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限定:你對自己的故鄉了解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小時候常常聽到別人說嘉義市是個文化沙漠,由於那時的我比較好動,有時間就往外跑,寧願整天泡在球場也不願靜下心來讀個幾本書,就算是聽到它被稱為文化沙漠也不以為意,甚至心裡還有些認同。長大離家後,陸續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為了能好好介紹自己的家鄉,我才開始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塊土地。


到底什麼是文化?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定義,所謂的文化是指人類群體組成社會後逐步累積的生活進化,包含了語文、藝文、科學、宗教等等面向。而基於以上的定義,嘉義市是個文化匱乏的地方嗎?沒有悠長的歷史?沒有藝術發展?沒有宗教信仰活動?沒有在地風俗習慣?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事實並非如此。


[附註]國家教育研究院:「文化在人類學及社會學中,指社會生活特質的總和,舉凡社會生活中不屬於本能行動的部分,均可視為文化的內容,是人類智慧進步的成績;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風俗習慣、社會組織、宗教、道德規範、典章制度等等。」


歷史演進

地方文獻中記載,嘉義市是座歷史悠久的老城,從清代建城至今已有約四百年之久,但在外來勢力到來以前,這裡曾是原住民的活動範圍。

  • 荷蘭據台之前,平埔族諸羅山社在此生活。
  • 荷蘭據台時期,荷蘭人招順平埔族,並對此地加以經營。
  •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鄭氏王朝開始漢人制度,建立一府(承天府)二縣,當時嘉義地區隸屬天興縣。
  • 施琅打敗鄭氏家族後,清朝設立一府(臺灣府)三縣,嘉義地區改屬諸羅縣
  • 清康熙年間,縣署用木柵築城,是清朝在台的第一座城,名為諸羅城。由於形狀似桃,因此諸羅城又稱之桃城
  • 清乾隆年間,在地人民協助清兵對抗林爽文反清之戰,當朝為嘉許人民忠義,將諸羅改為嘉義
  • 清光緒年間,台灣正式設省,嘉義縣改隸屬台南府。
  • 清光緒甲午戰敗,清日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開始進入日治時期
  • 西元1906年,嘉義發生大地震,城垣幾乎全毀,僅東門殘存。隨後日本政府對嘉義做城市建設,並興建阿里山森林鐵路進行林木運輸,開啟了蓬勃的林業發展
  • 西元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台灣改歸中華民國


換句話說,現在的嘉義地區經歷過最初原住民部落活動,以及荷蘭人、明鄭王朝、清當朝、日本、中華民國等數個政權的統治與經營,才一步步發展成了現在的都市樣貌。


藝文發展

相較於前述源遠流長的歷史,藝術反而沒有獲得太長久的發展,主要都是從日治時期開始。

  • [美術] 嘉義畫都之名起源自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曾以「嘉義乃畫都」為題報導了嘉義藝術家入選首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之人數占兩成,而當時陳澄波先生和林玉山先生等人皆是嘉義地區的代表藝術家。
  • [工藝] 交趾陶是嘉義的在地傳統工藝,一種透過低溫彩釉的製陶技術,也是漢朝時期從廣東傳入台灣的建廟技術,但實際開始興盛則是從日治時期開始。值得一提的是,嘉義市政府向來積極推廣交趾陶之美,除了於嘉義市立博物館常設交趾陶展覽,自西元1997年開始每年舉辦嘉義交趾陶藝術節,而著名的兩大交趾陶藝師葉麟趾與林添木亦皆為嘉義人。
  • [工藝] 嘉義還是石猴的故鄉,石猴雕刻與交趾陶同為重要的傳統工藝。嘉義市政府自西元2008年開始每年舉辦雕刻賽,創作者從八掌溪河床中拾回石材再加以設計,打造成獨一無二的雕塑品。
  • [音樂] 嘉義管樂之都源自於日治時期成立的第一支本地學生吹奏樂隊,從此管樂風潮蔓延開來。而嘉義市政府自西元1993年開始每年舉辦嘉義市國際管樂節,邀請世界各地的管樂團體到此表演,除了有室內外管樂節目,還會有管樂踩街活動,儼然成為了國際著名音樂饗宴。


