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生這麼多時間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這成為我學習投資的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的疑惑】

為什麼人生中,這麼多時間,都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呢?

記得國中和高中,我們好像花了很多時間上學、讀書、考試

很多時間是什麼概念,就是去學校上課8小時以上,然後上課結束後繼續讀

準備大考的時候,真的也各種焦慮和緊張和壓力吧

 

你要說這些是真心最想要做的事情嗎?

好像也不是吧

想想看寒暑假的時候做什麼,那可能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吧

 

那如果未來工作的話,如果是一份不喜歡的工作

那一天有8小時甚至更久都不是自己的時間

扣掉通勤、家務等等雜事,那一天可能只有5個小時以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

 

【大學生活和人生方向】

 

其實,說我對於大學生活嗎?

應該算是部分滿意的,當然報告考試壓力也是有,

但至少我大三後有開始用一些我的興趣

可能是些課外學習,或者寫文章這類

但我害怕在未來無法延續呀

 

不過我曾經想過,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後來我覺得,活著是一種體驗

因為只有體驗是真實的

 

那如何讓體驗變好?讓未來有更好的體驗?

我想到幾種方向

1 找尋自己喜歡的工作

2 找個不太影響生活的工作,其餘時間大力從事興趣

3 研究投資理財

 

【投資方向】

 

確實,之前是看了些職涯的內容,也看投資的內容

而在一些評估之後,我覺得研究投資是個好的方向


有些人會傾向用實習找尋職涯,而我是更傾向用這個時間好好學投資啦

因為賺錢的話,錢來了之後如何管理,這也就是理財投資的重要性

另外,未來不確定性太多,加上要讀研所,未來工作情況如何太難預測

但是投資的話,就未來會持續進行的,是幾乎超過20多年的事情吧

 

如果是有一些錢呢?

有些錢的話,就可以有更多選擇,例如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選擇轉職、選擇減少工作時數

更多的一些錢,就可以選擇是不是都可以不工作了

也因此,這一路下來,我就也找到學習投資的方向了


當然,學累了之後,也去做一些興趣,例如分享大學生活

【目前個人投資策略】

 

股票用指數投資為主,算是的相對可以花少點時間心力的投資策略,不過需要長期的心態


加密貨幣,則是現貨為主,定期定額,低位掛單加碼,高位考慮套現的方法

 

幣市會需要更多一點時間心力,但我認為這回報很值得


這部份僅個人投資方式,並非投資建議

而上面學習方向,每個人學習方項可能不同,就提供參考

 

上面算是一個過程吧,想說可以跟大家分享個,大家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討論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aven 學姊-avatar-img
2025/04/06
從你去年七月寫作一年回顧看到你,我看到的是一個一直成長、並思考想要生活的人,我覺得很棒,請繼續創作唷!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Raven 學姊 謝謝您的鼓勵!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1
【該不該丟掉的思考題目】 近期有整理家裡,因為現在房間床上鋪東西真的非常多,有看一些極簡的書和文章 後來發現整理過程中,對於該丟掉還是不該丟,也會有些思考題目,想說可以紀錄一下跟大家分享喔 1 過去這段時間裡拿出來的機會高嗎? 有些東西,過去一段時間內都沒用,這時候可丟的機率就比較高 例如
Thumbnail
2025/01/11
【該不該丟掉的思考題目】 近期有整理家裡,因為現在房間床上鋪東西真的非常多,有看一些極簡的書和文章 後來發現整理過程中,對於該丟掉還是不該丟,也會有些思考題目,想說可以紀錄一下跟大家分享喔 1 過去這段時間裡拿出來的機會高嗎? 有些東西,過去一段時間內都沒用,這時候可丟的機率就比較高 例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我活著有意嗎? 工作難道就只是為了求生存嗎? 這些很多奇怪的見解來自於你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我活著有意嗎? 工作難道就只是為了求生存嗎? 這些很多奇怪的見解來自於你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社論討論了人生中的多個主題,包括自己的價值、年輕時的決策、以及對自我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社論討論了人生中的多個主題,包括自己的價值、年輕時的決策、以及對自我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管選的是興趣,還是專長當道的工作,這都是在讓社會選擇我們,你自願給了它對你喊價的空間。
Thumbnail
不管選的是興趣,還是專長當道的工作,這都是在讓社會選擇我們,你自願給了它對你喊價的空間。
Thumbnail
玩樂不代表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意義是自己賜予的,所以簡單說:只要當下自己是享受的就是有意義!如果生活太計較代價和小心翼翼,那真的會錯過很多認識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玩樂不代表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意義是自己賜予的,所以簡單說:只要當下自己是享受的就是有意義!如果生活太計較代價和小心翼翼,那真的會錯過很多認識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這裡指的是心智有沒有給自己再一次選擇的空間,不然就只是生下來花錢的,30 歲注定一事無成。
Thumbnail
這裡指的是心智有沒有給自己再一次選擇的空間,不然就只是生下來花錢的,30 歲注定一事無成。
Thumbnail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作者從哲學角度思考,讓你脫離人生困境
Thumbnail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作者從哲學角度思考,讓你脫離人生困境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