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雖然在2019年出版,作者是劉潤,大陸的知識型付費App-「得到」,劉潤 5分鐘商學院的創始人。時隔4年,在2023年底再次閱讀,仍然涵蓋零售業營運的的基本框架,我認為讀起來還是相當精彩,也給了我很多的靈感。
「零售」是由「貨」(商品)、 「場」(電商/實體通路)、「人」(消費者)所構成
作者劉潤在本書的開頭,就清晰地直指出: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透過數據管理應用、電商及實體通路資訊整合,及縮短供應鏈,讓近幾年的零售產業發展能夠提供效率,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生活!
劉潤進一步,提出透過3個維度,善用科技,優化零售效率
1.數據賦能:透過使用數據資訊,優化零售流程
2.坪效革命: 開設實體店,可以主動接觸上門消費者,讓消費者認識商品,進而刺激購買。
3.短路經濟: 縮短供應鏈,通路商為取得更好的售價,直接找上工廠生產製造,省下中間商的抽佣分潤,把便宜的價格回饋消費者。
用我的消費者旅程,分享兩個故事,讓你很快地了解「貨」、 「場」、「人」三者之間,如何串聯?第一個故事是我買Dyson吹風機的故事!
痛點:我的頭髮很長,洗頭後要把頭髮全部吹乾要吹很久很久,我覺得相當麻煩、不方便。
網路搜尋:在網路上搜尋各種評價,和看網路評比後,我被燒到,心動想要買一支Dyson的吹風機給自己。我認為Dyson 吹風機的風力強,吹頭髮的時候,頭髮乾的速度快,為了幫自己省下一些時間,於是下定決定想要買一支新的吹風機。但是,買一支Dyson吹風機不是4位數新台幣可以搞定,所以,既然售價這麼高,我一定要去現場看看商品品質如何,有沒有向網路說的那樣好用呢?
實體店: 上網找了離我最近的Dyson專櫃後,就挑個來SOGO百貨逛逛,問問專櫃人員的建議,同時了解商品如何使用。最後,我決定買單了!
網路查價: 身為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我在下單前,還是用手機上網查了查價格,確定是不是在Momo買會比現場便宜。手機一查之後,發現不得了,加上信用卡的折扣後,百貨公司現場買其實貴了一點,而且在百貨公司買,你還要辛苦的自己把商品提回家;在電商平台下單購物,商品隔天就會乖乖送到家樓下了。
最後我選擇在百貨公司買,服務我的小哥哥態度客氣,但絕對不是因為他給我打折扣,和送小贈品,Dyson專櫃不允許這些。我決定在Sogo買,就是因為,我今天就想要用Dyson吹頭髮了,我一秒也不想耽誤。
從這個故事來看,我的消費者旅程分為4部分:
第二個故事,今年我買了一支新手機。
實體店: 我想換支新的iPhone15,但是身為精明的消費者,還是很想先看看手機本人,想知道拿在手上的重量和手感,螢幕畫質和拍照解析度如何,所以我花了時間跑去Apple 旗艦店試用,當然也問了問,親切的服務人員現場有沒有庫存。
上Apple官網訂購: 但是卻被告知,都必須要透過上網訂購,我只好悻悻然地拿出跑很慢的舊手機查詢,可惜當天我想要的機型現場沒貨,只好乖乖地上網訂購後,可以選擇到貨之後,是要配送到家,或是到Apple 旗艦店取貨。
最後,我選擇去Apple 旗艦店取貨。因為按照mail上指定的時間去取貨,到達Apple 旗艦店可以繞過排隊的人潮進去取貨,而且當時店員還拿出兩支手機給我挑,問我要哪一支序號。我還是喜歡去Apple 旗艦店現場體驗,拿到期盼很久新手機的體驗,下一次又是幾年之後的事了。
從這個故事來看,我的消費者旅程分為4部分:
總結這2個發生在我身上,也許你聽起來也不陌生的故事,在「貨」、 「場」、「人」之間,串連消費者旅程,就是透過「資訊流」、「現金流」和「物流」,這些看不見的訊息隱藏在每一個購物的環節中。
消費用手機搜尋網路上的商品訊息,考慮在網站下訂,在網路刷卡買單,還是去實體店體驗商品後買單,最後選擇物流配送方式,如何把貨送到消費者手上。所以在「場」(電商/實體通路)之間,透過訊息之間的流動和傳遞,完成找貨、下單付款、交貨的流程。
前面的部分,談到的是消費者看得到,體驗到的旅程,現在要從零售業供應鏈的角度出發,來看零售產業供應鏈。
大家有沒有想過,你眼前這個商品,你買到商品的售價,是成本多少倍呢?
