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解離症都會有身份認同轉變症狀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 :不一定

解離症的常見症狀分類

大概分成以下六項:

  • 失憶
  • 現實感喪失
  • 自我感喪失
  • 身份認同混淆
  • 身份認同轉變
  • 功能性神經症狀(在ICD-10中是把DSM-5-TR轉化症的神經症狀分在解離症底下)


每個症狀各自都有不同的表徵型式、持續時間、輕重之分,每位患者的病況都不相同:

有的是只有單一症狀但持續時間長達幾十年只有輕重程度在起伏

有的是每次發作的症狀會不同,一發作就是嚴重程度高但持續時間短,大概幾天內就回歸正常

所以有沒有身份認同轉變症狀,要看的是患者本身的病況,而不是單以病名去看待。

(就像大家都知道感冒時有可能會發燒,但不代表每個感冒的人就一定都會發燒,有的人感冒時可能只有咳嗽流鼻水)


備註

#轉化症在DSM-5中提及的功能性神經症狀,依ICD-10解離診斷碼分類為:

  • F44.4 解離性運動紊亂疾患:無力或癱瘓、異常動作(顫抖、肌肉張力、肌肉痙攣、走路障礙)、吞嚥困難、說話異常(發音障礙、口齒不清、大舌頭、失聲)
  • F44.5 解離性癲癇疾患:癲癇
  • F44.6 解離性麻木或疏離感疾患:感覺喪失/麻木、視聽嗅覺異常
  • F44.7 混合型解離及轉化疾患:混合型


個人情況

我的病況從開始諮商到目前追蹤觀察了一年多幾個月,是六種症狀都有,持續時間雖然都能說是算長,不過主要是這六種症狀的佔比比例會變來變去,當有一兩個症狀比較嚴重時另外的幾個症狀就會減輕(但又不會減到沒有,可惡),大概是2-4週左右,就會輪替成另個症狀比較嚴重,有夠迷的。

不過整體而言,我猜我的病況應該在患者中是屬於中間偏好一點的程度吧。跟一發作就要送急診,或是只能長期住院或長照的患者比起來,我的程度算輕很多了,至少現在還能夠維持住日常生活工作,只是會被變化無常的症狀干擾到很火就是了(特休都用在讓症狀回穩而不是去旅遊玩樂真的好虧,我也想出國玩耍QwQ),要是能慢慢往輕度靠攏就好了。


