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生命中舉足輕重的1%?我看動畫「葬送的芙莉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天,孩子與我分享了一部動畫:“葬送的芙莉蓮”。他說是老師推薦的,並且是一部很適合“老人”觀看的動畫。他甚至提到老師看了都感動得流淚。這位老師是一位男老師,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能讓一位男老師如此感動呢?這真的引起了我的興趣。


故事大意


打開Netflix,影片的開頭讓我感到十分有趣。一般來說,勇者的故事都是從一隻惡龍開始,然後國王召集勇者們討伐惡龍。但在“葬送的芙莉蓮”中,故事卻從勇者們打敗魔王、受到國家熱烈歡迎的情景開始。在慶祝活動和流星雨的夜晚結束後,身為精靈、擁有比一般人更長時間的生命的主角芙莉蓮,與夥伴約定了五十年後要一同欣賞更美的流星。


接下來,故事轉到五十年後,其他勇者已經老去,而芙莉蓮幾乎看不到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在一次美麗的流星雨觀賞後不久,人類勇者欣梅爾走向死亡,芙莉蓮才意識到自己對夥伴的陌生,這也開啟了她想瞭解人類的動機。故事就從這裡展開⋯⋯。


雖然動畫仍在陸續上映中,我才剛跟進沒多久,但其中有些片段已經讓我感動萬分。今天,我想分享其中的一個片段。


生命中舉足輕重的1%


在故事開始沒多久,當芙莉蓮與矮人族戰士艾冉再次相遇時,矮人告訴芙莉蓮,儘管這段冒險只占據她生命中短短的十年,卻足以對她產生深遠的影響。以精靈千年的生命相對比,這十年只是整個壽命的1%。換算成人類的百歲壽命,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年而已,更別說平均餘命大約八十歲,1%也佔不到一生中的一年。


然而,回想起來,很多時候,人生的轉捩點經常就在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中發生。或許是上了某堂課、聽了某個演講、遇見了某個人,或者發生了某件事,當下做出的某個選擇,就讓人生開始一點一滴地走向不同的道路。或許在當下無法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但回頭看時,才發現原來從那個時間點開始,一切都不同了。


這樣的時刻其實不少。比較重大的如,選擇大學、選擇科系,進入哪個行業,選擇哪一份職務,結婚與否、生小孩與否、買房或租房等等。而更微小的日常選擇,影響我們更深,只是我們不一定察覺。例如每抽一根煙、喝一瓶酒,背一個單字、算一題數學、寫一篇文章、做一個看似無傷大雅的惡事,或者發出一個善念與善舉。每一次的選擇,看起來都只佔生命中極小的一部分,卻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當中,塑造了現在的我們。


現在的你,是不是喜歡自己的模樣呢?如果是,那真是太好了。這一定是因為你在每次的選擇中,追隨著真心,堅持著,才變成了今天的你。如果還有未滿足的期望,渴望改變的地方,那也沒關係。只要從現在開始,在每一次的選擇中重新書寫,一點一滴地,最終就會轉向你想要的方向,路也會逐漸在眼前展開。因為改變,很少是一夜之間完成的。


在這個過程中,請不要忘記給予自己肯定和鼓勵。看見自己付出的努力和一步步的進展,這是一個漫長而寶貴的過程。


成長與改變路上,我們一起加油打氣,祝福你,我的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7會員
152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文章有雷,慎入------------------ 和摯友們一起走過的10年冒險旅程,即使不到人生中百分之一的時光,卻成為活了千年以上的主角精靈芙莉蓮心中緬懷的永恆記憶。
Thumbnail
------------------文章有雷,慎入------------------ 和摯友們一起走過的10年冒險旅程,即使不到人生中百分之一的時光,卻成為活了千年以上的主角精靈芙莉蓮心中緬懷的永恆記憶。
Thumbnail
今年最喜歡的動畫作品沒有之一,如果要我選擇一個主題來概括整部作品給我的觸動,我想會是故事中如何描繪,有限的生命所留下來的,存在的痕跡與證明。
Thumbnail
今年最喜歡的動畫作品沒有之一,如果要我選擇一個主題來概括整部作品給我的觸動,我想會是故事中如何描繪,有限的生命所留下來的,存在的痕跡與證明。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從壽命長達數千年的精靈「芙莉蓮」的視角出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她本對朝生暮死的人類毫無興趣,卻在勇者「欣梅爾」逝世後興起探索人類情感的念頭。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底蘊在於其將「永恆」的概念擬人化,並以此主導角色與情節的發展,從而能在深度與戲劇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從壽命長達數千年的精靈「芙莉蓮」的視角出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她本對朝生暮死的人類毫無興趣,卻在勇者「欣梅爾」逝世後興起探索人類情感的念頭。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底蘊在於其將「永恆」的概念擬人化,並以此主導角色與情節的發展,從而能在深度與戲劇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不同於其他冒險動畫以血脈噴張的戰鬥為主,反而以英雄的逝世作為開場,慢慢的、溫溫的情感流動更讓人感受到這10年時光之於主角芙莉蓮有多麼的重要。10年的時光對於芙莉蓮來說不到人生的百分之一,但卻是這不到百分之一的時光讓她理解了與人相處的情誼,並決定展開一趟名為「再見」的旅程。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不同於其他冒險動畫以血脈噴張的戰鬥為主,反而以英雄的逝世作為開場,慢慢的、溫溫的情感流動更讓人感受到這10年時光之於主角芙莉蓮有多麼的重要。10年的時光對於芙莉蓮來說不到人生的百分之一,但卻是這不到百分之一的時光讓她理解了與人相處的情誼,並決定展開一趟名為「再見」的旅程。
Thumbnail
追漫畫時原本對尤蓓爾與蘭特這一對沒什麼感覺,直到動畫播出,以及漫畫進行到帝都,忽然覺得這一對很好嗑。
Thumbnail
追漫畫時原本對尤蓓爾與蘭特這一對沒什麼感覺,直到動畫播出,以及漫畫進行到帝都,忽然覺得這一對很好嗑。
Thumbnail
那場隆冬後,她失去親愛的母親,也開始要分擔城裡主人的責任
Thumbnail
那場隆冬後,她失去親愛的母親,也開始要分擔城裡主人的責任
Thumbnail
但《葬送的芙莉蓮》最迷人的,還是它在精神層面上,對世事與人心的疼惜吧。兩代的主角群,都會因為你的開心而開心,有著「努力了解彼此」的心意,看見裹足不前的冒險者會想硬拉一把。他們不在意天國的真假,但對於死後留下什麼給彼此,讓他(們)記得,給他(們)陪伴,比什麼都在乎。
Thumbnail
但《葬送的芙莉蓮》最迷人的,還是它在精神層面上,對世事與人心的疼惜吧。兩代的主角群,都會因為你的開心而開心,有著「努力了解彼此」的心意,看見裹足不前的冒險者會想硬拉一把。他們不在意天國的真假,但對於死後留下什麼給彼此,讓他(們)記得,給他(們)陪伴,比什麼都在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