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逼出生產力的最有效方法:優雅完成任務,獲得更多空閑的「時間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raw-image


人真的是要逼的動物。


近期每天寫一千字,通常花四小時。說實在的,太長了。

󠀠

就在我困擾這點的同時,昨晚就發生了「哎呀,忘記晚上要發電子報,只剩下三小時可以寫了」這種白痴場景。

󠀠

平常四小時能寫一千字,現在死線逼近,三小時要寫三千字。結果?還是逼著自己寫完發出來了。文章品質?也沒有太糟。

󠀠

寫完氣喘吁吁的,但同時臉也被自己打得有點腫:既然我做得到更快發文,四小時寫一千字擺明就是在浪費時間。

󠀠

可是很奇怪啊?四小時寫作時間,也沒有在滑手機或 IG。

󠀠

明明也很專心,為什麼一被時間逼迫,就可以只用四分之一的時間,產出品質差不多的文章?

󠀠

有逼跟沒逼,差別在哪裡?(no pun intended)

󠀠

▋ 工作二十小時跟九十小時其實產出差不多

󠀠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 Chris Bailey 是個生產力狂熱者,他曾經進行一整年的生產力實驗,嘗試各種可以提昇生產力的方法。

󠀠

其中一個實驗結果,非常反直覺:

󠀠

「一週工作九十小時,跟一週工作二十小時,實際上的產出是差不多的」。


他自己分析,核心差別是「專注」:

󠀠

「二十小時工作週,因為時間有限,不得不完全專注,因此工作快速完成」

󠀠

「九十小時工作週,因為時間寬裕,不會那麼專注在工作,因此同樣一件事需要兩倍以上的時間才能做完。」

󠀠

除了專注以外,我認為還有更細節的一點:

󠀠

時間壓力會逼你只專注在「完成」,而非「完美」。

󠀠

當我回想自己「四小時寫一千字」的實際情況,其實是「半小時寫草稿」+「三小時修文字」+「半小時發布」。

󠀠

修文字重要嗎?當然重要。

󠀠

但用三小時做這件事,很明顯的,有人在裝忙。

󠀠

當有一個「時間框架」,沒有餘裕可以「裝忙」,我不得不緊緊專注在「跟完成任務息息相關」的事情。

󠀠

果然,有逼有差。(Again, no pun intended.)

󠀠

▋ 每天給自己一個精華寫作時間

󠀠

不管是 Gary Gulman 還是 Jerry Seinfeld ,這些老前輩喜劇演員都建議「撥出一段時間專心寫作」。

󠀠

Gary Gulman 建議一天設定 18 分鐘,Jerry Seinfeld 則直接建議一小時,不管時間長短,重點都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時間框架」,讓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框架內好好寫作。

󠀠

如果你還想要加碼,可以再多加一個想像「這一小時就要寫出五分鐘的新笑話晚上表演」。(有蠻多時候這是現實...)

