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而起的沖繩八重山之旅:寫在《安雅之地》小說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原刊載在 Readmoo 閱讀最前線

理應熟悉卻陌生的土地

每個人開始注意「歷史」的契機略有不同,但綜觀我周圍多數人的經驗,有個極為相似的愁緒藏在每個人的生命裡:為什麼理應熟悉的事物,卻感到如此陌生?

我第一次看《海的彼端》的預告片,就被當中的一句話深深地吸引:「以前媽媽明明總是在講臺語,我們卻只是聽,但從沒想要開口講過。到底是為什麼?」

說那句話的人是沖繩八重山第二代台灣移民,而至於為什麼沒想過要開口說,紀錄片也已經給予答案。因為台灣移民普遍有被當地人歧視的經驗,便會本能性地想隱藏台灣人的一面。在那樣的氛圍下,說日語自然是比說媽媽的母語,還要更「正確」的選擇。

「八重山」是什麼山?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心裡升起這樣的疑問。其實八重山是日本沖繩縣多座小島的合稱,包含石垣島、竹富島、西表島、與那國島等,有些島距離台灣比沖繩本島還近,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與那國島,離台灣東部僅111公里。

雖然八重山距離台灣頗近,但台灣對八重山卻是陌生的。

與那國島「最西端之地」背面,標示距離主要都市的距離,Photo by 班與唐

與那國島「最西端之地」背面,標示距離主要都市的距離,Photo by 班與唐

為什麼我會被八重山的台灣移民吸引?我認為《海的彼端》紀錄片裡的這一幕,深深引起我的共鳴。家族的第三代玉木慎吾,在樂團表演時對台下大喊:「我是沖繩縣石垣島出身的台灣混血。」他不想再隱藏台灣人身分,他想大聲喊出來,想更瞭解為何自己留著台灣人的血液,但為何對台灣如此陌生?

看到那幕,我想起每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用不流轉的台語跟小吃店頭家點餐,但頭家還是會用「國語」再次確認。那種想進入卻不得而入的受挫與焦慮,我在玉木慎吾身上得到強烈共鳴。很多時候,並非是誰想拒絕他人進入,僅是歷史堆砌而起的陰錯陽差,造就了集體得承擔的罪惡感。

有趣的是,那樣的罪惡感會激起一些年輕世代(容我這樣稱呼自己)的好奇心,成為繼續探尋下去的動力。

家族的謎題是寫《安雅之地》的動力

以前我也沒想過要瞭解台灣歷史,頂多欣賞歷史建物,進去裡面的咖啡廳消費,且嚐懷舊氣氛。真正讓我念頭轉變的關鍵,是某次媽媽不經意提起,曾外祖父曾去日本留學,在二二八後回台灣,後來又回日本。那時我正在讀陳舜臣《半路上》,對媽媽說的事情極為震驚,不免一直將曾外祖父跟陳舜臣的經歷連結在一起。

對我來說,曾外祖父生命歷程的最大謎題是:為什麼要離開/回來?

曾外祖父的謎團帶我走到了圖書館書架前,我開始找在日本的台灣人資料。約莫同一個時期,我看完了《海的彼端》紀錄片,也偶然讀到松田良孝先生的《八重山的台灣人》。書中提到許多台灣移民家族的故事,我總是忍不住在讀的時候,揣想曾外祖父在日本的心情會是如何,也對沖繩的八重山群島更加好奇。每接觸到一本書、一篇資料,我都想問:他們為什麼想要離開台灣?為什麼想要去八重山?

根據上述作品的訪談紀錄,玉木家族第一代是在二二八事件後,感受在台灣生活愈趨不易,才下定決心回去戰前就經營過的石垣島,重新開始新生活。書中有另一名人物,吳蒼生先生,則跟玉木家族有完全不同的經歷,曾在農會工作過,是移民台灣人中少數會文書工作的人。他在二二八事件後,跟一些台灣人躲藏了好幾天,再偷偷搭船逃到八重山地區。或許因為牽涉了政治敏感性的緣故,所以他一生都是以無國籍的身分居住在石垣島。

我在他們的經歷裡反覆看到關鍵詞「二二八」,引起我的好奇心,繼續循著這條線索搜尋,發現早有學者提及二二八事件受難的琉球人,且2016 年也有青山惠昭跨國向台灣政府提出二二八受難賠償的勝訴案例

這些若有似無的牽連,將台灣與沖繩八重山緊密地相連在一起,而作為一名書寫小說的人,難以揮去想將這個概念延伸成一篇小說的構想。於是,我決定試著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敘述一個逃亡者與八重山移民相遇的過程,並且伴隨當時與那國島與南方澳之間盛行的走私貿易,形塑一場海上的冒險之旅。

可是,不知道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在2020年初與家人去沖繩玩,埋下想完成《安雅之地》的決心時,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緊張時刻。我在那霸的購物商場目睹口罩被遊客搶購一空,隔天準備立即飛回台灣。那刻我的內心吶喊:我有可能再來沖繩嗎?

