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狂潮 數據賦能X坪效革命X短路經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新零售狂潮

新零售狂潮

這本書雖然在2019年出版,作者是劉潤,大陸的知識型付費App-「得到」,劉潤 5分鐘商學院的創始人。時隔4年,在2023年底再次閱讀,仍然涵蓋零售業營運的的基本框架,我認為讀起來還是相當精彩,也給了我很多的靈感。


新零售狂潮

新零售狂潮

3個問題,清晰定義「零售」及「新零售」

簡單一句話說明什麼是「零售」?

「零售」是由「貨」(商品)、 「場」(電商/實體通路)、「人」(消費者)所構成

什麼是新零售?

作者劉潤在本書的開頭,就清晰地直指出: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如何發展更高效率的零售呢?

透過數據管理應用、電商及實體通路資訊整合,及縮短供應鏈,讓近幾年的零售產業發展能夠提供效率,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生活!


新零售狂潮

新零售狂潮

3個維度,讓新零售的效率更優化

劉潤進一步,提出透過3個維度,善用科技,優化零售效率

1.數據賦能:透過使用數據資訊,優化零售流程

  • 資訊流: 商品價格資訊透明,消費者網路比較容易,實體店提供消費體驗
  • 現金流: 透過數據,了解用戶信用,給予用戶額度,鼓勵買更多
  • 物流: 不僅要買到全世界的好東西,還要很快買到

2.坪效革命: 開設實體店,可以主動接觸上門消費者,讓消費者認識商品,進而刺激購買。

3.短路經濟: 縮短供應鏈,通路商為取得更好的售價,直接找上工廠生產製造,省下中間商的抽佣分潤,把便宜的價格回饋消費者。


「貨」、 「場」、「人」三者之間如何串聯,產生作用?

用我的消費者旅程,分享兩個故事,讓你很快地了解「貨」、 「場」、「人」三者之間,如何串聯?第一個故事是我買Dyson吹風機的故事!

痛點:我的頭髮很長,洗頭後要把頭髮全部吹乾要吹很久很久,我覺得相當麻煩、不方便。

網路搜尋:在網路上搜尋各種評價,和看網路評比後,我被燒到,心動想要買一支Dyson的吹風機給自己。我認為Dyson 吹風機的風力強,吹頭髮的時候,頭髮乾的速度快,為了幫自己省下一些時間,於是下定決定想要買一支新的吹風機。但是,買一支Dyson吹風機不是4位數新台幣可以搞定,所以,既然售價這麼高,我一定要去現場看看商品品質如何,有沒有向網路說的那樣好用呢?

實體店: 上網找了離我最近的Dyson專櫃後,就挑個來SOGO百貨逛逛,問問專櫃人員的建議,同時了解商品如何使用。最後,我決定買單了!

網路查價: 身為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我在下單前,還是用手機上網查了查價格,確定是不是在Momo買會比現場便宜。手機一查之後,發現不得了,加上信用卡的折扣後,百貨公司現場買其實貴了一點,而且在百貨公司買,你還要辛苦的自己把商品提回家;在電商平台下單購物,商品隔天就會乖乖送到家樓下了。

如果換做是你,你最後會想便宜幾百元,在電商平台買?還是Sogo百貨買呢?

最後我選擇在百貨公司買,服務我的小哥哥態度客氣,但絕對不是因為他給我打折扣,和送小贈品,Dyson專櫃不允許這些。我決定在Sogo買,就是因為,我今天就想要用Dyson吹頭髮了,我一秒也不想耽誤。

從這個故事來看,我的消費者旅程分為4部分:

  1. 上網搜尋商品
  2. 到實體店體驗、了解商品
  3. 下單前,拿出手機比價
  4. 評估後在店內買單

第二個故事,今年我買了一支新手機。

實體店: 我想換支新的iPhone15,但是身為精明的消費者,還是很想先看看手機本人,想知道拿在手上的重量和手感,螢幕畫質和拍照解析度如何,所以我花了時間跑去Apple 旗艦店試用,當然也問了問,親切的服務人員現場有沒有庫存。

