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平常的時刻,越不容易察覺環境誘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我自己就做了這樣的練習,過往每當在會議中,有人針對我所發言的意見提出「質疑」時,會讓我主觀的感覺對方是在質疑我這個人,我就會毫不留情的辯駁甚至於反擊回去。但這樣就而久之,我會收不到一些好的意見。而我後來開始練習Goldsmith對抗環境誘因的三個步驟,當我一樣面臨有人對我的發言提出「質疑」或反對意見時,我會感覺到我的背部有一股灼熱感升起。是的,這是誘因對我的身體所帶來的刺激,當我覺察到我身體的反應時,我會刻意警告我自己這是針對我所提出的「事情」,而不是我「這個人」,選擇不回應,然後仔細的聽一下對方的建議。當我做這樣的改變後,對於對方的意見,我可以用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會立刻反擊回去。

但矛盾的是,通常在一些我們認為是公開或是正式的場合,要掌控我們自己的行為並不難,就如同Goldsmith 所講的:人們只要知道這是表演時間,他們就會做好登臺表演的準備。例如在正式會議或是商務談判等重要時機,我們會提高警覺留意自己的行為。但更為危險的情況,反而是我們與自己的家人或好友相處的時候,在這些人面前,我們覺得自己可以隨意的說話。因為他們瞭解我們,他們會原諒我們,所以我們不必偽裝。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往往在最親密的人際關係中,我們與對方會因為種種誘因而引發的衝突不斷,有時候甚至於會怒氣衝衝地朝他們大喊大叫、雙方吵架然後摔門而去,然後幾天、幾個月、甚至於幾年都互不搭理。

我非常喜歡Goldsmith 在書上舉的一個例子,並引以為戒:你十幾歲的女兒借你的車開,兩小時後打電話告訴你車被偷了。她去超商買零食的時候沒有拔下車鑰,車子就被人開走了。因為她的這個愚蠢的錯誤(忘記拔鑰匙),讓一個發生機率極低的事件(車被偷)的發生機率大大增加。作為家長,你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女兒沒有受到傷害,她沒有人身危險或違法,她是受害者。最壞的情況也只是你的財產受到了損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你可以暴跳如雷,說出「我早告訴過你……」或是「你總是這樣……」,這就是在強調:父母懂得最多,你女兒沒自己想得那麼聰明。

你也可以安慰她,問她「需要我去接妳回家嗎?」,我們可以有選擇。

Goldsmith 他並沒有告訴我們答案,但他認為這通電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誘發時刻,儘管很簡短、意外,從大局的角度來看,是一件小事。損失已經造成,你如何回應很重要。這個不幸的遭遇會給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造成更多傷害,還是會有什麼好結果?你會屈服於表達輕蔑的自然衝動,還是深吸一口氣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看到這個例子,我非常震撼,事實上女兒小的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但身為家長我那時候想的是要用嚴厲的手段讓她引以為戒,不要在她日後的人生發生一樣的事情。但這樣的作法卻可能傷害彼此之間的關係,在看完這個案例之後,我自己反思,下次在遇到類似的狀況,我要如何用更有智慧的方法來幫助她,同時也幫助自己。

圖片來源:https://financeone.com.au/blog/what-to-do-if-your-car-is-stolen/

圖片來源:https://financeone.com.au/blog/what-to-do-if-your-car-is-stol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40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環境是一個最重要的干擾因素,我們很難避環境對我們的強大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針對我們所處的環境進行預測,Marshall Goldsmith說,這包括三個相互聯繫的步驟:預判和準備(anticipation)、迴避(avoidance)、調整(adjustment)。 1.預
Thumbnail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環境是一個最重要的干擾因素,我們很難避環境對我們的強大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針對我們所處的環境進行預測,Marshall Goldsmith說,這包括三個相互聯繫的步驟:預判和準備(anticipation)、迴避(avoidance)、調整(adjustment)。 1.預
Thumbnail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Thumbnail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Thumbnail
環境會誘發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例如當你進入到充滿麵包香氣的空間,你就會不自覺的想要買一個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環境也可以誘發理想的行為,例如在家晚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每個人面前放一個盤子,然後將菜都夾到盤子上的方式,來控制自己不會吃的過多。那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呢?是透過誘因,誘因指的是影響我們行為的
Thumbnail
環境會誘發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例如當你進入到充滿麵包香氣的空間,你就會不自覺的想要買一個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環境也可以誘發理想的行為,例如在家晚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每個人面前放一個盤子,然後將菜都夾到盤子上的方式,來控制自己不會吃的過多。那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呢?是透過誘因,誘因指的是影響我們行為的
Thumbnail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Goldsmith不斷地強調環境對於改變的重要性,他並舉出一個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悟。Goldsmith常常搭飛機出差,過往他會利用這段沒有人打擾的空檔做一些事情,甚至於好好的休息,等他一下飛機就可以精神熠熠的開始工作。他自己的說法是:他有著安全著陸的幸福感和迅速開
Thumbnail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Goldsmith不斷地強調環境對於改變的重要性,他並舉出一個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悟。Goldsmith常常搭飛機出差,過往他會利用這段沒有人打擾的空檔做一些事情,甚至於好好的休息,等他一下飛機就可以精神熠熠的開始工作。他自己的說法是:他有著安全著陸的幸福感和迅速開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個原則是自己要打從心裡認同自己需要改變,但事實是大多數人都認為別人才需要改變,自己不大需要改變。《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也是知名CEO教練的Goldsmith指出,當想要拒絕改變時,我們會把人類善於逃避的天賦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甚至會養成一種自欺欺人的思維方式。這並不是「藉口」,藉口是在事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個原則是自己要打從心裡認同自己需要改變,但事實是大多數人都認為別人才需要改變,自己不大需要改變。《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也是知名CEO教練的Goldsmith指出,當想要拒絕改變時,我們會把人類善於逃避的天賦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甚至會養成一種自欺欺人的思維方式。這並不是「藉口」,藉口是在事
Thumbnail
我們都會有兩個「我」,一個是我們希望中的「我」,另一個則是現實中的「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兩個「我」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心裡總是有許多想要改變的事情,但卻又無法做到,就這樣年復一年,這就造成了很多書籍或課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但,知道跟做到之
Thumbnail
我們都會有兩個「我」,一個是我們希望中的「我」,另一個則是現實中的「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兩個「我」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心裡總是有許多想要改變的事情,但卻又無法做到,就這樣年復一年,這就造成了很多書籍或課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但,知道跟做到之
Thumbnail
《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探討了高敏感者面對他人言語時的情緒反應,以及如何透過轉換思維框架,在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我將分析四個觀點,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什麼,以及如何在職場和生活中應用這些智慧。 不再讓一句話否定自己,而是學會以積極的方式應對挑戰,這將對你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探討了高敏感者面對他人言語時的情緒反應,以及如何透過轉換思維框架,在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我將分析四個觀點,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什麼,以及如何在職場和生活中應用這些智慧。 不再讓一句話否定自己,而是學會以積極的方式應對挑戰,這將對你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