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

📖閱讀筆記|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探討了高敏感者面對他人言語時的情緒反應,以及如何透過轉換思維框架,在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我將分析四個觀點,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什麼,以及如何在職場和生活中應用這些智慧。

高敏感的人容易被他人的言語傷害,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這源自過度在意他人評價的心理。要在現代人際關係複雜的環境中建立自信,就必須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保護自尊,並且控管適當的社交距離。



拿回情緒主導權

在職場中,情緒充斥著溝通,而這往往讓人們受到情感創傷。作者提到,必須要拿回情緒主導權!這代表不應該讓別人的一句話左右你的情緒,避免過度反省、內疚、焦慮或憤怒。

例如,當有人用挑釁的語調問你為什麼不知道某件事情時,最好的回應是保持冷靜,微笑地說:「對呀,我不知道欸。」這麼一做,對方會突然感到無話可說,話題也就自然結束了。

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不知道一點都不丟臉,如果這是重要的事情,以後還有機會搞清楚的。」


是真懂還是假懂?

當有人回應你的談話時總是用「我懂」、「沒錯」、「真的」...等詞,有時會讓人感到被敷衍和不悅。

這種反應通常源於習慣,而這些詞語可能變成口頭禪。我們應該聆聽他人時表現出同理心、肯定和反應,而不僅是回應「我懂」。

如果真的在意,可以用友善的語氣詢問對方是否真的了解,可以達到有效的交流


維持良好的社交距離

保持良好的社交距離,其實就是要確保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有足夠的界線,這樣做是為了自我保護。我們不應該隨便把不值得信任的人當成朋友,也不應容忍不必要的壓力。
書中提供了實際方法,讓你學會如何在適當時刻維持距離,這不是疏遠,而是為了確保你的心靈和情感受到保護。這樣做有助於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避免受到有害情感的侵害,進一步提升你的生活質量。

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親近,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能幫你篩選出那些真正關心你的人。


應對有毒人格

不要將他人的話語過度負面解讀,也不必將所有負面情緒都歸咎於自己,理解對方可能處於負面情緒中而非有意傷害你。這種轉變思維方式有助於減少負面情緒和爭吵。

有時候我們聽到別人的話語,很容易就會將它們負面解讀。這種負面解讀往往會讓我們感到傷心、沮喪,甚至自我價值感下降。

我們可以試著「轉個彎」來思考對方的話語,讓這種情緒不再影響我們。


曾經發生的故事

有一次,我正在開車,需要切換到另一條車道。我確保一切都妥妥當當,檢查了旁邊車道有無來車,打開了方向燈,然後開始切換車道。然而,就在這時,一輛車忽然超車,緊貼著我呼嘯而過。當這種情況發生後,我的家人立刻責備我為什麼不小心,甚至情緒激動地大聲責怪。

這個時刻,我感到驚魂未定,不知所措。但在我的腦海裡,我開始思考:「這麼嚴重的指責真的必要嗎?難道我就是個失敗的人,所以家人才會對我這麼否定?」。過去,我可能會以自我防衛的態度來解釋,甚至發生爭吵,但自從閱讀了一些有關「情緒」的書籍之後,我的處理方式發生了改變。

現在,當我面臨這樣的情境時,我給自己一點時間來冷靜下來,轉換思維。我告訴自己,也許家人並不是真的這麼負面,也許他們正處於情緒低谷,所以才會如此反應。這樣的轉變思維讓我能夠保持冷靜,避免衝突,並且能夠更理性地應對情境。

最終,我回覆家人說:「不好意思,我可能確實疏忽了。」同時,我也主動詢問他們是否一切都好,是否需要什麼幫助。這樣的應對方式不僅緩解了衝突,還增進了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小結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處理他人的話語和情感挑戰。強調拿回情緒主導權,守護自尊心,以及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這些技巧有助於提高自信和情感智慧。無論你是高敏感族群或只是希望改進自己的溝通技巧,這本書都值得一讀,它將使你在職場和生活中更加自信,更有情感智慧。不再讓一句話否定自己,而是學會以積極的方式應對挑戰,這將對你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avatar-img
欸! 是彼得的資料庫
62會員
44內容數
歡迎來到彼得的沙龍,在這裡,我將與你分享書籍精華的智慧、人際溝通的技巧、理財增值的秘訣,以及情緒管理的策略。不僅幫助你打好財務基礎,還能引領你在人生的每個環節中游刃有餘。如果你渴望成長,並追求更充實的生活,這裡就是你值得關注的空間。立即加入,與我一起探索成長的無限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命運的課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改變命運的三要素:工具、能力和意願。作者認為算命只是起點,後續的努力和正確的選擇才是關鍵,並強調認識自己、發揮天賦、保持善良心念的重要性。文中也提到,40歲以後的面貌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最後,文章鼓勵讀者先修正自己,再做自己,透過正確的選擇和努力創造幸福人生。
5/5你以為的偶然,都是人生的必然
瑞典與臺灣的社會價值觀差異,以作者在瑞典的生活經驗為例,比較兩地對於成功的定義、幸福的追求以及社會參與的方式。在瑞典,幸福感來自於完善的社會福利、尊重個人權益和積極的社會參與;而在臺灣,幸福往往與物質財富連結,缺乏普遍的安全感和社會參與。作者鼓勵讀者反思「成功」的定義,並探索追求幸福的不同途徑。
4/5《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公民可以很有事》書中提出了五個階段 👉 探索發現、觀察發問、蒐集資訊、做出判斷、分享觀點,幫助我們理解社會議題並表達想法。無論你是對新聞感到困惑,還是想在生活中更有影響力,這五步都能幫你梳理思路、找到方向。接下來,我會先簡單介紹這五階段,再深入講解每個步驟,最後用一個生活化的故事帶你實踐
5/5公民可以很有事
命運的課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改變命運的三要素:工具、能力和意願。作者認為算命只是起點,後續的努力和正確的選擇才是關鍵,並強調認識自己、發揮天賦、保持善良心念的重要性。文中也提到,40歲以後的面貌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最後,文章鼓勵讀者先修正自己,再做自己,透過正確的選擇和努力創造幸福人生。
5/5你以為的偶然,都是人生的必然
瑞典與臺灣的社會價值觀差異,以作者在瑞典的生活經驗為例,比較兩地對於成功的定義、幸福的追求以及社會參與的方式。在瑞典,幸福感來自於完善的社會福利、尊重個人權益和積極的社會參與;而在臺灣,幸福往往與物質財富連結,缺乏普遍的安全感和社會參與。作者鼓勵讀者反思「成功」的定義,並探索追求幸福的不同途徑。
4/5《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公民可以很有事》書中提出了五個階段 👉 探索發現、觀察發問、蒐集資訊、做出判斷、分享觀點,幫助我們理解社會議題並表達想法。無論你是對新聞感到困惑,還是想在生活中更有影響力,這五步都能幫你梳理思路、找到方向。接下來,我會先簡單介紹這五階段,再深入講解每個步驟,最後用一個生活化的故事帶你實踐
5/5公民可以很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