為我留下這段難以為外人道又希望不要忘記的故事;那一萬字,也解了我曾經壓在肩頭的萬斤憂愁;那一萬字,於我無價。

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重讀這篇文章我不再眼熱鼻酸。我發現,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2872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2872

本書帶你走一趟生命寫作的心旅程,順著人生時鐘的四部曲從〈書寫時光,打開記憶的信箱〉讓塵封的過往再曬曬太陽,〈書寫親子,教養的漫漫長路〉這是育兒的甘苦談,〈書寫旅行,文字是心的腳印〉用文字捕捉相機拍不出來的風景,〈書寫不挑食,活成健康不老的樹〉用筆墨滋養生活感觸。我是素人寫作者,我以筆為杖的足跡,是一般人也可以走的旅程。

在書寫人生的旅途上,我不是專業的GPS,但我告訴你我走過的路,也許在幾處生命風景裡,你我似曾相識。

書寫,可以擁抱自己的脆弱、撫慰創傷,也可以高唱自己的喜悅、歡呼成就。書寫是一個最能安放與成長自我的地方,一旦你能心領神會,書寫簡直是安置心靈的天堂。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

請愛心「認養」作者的書寶寶《與自己和好的生命書寫練習》
本書改版自2020年出版的《解憂書寫》
avatar-img
詹宇的沙龍
152會員
143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詹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都說孩子的成長會一路看著父母的背影,但有些是閃不掉的陰影。 面對嚴厲幹練的母親,作者芬妮(劉馥寧)從小就很聽話。自己成為新手媽媽後卻因為一場突來的事故,她帶著新家庭寄居娘家,母女的衝突讓原本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舞台不時降下黑幕。意外走了一段顛顛簸簸,然而這段人生岔路卻是引導芬妮走向心靈獨立之旅。
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5/15我終於集到第一面路跑完賽獎牌;想起國小時拿到第一張短跑獎狀,那竟然已經是骨董般的回憶。這面金屬材質的紀念牌製作精美,拿到手可是比中樂透還開心,因為「全憑實力」,這也是「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的活動標語。
不久前我去上了一堂莊子的心理學課程,滔滔不絕的講師顯然有滿肚子的學問,我豎起耳朵期待在課堂中與莊子來場跨時空的神會。不過,整節課的心緒卻不斷被四個字拉去撞牆──「我們中國」,少說有二三十次! 一度想舉手,想說也可給在場十幾名學員聽,但我終究選擇課後私下說。 先讚美一下老師講課精彩,接著我說有一點小小
越多人參與,就會有所改變,防災士培訓的推動,讓防災、救災、災後重建的能量廣植於民間。全國已有超過一萬人取得防災士認證,兩個月前我和家裡的女老師加入培訓。我們是受到烏俄戰爭的啟示而來,坐在我旁邊的年輕人也是;與其瞎慌窮緊張,不如先學些什麼,以便需要時可以做點什麼。 知識帶來改變。
去年底埋首伏讀《巨流河》算是精神上的冬令進補,闔上沉甸甸的二十五萬字,書封重慶大轟炸下的漫天烽火,對照書頁最後一行「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我參透了作者齊邦媛教授以這句做為回顧今生的結尾,誠如她九十歲時所說的:我這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 而這一切,都足以傳世。
堡壘要從內部破,普丁點起的惡火恐怕要等內部自爆才會熄滅了。 在克里姆林宮的巨大長桌上,普丁與眾親信隔著老遠開會,這畫面很詭異,不知到底是誰在怕誰?這是在共謀大計或是聽從訓示?想像那是幾個只會點頭的玩偶,提心吊膽的不只是自己的權位,更是那被無形繩索纏著的項上人頭。 烏克蘭,為自由撐住!
都說孩子的成長會一路看著父母的背影,但有些是閃不掉的陰影。 面對嚴厲幹練的母親,作者芬妮(劉馥寧)從小就很聽話。自己成為新手媽媽後卻因為一場突來的事故,她帶著新家庭寄居娘家,母女的衝突讓原本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舞台不時降下黑幕。意外走了一段顛顛簸簸,然而這段人生岔路卻是引導芬妮走向心靈獨立之旅。
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5/15我終於集到第一面路跑完賽獎牌;想起國小時拿到第一張短跑獎狀,那竟然已經是骨董般的回憶。這面金屬材質的紀念牌製作精美,拿到手可是比中樂透還開心,因為「全憑實力」,這也是「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的活動標語。
不久前我去上了一堂莊子的心理學課程,滔滔不絕的講師顯然有滿肚子的學問,我豎起耳朵期待在課堂中與莊子來場跨時空的神會。不過,整節課的心緒卻不斷被四個字拉去撞牆──「我們中國」,少說有二三十次! 一度想舉手,想說也可給在場十幾名學員聽,但我終究選擇課後私下說。 先讚美一下老師講課精彩,接著我說有一點小小
越多人參與,就會有所改變,防災士培訓的推動,讓防災、救災、災後重建的能量廣植於民間。全國已有超過一萬人取得防災士認證,兩個月前我和家裡的女老師加入培訓。我們是受到烏俄戰爭的啟示而來,坐在我旁邊的年輕人也是;與其瞎慌窮緊張,不如先學些什麼,以便需要時可以做點什麼。 知識帶來改變。
去年底埋首伏讀《巨流河》算是精神上的冬令進補,闔上沉甸甸的二十五萬字,書封重慶大轟炸下的漫天烽火,對照書頁最後一行「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我參透了作者齊邦媛教授以這句做為回顧今生的結尾,誠如她九十歲時所說的:我這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 而這一切,都足以傳世。
堡壘要從內部破,普丁點起的惡火恐怕要等內部自爆才會熄滅了。 在克里姆林宮的巨大長桌上,普丁與眾親信隔著老遠開會,這畫面很詭異,不知到底是誰在怕誰?這是在共謀大計或是聽從訓示?想像那是幾個只會點頭的玩偶,提心吊膽的不只是自己的權位,更是那被無形繩索纏著的項上人頭。 烏克蘭,為自由撐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