2020 年初與家人去沖繩,懷疑是此生最後一次踏上沖繩土地,Photo by 班與唐

2020 年初與家人去沖繩,懷疑是此生最後一次踏上沖繩土地,Photo by 班與唐


疫情期間的遠距調查

2020 年我只抵達沖繩本島,也是多數人台灣人熟識的沖繩。雖然沒機會實地走訪石垣島、與那國島與其他離島,但我還是想試著將《安雅之地》完成,憑藉在台灣勉強能取得的書籍、研究資料,再輔以強大的 Google 地圖、搜尋 YouTube 的八重山旅遊 vlog,來建構我對八重山地區的想像。

然而,歷史小說畢竟描述的時空背景,與現今狀況有段差距。小說提到的石垣島名藏地區台灣村,早已跟現今的樣貌非常不同。因此,我內心升起訪問當地台灣移民的想法,便鼓起勇氣聯繫了在石垣島當導遊的謝安琪小姐,詢問她是否能幫忙引介受訪人。

很幸運地,謝小姐幫我找到願意接受訪問的一對夫妻,其中一位是吳蒼生先生的後代,從小在台灣長大,後來嫁到沖繩石垣島;另一位是台灣移民第二代,從小在石垣島長大。整個訪問過程,由謝小姐協助拿著手機鏡頭,替我問訪問的問題,我在台灣這端,盯著窄小的電腦螢幕,看受訪者說孩時在名藏地區玩水的事情、辛苦做農作的往事,偶爾會聽到熟悉的台語夾雜在日語之中,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另外,謝小姐跟松田良孝記者也認識,因此我有幸在撰寫小說期間,向松田良孝先生詢問一些歷史細節作為參考。

在新冠肺炎發生之前,我沒想過靠腦袋吃飯的寫作工作,會因為全球性的疾病受到阻礙。我蹲在台灣做「鍵盤田調手」,常感嘆憑資料無法得知路的坡度、田跟海的距離等。有次看新聞說沖繩的酒精不夠用,只好拿泡盛(沖繩特產烈酒)來充當,納悶我這輩子會不會不可能走訪石垣島、與那國島了?

可是誰也無法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我能做的只有努力把構想化為小說,做好一切小說家能做到的事情。

就在我將小說稿交給出版社的數月後,日本旅遊重新開放了。

我馬上研究怎麼去與那國島、石垣島,發現交通成本確實比去沖繩本島還高,難怪多數台灣人不太會去這些小島。不過歷史小說家的優點就是不嫌旅程麻煩,所以我還是咬緊牙,硬是訂好了從那霸機場轉石垣機場,再轉與那國機場的兩段機票。

旅程第一天,我就直攻與那國島,轉了兩班飛機才抵達與那國機場。接待我的 DiDi 交流館小池局長很驚訝,問我怎麼沒先在那霸或石垣島住一晚?畢竟我太想緊抓住實地走訪與那國島的機會,忍不住把行程塞得滿一些。

在我來與那國島前,對這座曾經盛行走私貿易,且有女巨人伊索巴(イソバ)統治傳說的小島,賦予難以靠近、張狂的形象。想不到我一出機場,路上車輛稀疏,幾乎都是和藹的農用小貨卡,用非常悠閒的步調過著日常生活,餵養石垣牛,或是種一些蔬菜農作。

看著曾經繁華的走私重鎮久部良,現在比我見過的任何一個漁港還要安靜,有種不可思議的反差感。我將與那國島的寧靜留給真實時空,在小說裡依舊保留張狂、多金的走私形象,也承諾小說出版後會跟與那國島的朋友們分享。

