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聞導報】判決書必須公開嗎?

2024/03/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在2023年年底,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明年1月上線,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此舉引發擔憂,中國實施10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
2024.1.15 依據臺灣中央社的報導:
(1) 中國法界一度擔心裁判文書上網公開會終止,繼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澄清只是上網的標準需要「優化」後,近日再明確提出會加大上網力度,稱上網文書數量應當「保持相當規模」。
(2)「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司法公開並不意味著所有司法訊息都要在網路上發布,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需要「優化」,將按「穩慎適當」等原則持續推進,從未叫停過文書上網。同時將另建案例庫相互補充。

本集許律師將在節目後半小時【兩岸法律熱點追蹤】檢視臺灣與中國的法制,討論判決書是否應該公開的法律問題。

raw-image



本集重點

  1. 這一份「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建設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的通知」,簡稱「裁判文書庫通知」,原來是一份法院內部檔案,不知為什麼,在網路上流傳,並引發討論。有記者向最高人民法院確認,最高人民法院予以確認消息來源。
  2. 面對這樣的回應,最高院很快地又於2023年12月22日發佈《關於徵集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的公告》(以下簡稱《案例庫公告》)。案例庫的建設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檔”的重要指示精神。
  3. 中國最高院一方面緊收裁判文書的使用與公開,另一方面又緊鑼密鼓強化「案例庫」的指導,引發了許多在在野法曹的質疑與疑慮: 在有公開的裁判文書網,為何還要建立一個內部的裁判文書資料系統,同時還要強化外在案例庫的指導?
  4. 從法律面來看,裁判公開有沒有更深入更堅實的法理依據?
  5. 司法公開的法理原則主要在於公開透明,使全體國民能夠監督法院司法,並確保審判獨立。故判決不公開往往會是藏汙納垢的開始。
  6. 民主國家基於法治國原則及民主原則,著重的是如何健全司法,保持司法獨立。集權國家重視的「移風教化」反而不在考量之內。
  7. 臺灣在戒嚴時期,司法也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黑暗史。政治干預司法審判的案件屢見不鮮,未審先判,甚至還有「法院是國民黨開的」流傳。民眾對於司法的不信賴,在臺灣解嚴後快40年的今天,這樣的不信賴感依舊還是揮之不去。臺灣現在是所有裁判都公開了嗎?
  8. 在臺灣實務上運作上,有幾類非公開審理的案件的判決書是不公開的,但因為不公開就無法接受大眾檢視,故開始有法院利用延遲公開的方式來平衡兼顧。
  9. 中國限縮裁判公開的數量,其實也反應了中國的整體氛圍走向越來越極權的色彩,雖然中國有強調會集中「案例庫」的公告,提供人民對法的認知。但案例庫是否真的能取代裁判書的公開?
  10. 中國的案例庫 作為「參考案例」,其法律位階為何?法官在適用法律的順序,是否受到參考案例影響?參考案例算是法院「判決先例」嗎?拘束法院嗎?
  11. 過去臺灣也有透過司法實務案例,由最高法院選出「判例」,當作法源依據,但2019年7月4日,臺灣的判例制度已經正式走向歷史,強調「個案審理」,同時透過大法庭制度來統一法律見解。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646/id/148852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