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環境對我們做出影響的三個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環境是一個最重要的干擾因素,我們很難避環境對我們的強大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針對我們所處的環境進行預測,Marshall Goldsmith說,這包括三個相互聯繫的步驟:預判和準備(anticipation)、迴避(avoidance)、調整(adjustment)。

1.預判和準備:看似友好的環境最值得警惕。

當我們要到一個陌生環境之前,例如今天要到一家新的公司面試,我們會提前做一些準備:先搜尋一下那間公司的位置,要提前多久時間出發,搭乘什麼樣的交通工具;要攜帶什麼樣的資料出門,面試過程要如何自我介紹?面試官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等⋯這就是預判與準備,我們會先做好準備,並提高警覺以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面對環境。

但是問題是,在生活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時刻,我們不大會去思考環境和自己的行為,因為我們沒有把環境與任何重要結果聯繫起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看似友善的環境,卻是最值得我們警惕的。如果我們沒有對環境中可能發生的事有所準備,那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這就是通常很大爭吵都是來自於最親近的人,面對陌生對象我們會謹言慎行,但面對自己的親友同事,我們不會有這樣的警覺。

2.迴避:我們無須接受太多挑戰。

彼得杜拉克有一句名言:「我見過的領導人們有一半人不需要學習怎樣做事,他們只需要學習怎樣停下來。」很多時候,我們面對一個環境的最聰明反應就是迴避它。通常對於存在風險的環境或是自己討厭的環境,我們都善於迴避。但是,相對的,我們很少能抗拒一個快樂的環境,我們會一直想要享受它,而不是放棄或迴避這個環境。所以我們常常因為捨不得放下手機或是iPad,準時上床睡覺。

Goldsmith 認為部分原因是慣性所致,要我們停止做一件快樂的事情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但更多的原因是在於我們誤解了環境和誘惑之間的關係,Goldsmith 生動的形容:誘惑是在任何快樂環境中都會露面的邪惡朋友,它催促我們放鬆,嘗試一下這個,多在這裡待一會兒。但更嚴重的是:誘惑能腐蝕我們的價值觀、健康、人際關係和職業生涯,因為我們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掌控環境,我們選擇挑戰誘惑,而不是離開那個充滿誘惑的環境,我們總是想測試自己面對誘惑的抵抗力,但失敗了就得付出代價。

有時候,誘惑只不過是多吃一塊蛋糕這樣的小事,更多時候卻是重大挑戰,比如在明知道我們時間有限,可能無法按期交付產品的時候,卻急於同意一筆難以抗拒的訂單。Goldsmith 說:他總是在那些事業有成的管理者和領導者身看到這種思維,這些人喜歡挑戰,並把戰勝誘惑作為給自己的獎賞。而抑制這種總想調整但卻不考慮選擇性迴避的衝動,是Goldsmith 的主要工作。他提醒:管理者身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應該表示克制的時候,屈服於權力的誘惑。

因此,要避免做出不想要的行為,我們就要迴避最容易出現這些行為的環境:如果我們不想半夜吃東西,那就不要到廚房裡翻冰箱找剩飯。

3.調整:當我們極度渴望改變時。

調整並不會經常發生,大多數人會繼續錯誤的做法,儘管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在同一個行為陷阱中。只有當我們極度渴望改變,或是受到他人(例如朋友或教練)的指點時,我們才會進行調整。

我過去對於子女所犯的錯誤,都會毫不留情的厲聲警告,我的目的是不希望他們犯錯。過去當我坐在他們所駕駛的車上,我們經常因為不同的開車習慣產生爭吵。如果爭吵是發生在旅程中,會讓整個氣氛變的很糟糕,同時也會讓彼此的關係變差。當我意識到這樣的情形時,我強迫自己做出改變,我會帶一本書或iPad 在車上,當我覺得我想要糾正他們駕駛行為時,我會低下頭看看書,讓書上的內容吸引我的注意力,而不要對他們提出警告。

當我們計劃進行改變,調整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圖片來源:https://quotefancy.com/quote/3441941/Marshall-Goldsmith-Peter-Drucker-famously-said-Half-the-leaders-I-have-met-don-t-need-to

