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聞導報】判決書必須公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在2023年年底,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明年1月上線,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此舉引發擔憂,中國實施10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
2024.1.15 依據臺灣中央社的報導:
(1) 中國法界一度擔心裁判文書上網公開會終止,繼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澄清只是上網的標準需要「優化」後,近日再明確提出會加大上網力度,稱上網文書數量應當「保持相當規模」。
(2)「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司法公開並不意味著所有司法訊息都要在網路上發布,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需要「優化」,將按「穩慎適當」等原則持續推進,從未叫停過文書上網。同時將另建案例庫相互補充。

本集許律師將在節目後半小時【兩岸法律熱點追蹤】檢視臺灣與中國的法制,討論判決書是否應該公開的法律問題。

raw-image



本集重點

  1. 這一份「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建設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的通知」,簡稱「裁判文書庫通知」,原來是一份法院內部檔案,不知為什麼,在網路上流傳,並引發討論。有記者向最高人民法院確認,最高人民法院予以確認消息來源。
  2. 面對這樣的回應,最高院很快地又於2023年12月22日發佈《關於徵集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的公告》(以下簡稱《案例庫公告》)。案例庫的建設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檔”的重要指示精神。
  3. 中國最高院一方面緊收裁判文書的使用與公開,另一方面又緊鑼密鼓強化「案例庫」的指導,引發了許多在在野法曹的質疑與疑慮: 在有公開的裁判文書網,為何還要建立一個內部的裁判文書資料系統,同時還要強化外在案例庫的指導?
  4. 從法律面來看,裁判公開有沒有更深入更堅實的法理依據?
  5. 司法公開的法理原則主要在於公開透明,使全體國民能夠監督法院司法,並確保審判獨立。故判決不公開往往會是藏汙納垢的開始。
  6. 民主國家基於法治國原則及民主原則,著重的是如何健全司法,保持司法獨立。集權國家重視的「移風教化」反而不在考量之內。
  7. 臺灣在戒嚴時期,司法也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黑暗史。政治干預司法審判的案件屢見不鮮,未審先判,甚至還有「法院是國民黨開的」流傳。民眾對於司法的不信賴,在臺灣解嚴後快40年的今天,這樣的不信賴感依舊還是揮之不去。臺灣現在是所有裁判都公開了嗎?
  8. 在臺灣實務上運作上,有幾類非公開審理的案件的判決書是不公開的,但因為不公開就無法接受大眾檢視,故開始有法院利用延遲公開的方式來平衡兼顧。
  9. 中國限縮裁判公開的數量,其實也反應了中國的整體氛圍走向越來越極權的色彩,雖然中國有強調會集中「案例庫」的公告,提供人民對法的認知。但案例庫是否真的能取代裁判書的公開?
  10. 中國的案例庫 作為「參考案例」,其法律位階為何?法官在適用法律的順序,是否受到參考案例影響?參考案例算是法院「判決先例」嗎?拘束法院嗎?
  11. 過去臺灣也有透過司法實務案例,由最高法院選出「判例」,當作法源依據,但2019年7月4日,臺灣的判例制度已經正式走向歷史,強調「個案審理」,同時透過大法庭制度來統一法律見解。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646/id/14885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78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3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Thumbnail
2025/04/13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條文,已於6月26日生效。近日,總統賴清德、行政院、監察院及民進黨51名立委,分別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Thumbnail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條文,已於6月26日生效。近日,總統賴清德、行政院、監察院及民進黨51名立委,分別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Thumbnail
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2024年1月上線,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此舉引發擔憂,中國實施10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這樣的制度,對於實際在中國大陸執業的律師會有什麼影響嗎?
Thumbnail
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2024年1月上線,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此舉引發擔憂,中國實施10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這樣的制度,對於實際在中國大陸執業的律師會有什麼影響嗎?
Thumbnail
本文討論臺灣電子簽章法是否應排除司法程序的適用,分析現行條文與修正草案的異同,並提出相關觀點。
Thumbnail
本文討論臺灣電子簽章法是否應排除司法程序的適用,分析現行條文與修正草案的異同,並提出相關觀點。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最高法院和臺灣高等法院的一些判決,以及勞動契約終止事由的相關法律原則和要求,強調了終止契約時必須說明原因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關於終止契約事由的存證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最高法院和臺灣高等法院的一些判決,以及勞動契約終止事由的相關法律原則和要求,強調了終止契約時必須說明原因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關於終止契約事由的存證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