[附帶一提]嘉義市中山路上曾有一間在地老書店叫做「讀書人文化廣場」,老嘉義人喜歡稱它為「讀書人」。讀書人在地營業了20多年,位在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築內,它不只賣圖書還賣了許多的文具小物,是很多嘉義在地人的回憶。讀書人於2015年結束營業,承億商旅集團於隔年接續承租該棟建築物,取而代之的是「承億小鎮慢讀」。


名勝古蹟

嘉義市擁有幾百年的歷史文化,即使經過了多個朝代變遷,老城市的巷弄內仍留有許許多多歲月的痕跡。

  • 紅毛井(荷蘭時期):荷蘭人為了經營嘉義地區,進駐人員越來越多,而為飲用水鑿井,也就是現在位於嘉義市蘭井街上的紅毛井。
  • 蘭潭/紅毛埤(日治時期/荷蘭時期):紅毛埤為荷蘭人開鑿的埤塘,提供水師教戰演習及灌溉。日治時期,為了能提供嘉義地區穩定可靠的水源,總督府將其修建為水庫,成了現在的蘭潭。
  • 嘉邑城隍廟(清康熙時期/廟宇):嘉邑城隍廟是清朝時期由官方建立的三大城隍廟之一。
  • 史蹟資料館(日治時期/神社):史蹟資料館的前身乃是日治時期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經修復後於西元2001年開館展示嘉義在地文物,是認識嘉義的好去處。
  • 阿里山小火車(日治時期/林業發展):阿里山小火車屬於阿里山高山林業鐵路系統,興建於日治時期,始於林木開採運輸,隨後因應觀光需求而客運化。
  • 北門車站(日治時期/林業發展):北門車站設立於日治時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
  • 檜意森活村(日治時期/林業發展):檜意森活村是台灣最大的木造日式宿舍群,是日治時期因阿里山林業開發所建立的官方宿舍。
  • 嘉義文化創意園區(日治時期/製酒廠):嘉義文化創意園區的前身是嘉義酒廠,為台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酒廠。而嘉義酒廠的前身是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嘉義工場,建造於日治時期。
  • 嘉義市立美術館(日治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市立美術館的前身是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舊址,落成於西元1937年日治時期,於西元2020年翻修完畢。
  • 嘉義獄政博物館(日治時期/監獄):嘉義獄政博物館的前身是嘉義舊監獄,興建於日治時期。


其他

除了上述的歷史演進跟藝文發展以及我所列舉的名勝古蹟,嘉義市還有很多的地方限定。關於那些小時候習以為常的生活習俗跟習慣用語,離家後才知道原來全都是地方特色。

  • 每年農曆七月採輪流普渡的習俗。
  • 鬼門關後城隍爺會夜巡諸羅城,以提醒孤魂野鬼回陰間。
  • 三餐都可以吃的嘉義火雞肉飯是知名的台灣美食。
  • 豆花不加糖水,要加豆漿
  • 吃涼麵要加白醋,而白醋是嘉義人的白色沙拉醬
  • 單向道只規定三輪以上車輛禁止進入(亦即機車跟腳踏車不在此限,可雙向通行)。
  • 家課是什麼?家課是嘉義人的家庭作業
  • 擦子是什麼?擦子是嘉義人的橡皮擦
  • 公媽位是什麼?公媽位是講課老師正前方的位子


結語

了解自己的故鄉讓我對於伴我成長的土地有了更深的認同感,雖然現在的我已經離開故鄉很多年了,但我還是很喜歡那個陪我長大的地方。你是否也曾經好好的認識你的故鄉呢?期待你的分享,也歡迎有空到我的故鄉嘉義來玩。



你好!我是三土。謝謝你看到最後...