上Apple官網訂購: 但是卻被告知,都必須要透過上網訂購,我只好悻悻然地拿出跑很慢的舊手機查詢,可惜當天我想要的機型現場沒貨,只好乖乖地上網訂購後,可以選擇到貨之後,是要配送到家,或是到Apple 旗艦店取貨。

如果換做是你,你買了最新手機iPhone15,你會選擇順豐快遞寄你家,還是再花時間特地去Apple 旗艦店取貨? 

最後,我選擇去Apple 旗艦店取貨。因為按照mail上指定的時間去取貨,到達Apple 旗艦店可以繞過排隊的人潮進去取貨,而且當時店員還拿出兩支手機給我挑,問我要哪一支序號。我還是喜歡去Apple 旗艦店現場體驗,拿到期盼很久新手機的體驗,下一次又是幾年之後的事了。

從這個故事來看,我的消費者旅程分為4部分:

  1. 到實體店體驗、了解商品
  2. 沒有貨,只能上網下單
  3. 下單時,可以考慮手機送到家中和去實體實體店取貨
  4. 最後我選擇最後一哩路,我要去Apple 旗艦店取貨,滿足我的期待

隱藏購物環節中的「資訊流」、「現金流」和「物流」

總結這2個發生在我身上,也許你聽起來也不陌生的故事,在「貨」、 「場」、「人」之間,串連消費者旅程,就是透過「資訊流」、「現金流」和「物流」,這些看不見的訊息隱藏在每一個購物的環節中。

消費用手機搜尋網路上的商品訊息,考慮在網站下訂,在網路刷卡買單,還是去實體店體驗商品後買單,最後選擇物流配送方式,如何把貨送到消費者手上。所以在「場」(電商/實體通路)之間,透過訊息之間的流動和傳遞,完成找貨、下單付款、交貨的流程。

新零售狂潮

新零售狂潮

一件商品的旅程,從設計、生產直到送到消費者手上

前面的部分,談到的是消費者看得到,體驗到的旅程,現在要從零售業供應鏈的角度出發,來看零售產業供應鏈。

零售業完整的供應鏈,是D-M-S-B-b-C

  • Design設計:指產品款式的設計過程,我認為也可以說是最上游。
  • Manufacture製造商、工廠;
  • Supply Chain 供應鏈:指的是總代理、經銷商等銷售機構;
  • Business 大B: 商場指的是大賣場、超市、連鎖店等;
  • business 小b:商店 指的是雜貨店、路邊攤、電商平台上的個人賣家,或小型賣家
  • Consumer 消費者:最終端的客戶,要他掏出錢買單的人!

關於商品的定價 - 什麼是定倍率?

大家有沒有想過,你眼前這個商品,你買到商品的售價,是成本多少倍呢?

以一雙女鞋舉例來說,鞋子從工廠做好後,工廠的成本是100元,但是最後我買到了手上,我買到的售價是1000元,對這雙鞋子說,是1000元/100元=十倍,成本售價比是十倍,這就是定倍率

明明是100元的成本的商品,最後交付到消費者手上,售價卻賣到1000元,這中間的價差900元,就是「交易成本」。也就是說,雖然製鞋工廠出場成本100元,但是為了讓這雙鞋送到消費者手上,過程中會需要透過物流商負責倉儲運送,工廠、物流要賺錢,鞋子要陳列在Sogo百貨樓下的黃金店面,Sogo百貨櫃位要付租金,還要請一位店員顧店,當消費者上門時,要親切招呼,拿不同尺寸給消費者試鞋,店員要付薪水。這些環節的緣故,必須要讓一雙鞋賣到1000元。

「交易成本」是商品從生產到送到消費者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而品牌方、通路超市...等,在零售業供應鏈的企業們,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優化商品供應鏈,降低交易成本,用最便宜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提升商品的競爭力。這也是我過去服務的通路,我們致力在做、在優化的一件事情。

交易成本是商品不可能省掉的部分,劉潤提到新零售從「貨」的角度講,就是在研究優化商品供應鏈流程,提高物流銷率、減少庫存規模,也就減少資金積壓,並且壓縮產銷週期(lead time),降低交易成本。


新零售狂潮

新零售狂潮

如何刺激讓消費者瘋狂買更多?

