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疫情期間,積累的手術,特別是骨科相關手術,受惠於以情後逐漸恢復正常,有助於台灣醫療器械公司業績。聯合骨科是亞洲唯一通過FDA認證和歐盟CE認證的人工關節製造商,全球市佔0.5%,台灣市佔28-30%。
公司簡介
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4129.TW)成立於1993年3月,為台灣自有品牌骨科醫療器材廠商,是亞洲唯一通過美國FDA、歐洲CE、及中國認證的廠商。近年完成通路製造垂直整合,打造全球性通路,在全球有45個國家,有上市銷售其產品,其中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日本、中國市場都是採取直銷模式,但受到中國採取國家統一採購政策影響。自營毛利率約70-80%,經銷的毛利率約為50%。2023Q3產能利用率約80%
新竹廠、高雄路竹廠、大陸山東廠是聯合骨科的三個廠房。新竹廠是人工關節的主要生產基地,負責生產人工關節的所有零件和組件。路竹廠則是鈦合金醫材鍛造廠,負責生產人工關節所需的鈦合金零件。山東廠是人工關節手術用醫療器械產品的專業生產廠家,負責生產手術刀、手術器械等產品
自2022年以來,由於疫情後手術需求的增加,人工關節的銷售一直保持蓬勃發展,並持續到2023年。
在今年的法說會,公司方也表達,子公司即將實現轉虧變盈。過去這些子公司投入較多營業費用,導致整體業務的槓桿比例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隨著銷售成長的提速,預計營收將迎來短期利潤大幅增長,並有機會實現營業利潤的新高峰。
產業現況: 骨科醫療產業是一個專注於對有骨骼變形、骨骼、關節、肌肉、韌帶、肌腱、神經和皮膚異常的患者進行診斷、矯正、預防和治療,是一個成熟的產業,要獲得醫師青睞,必須有良好的品牌、口碑。骨科產品市場近年穩健擴展,2023年骨科市場有590億美元,年成長6.5%,預估至2028年將達到約576億美元,預估CAGR 5.2%。全球骨科產品主要的廠商有下列廠商:- Arthrex Inc.、Stryker Corporation、DePuy Synthes、Medtronic plc、Integra lifesciences、Wright Medical Group N.V.、NuVasive, Inc.、Sanofi S.A.、Smith & Nephew plc、Zimmer Biomet,隨著全球高齡化,人工關節市場不斷擴大,2023年市場銷售額為214億美元,年增7.4%。聯合骨科全球市場佔有率僅有0.5%,在台灣、菲律賓有28-30%市佔率,在台灣的市占率為第二,近次於占比第一的Zimmer Biomet(台灣市佔40%)。聯合骨科有自有品牌"",並採取me-better的策略,逐步分食人工關節這塊大餅。
銷售地區:2023Q1~Q3各區域營收占比,台灣23%,美國17%,歐洲30%。1~9月業績成長對比2022同期在台灣成長約26%,美國成長48%,歐洲市場成長46%,日本成長45%,但中國衰退44%。外銷的成長動能明顯,2023第三季法說會,董事長認為到2024年,依然能維持20%得成長。
產品組合:人工關節 (人工髖關節與人工膝關節) 88.4%,脊椎產品 (併購冠亞生技)9.7%,其他產品 0.7%,代工產品 1.2%。
財務數據: 營收成長動能在2022Q4,因原供應商缺貨,聯合骨科打入法國市場,帶動歐洲營收在2022、2023年增52.6%、41.7%。台灣則獲得競爭對手的市占及自費產品銷售增加,讓營收年增9-15%增長。23Q3毛利率78%,營業利益率18.32%,稅後淨利率12.09%。營業費用穩定。大股東持股比率50.5%,籌碼穩定。
潛在風險
但是公司在2023年開始,存貨增加的速度加快,推測為了應付客戶需求,有相對較多備貨,存貨周轉循環的天數也隨之增加。若營收增速減緩,可能會對公司收益有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