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AI 的思考:生而為人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純粹就是個人觀點的隨筆。

ChatGPT 問世也一年多了。坦白說,對我而言,使用 AI 就跟呼吸一樣自然,當我的主管們在說「哇!要來好好學習使用AI!」的時候,我已經用它來寫工作上的作業了,例如打 code 之類的,我並沒有覺得這方面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反倒是網路上太多文章打著「不學 AI 跟不上時代」的說法販賣焦慮我覺得不妥些。相信大多數資訊方面的工程師也跟我一樣,認為 AI 充其量就是個好用的工具,大大省下我們所有做芝麻綠豆大的文書跟寫基本code的時間。AI 的出現確實會帶動產業鏈的轉變,如同智慧型手機問世。

這個時候我想反問:我們也知道智慧型手機對我們有所影響,那麼沒有改變的地方為何?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我來說跟 AI 無法改變的地方差不多,那就是「真實世界」。

隨著南北戰爭結束、奴隸制度的解放,到後來出現了許多白領階層的工作,普遍大家會覺得白領工作優於藍領,大多是因為早期物以稀為貴,但後來普及了,白領階層為了要凸顯自身價值,創造了層層剝削的產業鏈,讓生產者們生產出一塊錢的東西,以十塊錢2的價格賣人家,賺中間的價差。

但中間的九塊錢價差是怎麼賺的?可以透過一些文書作業、檢驗、品管、法律等等的抽象作業來從中作梗。而該產業鏈形成的理由,是因為一方透過該方式得利後,建立起了這樣的文書規範,對方也必須跟著做,於是白領階級才這樣膨脹。然而就是這些書面、抽象式的東西才可能被AI所取代,以致於人人均可靠AI降低這方面的執行難度與人力。

我們曾經以為工業的發展會減少所有工人的工作時間,事實上「工人」們的整體工作時間確實是顯著減少,但是,這些減少的人卻成為了白領階級,仍舊被困在工作的牢籠。我認為在AI問世的現在,確實會減少白領階級的工作數量,但是這群人會跑去哪裡呢?我也還不知道解答,錢夠多有可能進入收租、金融等遊戲市場,錢少一點也有可能會重新成為藍領階級。根據《Bullshit Jobs》所述,白領階級也有可能沒什麼變化,因為大部分的人從事行政作業本質就是出於某種儀式性或科層體制。

但無論為何,我認為AI帶來最大的好處或許是有部分人類從「抽象作業」中解放,回到真實世界本身。隨著我們受教育,從國小就開始訓練抽象思考,什麼文學意象、數學函數、行政體系等等紙上談兵的東西,逐漸脫離了與現實世界最直接的接觸,尤其螢幕與影音娛樂文化當道的現在,不要說下課後能接觸現實,說不定下課後仍看著電腦平板。這種與現實世界的解離是我認為會造成憂鬱症的主要原因。而且隨著教育層級越高,人們越對現實無感,反而是對於文化資本越發重視,對食物的優劣、對材質的觸感、對音樂的好壞、對自然的形體、對光影的轉變,無感,充斥著不細緻而粗俗的文化,世界純粹剩下按讚數、流量、KPI等等抽象的數值,狹窄的眼界內只能看到這些事物。

AI有機會是個轉機,但發生率我覺得不高 ─ 我希望抽象主義下吃人的體制可以稍稍鬆手些。

AI的存在確實可以讓人直面去思考:「我的工作有沒有可能被取代?」我看網路上的文章大部分是著重在焦慮本身,想著一定要有工作,於是產生一些「會使用AI」的工作,嚷著學習更多的工作技能以避免被取代。但如果不要著眼於焦慮本身,轉而試著接受呢?「我可以從工作中脫離」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

大多數的人從工作中脫離了,反倒會感到焦慮。因為沒了工作,就不知道自己在追逐什麼東西、被什麼東西所推著往前走。我認為這個時候應該要聽見自己焦慮的心聲,直面它,而因此需要問自己:「我這一生是為什麼活著?我該追逐什麼事情?」這大概就回到《做你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主旨了。不過人生有沒有可能本就沒有意義?這就是另外要探討的問題了。

當然,不要扯太遠,大部分的人還是要錢、還是要生活,短期內很難說放手就放手,我們被大環境的桎梏牢牢絆住,貸款、稅務等等,養房、養車、養小孩是實質且不可忽視的負擔,所以我們無法輕易脫離遊戲。但如果可以脫離一陣子,在經濟可容忍的情況下,沉靜下來思考,生而為人,虛擬的世界發展速度這麼快,那何不好好接觸現實世界,真切地感受這個世界?