󠀠

也許,你也會發現自己以前寫作,也挺裝忙的。



💡 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

avatar-img
230會員
70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加恩說 的其他內容
為何有人特別好運,以及創作者如何提升運氣(非玄學) 󠀠 「 #運氣是一種實力 」。 󠀠 這句高中時代幹話,意外的有點道理。 󠀠 神經科學家 James H. Austin 在著作《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 The Lucky Art of
今天是日更第七天。 󠀠 誒米最近開始當我的寫作顧問,今天她針對我過去這週的產出,從標題到文體,給了滿滿的讚美與肯定。被讚美大師這一波彩虹屁輸出,整個人輕飄飄的,覺得我根本梁實秋再世,好不神氣。 󠀠 然後,開始寫今天的文章時,我馬上後悔接受這些讚美。我發現自己進入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
如果有個講單口喜劇超過 25 年的美國一線演員,每天跟你分享一則他的喜劇心法,那會是什麼樣子?
2017年,人生第一份工作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全職上班,老闆給我「實習獎金」壹萬元整。我看了一眼帳戶裡靜靜躺著的數字,打開電子郵件,當下寄出了離職信。 隨後的日子,我開始去open mic,開始愛上講笑話。後來隨著單口喜劇起飛,漸漸地,開始有些「喜劇演員」的感覺了。 12年,才推出兩個小時的作品。
「如何寫出爆款文」系列主題是我讀《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所做的整理,希望在我自己整理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到想要寫好文章、尋找創作方法論的你。
中國作家張五毛《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個晚上500萬人閱讀,公眾號粉絲也從幾萬暴漲到30多萬,三天後被中國官方刪文。 他到底怎麼做到的?
為何有人特別好運,以及創作者如何提升運氣(非玄學) 󠀠 「 #運氣是一種實力 」。 󠀠 這句高中時代幹話,意外的有點道理。 󠀠 神經科學家 James H. Austin 在著作《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 The Lucky Art of
今天是日更第七天。 󠀠 誒米最近開始當我的寫作顧問,今天她針對我過去這週的產出,從標題到文體,給了滿滿的讚美與肯定。被讚美大師這一波彩虹屁輸出,整個人輕飄飄的,覺得我根本梁實秋再世,好不神氣。 󠀠 然後,開始寫今天的文章時,我馬上後悔接受這些讚美。我發現自己進入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
如果有個講單口喜劇超過 25 年的美國一線演員,每天跟你分享一則他的喜劇心法,那會是什麼樣子?
2017年,人生第一份工作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全職上班,老闆給我「實習獎金」壹萬元整。我看了一眼帳戶裡靜靜躺著的數字,打開電子郵件,當下寄出了離職信。 隨後的日子,我開始去open mic,開始愛上講笑話。後來隨著單口喜劇起飛,漸漸地,開始有些「喜劇演員」的感覺了。 12年,才推出兩個小時的作品。
「如何寫出爆款文」系列主題是我讀《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所做的整理,希望在我自己整理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到想要寫好文章、尋找創作方法論的你。
中國作家張五毛《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個晚上500萬人閱讀,公眾號粉絲也從幾萬暴漲到30多萬,三天後被中國官方刪文。 他到底怎麼做到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還在想盡辦法,要在一天當中,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嗎? 但親愛的,最高效的工作,並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工作填滿,而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最高效的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最關鍵的工作!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的作者喬許.戴維斯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像機器,可以持續工作、不中斷休息片刻。並不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忙碌的工作帶來的效率陷阱,本文提出了五大策略,幫助大家集中火力,吞掉工作上最大最醜的那隻青蛙同時避免無盡工作帶來的失控感。 作者基於經驗提出的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是為了將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
Thumbnail
如果你是精靈請你忽略這一篇吧XD。人類的壽命有限但是慾望無窮,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想辦法做最多的事情,但無奈常常總是時間不夠用讓人覺得很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者向來使用的時間管理技巧,期待能夠給讀者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脫離被死線追趕,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時間。
Thumbnail
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 Charlie Brooker(《黑鏡》編劇) 讓時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有效利用12週來制定具體而可衡量的目標,提高生產力。文章分享如何打造長期願景、區分中期目標和制定12週計畫等工具。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忙碌,卻覺得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呢? 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總是陷入各種事物的繁忙中,卻常常發現一整天過去了,自己似乎一直在瞎忙。所以,今天我想探討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時間小偷,並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和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把時間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好想準時下班 ヽ(`Д´)ノ " 相信這一定是許多社畜上班族的內心話。究竟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趕快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一生不過就是4,000個星期,要以「時間有限」的心態去思考,而不是妄想把各種事務都一股腦塞進自己的時程表裡。如果我們不深思自己的時間該用在哪些對自己人生有意義的事情上,那麼待完成的工作就會像是終點線不斷向後退的跑道般怎麼樣都跑不完,待辦夾也會如同薛西弗斯的巨石般不斷滾落,最後不免焦慮與失落的結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還在想盡辦法,要在一天當中,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嗎? 但親愛的,最高效的工作,並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工作填滿,而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最高效的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最關鍵的工作!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的作者喬許.戴維斯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像機器,可以持續工作、不中斷休息片刻。並不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忙碌的工作帶來的效率陷阱,本文提出了五大策略,幫助大家集中火力,吞掉工作上最大最醜的那隻青蛙同時避免無盡工作帶來的失控感。 作者基於經驗提出的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是為了將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
Thumbnail
如果你是精靈請你忽略這一篇吧XD。人類的壽命有限但是慾望無窮,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想辦法做最多的事情,但無奈常常總是時間不夠用讓人覺得很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者向來使用的時間管理技巧,期待能夠給讀者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脫離被死線追趕,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時間。
Thumbnail
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 Charlie Brooker(《黑鏡》編劇) 讓時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有效利用12週來制定具體而可衡量的目標,提高生產力。文章分享如何打造長期願景、區分中期目標和制定12週計畫等工具。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忙碌,卻覺得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呢? 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總是陷入各種事物的繁忙中,卻常常發現一整天過去了,自己似乎一直在瞎忙。所以,今天我想探討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時間小偷,並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和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把時間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好想準時下班 ヽ(`Д´)ノ " 相信這一定是許多社畜上班族的內心話。究竟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趕快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一生不過就是4,000個星期,要以「時間有限」的心態去思考,而不是妄想把各種事務都一股腦塞進自己的時程表裡。如果我們不深思自己的時間該用在哪些對自己人生有意義的事情上,那麼待完成的工作就會像是終點線不斷向後退的跑道般怎麼樣都跑不完,待辦夾也會如同薛西弗斯的巨石般不斷滾落,最後不免焦慮與失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