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逼出生產力的最有效方法:優雅完成任務,獲得更多空閑的「時間框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

raw-image


人真的是要逼的動物。


近期每天寫一千字,通常花四小時。說實在的,太長了。

󠀠

就在我困擾這點的同時,昨晚就發生了「哎呀,忘記晚上要發電子報,只剩下三小時可以寫了」這種白痴場景。

󠀠

平常四小時能寫一千字,現在死線逼近,三小時要寫三千字。結果?還是逼著自己寫完發出來了。文章品質?也沒有太糟。

󠀠

寫完氣喘吁吁的,但同時臉也被自己打得有點腫:既然我做得到更快發文,四小時寫一千字擺明就是在浪費時間。

󠀠

可是很奇怪啊?四小時寫作時間,也沒有在滑手機或 IG。

󠀠

明明也很專心,為什麼一被時間逼迫,就可以只用四分之一的時間,產出品質差不多的文章?

󠀠

有逼跟沒逼,差別在哪裡?(no pun intended)

󠀠

▋ 工作二十小時跟九十小時其實產出差不多

󠀠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 Chris Bailey 是個生產力狂熱者,他曾經進行一整年的生產力實驗,嘗試各種可以提昇生產力的方法。

󠀠

其中一個實驗結果,非常反直覺:

󠀠

「一週工作九十小時,跟一週工作二十小時,實際上的產出是差不多的」。


他自己分析,核心差別是「專注」:

󠀠

「二十小時工作週,因為時間有限,不得不完全專注,因此工作快速完成」

󠀠

「九十小時工作週,因為時間寬裕,不會那麼專注在工作,因此同樣一件事需要兩倍以上的時間才能做完。」

󠀠

除了專注以外,我認為還有更細節的一點:

󠀠

時間壓力會逼你只專注在「完成」,而非「完美」。

󠀠

當我回想自己「四小時寫一千字」的實際情況,其實是「半小時寫草稿」+「三小時修文字」+「半小時發布」。

󠀠

修文字重要嗎?當然重要。

󠀠

但用三小時做這件事,很明顯的,有人在裝忙。

󠀠

當有一個「時間框架」,沒有餘裕可以「裝忙」,我不得不緊緊專注在「跟完成任務息息相關」的事情。

󠀠

果然,有逼有差。(Again, no pun intended.)

󠀠

▋ 每天給自己一個精華寫作時間

󠀠

不管是 Gary Gulman 還是 Jerry Seinfeld ,這些老前輩喜劇演員都建議「撥出一段時間專心寫作」。

󠀠

Gary Gulman 建議一天設定 18 分鐘,Jerry Seinfeld 則直接建議一小時,不管時間長短,重點都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時間框架」,讓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框架內好好寫作。

󠀠

如果你還想要加碼,可以再多加一個想像「這一小時就要寫出五分鐘的新笑話晚上表演」。(有蠻多時候這是現實...)

