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童話故事大多是如此描繪美好的願景作為結尾,因為童話故事承載了人對於未來的美好嚮往與希冀。
具有精神分析專業背景的作者特別挑選了15則以老人為主角的童話故事,對比與青年童話的不同,從童話故事的脈絡中,以榮格、艾瑞克森等心理學家的理論延伸闡述人走過青年期,到了後階段成熟期的心理發展,幫助熟齡讀者從中找到依歸。
作者認為,童話是一種特殊的故事,描繪主角在困境中鬥爭(帶有奇幻、非現實成分),最終獲得幸福結局的民間故事,並且在經年累月的流傳下來後,只剩下戲劇性十足、記憶深刻的故事劇情及見解,表現了人類普遍的心理,不分文化國籍。而個別作家所創作的文學故事通常代表該作家的個人心理,與作者所謂童話帶有的普遍人類心理有所區別。
作者翻閱4,000多篇童話故事後,發現老人童話在所有故事中的比例僅有2%。
青年童話的「從此以後,過著快樂美滿的生活」結尾,老人童話卻通常以貧窮、喪失財富、子女等等淒涼境遇起頭,與青年童話形成強烈對比。
「無意識」一詞反覆在書中出現,作為某種象徵。
查了網路這一詞的意義,解釋大致如下:
榮格主張所謂有一種集體無意識,是潛藏人類的深層意識之中,因此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藝術、宗教等各種領域都能發現共通的象徵,並普遍投射於神話故事中。
◎自我重塑
青年童話中,邪惡反派從不悔過,下場悽慘,就像《白雪公主》的壞皇后結局也以遭殺死告終。但老人童話中,時常看到主角改過從善,因此作者以該特徵解釋了在榮格所強調,人到了中年以後努力克服人性陰暗醜陋,面對自我心靈的黑暗,與其抗爭的過程,即所謂的自我面對、自我重塑。
而人類對於過錯會不自覺將其歸咎於他人,減輕自己心理負擔,這是一種「投射」,研究發現這種行為到了成熟期會逐漸減少,但對於成年期未得到良好發展或有心理障礙的人,仍會大量使用投射。顯示「自我面對、自我負責」與健康幸福的正向關聯。
在《麻雀與禮物》這篇故事中,老婆婆最後改過,也獲得仙女餽贈,並與老公公度過幸福晚年,正昭示著這個道理。
◎人格面具
社會中,人扮演許多不同形象的角色,榮格將這種社會形象稱為人格面具,並主張發展人格面具為青年主要任務,也就是社會化。
在職場上自己原本討厭那種虛偽的雙面人,但後來卻發現,自己也掌握了戴上那副面具的方法與時機,有時候不是虛偽,而是為了解決紛爭或是提高工作效率所作的妥協。
隨著人生經驗的積累,我們逐漸理解,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並更能接受歧異與改變。
◎自我超越
艾瑞克森分析人在後半生的發展任務之一為「創生」。
創生背後的動機超越個人自身的需求,是對他人的無私關懷。人會從青年期的追逐私利轉向於自我超越。
並解釋年輕人的任務是樹立自我意識,瞭解世間常理,自我完整發展後,才有可能自我超越。
◎脫離社會規範、返璞歸真
人步入老年後,社會的規範會相對不那麼嚴格,對於年長者的行為也相對寬容。
但這些規範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捨去這些規範意味著人容易變得自私無禮,因此這邊所謂的返璞歸真階段,代表的是已克服了本身的自私慾望,超脫理性、社會、習俗、文化的束縛,追求自由。並以畫家高更為例,高更於事業上失敗後,逕自轉為追求繪畫,並不考慮實用性、如何謀生,醉心於自己的創作。
心理分析師馬斯洛則將此現象稱為「自我實現」,實現個人潛能。
作者以《帶著瘤的老人》故事,反映出不同文化上帶來的相同意涵,儘管年長,仍有無限發展潛能。
作者精挑細選15篇來自世界各地的童話故事,用一則故事講解,並留下一個疑問,開啟下一則故事來說明,一環扣一環,讓讀者更能深刻理解到,作者所表達的「童話是普遍人類心理」這件事,不同地方的童話故事的確不約而同地闡述了相同的理念。
書中詳細說明了每則故事對於年長者與年輕人的對比及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本樂齡的書籍,但也因為心理學上的解釋較多,相對另一本《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來說,我覺得這本比較不是那麼容易閱讀。
不過也正因為這本更多說明了老人學的心理發展及任務,如果正面對著步入成熟期的恐慌及未知,可以試著閱讀這本書,從各種童話故事中,分析瞭解自己的心理,也許可以從中找到解決之道。
即使不看心理學的部分,只是看看童話故事也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