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建立長遠關係的三個練習

與人建立長遠關係的三個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重啟人生》的作者Arthur Brooks表示,多數人會沈迷於工作與不斷的追求成功,有個很大的因素,我們都誤以為我們擁有無限的時間,所以很多事情我們都會認為以後再做也沒關係。這會讓我們並沒有將時間或精力放在人生重要事情上,比如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但這往往也造成很多人的遺憾,在某個時間點猛然回首,才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多陪他們一點。特別是年紀超過50歲的人,距離人生的終點更近,更需要去思考如何在人生終止時,不要留下後悔與遺憾。

Brooks在著名的哈佛學者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的著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得到體悟,開始了以下三個練習:

1. 事先分配時間:成功人士通常都善於將時間做最好的運用,以達成最大效率。但這會導致我們會將短期看不到明顯效應的事情邊緣化,也就是我們不大會分配時間在這些事情上,例如維繫與家人間的關係。Brooks目前每個月會找一個星期天的下午,花一小時想像自己處於人生的盡頭,所愛的人都在身旁,想著這些人會對他說什麼。然後回到當下,思考要如何運用這一週的時間培養關係,這樣一來,他就不至於在辦公室待太長的時間,而是會回家陪伴家人。

2. 做核心要務:當我們在公司擔任主管或是老板時,我們會習慣員工或下屬以我們為主,會配合我們,因此回到家中,我們也常常做出一樣的行為,認為家人都要配合我們。但這是一個錯誤的作法,愛並沒有「階級」,而是需要「互惠」,也就是我們必須給人需要與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看我們自己的方便。Brooks的作法是,他會列出他想要維持關係的名單,然後在旁邊寫下這個人想要或需要他做的事情,例如有些事情只有他能夠替他太太做,有些事情只有他可以為他的小孩做。如果忽視這些事情,關係就會受影響。

3. 聰明投資:Brooks會為他所愛的每個人,寫下他們人生中重要的三件事(通常與外在成就無關,而是與內在品行有關),接著反省:他是否協助他們在人生中達成那些事?是否把時間、力氣、情感、專長、金錢,用在培養那些優秀的品行?是否身體力行,替他們做出示範?或是需要採取新策略,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三個步驟,很值得我們深思,特別是身邊的家人,往往我們都是最容易忽略的,因為我們總是會認為「將來」我有時間了,我再來處理即可。但對於工作,我們確很習慣於訂定目標,效率執行,最後還會反思與覆盤,以作為下次改善的依據。但與我們最親近這些人的關係呢?我應該要學習Brooks的方式,多花一些時間在家人身上。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談到,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忽略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愛情跟親密的友誼,缺乏這兩種關係會讓人感到孤獨。 隨著時代變遷,夫妻間的關係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台灣婚齡未滿五年即離婚的比例為34.75%,這表示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不到五年即吿終止。美國狀況也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成癮者的工作模式與行為特點,以及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談到,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忽略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愛情跟親密的友誼,缺乏這兩種關係會讓人感到孤獨。 隨著時代變遷,夫妻間的關係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台灣婚齡未滿五年即離婚的比例為34.75%,這表示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不到五年即吿終止。美國狀況也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成癮者的工作模式與行為特點,以及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