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長,我們如何面對霸凌?| 上篇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網站所展示的兒少統計專區資料顯示,台灣的校園霸凌案件以肢體霸凌類型為最多,言語霸凌為次要,最末為關係霸凌;點開網站下方的「校園霸凌 通報及確認件數統計」,會發現自2016至2023年以來,霸凌的通報案件與確認案件數量 近乎是年年攀升。


回顧最近的霸凌相關新聞,相信家長們也很難忘記於去年發生的豐原高中學生輕生案,這種種案例似乎都隱隱提醒著我們,霸凌事件,是處理教育議題時很難繞開的部分。

教育部修訂的「校園暴力防治準則」於2023年8月宣布將修正條文,欲將「師對生」與「生 對生」的處理方式分離,也在「生對生」案件判別標準上面,增進了只要傷害超出一般社 會所能忍受程度,便都能進入調查程序的等等二十餘項條文。

政府雖然開始注意起了校園霸凌的議題,但是「預防」往往是比「治療」還要好的途徑,所以,除了依靠政府帶來的保障,我們不免要問問自己,能在這項議題上為孩子做什麼?



| 日常傾聽,是很重要的途徑 |


raw-image


孩子平日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課後補習,近乎佔去了一天當中三分之二的時間,而這三分之二,便是家長們無法看到的部分,孩子在學校過得如何?是否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家長們不可能跟著孩子去上學,所以,下課後的「聊天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這不僅能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也能透過交談與傾聽的過程,使孩子練習表達的方法,並且認知到父母是自己能夠說出真實話語的存在,而家長們也千萬不要時常抱持批判、嚴厲的態度面對孩子傾訴的話語,適時的給予建議,好好的、專注地傾聽,才是能使孩子感到安心的方法。

畢竟,令我們最痛心的,無非是孩子遭受到了欺壓後,卻不敢、也不會發出伸援,不是嗎?


在撰寫這篇文章時,我們訪問到了一位孩子也曾遭受到霸凌的母親,在這裡,我們稱她為小佐媽媽。

談到小佐在小學時受到霸凌的經歷,小佐媽媽的眼神透露出幾許黯淡,但是很快又堅定了起來。

小佐當時所在的班級有一個特殊生,那名學生的反應相較於同齡人更加遲鈍,對於課業的掌握度也較為低落,所以常被班上的幾名領頭人物嘲笑,而小佐是唯一一名主動站出來協助該名學生,並輔導其作業的。然而,狀況卻越演越烈,小佐的同學們無法理解她為何要幫助該生,於是也對小佐發起了排擠,甚至開起了小佐與該生關於性方面的羞辱與玩笑。

小佐對此感到相當受傷與挫折,因為當事情曝光後,對方的家長矢口否認,並指責小佐汙衊他們,而小佐媽媽也是在此時驚覺到,儘管老師大部分時間都與學生們待在一起,但是,有一些死角仍然是學校與家長們看不見的,而孩子們往往極為擅長運用那些死角來進行隱密的、持續性的暴力。


當時,與小佐同時遭到霸凌的學生家長曾致電來向小佐媽媽還原當時的狀況,但是,小佐對於是否要將這些事情進行更進一步的處理卻有些恐懼,她不知道當她將這些事件再度闡述出來時,是真的能夠改變任何現狀嗎?


小佐媽媽看見了小佐的心理掙扎後感到相當心疼,那一刻,她下定決心,要打破傷害的循環。從此以後,她花了相當長的時間陪伴小佐,她向小佐說了各式各樣的故事,也常常和她一起騎腳踏車,她鼓勵小佐鼓起勇氣面對問題,也告訴她:「每個人一定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我們必須經過很多的成長,才能慢慢縮小自己的缺點、找到自己的優點,小佐今天選擇將真相說出來,不僅僅代表小佐已經具備了勇氣,同時也是讓那些傷害小佐的人成長,並意識到,這件事情是錯的,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喔。」


小佐在這樣的過程中,終於漸漸敢於捍衛自己的感受,並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正面迎接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




彬森林 IG:https://reurl.cc/4WE12j

彬森林 FB:https://www.facebook.com/beingforest

彬森林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kp9ob8wf3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彬森林教育協會
2會員
5內容數
彬森林致力於給孩子真 、善、美的教育,希望把善良與溫柔種植在孩子心中。
彬森林教育協會的其他內容
2024/01/19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2024/01/19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2024/01/11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年代裡,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不再急躁,並靜下心來感受世界呢?
Thumbnail
2024/01/11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年代裡,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不再急躁,並靜下心來感受世界呢?
Thumbnail
2024/01/08
2023年邁入尾聲,在每一年的結尾,彬森林往往會舉辦一場冬祭慶典,以好好回顧今年度過的日子,並展望明年。
Thumbnail
2024/01/08
2023年邁入尾聲,在每一年的結尾,彬森林往往會舉辦一場冬祭慶典,以好好回顧今年度過的日子,並展望明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