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時事分析:四年前的「醫生大罷工」或重演?韓國政府宣佈擴大招醫學生再掀醫生協會反對浪潮⋯⋯】

2024/02/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2020年為COVID-19疫情發生的首年,在韓國曾發生醫生大規模罷工的事態。事隔四年,此嚴重事態或會重新發生,而且導致罷工的導火線為「舊火重燃」——擴大醫學院招生數目。為何韓國政府在發生罷工後四年重新推出擴大收生?醫學團體保持強烈反對的聲音有何原因?未來韓國醫療體系如何受到影響?

 

▶曾經被擱置的「擴大招生」計劃事隔4年被尹錫悅政府重新提出,並推出醫療政策經濟誘因

「為了保障國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擴大醫學院招生規模是刻不容緩的時代課題。」——韓國總統尹錫悅 

尹錫悅於2月6日進行的國務會議時公佈「擴大招生」時如此形容此醫療改革計劃,並呼籲醫療界積極配合政府的改革,以改善現時韓國國內醫療體系遇到的人力資源問題。韓國保健福祉部公佈醫學院擴大招生的具體方案,2025學年度高校醫學院招生規模將從3,058人增至5,058人,將以非首都圈醫科大學為中心集中分配人力資源。

雖然增援規模比福祉部去年11月以大學為對象進行的醫大增援需求調查結果 (2,151-2,847名)少,但考慮到當初增援幅度在1,000名左右的預測,評論指增加的規模較大。 

尹錫悅亦就此表示,政府有廣泛聽取醫療界、患者團體、普通民眾的各種意見,經過深思熟慮制定四大醫療改革方案,內容涉及醫療事故安全網、基礎醫療補償體系、地方醫療等。為此,政府亦將對各間高中進行醫學院擴大招生需求調查,同時與現場前線及醫療團體進行溝通。

 

▶政府指要確保醫療人手充足需要持續培養人才,以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負荷

韓國政府於過往曾推進擴大醫學院招生規模,但由於每次提出時都遭到醫療界的反對而被保留,此次出現的。2012年,李明博政府成立了討論擴大醫科大學招生名額的特別工作小組,但未能得到醫生團體的協助,文在寅政府於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原本計劃在10年內每年增加400人,在10年內增加4000人,但由於醫生們的總罷工而告吹。

而在2020年文在寅政府提出擴大招生計劃時,亦討論了重症、必修診療科目醫生培養計劃和公共醫科大學等,但隨著醫療界總罷工下,政府和醫療界簽訂了《9.4議政協議》,決定在疫情平息後繼續進行討論。而福祉部與醫協於疫情緩和的去年1月重新啟動了醫療懸案協議,但到目前為止,雙方還沒有就醫學院增加的規模達成協議。

而尹錫悅政府再次提出擴大招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近年來醫生人數不足的情況變得嚴重。據福祉部分析的《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保健統計2022》顯示,以2020年為基準,韓國每1,000人中有2.5名臨床醫生,低於OECD的平均值(3.7人)。另外,福祉部委託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進行的《各專業科目醫生人力供需推算研究報告書(2021年)》中指出,假設韓國醫生人均業務量維持在2019年的水平,2030年和2035年醫生供給將分別出現14,334人及27,232人的不足。

而政府就此認為有必要為今後需要的醫生作充足準備,因此須推進擴大招生。政府下屬機關韓國開發研究院的博士權正賢表示,即使考慮到出生率低迷的情況,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引起的醫療需求增加,到2050年為止,必須追加培養出2.2萬名以上的醫生。他亦指,到2030年為止,只有擴大5% 醫學院的招生才能培養出到2050年所需的醫生人力。

 

▶民意調查反映大部份均支持擴大招生,為何醫療界齊聲反對?

保健醫療工會於去年12月對韓國民眾發表的民意調查結果中,89.3%的受訪者表示贊成擴大醫學院招生規模。不過同時,預計罷工時波及效果最大的大韓專業醫生協會以4,200名會員為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威脅指,86%的會員表示願意在擴大招生時參與集體行動回應政府的決定。

醫療界反駁政府的主張指,目前韓國醫生的人數已經足夠。韓國醫生人數每年增加3,000名以上,而且大多數醫生未滿55歲(2021年為77%),今後20年活動人力充足。另外還反駁指,「活動醫生增加率」才是政府衡量醫療人力資源的首要角度,而非單一視乎醫生的時人數。醫協醫療政策研究院院長禹奉植去年6月在國會舉行的討論會上曾表示指,雖然韓國每1,000人中的活動醫生數達不到OECD的平均水平,但2010年至2020年韓國的活動醫生年均增長率爲2.84%,超過了OECD的平均水平(2.19%)。他認為,即使維持現行人力培養結構,到2047年韓國每1,000名人口中活動的醫生數(5.87名)亦將超過OECD的平均水平 (5.82名)。