圖片來源:https://quotefancy.com/quote/3441941/Marshall-Goldsmith-Peter-Drucker-famously-said-Half-the-leaders-I-have-met-don-t-need-to




avatar-img
18會員
4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arshall Goldsmith說:我們身體裡有兩個我,一個我是計劃者,另一個我則是執行者;其中一個負責下指令,另一個則聽從指令執行。因此一大早起床,我們就會規劃今天該做的事情,我們甚至會列to-do list,但事實是to-do list上面永遠有一堆沒有作完的任務。聽起來很矛盾,自己應該是最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我們會同時扮演兩個角色:計劃者與執行者,我們必須要自己先擬定計劃,然後自己再去執行這些計劃。計劃者就如同公司裡的主管、經理人;執行者就是下屬或員工。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實不論是否要進行改變,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每個人都交互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不斷的強調環境誘因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也想要改變,但有時候這些來自於環境的的誘因會刺激我們做出自己所不想要的行為。面對環境誘因的刺激,我們應該怎麼辦? 知名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Charles Duhi
環境會誘發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例如當你進入到充滿麵包香氣的空間,你就會不自覺的想要買一個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環境也可以誘發理想的行為,例如在家晚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每個人面前放一個盤子,然後將菜都夾到盤子上的方式,來控制自己不會吃的過多。那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呢?是透過誘因,誘因指的是影響我們行為的
環境會影響我們的選擇,那我們如何在環境影響我們的時候有所警覺呢?Goldsmith提出利用回饋來提醒自己注意環境與行為間的連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我們開車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超速行駛,有些地方就會有雷達測速儀,就是是有速度顯示的測速儀,一旦你開到測速儀前面,就會顯示你的時速。一旦你看到測速儀上面的時速超
Marshall Goldsmith說:我們身體裡有兩個我,一個我是計劃者,另一個我則是執行者;其中一個負責下指令,另一個則聽從指令執行。因此一大早起床,我們就會規劃今天該做的事情,我們甚至會列to-do list,但事實是to-do list上面永遠有一堆沒有作完的任務。聽起來很矛盾,自己應該是最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我們會同時扮演兩個角色:計劃者與執行者,我們必須要自己先擬定計劃,然後自己再去執行這些計劃。計劃者就如同公司裡的主管、經理人;執行者就是下屬或員工。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實不論是否要進行改變,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每個人都交互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不斷的強調環境誘因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也想要改變,但有時候這些來自於環境的的誘因會刺激我們做出自己所不想要的行為。面對環境誘因的刺激,我們應該怎麼辦? 知名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Charles Duhi
環境會誘發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例如當你進入到充滿麵包香氣的空間,你就會不自覺的想要買一個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環境也可以誘發理想的行為,例如在家晚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每個人面前放一個盤子,然後將菜都夾到盤子上的方式,來控制自己不會吃的過多。那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呢?是透過誘因,誘因指的是影響我們行為的
環境會影響我們的選擇,那我們如何在環境影響我們的時候有所警覺呢?Goldsmith提出利用回饋來提醒自己注意環境與行為間的連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我們開車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超速行駛,有些地方就會有雷達測速儀,就是是有速度顯示的測速儀,一旦你開到測速儀前面,就會顯示你的時速。一旦你看到測速儀上面的時速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無論身處何種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做。這句話或許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被環境的壓力所左右,感覺無法掌控局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毫無作為的餘地。 首先,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 這句話或許看似簡單,但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意義。無論我們身處何種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眼前的現實,不
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或者遭遇的困難,更是我們選擇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事情的態度。 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環境或遭遇的困難,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態度和反應。這就像是在一場棋局中,我們或許無法決定對手的棋步,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從而影響局勢的發展。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無論身處何種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做。這句話或許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被環境的壓力所左右,感覺無法掌控局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毫無作為的餘地。 首先,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 這句話或許看似簡單,但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意義。無論我們身處何種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眼前的現實,不
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或者遭遇的困難,更是我們選擇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事情的態度。 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環境或遭遇的困難,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態度和反應。這就像是在一場棋局中,我們或許無法決定對手的棋步,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從而影響局勢的發展。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