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癒觀景台 - 新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佛學了那麼多年,都把佛法當文學、哲學跟生命科學在學,沒什麼在打坐實修,反倒是這幾年開始做真吾法後,因工作需要,越來越常靜坐,後面也就養成了靜坐習慣。

但也沒什麼實質進展,四禪八定這東西只在書上看前人講過,自己從來沒做到過,我就先訂了個目標,希望此生能見到無身或無我。

不過修行見地這東西其實是需要累積的,以佛法來說叫聞思修。隨著我對生命對世界有越來越多理解,知道了更多方法破除了更多盲點,靜坐時的身心變化跟實際體悟也隨之變動。

上禮拜,我第一次在靜坐時體驗到似乎是前人說的"前念已走後念未來",但只有非常非常短的一剎那,一發現,"我"瞬間就又跑回來了。

真的欸,古人誠不我欺,佛陀沒在唬爛我,不讓感官和語言所形成的過往經驗干擾後,生命是另一個模樣。這個體驗我真的受益良多,可能就像基督徒聽到上帝向他說話一樣。

從那之後,我的腦好像甚麼東西變了,真要講的話我會說我的「理智」好像更多了,煩惱也不是說就這麼變少了,而是我的理智不會在讓那些煩惱繼續往下發展。

我第一個破除的,就是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單身也許就是要我學會什麼,那就安心地學下去,但因為習氣阿、因為各種生活經驗、社會文化什麼的關係,讓我有很多錯覺,我會更想要伴侶關係。

既然孤單寂寞讓我煩惱,那我不一定要解決那個孤單寂寞,那很有可能只是另一個更大的幻相,就不要再被騙了。

「不談解脫,才得真解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聊癒觀景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於是乎醫者可以做的,我覺得就是辨別眼前人是A、B還是C,是A就陪同理解自身受傷狀況,使其有清楚認知;是B就持續給予資源,拓展他的認知,使其心志越來越強大,做出對現況更好的選擇;是C就相對單純了,想盡辦法減少他負重前行的阻礙,互相學習,也一起見證生命經驗帶來的智慧與榮耀。
他有一句話很打動我,他說「要讓人身心安靜放鬆下來,你只能比對方更鬆更靜。」 我知道這是真的,這是我當媽媽最大的體會。廷小時候是高敏感、高固著的孩子,負面情緒常像海浪一樣淹沒他,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
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中,要是有任何善的改變,都來自於我試著理解自己,或是有貴人試著了解我怎麼了,沒有誰解決了什麼,我只是更理解我自己的人性跟習性,然後試著做更好的選擇。
旁人好奇這個過程到底是什麼,我覺得小邱像是某種與身體溝通的夥伴,或是引言者。從各式各樣微小的訊號中,聆聽身體此刻述說的故事,以及對我們發出的對話邀請,把這些訊號及故事分享給我,並順著流把對話和相處的空間讓給我與自己的身體,加上具體不飄渺的建議,從而展開新的自癒的可能。
所有的「事」都有源頭及其所反映的現象,有些需要讓大腦來面對,但有些則只是需要好好地聽身體說話。
佛陀很早就教導過,人所受的苦很多都來自渴愛的心態,而所有的渴愛都來自很深很深的卑微。那個問句的背後意義,都在在顯示了我需要我喜歡的人喜歡我才可以,但我從來沒問過自己,人家為甚麼一定得喜歡你?你又為甚麼不喜歡你自己? 「你想開始怎麼喜歡自己?」
於是乎醫者可以做的,我覺得就是辨別眼前人是A、B還是C,是A就陪同理解自身受傷狀況,使其有清楚認知;是B就持續給予資源,拓展他的認知,使其心志越來越強大,做出對現況更好的選擇;是C就相對單純了,想盡辦法減少他負重前行的阻礙,互相學習,也一起見證生命經驗帶來的智慧與榮耀。
他有一句話很打動我,他說「要讓人身心安靜放鬆下來,你只能比對方更鬆更靜。」 我知道這是真的,這是我當媽媽最大的體會。廷小時候是高敏感、高固著的孩子,負面情緒常像海浪一樣淹沒他,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
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中,要是有任何善的改變,都來自於我試著理解自己,或是有貴人試著了解我怎麼了,沒有誰解決了什麼,我只是更理解我自己的人性跟習性,然後試著做更好的選擇。
旁人好奇這個過程到底是什麼,我覺得小邱像是某種與身體溝通的夥伴,或是引言者。從各式各樣微小的訊號中,聆聽身體此刻述說的故事,以及對我們發出的對話邀請,把這些訊號及故事分享給我,並順著流把對話和相處的空間讓給我與自己的身體,加上具體不飄渺的建議,從而展開新的自癒的可能。
所有的「事」都有源頭及其所反映的現象,有些需要讓大腦來面對,但有些則只是需要好好地聽身體說話。
佛陀很早就教導過,人所受的苦很多都來自渴愛的心態,而所有的渴愛都來自很深很深的卑微。那個問句的背後意義,都在在顯示了我需要我喜歡的人喜歡我才可以,但我從來沒問過自己,人家為甚麼一定得喜歡你?你又為甚麼不喜歡你自己? 「你想開始怎麼喜歡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純粹享受生命
Thumbnail
關於冥想課堂上的分享,以及提到對於這個觀唸的深入體驗,並且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文章提到了個人在面對感受,念頭和負面情緒時的想法和作法。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自己成功的欣賞和接納自己失敗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享受寂寞,我會學新的事物來轉移注意力、分散注意力。還有會聽音樂冥想、深思熟慮自己需要謹慎思考的事。書中的提到,不論是哪種情緒,都是我們心靈的養分,試著讓寂寞陪我們作伴吧。把所有情緒當成內心堅強的後盾。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純粹享受生命
Thumbnail
關於冥想課堂上的分享,以及提到對於這個觀唸的深入體驗,並且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文章提到了個人在面對感受,念頭和負面情緒時的想法和作法。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自己成功的欣賞和接納自己失敗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享受寂寞,我會學新的事物來轉移注意力、分散注意力。還有會聽音樂冥想、深思熟慮自己需要謹慎思考的事。書中的提到,不論是哪種情緒,都是我們心靈的養分,試著讓寂寞陪我們作伴吧。把所有情緒當成內心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