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生產力的最有效方法:優雅完成任務,獲得更多空閑的「時間框架」
avatar-img
加恩說
方格精選

逼出生產力的最有效方法:優雅完成任務,獲得更多空閑的「時間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raw-image


人真的是要逼的動物。


近期每天寫一千字,通常花四小時。說實在的,太長了。

󠀠

就在我困擾這點的同時,昨晚就發生了「哎呀,忘記晚上要發電子報,只剩下三小時可以寫了」這種白痴場景。

󠀠

平常四小時能寫一千字,現在死線逼近,三小時要寫三千字。結果?還是逼著自己寫完發出來了。文章品質?也沒有太糟。

󠀠

寫完氣喘吁吁的,但同時臉也被自己打得有點腫:既然我做得到更快發文,四小時寫一千字擺明就是在浪費時間。

󠀠

可是很奇怪啊?四小時寫作時間,也沒有在滑手機或 IG。

󠀠

明明也很專心,為什麼一被時間逼迫,就可以只用四分之一的時間,產出品質差不多的文章?

󠀠

有逼跟沒逼,差別在哪裡?(no pun intended)

󠀠

▋ 工作二十小時跟九十小時其實產出差不多

󠀠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 Chris Bailey 是個生產力狂熱者,他曾經進行一整年的生產力實驗,嘗試各種可以提昇生產力的方法。

󠀠

其中一個實驗結果,非常反直覺:

󠀠

「一週工作九十小時,跟一週工作二十小時,實際上的產出是差不多的」。


他自己分析,核心差別是「專注」:

󠀠

「二十小時工作週,因為時間有限,不得不完全專注,因此工作快速完成」

󠀠

「九十小時工作週,因為時間寬裕,不會那麼專注在工作,因此同樣一件事需要兩倍以上的時間才能做完。」

󠀠

除了專注以外,我認為還有更細節的一點:

󠀠

時間壓力會逼你只專注在「完成」,而非「完美」。

󠀠

當我回想自己「四小時寫一千字」的實際情況,其實是「半小時寫草稿」+「三小時修文字」+「半小時發布」。

󠀠

修文字重要嗎?當然重要。

󠀠

但用三小時做這件事,很明顯的,有人在裝忙。

󠀠

當有一個「時間框架」,沒有餘裕可以「裝忙」,我不得不緊緊專注在「跟完成任務息息相關」的事情。

󠀠

果然,有逼有差。(Again, no pun intended.)

󠀠

▋ 每天給自己一個精華寫作時間

󠀠

不管是 Gary Gulman 還是 Jerry Seinfeld ,這些老前輩喜劇演員都建議「撥出一段時間專心寫作」。

󠀠

Gary Gulman 建議一天設定 18 分鐘,Jerry Seinfeld 則直接建議一小時,不管時間長短,重點都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時間框架」,讓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框架內好好寫作。

󠀠

如果你還想要加碼,可以再多加一個想像「這一小時就要寫出五分鐘的新笑話晚上表演」。(有蠻多時候這是現實...)

󠀠

也許,你也會發現自己以前寫作,也挺裝忙的。



💡 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

avatar-img
加恩說
231會員
70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加恩說 的其他內容
為何有人特別好運,以及創作者如何提升運氣(非玄學) 󠀠 「 #運氣是一種實力 」。 󠀠 這句高中時代幹話,意外的有點道理。 󠀠 神經科學家 James H. Austin 在著作《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 The Lucky Art of
今天是日更第七天。 󠀠 誒米最近開始當我的寫作顧問,今天她針對我過去這週的產出,從標題到文體,給了滿滿的讚美與肯定。被讚美大師這一波彩虹屁輸出,整個人輕飄飄的,覺得我根本梁實秋再世,好不神氣。 󠀠 然後,開始寫今天的文章時,我馬上後悔接受這些讚美。我發現自己進入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
如果有個講單口喜劇超過 25 年的美國一線演員,每天跟你分享一則他的喜劇心法,那會是什麼樣子?
2017年,人生第一份工作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全職上班,老闆給我「實習獎金」壹萬元整。我看了一眼帳戶裡靜靜躺著的數字,打開電子郵件,當下寄出了離職信。 隨後的日子,我開始去open mic,開始愛上講笑話。後來隨著單口喜劇起飛,漸漸地,開始有些「喜劇演員」的感覺了。 12年,才推出兩個小時的作品。
「如何寫出爆款文」系列主題是我讀《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所做的整理,希望在我自己整理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到想要寫好文章、尋找創作方法論的你。
中國作家張五毛《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個晚上500萬人閱讀,公眾號粉絲也從幾萬暴漲到30多萬,三天後被中國官方刪文。 他到底怎麼做到的?
為何有人特別好運,以及創作者如何提升運氣(非玄學) 󠀠 「 #運氣是一種實力 」。 󠀠 這句高中時代幹話,意外的有點道理。 󠀠 神經科學家 James H. Austin 在著作《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 The Lucky Art of
今天是日更第七天。 󠀠 誒米最近開始當我的寫作顧問,今天她針對我過去這週的產出,從標題到文體,給了滿滿的讚美與肯定。被讚美大師這一波彩虹屁輸出,整個人輕飄飄的,覺得我根本梁實秋再世,好不神氣。 󠀠 然後,開始寫今天的文章時,我馬上後悔接受這些讚美。我發現自己進入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
如果有個講單口喜劇超過 25 年的美國一線演員,每天跟你分享一則他的喜劇心法,那會是什麼樣子?
2017年,人生第一份工作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全職上班,老闆給我「實習獎金」壹萬元整。我看了一眼帳戶裡靜靜躺著的數字,打開電子郵件,當下寄出了離職信。 隨後的日子,我開始去open mic,開始愛上講笑話。後來隨著單口喜劇起飛,漸漸地,開始有些「喜劇演員」的感覺了。 12年,才推出兩個小時的作品。
「如何寫出爆款文」系列主題是我讀《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所做的整理,希望在我自己整理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到想要寫好文章、尋找創作方法論的你。
中國作家張五毛《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個晚上500萬人閱讀,公眾號粉絲也從幾萬暴漲到30多萬,三天後被中國官方刪文。 他到底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