與那國島曾經的走私重鎮久部良,Photo by 班與唐

與那國島曾經的走私重鎮久部良,Photo by 班與唐


在與那國島住一晚後,我便前往石垣島,一來是跟謝小姐與受訪的夫婦見面,再來也是想親眼見證名藏的台灣移民村。

謝小姐開車載我去名藏,沿路有許多甘蔗田、石垣牛,一路朝著濃綠、高聳的於茂登岳延伸,讓我聯想到花蓮的樣子。隨道路越靠近山邊,出現越多的鳳梨田與小溪流。我看著眼前的風景,忍不住想像小說的角色廖玉芳,有可能在哪個地方玩水、做過農作,還有嘲笑男主角李燦雲是體力不好的文弱書生。

鳳梨田旁有座名藏御嶽,在紀錄片也有出現過,也是移民舉辦台灣祭祀儀式的地方。我閉上眼睛參拜,感謝這趟小說之旅牽起的奇妙緣分。

石垣島鳳梨田旁的名藏御嶽,Photo by 班與唐

石垣島鳳梨田旁的名藏御嶽,Photo by 班與唐


現在《安雅之地》已經交到讀者手上,希望我在移民後代感受到的生命力,能透過故事傳遞出去,好比小說裡的陳前輩賦予李燦雲的最後禮物,告訴他世界上有個安雅之地能棲身,讓未能實現的寄託繼續被繼承下去。




我是歷史小說作家,便當(Ben & Don,aka. 班與唐),著有日治小說《食肉的土丘》 、《安雅之地》,專寫文學、歷史、旅遊、vlog、閱讀、創作相關主題的文章與 YouTube 影片,分享在頻道「熬夜的便當(Ben & Don)」!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熬夜的便當」:https://www.youtube.com/@benandd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2會員
58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琉國志》日文版去年底開始在日本知名文學網站連載,至今雖然還未獲得太多注目,但是近日卻意外收到一位日本作者的來信,讓我既驚訝又驚喜。 驚訝的是,這位日本作者正在進行的創作和我不謀而合,只是正好「相反」:我是以一個台灣人的身份寫日本歷史小說,他則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寫唐朝安史之亂歷史小說。
Thumbnail
《琉國志》日文版去年底開始在日本知名文學網站連載,至今雖然還未獲得太多注目,但是近日卻意外收到一位日本作者的來信,讓我既驚訝又驚喜。 驚訝的是,這位日本作者正在進行的創作和我不謀而合,只是正好「相反」:我是以一個台灣人的身份寫日本歷史小說,他則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寫唐朝安史之亂歷史小說。
Thumbnail
【一個時代自有屬於它的詩】 這是一種「臺灣限定」的情境:一名生於大正10年(1921年)的知識分子,在殖民地時代受日文教育,並且來到「內地」留學。一邊求學、一邊投稿的過程中,新詩竟然被日本作家大力稱讚,登上日本文壇。一瞬間,彷彿得到了某種「平起平坐」的榮譽。昭和19年(1944年)臺灣全島進入
Thumbnail
【一個時代自有屬於它的詩】 這是一種「臺灣限定」的情境:一名生於大正10年(1921年)的知識分子,在殖民地時代受日文教育,並且來到「內地」留學。一邊求學、一邊投稿的過程中,新詩竟然被日本作家大力稱讚,登上日本文壇。一瞬間,彷彿得到了某種「平起平坐」的榮譽。昭和19年(1944年)臺灣全島進入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Thumbnail
今天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看完了,手邊的筆記紙寫了滿滿一堆,都是摘自書中的句子;那是很個人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一直被書中的某些部分像一根針地扎一下扎兩下
Thumbnail
今天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看完了,手邊的筆記紙寫了滿滿一堆,都是摘自書中的句子;那是很個人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一直被書中的某些部分像一根針地扎一下扎兩下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心得   雖都使用中文為書寫的語言,但在華文文學的世界中,仍可以清晰地從用字遣詞、字裡行間流漏的生活細節中,看出這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作家所書寫的作品。   本書作者黃凱德是新加坡人,生在台灣的我對新加坡的印象是地理或歷史課本上的「新加坡、韓國、香港與台灣是亞洲四小龍」這一句知識性、考試會
Thumbnail
心得   雖都使用中文為書寫的語言,但在華文文學的世界中,仍可以清晰地從用字遣詞、字裡行間流漏的生活細節中,看出這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作家所書寫的作品。   本書作者黃凱德是新加坡人,生在台灣的我對新加坡的印象是地理或歷史課本上的「新加坡、韓國、香港與台灣是亞洲四小龍」這一句知識性、考試會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