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生中,這麼多時間,都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呢?
記得國中和高中,我們好像花了很多時間上學、讀書、考試很多時間是什麼概念,就是去學校上課8小時以上,然後上課結束後繼續讀準備大考的時候,真的也各種焦慮和緊張和壓力吧
你要說這些是真心最想要做的事情嗎?
好像也不是吧
想想看寒暑假的時候做什麼,那可能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吧
那如果未來工作的話,如果是一份不喜歡的工作
那一天有8小時甚至更久都不是自己的時間
扣掉通勤、家務等等雜事,那一天可能只有5個小時以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
其實,說我對於大學生活嗎?
應該算是部分滿意的,當然報告考試壓力也是有,
但至少我大三後有開始用一些我的興趣
可能是些課外學習,或者寫文章這類
但我害怕在未來無法延續呀
不過我曾經想過,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後來我覺得,活著是一種體驗
因為只有體驗是真實的
那如何讓體驗變好?讓未來有更好的體驗?
我想到幾種方向
1 找尋自己喜歡的工作
2 找個不太影響生活的工作,其餘時間大力從事興趣
3 研究投資理財
確實,之前是看了些職涯的內容,也看投資的內容
而在一些評估之後,我覺得研究投資是個好的方向
有些人會傾向用實習找尋職涯,而我是更傾向用這個時間好好學投資啦
因為賺錢的話,錢來了之後如何管理,這也就是理財投資的重要性
另外,未來不確定性太多,加上要讀研所,未來工作情況如何太難預測
但是投資的話,就未來會持續進行的,是幾乎超過20多年的事情吧
如果是有一些錢呢?
有些錢的話,就可以有更多選擇,例如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選擇轉職、選擇減少工作時數
更多的一些錢,就可以選擇是不是都可以不工作了
也因此,這一路下來,我就也找到學習投資的方向了
當然,學累了之後,也去做一些興趣,例如分享大學生活
股票用指數投資為主,算是的相對可以花少點時間心力的投資策略,不過需要長期的心態
加密貨幣,則是現貨為主,定期定額,低位掛單加碼,高位考慮套現的方法
幣市會需要更多一點時間心力,但我認為這回報很值得
這部份僅個人投資方式,並非投資建議
而上面學習方向,每個人學習方項可能不同,就提供參考
上面算是一個過程吧,想說可以跟大家分享個,大家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