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正負獎勵?如何做出選擇?《習慣紅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書中第一和第二章,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目標與過程

不把達成目標做為目標,目標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方向

看見事情有進展,比完成事情來得快樂,專注在過程的每一步,而非結果,設定目標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方向,朝著遠方的目標,而專心於當下

這讓我想到是做報告的時候吧,確實有些方法可以讓報告快速完成,例如使用二八法則或跟AI對話,但即使是這樣還是會需要時間投入的,太過於關注什麼時候完成,反而會讓過程都很心急,難以專心

另外寫文章也是這種感覺,可以用卡片盒筆記、回顧以往作品、自由書寫等提高產能,但是並非執著在完成,而是在專注於過程中創作的每個步驟

這概念在「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這本書中也提到類似概念

裡面提到:目標應當扮演的角色,是讓人毫無牽掛地享受當下,不把目標當作目的(指望完成目標能帶來快樂),而將目標看成手段(追求目標的過程能為我們增添樂趣)。

⬛正負向獎勵

區分正向獎勵與負向獎勵的方法
負向獎勵:讓人飢渴+隨處可得;正向獎勵:使人滿足+需要追蹤

並且提到海水型快樂,做越多只會對於快樂更加飢渴,當接觸到這種快樂,過程中帶來的快樂會逐漸麻木,邊際效益會遞減,書中以吃炸雞做為舉例

而透過追蹤的方式,則可以把正向獎勵帶來的成就感具體呈現出來

這讓我想到,有時候我會去看一些網路搞笑影片,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很好笑,但後續就會下降

而追蹤的部分,我則想到交報告,有時候距離報告繳交日期很遠,就比較沒有動力,這時可以將報告拆分為幾個區塊或步驟,然後用軟體拆解成小任務(我是用Microsoft to do),在完成後打勾,比較能帶來成就

而吃東西的部分,因為吃東西和感到飽足需一段時間間隔(約20分鐘),所以如果一次吃太多,後續反而會覺得太飽而身體不舒服,這時候也可以藉由記錄身體的感覺,下次吃東西之前,先看看前幾次記下的感覺,就會提醒自己說不要吃太多

⬛如何選擇-1

依據表面結果做選擇,通常都是停留在選擇好或不好的層面,很容易就被本能牽著走;依據底層價值做選擇,才能分辨對自己長遠有利的事情

所以,別管好或不好,就這兩個選擇而言,哪一個比較有價值三年後回頭看是會後悔,還是會認同這個決定?五年、十年後的自己會如何看待呢?

例如飲食習慣,依據好吃跟不好吃的食物來選擇,肯定要選好吃的;但選擇好吃的食物跟吃起來健康的,答案或許就不同

這點讓我想到以前飲食的轉變,那時高中家政課提到糖對於身體的影響、介紹七國研究的歷史、放「麥胖報告」紀錄片,讓我對於生活中的飲食有更多覺察,以及會關注食物和飲料的含糖量,糖會讓身體和精神狀況都變差,如果我想有更好精神,讓我提能準備考試,就應該要改變,也降低日後疾病發生率

另外我也看到有些營養師影片或文章談到,逐漸降低對於加工食品攝取後,對於原型食物的味覺敏感度提高,能在原型食物終吃出原本味道
我在嘗試之後也更能體會這種感覺,平時會看一些營養師或醫生的影音文章書等補充知識;學會看營養標示上的熱量、糖、鈉含量;辨別加工和原型食物

本書後面也有提到健康是種長期投資,可以減少未來支付的醫療費用

⬛如何選擇-2

面對兩難的困境時,你其實要思考的不是該選哪一個,而是加入新的選項,把「該怎麼辦」變成「還能怎麼辦」

例如夢想和現實,不是二選一,而是可以問問看「有沒有可能在兼顧現實朝夢想前進」、「如果要追夢,我還有多少時間準備」、「從現在開始,我要做什麼才能追夢」

這讓我想到看課外書和寫文章,以前我是大二是寒暑假的時看課外書,在學期間就限制自己,但我發現其實不用一刀切,所以後來在學期間,也會持續看課外書和寫文章,然後依照課業進度去進行動態調整,也讓我在學期內兼顧,也學會用一些技巧,例如二八法則和以終為始

另外,我一開始是以閱讀的內容,來做為寫文章的內容,之後發現學校的課程和生活,也是很好的寫作題材,這些都可以納入寫作的題材內,現在也寫出熱情來了,希望我這一生都維持這樣的習慣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以下內容摘引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作者: 艾瑞克.喬根森 學會快樂,欲望少但更好
Thumbnail
以下內容摘引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作者: 艾瑞克.喬根森 學會快樂,欲望少但更好
Thumbnail
以下內容摘引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作者: 艾瑞克.喬根森
Thumbnail
以下內容摘引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作者: 艾瑞克.喬根森
Thumbnail
本書說明瞭財富創造的流程、槓桿的種類、以及心靈哲學,著重在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成為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主人。作者分享如何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以及人生哲學。
Thumbnail
本書說明瞭財富創造的流程、槓桿的種類、以及心靈哲學,著重在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成為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主人。作者分享如何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以及人生哲學。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第三到五章中,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第三到五章中,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書中第一和第二章,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書中第一和第二章,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一直都被教育著,要努力才會成功,做得越多才會獲得越多,但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走錯,越努力只是讓自己離成功越遠而以。大家都想賺錢,想方設法看是否能賺更多,但事實上,我們可能都努力錯了方向。 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作者是比爾.蘇西斯,他是「咖啡館投資人」這場運動的創始人,也是一家財富
Thumbnail
我們一直都被教育著,要努力才會成功,做得越多才會獲得越多,但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走錯,越努力只是讓自己離成功越遠而以。大家都想賺錢,想方設法看是否能賺更多,但事實上,我們可能都努力錯了方向。 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作者是比爾.蘇西斯,他是「咖啡館投資人」這場運動的創始人,也是一家財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