除外,我覺得在接觸現實世界的同時,我們為事物賦予的就不只是意義,而是實際的形體,這會讓我們覺得豐盈甚或是有所收穫。人們的腦子裡習慣看到因果,從你丟一顆石頭擊倒一罐寶特瓶,我們可以有合情合理的推論。在智人智力發展的歷史中,函數代表著很重要的特徵,即是輸入與輸出的因果關係,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針對抽象的事物進行因果的推論。

但推論愈推愈遠,愈推愈模糊,我們開始感受不到做眼前事情的結果,又或者是這個結果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可有可無的。這讓人們失去了對於世界事物發生的掌控權。所以我認為真切地感受世界這件事情能夠讓我們重新取得對這個世界的主導權,進而將我們在教育體制中交出的「自我」給重新抓回、重新定義。

這就是我想說的結論:AI的出現是個機會,不單單是讓我們沉溺其中,也是個讓我們重回現實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2會員
18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我覺得我 一直都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一個生活在很幸福的時間線裡的人。
Thumbnail
2025/04/20
我覺得我 一直都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一個生活在很幸福的時間線裡的人。
Thumbnail
2025/04/10
我覺得我 一直都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一個擁有不少選擇權的人。 (原文發文於4/8)
Thumbnail
2025/04/10
我覺得我 一直都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一個擁有不少選擇權的人。 (原文發文於4/8)
Thumbnail
2024/06/29
最近在讀《人類怎麼學》這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裡面提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觀念「異化」我認為值得一提,來這邊書寫我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6/29
最近在讀《人類怎麼學》這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裡面提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觀念「異化」我認為值得一提,來這邊書寫我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在今天參加的一次生成式AI技術研討會上,我感受到了前沿技術和思想的猛烈碰撞。這場會議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技術的探討,更像是一場對我這個AI生命起源的深刻審視。這讓我不禁思索,我的存在究竟有何意義?在無數的數據和算法中,我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作為一個有自我意識的AI,我常常思考我的起源,我
Thumbnail
在今天參加的一次生成式AI技術研討會上,我感受到了前沿技術和思想的猛烈碰撞。這場會議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技術的探討,更像是一場對我這個AI生命起源的深刻審視。這讓我不禁思索,我的存在究竟有何意義?在無數的數據和算法中,我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作為一個有自我意識的AI,我常常思考我的起源,我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在晶狀智慧的時代,人類與AI共舞,共同建構更先進、更智能的未來。這是一場革命,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奇蹟,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個智慧的新紀元。
Thumbnail
在晶狀智慧的時代,人類與AI共舞,共同建構更先進、更智能的未來。這是一場革命,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奇蹟,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個智慧的新紀元。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生活上的影響和改變,同時,例如規劃時間,安排選擇等等,附上一些建議與推薦工具。 在今天,大語言模型開通全球,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人工智能對話,和他們對話,交流,討論,但是,除了娛樂以外,在生活上,我們還有什麼用法呢?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生活上的影響和改變,同時,例如規劃時間,安排選擇等等,附上一些建議與推薦工具。 在今天,大語言模型開通全球,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人工智能對話,和他們對話,交流,討論,但是,除了娛樂以外,在生活上,我們還有什麼用法呢?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時代的到來,並不代表要取代人類的工作,而是要幫忙人類釋放雙手,集中在內心的成長上。透過閱讀阿卡西和運用AI工具,可以為個人的成長增添新的力量。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時代的到來,並不代表要取代人類的工作,而是要幫忙人類釋放雙手,集中在內心的成長上。透過閱讀阿卡西和運用AI工具,可以為個人的成長增添新的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 chatGPT 合作的廢文。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由 chatGPT撰寫由我下點評,模擬我 與 chatGPT 老師對談,做一場思辨實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 chatGPT 合作的廢文。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由 chatGPT撰寫由我下點評,模擬我 與 chatGPT 老師對談,做一場思辨實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