另一爭論點為,政府以地方醫療的增援作為首要目的擴大招生,但醫生協會則反駁指,即使實施擴大招生,亦不會對擴充必須及地區醫療面對的問題有所幫助。他們的立場是,在單純考慮增加醫生人數之前,應該瞭解目前醫生們迴避必須及地區醫療領域,並制定對策。

實際上,韓國國內醫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傾向於皮膚科 (皮膚科、眼科、整形外科) 及精神健康醫學科、影像醫學科、復康醫學科的現象比較明顯。對此,醫生協會主張,在目前的人數內,應該尋找能夠吸引醫生到冷門診療科和地方的方案,長遠而言吸引更多醫生投入必須及地區醫療領域才是良策。

 

▶增加醫生人數不是重點,維持教育及醫生質素才是關鍵?

早於2020年,醫生協會就曾批評政府同類政策指,新政策或會令醫院聘用更多廉價醫生勞工,繼續讓新增的人員處於希望擠身首都圈醫院及屈就於鄉下醫院的「高不成低不就」困境,人才過剩亦未能真正提升醫療質素,反倒只會造成更多城鄉醫院之間的惡性競爭。

而此次,政府明確規定擴大招生為以地區醫學院「集中分配」的原則,全國40間醫科大學中,非首都圈的共有27間,大部分對非首都圈優先分配計劃表示歡迎。然而,增加學生人數下,在醫學院負責基本科目的基礎醫學教職員在最近5年內減少了10%以上,而且引領畢業生定居地區的誘因被指並不明確,而且之前政府提出的「合約型地區必須醫生制」亦並非強制,因此效果還是未知數。

福祉部則就上段提及的憂慮表示,將運營醫學教育檢查小組,調查是否達到現實水平,同時通過培養國立大學醫院、支援保健醫療研究與開發等支援有能力的教授增加學生,並通過加強評價認證來管理醫學教育質量。而教育部則表示,對福祉部將非首都圈醫學院的地區人才擇優錄取比率提高到60%以上的方針方向性表示同感,但具體標準很難確定。能否實現福祉部的目標仍是未知之數。

 

▶醫生團體罷工事在必行,與政府再次上演「硬碰硬」激鬥?

在政府宣佈將嚴正應對醫生團體集體罷工的背景下,相關團體是否會行動備受關注。醫生協會於政府公佈計劃同一天的上午,第41屆執行部集體辭職並組成緊急對策委員會籌備總罷工工作。

媒體預測指,不僅是普通醫院,綜合醫院專科醫生等醫生團體亦將接連參加總罷工,因此預計將會出現比2020年更大規模的罷工。2020年以醫協為中心,開院 (類似普通醫院) 醫生、全國修煉醫院全科醫生、預備醫生醫大學生、教授也參加了集體總罷工。最近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五大醫院」首爾大學醫院、Severance醫院、三星首爾醫院、首爾峨山醫院、首爾聖母醫院所屬的86.5%的受訪者,國立大學醫院17處的住院醫生84.8%的受訪者表示將參加總罷工。

「我們不希望國民因為醫生的罷工」在前線遭受損失,在農曆新年假期開始之前公佈醫大增援規模,令人懷疑政府是想降低我們的罷工動力。」---大韓醫生協會會長李必洙 (音譯)

在罷工行動即將成為定局之時,醫生協會會長如是說。據媒體分析,醫療團體將罷工時間定在農曆新年假期後,是因為擔心在假期期間開始,參與率會下降,同時擔心假期期間沒有應對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的醫療人力時,會受到國民的指責。

然而,此次罷工會有多少人「實際」參與仍被輿論持觀望態度。此次醫療界強行進行總罷工時,與過去罷工時不同,有可能要賭上自己的醫生執照。這是根據去年5月19日公佈後立即實施的醫療法修訂案,,即《醫療人員執照取消法》。根據該修訂案,醫生因非法罷工妨礙業務、違反集會及示威相關法律等,令患者將受到致命傷害,如果被判監禁以上刑罰,醫生執照將被取消。不過李必洙則表示,如果進行罷工,將考慮所有可能性,即即使醫生執照被取消,亦要進行總罷工。

 

 

韓國政府與醫療界事隔4年再出現緊張局面,醫療系統的運作對社會及民眾生活極其重要,如何可持續及確保醫療質素成為了雙方必須達成共識並深入研究的課題。假如雙方為擴大招生的問題爭持不下,最終受害的只有需要醫療服務的韓國國民。

我是韓國研究者的同時,也是一名作家,香港土生土長的人,無論世代變得多壞,仍然要堅持「做自己」,做好研究及新聞工作。透過謫取韓國城市的深入報導,深入了解韓國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