  • 若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歡迎追蹤我,我會持續分享我的生活小經驗。
  •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送我愛心,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對攝影有興趣的人歡迎追蹤我的IG,沒興趣的人也可以來隨意逛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1/18
了解自己的故鄉,讓人對於伴隨自己成長的土地產生感情,也更會關心它。台灣因為歷史錯縱複雜,曾經一度除了台北,幾乎都被戲稱文化沙漠。三土細細爬梳資料,一定發現嘉義也是充滿文化的地方,只是有人不懂欣賞。但如果還發現有什麼闕如,也可以試著補足它,已經是大人的愛鄉人可以思考喔。❤️
三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8
陽台觀察者 收到收到!附帶一提,我寫這篇文章是想試著把我認識的故鄉寫下來,也許有機會可以感染到其他讀者也一起思考欣賞並真心喜歡你的我的他的故鄉。
我蠻喜歡嘉義的,雖然大部分的嘉義人的回應都是:「恩~是蠻宜居的啦~很適合養老,而且到處都是公園」
三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7
伊本|藍色圖書館 哈哈哈,我覺得嘉義是個適合小旅行的地方!步調慢慢的,想上山就去阿里山,想吃美食就去找找在地人推薦的火雞肉飯,然後看看古蹟,去特色咖啡小店坐坐,都很好。
妳真是嘉義通! 下次來去雙忠廟走走吧~
三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9
陳思潔嘉義市文雅國民小學 哇哇,遇到高手。厲害厲害~~
CHENG-WEI LIN-avatar-img
2024/02/19
原來是這樣,嘉許人民忠義
三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9
CHENG-WEI LIN 結果我自己有點忘記,重讀文章 🤣🤣🤣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4/02/04
我對台中還有好多不了解的地方~
三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5
Thomas Tang 等你了解完寫一篇呀,下次忘記還可以複習🤭
avatar-img
三土 | 不聊天的沙龍
123會員
59內容數
🧐🧐🧐
2024/06/08
你是否了解台灣的採礦歷史?
Thumbnail
2024/06/08
你是否了解台灣的採礦歷史?
Thumbnail
2024/02/18
我眼中的台日同異處還有哪些呢?
Thumbnail
2024/02/18
我眼中的台日同異處還有哪些呢?
Thumbnail
2024/02/17
我眼中的日本跟台灣有什麼同異之處?
Thumbnail
2024/02/17
我眼中的日本跟台灣有什麼同異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關於探索家族過去的文章,充滿了豐富的家族故事以及日治時期的歷史線索。來自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的吳淳畇老師為大家解密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祕密,並分享她對家族史的興趣。這是一次瞭解家族歷史的絕佳機會。
Thumbnail
關於探索家族過去的文章,充滿了豐富的家族故事以及日治時期的歷史線索。來自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的吳淳畇老師為大家解密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祕密,並分享她對家族史的興趣。這是一次瞭解家族歷史的絕佳機會。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初學者的障礙,終於到了最後的大魔王:敬語(けいご)。
Thumbnail
初學者的障礙,終於到了最後的大魔王:敬語(けいご)。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Elena,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民族系三年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系上的選修課「民族地理」,這周老師和我們介紹了「歷史的地圖與地圖的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實作時間老師和我們介紹了非常有趣的互動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從國小以來,無論是歷史課還是地理課我們都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Elena,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民族系三年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系上的選修課「民族地理」,這周老師和我們介紹了「歷史的地圖與地圖的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實作時間老師和我們介紹了非常有趣的互動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從國小以來,無論是歷史課還是地理課我們都
Thumbnail
長大後為了好好介紹自己的故鄉,我開始深入了解伴我成長的地方。
Thumbnail
長大後為了好好介紹自己的故鄉,我開始深入了解伴我成長的地方。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日文呢?在這篇文章跟你分享一些我學習日文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日文呢?在這篇文章跟你分享一些我學習日文的心路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