󠀠

也許,你也會發現自己以前寫作,也挺裝忙的。



💡 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加恩說
237會員
70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加恩說的其他內容
2024/06/21
Cleo Abram,270 萬訂閱,曾在 Vox 頻道擔任五年的影像記者,目前獨立製作「Huge if true」科技與科學頻道。󠀠 她的產量不高,一個月才上傳一隻影片,但幾乎每一隻都在 YouTube 上爆紅。 󠀠光是頻道的第一支影片就有 72 萬次觀看。
Thumbnail
2024/06/21
Cleo Abram,270 萬訂閱,曾在 Vox 頻道擔任五年的影像記者,目前獨立製作「Huge if true」科技與科學頻道。󠀠 她的產量不高,一個月才上傳一隻影片,但幾乎每一隻都在 YouTube 上爆紅。 󠀠光是頻道的第一支影片就有 72 萬次觀看。
Thumbnail
2024/06/19
2001 年 1 月美國,一個不務正業的研究生,在網路上幹了一件歷史級惡搞。 󠀠 他發現 Nike 推出了客製化球鞋服務,可以在鞋子上印上任何自己想要的字,於是他下了訂單:他要求 Nike 在球鞋上面印「sweatshop」(血汗工廠)。 󠀠 Nike 拒絕了,原因是「使用不當語言」。研
Thumbnail
2024/06/19
2001 年 1 月美國,一個不務正業的研究生,在網路上幹了一件歷史級惡搞。 󠀠 他發現 Nike 推出了客製化球鞋服務,可以在鞋子上印上任何自己想要的字,於是他下了訂單:他要求 Nike 在球鞋上面印「sweatshop」(血汗工廠)。 󠀠 Nike 拒絕了,原因是「使用不當語言」。研
Thumbnail
2024/05/31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的時候,還只是一個 26 歲沒沒無名的瑞士專利局小員工。 󠀠 但他利用業餘時間思考光與時間的關係,並且在那年的三月到九月,半年間連續發表了六篇論文: 《關於光的產生與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討論光量子、光電效應,啟發後代量子力學。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確定
Thumbnail
2024/05/31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的時候,還只是一個 26 歲沒沒無名的瑞士專利局小員工。 󠀠 但他利用業餘時間思考光與時間的關係,並且在那年的三月到九月,半年間連續發表了六篇論文: 《關於光的產生與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討論光量子、光電效應,啟發後代量子力學。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人真的是要逼的動物。 近期每天寫一千字,通常花四小時。說實在的,太長了。 󠀠 就在我困擾這點的同時,昨晚就發生了「哎呀,忘記晚上要發電子報,只剩下三小時可以寫了」這種白痴場景。 󠀠 平常四小時能寫一千字,現在死線逼近,三小時要寫三千字。結果?還是逼著自己寫完發出來了。文
Thumbnail
󠀠 人真的是要逼的動物。 近期每天寫一千字,通常花四小時。說實在的,太長了。 󠀠 就在我困擾這點的同時,昨晚就發生了「哎呀,忘記晚上要發電子報,只剩下三小時可以寫了」這種白痴場景。 󠀠 平常四小時能寫一千字,現在死線逼近,三小時要寫三千字。結果?還是逼著自己寫完發出來了。文
Thumbnail
終結時間管理 嚴格來說,你一天不該做太多事,不該想將分分秒秒填滿大大小小的工作。我花了很久才悟出這點,我前非常偏好以工作量來評估成果。 一般人最常用忙碌當擋箭牌,避免去做幾樣很重要,卻會讓人不自在的行動。想要創造「忙碌表像」,幾乎有無限的選擇:你可以打給
Thumbnail
終結時間管理 嚴格來說,你一天不該做太多事,不該想將分分秒秒填滿大大小小的工作。我花了很久才悟出這點,我前非常偏好以工作量來評估成果。 一般人最常用忙碌當擋箭牌,避免去做幾樣很重要,卻會讓人不自在的行動。想要創造「忙碌表像」,幾乎有無限的選擇:你可以打給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人越忙,工作效率越高。 因為當你面對無止盡的工作而你擁有的時間極度有限的情況下,你只能拼盡全力去完成每一件任務,全身處於緊張狀態,真的一分鐘也不能浪費啊,於是工作效率變得十分高,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工作,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回頭再看,你會詫異自己的工作效率竟然這麼高,雖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人越忙,工作效率越高。 因為當你面對無止盡的工作而你擁有的時間極度有限的情況下,你只能拼盡全力去完成每一件任務,全身處於緊張狀態,真的一分鐘也不能浪費啊,於是工作效率變得十分高,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工作,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回頭再看,你會詫異自己的工作效率竟然這麼高,雖
Thumbnail
書名: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作者:Chris Bailey 評分:★★★ 日期:2022/05/25 本書作者利用從學校剛畢業最可以嘗試任何事情的一年,全力投注在研究如何增加生產力這個議題上。
Thumbnail
書名: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作者:Chris Bailey 評分:★★★ 日期:2022/05/25 本書作者利用從學校剛畢業最可以嘗試任何事情的一年,全力投注在研究如何增加生產力這個議題上。
Thumbnail
最近蠻多人都問我怎麼提升自己的生產力,這邊跟大家分享三個能夠提高生產力的超級方法! 這邊我們談論的生產力是指:「用更短的時間產出更有效益的成果」。所以!那種「如何用九個小時高效完成工作」的文章內容,對我來說是在鬧,因為人本來就無法專注九小時,然後一個工作需要做到九個小時,我想請問怎麼可能算是高效拉
Thumbnail
最近蠻多人都問我怎麼提升自己的生產力,這邊跟大家分享三個能夠提高生產力的超級方法! 這邊我們談論的生產力是指:「用更短的時間產出更有效益的成果」。所以!那種「如何用九個小時高效完成工作」的文章內容,對我來說是在鬧,因為人本來就無法專注九小時,然後一個工作需要做到九個小時,我想請問怎麼可能算是高效拉
Thumbnail
提高工作效率高能升官,加強工作能力,在沒有精神的追求下,學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只會讓你變成機器人,這書> 是一位日本作者,在日本自殺率率是因不健康的工作方式,他們工作效率低、患憂鬱高,寫此書是想能以珍惜自己和家庭前提下,作為工作效率的內在目的,高效能以精神之柱為主,莫要以物質所困。 如果你以為這書只是
Thumbnail
提高工作效率高能升官,加強工作能力,在沒有精神的追求下,學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只會讓你變成機器人,這書> 是一位日本作者,在日本自殺率率是因不健康的工作方式,他們工作效率低、患憂鬱高,寫此書是想能以珍惜自己和家庭前提下,作為工作效率的內在目的,高效能以精神之柱為主,莫要以物質所困。 如果你以為這書只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