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竟然有公式》讀後感2:集體標準給予成功的定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如何定義成功?是擁有一棟房子?還是駕駛一輛雙B進口車?


在《成功竟然有公式》這本書中提到一個關鍵要素,

也就是說成功的關鍵不僅僅在於你自己或你的表現上,

而是在於個人所處的人際關係裡,也就是人們對你的表現有什麼感想。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對這個集體環境的影響,

要檢視的是網路中其他的節點,各個節點對於你的表現有什麼反應。

你的表現可以為你帶來成功,

不過如果這個表現的好或壞是難以判斷的話,

那麼就是你的人際網路才能給你帶來一個成功的指標。


作者分享他自己的個人經歷,

他是一個政治難民,被迫離開自己所生長的羅馬尼亞,

不過這反而是為他的人生帶來一個轉機,

因為能夠離開羅馬尼亞。

當時的羅馬尼亞是共產國家,環境極其封閉,

無法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其他的人才,

或是其他國家的學術環境。

作者雖然被迫要離開家園,

卻讓他意外接觸到這個世界上科學界的專業的人際網路,

從而能夠從中獲悉,集體網路對於所謂的成功是如何定義的。

如果他持續地生活在共產世界的羅馬尼亞裡,他是不可能接觸到這樣的人際關係。


作者並以他自己當年跟他同一個階段求學的同學(物理系),

以他自己作為對照組,當年比他還優秀的這些同學,

因為沒有辦法獲悉這樣的人際網路關係,

不知道所謂的“成功標準”下,

這些當年留在羅馬尼亞的同學,

沒有辦法在物理學界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作者在這裡強調的是所謂的人際關係,

成功的評價是來自於大家對你這個人的表現的評價,

是一個集體的客觀標準。

成功的來自於客觀標準

成功的來自於客觀標準


不過我在這裡要提出另外一種看法。

當這個社會已經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制度,

那麼就有取代人際關係的集體評價效果。

以律師業執照來說,國家管制力賦予這項執照的力量,

如果你想要合法地代理其他人來進行訴訟,

就必須要擁有這張律師執照,

否則你的代理是違法的。

國家管制力的介入,執照制度的建立,

配合國家考試制度的施行,

這些都是在建構一個具體客觀標準,

相對於無具體標準的人際關係而言,是較能遵循且獲得成功的途徑。


也就是如果打算投入律師的行業裡,

標準的作法就是通過考試取得律師執照,

在這種情況下,人際關係裡的客觀標準為何,

大家對於律師成功定義為何,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當然這個是針對“律師執照”這一主題的論述,

至於如何成功經營“律師事務所”,這並非單線性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所提及的集體評價的意義就變得格外重要。


重點掃瞄:

1. 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個人能力,還取決於人際網絡。

2. 作者由羅馬尼亞政治難民成長為科學界成功人士,突顯了人脈對成功的影響。

3. 探討了在特定領域如法律,客觀標準(如執照)與人際關係的平衡對成功的重要性。


成功竟然有公式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分享了對《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的讀後感,闡述成功是由群體共識定義,個人努力雖重要,但未必直接導致成功。作者提到自我感動的陷阱,強調需要客觀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就,並以群體認可作為成功的主要衡量標準。
分享了對《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的讀後感,闡述成功是由群體共識定義,個人努力雖重要,但未必直接導致成功。作者提到自我感動的陷阱,強調需要客觀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就,並以群體認可作為成功的主要衡量標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前陣子去看了藍正龍導演的《成功補習班》,原本只是衝著我個人喜愛的巫建和還有藍正龍的關係才去看的,殊不知看的過程中,也默默地泛了幾滴淚,很滿足,很感動的一部電影,想分享三個令我感動的地方。 一、人生短暫,我們都要勇敢地去愛呀! 電影主要描述三位高中好友在補習班的青春歲月,帶入了自我性向探索、同性戀
Thumbnail
作者以大數據為基礎,發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定律,期待之後的每個人可以運用成功定律。
Thumbnail
只要排列夠多的骨牌,輕輕一推,就可以啟動連鎖反應,釋放出驚人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骨牌效應」,而成功也是一樣 !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書中的兩位作者《蓋瑞.凱勒》與《傑伊.巴帕森》,將帶著你打破成功的迷思,並教會你利用「聚焦 1 件事」,邁向更好的未來 !
《成功的反思》的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若直譯應是「才德主義的暴政」。作者是哈佛政治學教授桑德爾,這次看他所著的《成功的反思》,再次很精確的帶著讀者經歷一場關於才德思想與菁英領導的思辨:深植人心的才德思想並不代表社會平等
Thumbnail
桑德爾反對才德觀的第二個理由是:才德觀社會就算實現了機會平等,也是個社會尊嚴失衡的分裂社會。 而不但才德至上的社會會造成社會失衡,就連反對才德的海耶克與羅爾斯,他們所提出來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以及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也同樣會造成社會尊嚴失衡。
Thumbnail
我們的一生當中有許多不同的期望,但是都會希望可以成功。 不管在外面上了多少課程,成功的定義總是有非常多不同的解讀。 2009年我正式的踏入社會,即便幾年前就開始試著做一些小生意,體驗微型創業的感覺,但是對於真正進入這個模糊的社會,還是會有些恐慌以及害怕。雖然很想成功,但是卻完全沒有前進的方向,在企管
桑德爾(Michael Sander )的新作《The Tyranny of Merit 》顛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才能功績觀,挑戰成功的定義,認為勝者要謙卑,創造社會共善。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的作者巴拉巴西是研究複雜網路的專家,所以他是用公開資料跟大數據嘗試從真實世界裡不同領域像是運動員、音樂家、學者等成功人士,嘗試去找有沒有什麼共通的規則。而他定義的「成功」,指的這個人的成就在他所處的領域或社群被體會與認可,以及能對周遭的人帶來影響的,公開的,集體領域裡的成功。
Thumbnail
工作、家庭、生活、交際⋯⋯你也被這些事情煩到焦頭爛額嗎?雜事混在一起讓人下班只想躺著,只想大喊「誰都別來煩我!」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薄薄的一本書改變我的想法,找到生活目標、平衡心態。 「聚焦在能帶動後續改變的1件事,做得更少,但成效都更好!」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前陣子去看了藍正龍導演的《成功補習班》,原本只是衝著我個人喜愛的巫建和還有藍正龍的關係才去看的,殊不知看的過程中,也默默地泛了幾滴淚,很滿足,很感動的一部電影,想分享三個令我感動的地方。 一、人生短暫,我們都要勇敢地去愛呀! 電影主要描述三位高中好友在補習班的青春歲月,帶入了自我性向探索、同性戀
Thumbnail
作者以大數據為基礎,發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定律,期待之後的每個人可以運用成功定律。
Thumbnail
只要排列夠多的骨牌,輕輕一推,就可以啟動連鎖反應,釋放出驚人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骨牌效應」,而成功也是一樣 !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書中的兩位作者《蓋瑞.凱勒》與《傑伊.巴帕森》,將帶著你打破成功的迷思,並教會你利用「聚焦 1 件事」,邁向更好的未來 !
《成功的反思》的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若直譯應是「才德主義的暴政」。作者是哈佛政治學教授桑德爾,這次看他所著的《成功的反思》,再次很精確的帶著讀者經歷一場關於才德思想與菁英領導的思辨:深植人心的才德思想並不代表社會平等
Thumbnail
桑德爾反對才德觀的第二個理由是:才德觀社會就算實現了機會平等,也是個社會尊嚴失衡的分裂社會。 而不但才德至上的社會會造成社會失衡,就連反對才德的海耶克與羅爾斯,他們所提出來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以及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也同樣會造成社會尊嚴失衡。
Thumbnail
我們的一生當中有許多不同的期望,但是都會希望可以成功。 不管在外面上了多少課程,成功的定義總是有非常多不同的解讀。 2009年我正式的踏入社會,即便幾年前就開始試著做一些小生意,體驗微型創業的感覺,但是對於真正進入這個模糊的社會,還是會有些恐慌以及害怕。雖然很想成功,但是卻完全沒有前進的方向,在企管
桑德爾(Michael Sander )的新作《The Tyranny of Merit 》顛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才能功績觀,挑戰成功的定義,認為勝者要謙卑,創造社會共善。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的作者巴拉巴西是研究複雜網路的專家,所以他是用公開資料跟大數據嘗試從真實世界裡不同領域像是運動員、音樂家、學者等成功人士,嘗試去找有沒有什麼共通的規則。而他定義的「成功」,指的這個人的成就在他所處的領域或社群被體會與認可,以及能對周遭的人帶來影響的,公開的,集體領域裡的成功。
Thumbnail
工作、家庭、生活、交際⋯⋯你也被這些事情煩到焦頭爛額嗎?雜事混在一起讓人下班只想躺著,只想大喊「誰都別來煩我!」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薄薄的一本書改變我的想法,找到生活目標、平衡心態。 「聚焦在能帶動後續改變的1件事,做得更少,但成效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