劉潤提到,過去開店是「黃金店面思維」,店開好了,等消費者上門;現在是「流量思維」,流量在哪,我們就去那裡建立自己的「場」,也就是銷售通路,架起自己的銷售漏斗,讓人流向自己的場,購買自己的貨。

銷售漏斗: 銷售額 =流量X轉換率X客單價X回購率

  • 流量:若是經營一家店,就是人流及客流;有多少人會被吸引,走進你的店內逛逛、看看呢?
  • 轉換率: 走進店內的客戶,還要有多少人願意從錢包掏錢,花錢買單,消費才行。

我聽過一句很現實的話,我非常人同!不論客戶怎麼說你服務多好,多貼心,甚至在滿意度問券上還給你的滿意度5星好評,但是若客戶,就是不願意花錢跟你買單支持你,就算他說的評論都是好,也都是只說說而已。

所以,可以從「客戶為什麼要買?」「為什麼要跟現在買」,「為什麼要跟你買?」來去思考和布局。

  • 客單價: 這不單只是跟定倍率有關係,商品要賣多少錢才合理,還關乎到商品的訂價邏輯,和陳列方式,這都會潛在的影響客單價。而客單價,更是影響一家店的業績和利潤
  • 回購率: 客戶是否會再回頭上門購買,這時候做好CRM客戶關係管理,可以有效管理消費過客戶的名單,讓客戶願意持續回購。

良好的顧客體驗不僅包括商品本身的品質,還包括購物的便利性、客服服務的親和力以及品牌的價值。透過這些要素,能夠更有效地且提高客戶的轉換率和回購率,讓銷售額的提升。

「流量思維」雖強調了流量的重要性,但回歸零售的本質,仍需要謹慎考慮選品、商品的品質,有競爭力的售價,以及庫存管理,才能將企業經營長久,並確保獲利。

結論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數位化趨勢的崛起,零售行業持續經歷著許多的改變。消費者為更聰明的做出的購物決策,透過收集資訊來源更加多元,如社交媒體、網路評論和比價平台,因此購物旅程也變得更為碎片化,而這些改變使得品牌方、零售商,需要因應市場變化,推陳出新。

然而,我認為零售業,要吸引顧客的根本,就是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打造獨特的購物體驗,並建立強而有力的品牌形象,以這些基本原則下去深化,並增加細節管理,有助於建立品牌忠誠度,也為企業奠定了長久發展的成功基礎。