以一雙女鞋舉例來說,鞋子從工廠做好後,工廠的成本是100元,但是最後我買到了手上,我買到的售價是1000元,對這雙鞋子說,是1000元/100元=十倍,成本售價比是十倍,這就是定倍率。
明明是100元的成本的商品,最後交付到消費者手上,售價卻賣到1000元,這中間的價差900元,就是「交易成本」。也就是說,雖然製鞋工廠出場成本100元,但是為了讓這雙鞋送到消費者手上,過程中會需要透過物流商負責倉儲運送,工廠、物流要賺錢,鞋子要陳列在Sogo百貨樓下的黃金店面,Sogo百貨櫃位要付租金,還要請一位店員顧店,當消費者上門時,要親切招呼,拿不同尺寸給消費者試鞋,店員要付薪水。這些環節的緣故,必須要讓一雙鞋賣到1000元。
「交易成本」是商品從生產到送到消費者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而品牌方、通路超市...等,在零售業供應鏈的企業們,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優化商品供應鏈,降低交易成本,用最便宜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提升商品的競爭力。這也是我過去服務的通路,我們致力在做、在優化的一件事情。
交易成本是商品不可能省掉的部分,劉潤提到新零售從「貨」的角度講,就是在研究優化商品供應鏈流程,提高物流銷率、減少庫存規模,也就減少資金積壓,並且壓縮產銷週期(lead time),降低交易成本。
劉潤提到,過去開店是「黃金店面思維」,店開好了,等消費者上門;現在是「流量思維」,流量在哪,我們就去那裡建立自己的「場」,也就是銷售通路,架起自己的銷售漏斗,讓人流向自己的場,購買自己的貨。
我聽過一句很現實的話,我非常人同!不論客戶怎麼說你服務多好,多貼心,甚至在滿意度問券上還給你的滿意度5星好評,但是若客戶,就是不願意花錢跟你買單支持你,就算他說的評論都是好,也都是只說說而已。
所以,可以從「客戶為什麼要買?」「為什麼要跟現在買」,「為什麼要跟你買?」來去思考和布局。
良好的顧客體驗不僅包括商品本身的品質,還包括購物的便利性、客服服務的親和力以及品牌的價值。透過這些要素,能夠更有效地且提高客戶的轉換率和回購率,讓銷售額的提升。
「流量思維」雖強調了流量的重要性,但回歸零售的本質,仍需要謹慎考慮選品、商品的品質,有競爭力的售價,以及庫存管理,才能將企業經營長久,並確保獲利。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數位化趨勢的崛起,零售行業持續經歷著許多的改變。消費者為更聰明的做出的購物決策,透過收集資訊來源更加多元,如社交媒體、網路評論和比價平台,因此購物旅程也變得更為碎片化,而這些改變使得品牌方、零售商,需要因應市場變化,推陳出新。
然而,我認為零售業,要吸引顧客的根本,就是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打造獨特的購物體驗,並建立強而有力的品牌形象,以這些基本原則下去深化,並增加細節管理,有助於建立品牌忠誠度,也為企業奠定了長久發展的成功基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也可以點擊連結請我喝杯香濃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