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

2023/12/2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輾轉注意到香港郵政趁著金庸百歲冥誕的時機推出一套六枚特製郵票,冠以「俠之大者」總名。我看有人討論歐陽鋒何以入選,將「俠之大者」語源回溯至《世說新語》。這當然很對,不過還可以再強調一點:這類討論,可以把時間再往前推,去看俠在古代語境的意涵。

​而這麼一推,從「俠以武犯禁」或司馬遷所指「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都可看出俠的原義用今天的語彙來比附,就是「流氓」。不是中國所謂「耍流氓」的色狼,而是台灣時而出以台語諧音、漢字表記的「鱸鰻」。那麼「俠之大者」其實也就是現今的地方角頭、黑社會老大,在古代則是鄉里豪強。

這也是為什麼史傳對曹操和袁紹都有「任俠放蕩」、「又好遊俠」一類形容,用白話來說即是帶有「鱸鰻(流氓)氣」。龔鵬程著有《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說之甚詳。另可參考林保淳《二十四史俠客資料匯編》。附帶一提,目前日本社會的黑道或者說暴力團仍自號「任俠」。草彅剛演過一部日劇描述黑道份子跑去養老院當看護,劇名在台灣譯作「極道幫幫忙」,原名即是「任侠ヘルパー」。

​流氓氣又牽扯另一個同樣美化了的概念:「義」。從前引司馬遷語可知,俠義也者,是以人際圈為本區隔內外,與家國無涉,甚至還起衝突,是國家社會內的不穩定因子。《水滸傳》梁山好漢正是一大樣本。今人習知的俠與義是文藝、影視層層轉化的結果,而金庸以作品膾炙人口,自於其中起極大作用。然而在其作品中仍可窺見古人之俠的殘存本色。比如江南七俠,單從社會成員的角度看,說好聽是「仗義每多屠狗輩」,實際上幾乎是「大尾鱸鰻」。

​所以,香港郵政以歐陽鋒入選「俠之大者」,可想而知並未深思,卻也因此在無意中直指本義,將「俠」還原至人際網絡的親親惡惡。金老爺子在天上知道了,大概也只能滄海一聲笑吧。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28會員
165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