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很少近距離觀賞到鳥類的差異,造訪的這天算是隨緣來看展的,沒想到這個展覽的內容蠻適合我家五歲的弟弟。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類似的展覽,到台北遊玩時可以順便看展,國立臺灣博物館離台北火車展步行約10-15分鐘。我們搭高鐵抵達台北火車站後步行前往很方便。
●點入可參考展覽的室內空間 →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看過五色鳥嗎?昨日去大兒子的長眠處無意間在樹梢上看到一隻五色鳥,本人真的超級美麗。也讓我回想到這個三個月前看的展覽真的很不錯,記錄下來讓有興趣的朋友前往。
這個展覽對我來說迷人的地方在於可以透過骨骼標本、羽毛特色,讓孩子近距離欣賞了解鳥類飛行的關鍵。
帶孩子上博物館是學習觀賞展覽的親子活動。如果孩子還不到完全識字的年紀,可以一一講解給孩子聽並討論。如果博物館提供兒童語音導覽(譬如故宮南院、奇美博物館都有),我也會幫孩子借用,讓他們藉由參與感受看展的過程。這裡沒有語音導覽,就透過親子對話解說也很可以喔。
「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多樣的生態環境等條件,使臺灣成為多種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靠站或目的地。許多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鳥類也都是候鳥,就讓我們跟著候鳥的旅程一探究竟!」(國立臺灣博物館)
我們去過幾處溼地,恰巧可以跟孩子介紹溼地對生態的重要性。
這個角落桌面上有幾個特有鳥類,可以拿起說明簡介的背面空白區,畫出各鳥類的陰影輪廓。
能飛行的生物不一定是鳥類,蝙蝠、蝴蝶也能飛行。如果用一個特徵來代表鳥類,那無疑的就是羽毛。在這展覽可以簡單看到『羽眾不同』的鳥類,這個描繪區後方也介紹了始祖鳥跟現有鳥類之間的差異性。
「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主辦、臺北市野鳥學會合辦的「漂鳥集-臺灣候鳥展」,從2023即日起到2024(113年)6月16日展出。展覽包含多種臺灣候鳥標本、賞鳥情境模擬、生態紀錄片等,更以候鳥的視角設計互動遊戲,藉此傳遞鳥類生態保育的重要性。」(YAHOO新聞)
在城市裡,鳥兒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窗殺就是其中之一。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設有多媒體互動區,讓參展民眾透過雙手擺動,體驗鳥類躲避離岸風機、人為干擾、夜間光害及窗殺等危機。
半票:每張 15元(本館及古生物館一票共用)
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門票很有特色,看完漂鳥集還可以去對面土銀展示館(古生物館)看恐龍喔。
《親子共讀》是父母可以送給孩子最大的資產,也是報酬率最高的親子活動!只要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當孩子漸大會發現就像倒吃甘蔗一樣愈來愈甜,因為當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時,想抽身也難。紙本閱讀必須被當成《優先必須品》需要更多家長願意不厭其煩地陪伴,日常裡找到相關主題的書籍共讀也是一種創造親子話題的共讀。
有時候,在你想要飛得很高、很高、超級高之前,你必須先學會——往下掉、往下掉、不斷往下掉。在夢想起飛前,你有不怕墜落的勇氣嗎?~~幽默有趣的書籍可以在閱讀過程給孩子不同的思考價值。
這是一本畫出以垃圾為掩護,在海邊長大,奔跑在沙灘上的小小鳥兒,為了生命延續奔跑。
講述一段動物(海鷗麥克斯)與人類(巴柏)之間的情誼。原本從圖書館借閱後孩子很喜歡,索性也買一本來收藏,讀千遍也不厭倦。
鴨子在草地上發現一顆神秘的蛋,讓每個動物都爭先恐後想教這顆未來會孵化的蛋寶寶自己的專長。非常幽默風趣的情節增添了親子共讀的話題性。
乍看國立臺灣博物館外觀有點像迷你版的大英博物館。「漂鳥集—臺灣候鳥展」只是此建築物一樓右側空間的展覽,室內空間輪椅可及無障礙。 →
對於任何輪子族來說,即使只是一個台階都如同一座山一樣寸步難行。友善共融環境讓每一個人都能『不被拒絕』。
紀錄腦麻兒大兒子祐哥輪椅走遍的足跡,也記錄常兒二寶的喜好以及可以跟哥哥一起玩的場域。【無障礙需求】不僅是輪椅族的必要品,跟其連帶的所有家人都需要被考量進去,因為我們出門當然不可能將身障手足晾在一邊,也只有滿足坐輪椅的祐哥的無障礙環境才有辦法讓我們全家人及陪同的親朋好友一同進得去。紀錄的同時也期待軟硬體環境愈來愈友善,以人為本。
腦麻兒大兒子祐哥於2023年9月26日凌晨去世,出生於2011年5月26凌晨的祂由我們決定插管急救,但這一次祂自己掌握想要的人生。
媽媽想透過子祐~我們疼愛的寶貝~告訴更多人 【友善共融從來就不是一種選項,它是必需品!】 唯有每一個人將它視為理所當然,願意認識進而理解,同理心才可能發酵於日常每個角落中。也希望透過持續記錄,讓更多同溫層家庭可以找到浮木,這也是我的子祐可以創造的最大價值、為社會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