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到職場:我身邊的那些人-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有個朋友,阿人。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


阿人有著高學歷,一開始我只知道他在北部念書,回中部工作。他本人沒講過,也沒有多數資優生的驕傲感,人很隨和好相處,工作也認真,也很好聊,學歷這件事是主管大嘴巴講出來的。


阿人因為有著目標,所以一直往他的目標邁進,為了更進一步,還去國外研讀相關學歷。(一個能在國外念書生活跟當家教的人,老和我說他語文能力不好,就知道他有多謙虛。)念完書後便朝著他的目標邁進。


我記得當他主持第一場公開活動的時候,我和其他朋友還坐在台下當椿腳,當時我真的覺得他很勇敢。阿人持續的在那塊領域默默耕耘,但老天爺就是愛開玩笑,對象也很固定,固定到我認為換一個人老天爺會不爽吧(?)。


認真的人不一定得到回報,光怪陸離的事發生太多了,讓他沒有辦法繼續下去,決定暫時休養一陣子。休養期間為了不造成家人的負擔,他也很盡力的用當時他能做到的方式養活自己。其中一個方式讓他損失慘重,不得以中斷休養,必須馬上外出工作。也因為這個轉折讓他開起了頻道,拍一些生活有感的影片,生活有部份重心轉移到影片上。


影片下有些留言,有時我看了會覺得很好笑,例如:你一直這麼衰是有沒有想過自己有問題?之類的言論。老實說會有這種想法的人邏輯實在很不通,「都被別人遇到了,還輪得到你遇到嗎?(無論好事壞事)」、「最苦的肯定是當事人,以為當事人沒用腦袋想過或改善嗎?就是有,所以才有一堆光怪陸離的事出現」,這是我看到這些內容的想法。


但阿仁一笑置之,偶爾看一下留言回應一下網友的機掰,基本上他不看留言的,怕內心受傷。我也覺得沒事不要看留言,但該嗆還是得嗆回去,畢竟要當瘋子,一定要當最瘋的那個。


阿仁換了跑道後一樣默默的在努力著,幾經轉折,找到了個待遇不錯,業務內容又是他擅長的工作。


祝福阿仁。


光是能和同事變朋友,交情又能持續10年以上不間斷,很不容易,我們都是不容易的人。

生活上遇見的人、事、物,融入我的文字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那些對於自己有廣泛人脈的人來說,在他們離開職場之後,有多少是還有用的人脈?或是好朋友,我是說真的好朋友那種,那種你可以沒事情約出來聊天打屁看電影、COVID期間居家隔離還能幫忙送食物那種。
剛進職場的瑄瑄,很享受工作上的和樂氣氛,偶爾跟同事聚餐分享工作上的點點滴滴,把同事當朋友的瑄瑄也很樂意說出自己想法。直到有一天意外得知,原來自己的沒心機,在同事眼裡竟是個說話不經大腦,要小心防範的人。 想跟同事當朋友的你,怎麼看?
Thumbnail
職場是每個人都會必經的一條路,人來人往的人流,離職與在職都是我們會經歷的過程,但這對於重感情的人或是迷茫不已的人來說跟每個離職的朋友道別卻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從大學開始打工到現在的我已經步入社會七年左右了,目前在第三家公司上班了,見過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這些經歷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喜怒哀樂的日常,都是
Thumbnail
看到職場故事的徵文,一直很想動筆寫自己的經驗,但又覺得這90%以上需要歸功於幸運。在職場交到朋友、有人可以談心、可以分享人生大小困難、可以聊到童年經驗等等所謂私密的話題,在一天要待八小時以上的公司,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事。這樣的論點似乎和好多職場心得或職場經驗背道而馳,所以遲遲無從下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那些對於自己有廣泛人脈的人來說,在他們離開職場之後,有多少是還有用的人脈?或是好朋友,我是說真的好朋友那種,那種你可以沒事情約出來聊天打屁看電影、COVID期間居家隔離還能幫忙送食物那種。
剛進職場的瑄瑄,很享受工作上的和樂氣氛,偶爾跟同事聚餐分享工作上的點點滴滴,把同事當朋友的瑄瑄也很樂意說出自己想法。直到有一天意外得知,原來自己的沒心機,在同事眼裡竟是個說話不經大腦,要小心防範的人。 想跟同事當朋友的你,怎麼看?
Thumbnail
職場是每個人都會必經的一條路,人來人往的人流,離職與在職都是我們會經歷的過程,但這對於重感情的人或是迷茫不已的人來說跟每個離職的朋友道別卻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從大學開始打工到現在的我已經步入社會七年左右了,目前在第三家公司上班了,見過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這些經歷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喜怒哀樂的日常,都是
Thumbnail
看到職場故事的徵文,一直很想動筆寫自己的經驗,但又覺得這90%以上需要歸功於幸運。在職場交到朋友、有人可以談心、可以分享人生大小困難、可以聊到童年經驗等等所謂私密的話題,在一天要待八小時以上的公司,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事。這樣的論點似乎和好多職場心得或職場經驗背道而馳,所以遲遲無從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