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年間,日本巡查池中、報社記者花野,意外在艋舺(台北萬華)龍山寺旁池裡發現了一具男子屍體,其死因究竟是意外、自殺、他殺?死者身分為何?是日本人、臺灣人、中國人?
這本書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書本介紹稱其為目前已知臺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犯罪小說。作者さんぽん(三本)的真實身分已不可考,該作品於1898年1月至4月間於《臺灣新報》上連載。﹝臺灣於1895-1945年間為日本統治時期﹞
該小說是以日文連載於報刊,並且已有時空、文化上的差異,而經過譯者既晴所翻譯後呈現出以現今讀者來看也能流暢閱讀的譯作,由衷佩服譯者及相關團隊的嚴謹考究。
無名屍案,經過巡查池中的鍥而不捨,經過化學檢驗,終於發現該起命案實為謀殺。經四處追查訪問,卻越查越牽扯出更多案件,池中、花野敏銳發現少女遭綁架案疑似與本案相關,誘捕本島土匪,終將所有線團連結起來查出真兇,卻也遺憾地得知事情真相。為了國家殺掉壞人能否稱為正義之舉?如果死者是作惡多端的壞人就可以不必盡心追查嗎?壞人的身分所引起的各方價值觀衝突作為最終章精彩的伏筆。
本篇小說開頭作者即表示是以當時艋舺水池發現浮屍的社會新聞為靈感衍生創作而來。
從小說內容中也處處透露出當時帝國視角下的臺灣社會,日本人為「內地人」、台灣人為「本島人」、「土人」,於巡查調查時,臺灣人皆不敢有所異議,只能對「大人」乖乖吐實,深怕被抓捕,是當時階級制度下自然而然的現象,也容易因此引發犯罪。而從進行解剖一事與中西醫文化的差異,也能看出當時正處於引進西方文化的時代浪潮。
除了刻劃了艋舺龍山寺、茶室、轎夫作為交通工具等當時臺灣在地文化,作者在描繪重要角色穿著服飾時特別仔細講究,像是「他穿上三紋黑七子的羽織」、「披上薩摩上布製的深藍綠麻織,下身則穿著博多帶仙台平的袴褲」等,因此很容易就能想像出一幅日治時期日人走在艋舺街巷上的跨文化景象,雖是犯罪推理小說,卻很是社會寫實風。
除了看本文的趣味推理劇情,許多文字的注釋也很有意思,畢竟是明治時期的在台日文小說,有些使用了隱晦的譬喻,或者是一些日本專有名詞,需要查看這些注釋才能懂,看完覺得很有趣,又長了一些冷知識。(除了國文課本以外,還真沒有這麼認真看注釋過)
像是「冬菊」,隱喻路邊攔客的賣春婦。
「天狗菸草」是日本最早的紙捲菸品牌。
「白川夜舟」指睡得不省人事或是不懂裝懂。
「山吹色」,山吹花是棣棠花,花瓣為暖金黃色,因此常用為代指黃金或錢幣。
「趁鬼不在再去洗」,意為趁沒人管的時候盡情放鬆。鬼指上級或監督者、需要顧慮害怕的人,「洗」是指放鬆,而不是洗東西。覺得這句諺語很生動,果然諺語就是不管去到哪意思都能通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