 ▎我們的專業服務

  • 想更深入了解更多關於「零售產業」,幫你快速了解產業內容,及一步步從0到1的上架心法,可以加入外商採購愛零售 官方line社群得到第一手的活動資訊喔!
  • 想把商品上架到實體通路,卻不知該從何著手,步步把商品上架到實體通路! 別擔心,我們將提供一步步地指導,協助你實現從0到1的目標。歡迎你掃描上方QR Code或直接點選加入LINE官方帳號,跟我們聊聊,協助你在把商品上架到實體通路的路上乘風破浪前進。
  • 若你看完這篇文章後,還有想知道,上架到實體通路的完整流程有哪些,可以參考這門線上課 - 商品上架到實體通路6大必勝關鍵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也可以點擊連結請我喝杯香濃的咖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ynn的沙龍
61會員
79內容數
過去我擔任 Costco及 Walmat…等零售通路採購經理,曾經把業績從0的產品,包裝上架成賣場內的明星商品。但更多的是,我看到許多供應商的產品真的很好, 可是,卻不懂如何精準跟通路採購提案,因此錯過成為明星商品的機會。 我決定將過去經驗分享給有自己產品,幫助不知道如何上架到實體通路的賣家、廠商。
Lyn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1
從專業籃球員進入零售業 - 掌握職場轉彎的3C原則 大家都聽過COSTCO,也逛過COSTCO,但你知道台灣COSTCO的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嗎?他不僅是台灣好市多的第一位員工,也是重要的靈魂人物之一。在大學時期,張嗣漢還曾經是一位專業籃球員,並曾來台灣打球,這段經歷讓他與台灣結下了深厚的緣分。今天,
2024/09/21
從專業籃球員進入零售業 - 掌握職場轉彎的3C原則 大家都聽過COSTCO,也逛過COSTCO,但你知道台灣COSTCO的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嗎?他不僅是台灣好市多的第一位員工,也是重要的靈魂人物之一。在大學時期,張嗣漢還曾經是一位專業籃球員,並曾來台灣打球,這段經歷讓他與台灣結下了深厚的緣分。今天,
2024/09/16
回顧我過去當通路採購的經驗,總是喜歡到處逛逛:從百貨公司、量販店、展覽,到網路團購社群,都有我的足跡。當時擔任通路採購的我,每次出門我都扮演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色,其實背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掌握市場的脈動,找到最熱賣、最有潛力的商品,好讓它們上架到我負責的通路,創造熱銷。 我是否願意掏錢買單 身為
Thumbnail
2024/09/16
回顧我過去當通路採購的經驗,總是喜歡到處逛逛:從百貨公司、量販店、展覽,到網路團購社群,都有我的足跡。當時擔任通路採購的我,每次出門我都扮演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色,其實背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掌握市場的脈動,找到最熱賣、最有潛力的商品,好讓它們上架到我負責的通路,創造熱銷。 我是否願意掏錢買單 身為
Thumbnail
2024/03/24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2024/03/24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網營銷的第四步:整合線上線下體驗,即新零售模式。新零售結合線上商務、線下體驗和物流,打造無縫購物體驗。文章以服裝零售和健身業為例,闡述了線上線下整合策略,如線上展示和線下互動,強調數據驅動的個性化體驗和無縫的顧客旅程。提醒注意品牌信息一致性、數據整合和用戶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網營銷的第四步:整合線上線下體驗,即新零售模式。新零售結合線上商務、線下體驗和物流,打造無縫購物體驗。文章以服裝零售和健身業為例,闡述了線上線下整合策略,如線上展示和線下互動,強調數據驅動的個性化體驗和無縫的顧客旅程。提醒注意品牌信息一致性、數據整合和用戶體驗。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數位時代,其中網路和智慧科技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在這股改變的浪潮中,「新零售」(New Retail)成為近年備受關注的關鍵辭彙。 「新零售」這個概念不僅重新塑造了傳統零售業,還為那些想要在電子商務領域或在網路上經營事業的一般民眾提供了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數位時代,其中網路和智慧科技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在這股改變的浪潮中,「新零售」(New Retail)成為近年備受關注的關鍵辭彙。 「新零售」這個概念不僅重新塑造了傳統零售業,還為那些想要在電子商務領域或在網路上經營事業的一般民眾提供了
