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學的要意:笑著或哭著探索靈魂的重量

2024/02/1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维芙•格罗斯柯普大學跟研究所都研究俄羅斯文學,她在莫斯科跟聖彼得堡留學期間,總是想像自己是俄國人。甚至一度要求自己在幾個月裡,只說俄語。

但是,這有什麼用呢?她終究還是個英國人,英國人就是愛說冷笑話。

所以,這個後來成為BBC主持人的俄羅斯文化愛好者,她所寫的《俄羅斯文學人生課》探討了11部我們幾乎都聽過的俄文巨著,字裡行間充滿了原著跟作者生活與生命交錯的有趣觀點。例如:

如何認清自己:《安娜·卡列尼娜》或:不要臥軌

如何克服內心的衝突:《罪與罰》或:不要為錢謀害老太太

如何接受令人失望的現狀:《三姊妹》或:不要老是憧憬到不了的遠方

如何抓住生命的意義所在:《戰爭與和平》或:不要試圖謀殺拿破崙

格羅斯柯普說:「如果說托爾斯泰是在紙頁上創造歌劇,契訶夫則是在完成一幅難度很大的拼圖。」這樣的說法,真是太有形象感了。

我很喜歡英國女作家伍爾夫,對於俄羅斯文學要義的精闢歸納:你彷彿走進煙霧瀰漫的空間,聽到有人在爭辯著。慢慢的,你聽懂了。

你發現,他們在討論的是,靈魂的重量!

《俄羅斯文學人生課》再次提醒了我們,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期的俄羅斯文學,值得重讀慢讀,去檢查我們的靈魂,還在不在。

挑戰一年閱讀100本書之13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