avatar-img
31會員
51內容數
在得知自己解離症狀及未知創傷後,決定把例行的心理諮商及自我剖析視為日常生活必須事項,並為了好轉開始留下相關記錄、筆記。經過幾個月的考慮,打算將零碎的紀錄整理成文章發表出來。希望透過能慢慢集成的文章,能讓親友有個管道了解情況,及回覆些不容易用口語表達的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堁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不一定 解離症算是個類別統稱,在解離症底下還有許多子診斷。多重人格疾患(MPD)已改名為解離性認同疾患(DID, 也可稱解離性身份疾患),DID只是解離症子診斷中的其中之一。 子診斷有時為了方便會簡稱為解離症,但這並不等於解離症就是單指某個子診斷。
A:不一定 解離症算是個類別統稱,在解離症底下還有許多子診斷。多重人格疾患(MPD)已改名為解離性認同疾患(DID, 也可稱解離性身份疾患),DID只是解離症子診斷中的其中之一。 子診斷有時為了方便會簡稱為解離症,但這並不等於解離症就是單指某個子診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今天又請醫生開了一個診斷證明書, 它上面的東西我有看沒有懂, 後來我照了像, 請中醫師幫我看一看, 中醫師說這個就是你本來都有的症狀阿, 只是添加了一些字而已, 聽起來好像沒問題, 但是我看起來很有問題啊, 我忍不住把我的診斷證明書傳給我老公, 我說我看來需要治療, 我想要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因為前陣子突發的家庭事件,導致我命理學習進度落後,這幾天才開始慢慢補回來 (嗚嗚嗚...補的好痛苦QQ) 然後,一口氣補課的情況就會出現,老是聽到同個命題被不斷地提出,不管用什麼形式問、什麼條件問,都換湯不換藥,直白地說那個問題就是: 我能不能有發橫財的機會? 何謂發橫財?就像是樂透、簽賭、
我得了傳說中的解離氏失憶症, 這個病非常的麻煩常常都會忘記東西, 之前是記憶順行也發生, 逆行到兩三歲, 今天妹妹拿給我的資料, 不曉得裡面是什麼東西, 因為還沒拆, 他也沒有告訴我誰拿給他的, 竟然到現在還沒有找到, 我完全忘記了我放在哪裡, 找到真的快死掉了, 而且我的
Thumbnail
是極權產生阿Q,還是阿Q需要極權,誰也說不清。 唯一知道的,就是只要不尊重生命,生命就會滋養不受尊重的東西。
Thumbnail
之前在方格子的討論區打了聲招呼,看到有留言說到:最近很多小說作者到方格子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但前天看到最喜歡的作家橘子也到方格子,覺得很開心<3
Thumbnail
聽聞日本的Uniqlo開放刺繡服務之後,就躍躍欲試。目前全國只有屈指可數的店鋪有提供這樣的服務,本次就帶大家去實地直擊第一線流程,看看要怎麼才能拿到超可愛的客製化刺繡衣物! 日本Uniqlo刺繡服務 刺繡衣物須知 不能是聯名商品 特殊材質不能刺繡(一般的棉質衣服都可以) 非UQ產品不能刺繡
Thumbnail
A :不一定 解離症的常見症狀分類,大概分成以下六項: 失憶、現實感喪失、自我感喪失、身份認同混淆、身份認同轉變、功能性神經症狀 每個症狀各自都有不同的表徵型式、持續時間、輕重之分 每位患者的病況都不相同,有沒有身份認同轉變症狀,要看的是患者本身的病況,而不是單以病名去看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今天又請醫生開了一個診斷證明書, 它上面的東西我有看沒有懂, 後來我照了像, 請中醫師幫我看一看, 中醫師說這個就是你本來都有的症狀阿, 只是添加了一些字而已, 聽起來好像沒問題, 但是我看起來很有問題啊, 我忍不住把我的診斷證明書傳給我老公, 我說我看來需要治療, 我想要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因為前陣子突發的家庭事件,導致我命理學習進度落後,這幾天才開始慢慢補回來 (嗚嗚嗚...補的好痛苦QQ) 然後,一口氣補課的情況就會出現,老是聽到同個命題被不斷地提出,不管用什麼形式問、什麼條件問,都換湯不換藥,直白地說那個問題就是: 我能不能有發橫財的機會? 何謂發橫財?就像是樂透、簽賭、
我得了傳說中的解離氏失憶症, 這個病非常的麻煩常常都會忘記東西, 之前是記憶順行也發生, 逆行到兩三歲, 今天妹妹拿給我的資料, 不曉得裡面是什麼東西, 因為還沒拆, 他也沒有告訴我誰拿給他的, 竟然到現在還沒有找到, 我完全忘記了我放在哪裡, 找到真的快死掉了, 而且我的
Thumbnail
是極權產生阿Q,還是阿Q需要極權,誰也說不清。 唯一知道的,就是只要不尊重生命,生命就會滋養不受尊重的東西。
Thumbnail
之前在方格子的討論區打了聲招呼,看到有留言說到:最近很多小說作者到方格子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但前天看到最喜歡的作家橘子也到方格子,覺得很開心<3
Thumbnail
聽聞日本的Uniqlo開放刺繡服務之後,就躍躍欲試。目前全國只有屈指可數的店鋪有提供這樣的服務,本次就帶大家去實地直擊第一線流程,看看要怎麼才能拿到超可愛的客製化刺繡衣物! 日本Uniqlo刺繡服務 刺繡衣物須知 不能是聯名商品 特殊材質不能刺繡(一般的棉質衣服都可以) 非UQ產品不能刺繡
Thumbnail
A :不一定 解離症的常見症狀分類,大概分成以下六項: 失憶、現實感喪失、自我感喪失、身份認同混淆、身份認同轉變、功能性神經症狀 每個症狀各自都有不同的表徵型式、持續時間、輕重之分 每位患者的病況都不相同,有沒有身份認同轉變症狀,要看的是患者本身的病況,而不是單以病名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