Thumbnail
就跟城市規劃一樣,會員、商品、交易、數據等等都會變成零售業在全通路領域地圖裡的基礎建設,就像每個城市的水廠、電廠、通路、跟公共運輸一樣,然後每個系統建築在這些基礎設施之上運作。 我們都身為消費者,零售業是我們每個人都感覺都很熟悉的產業
Thumbnail
就跟城市規劃一樣,會員、商品、交易、數據等等都會變成零售業在全通路領域地圖裡的基礎建設,就像每個城市的水廠、電廠、通路、跟公共運輸一樣,然後每個系統建築在這些基礎設施之上運作。 我們都身為消費者,零售業是我們每個人都感覺都很熟悉的產業
Thumbnail
新零售的概念是從2016年,馬雲在阿里巴巴提出來的,自此之後,我認為整個零售就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對比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概念都有這個理論的影子,試想現在購物的途徑,已經不再是單純線下為王,天貓雙11的慶典,也改變了大家的消費模式
Thumbnail
新零售的概念是從2016年,馬雲在阿里巴巴提出來的,自此之後,我認為整個零售就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對比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概念都有這個理論的影子,試想現在購物的途徑,已經不再是單純線下為王,天貓雙11的慶典,也改變了大家的消費模式
Thumbnail
電商百問第79集,用新零售行銷案例告訴你該怎麼做行銷,讓你日進斗金、賺錢如有神助。我們在【電商百問78】OMO新零售為何是電商未來?中分享了omo新零售的成功操作案例,那今天我們再來討論新零售行銷該怎麼布局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新零售行銷該如何布局 當我們今天要討論新零售行銷布局之前,應該要先思考
Thumbnail
電商百問第79集,用新零售行銷案例告訴你該怎麼做行銷,讓你日進斗金、賺錢如有神助。我們在【電商百問78】OMO新零售為何是電商未來?中分享了omo新零售的成功操作案例,那今天我們再來討論新零售行銷該怎麼布局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新零售行銷該如何布局 當我們今天要討論新零售行銷布局之前,應該要先思考
Thumbnail
本文從新零售觀點出發,以實際案例告訴讀者,究竟從事新零售創業該注意那些事? 有哪些誤區必須小心? 是一篇新零售實戰好文!
Thumbnail
本文從新零售觀點出發,以實際案例告訴讀者,究竟從事新零售創業該注意那些事? 有哪些誤區必須小心? 是一篇新零售實戰好文!
Thumbnail
新零售是一種策略,不是一個新產業,零售業的本質還是相同的。新零售是不停的用數位工具的協助,降低消費者消費時消費熵增熵的曲線,去逼近增熵為零的絕對領域。也就是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阻力,就會形成一個好生意。
Thumbnail
新零售是一種策略,不是一個新產業,零售業的本質還是相同的。新零售是不停的用數位工具的協助,降低消費者消費時消費熵增熵的曲線,去逼近增熵為零的絕對領域。也就是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阻力,就會形成一個好生意。
Thumbnail
商品、銷售、會員、數據:是零售業的四大本質,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技術如何發展,從傳統的買賣、零售又到了新零售,做生意的本質是不變的。本質是根本的。
Thumbnail
商品、銷售、會員、數據:是零售業的四大本質,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技術如何發展,從傳統的買賣、零售又到了新零售,做生意的本質是不變的。本質是根本的。
Thumbnail
過度依賴用廣告換業績,並不是正確的KPI、更非長治久安的的經營之道。想要在全通路時代找到新流量紅利的正確思維,必須透過數位科技傳達良好的資訊流、讓良好的資訊流成為良好的數位體驗、再讓良好的數位體驗用戶變成忠實消費者。
Thumbnail
過度依賴用廣告換業績,並不是正確的KPI、更非長治久安的的經營之道。想要在全通路時代找到新流量紅利的正確思維,必須透過數位科技傳達良好的資訊流、讓良好的資訊流成為良好的數位體驗、再讓良好的數位體驗用戶變成忠實消費者。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的緊密結合,已經形成了「智慧型製造」的新思維,接下來就是消費端的進化與改變了。而「以顧客為中心」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時代需要更上一層的進化。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的緊密結合,已經形成了「智慧型製造」的新思維,接下來就是消費端的進化與改變了。而「以顧客為中心」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時代需要更上一層的進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