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建立長遠關係的三個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重啟人生》的作者Arthur Brooks表示,多數人會沈迷於工作與不斷的追求成功,有個很大的因素,我們都誤以為我們擁有無限的時間,所以很多事情我們都會認為以後再做也沒關係。這會讓我們並沒有將時間或精力放在人生重要事情上,比如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但這往往也造成很多人的遺憾,在某個時間點猛然回首,才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多陪他們一點。特別是年紀超過50歲的人,距離人生的終點更近,更需要去思考如何在人生終止時,不要留下後悔與遺憾。

Brooks在著名的哈佛學者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的著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得到體悟,開始了以下三個練習:

1. 事先分配時間:成功人士通常都善於將時間做最好的運用,以達成最大效率。但這會導致我們會將短期看不到明顯效應的事情邊緣化,也就是我們不大會分配時間在這些事情上,例如維繫與家人間的關係。Brooks目前每個月會找一個星期天的下午,花一小時想像自己處於人生的盡頭,所愛的人都在身旁,想著這些人會對他說什麼。然後回到當下,思考要如何運用這一週的時間培養關係,這樣一來,他就不至於在辦公室待太長的時間,而是會回家陪伴家人。

2. 做核心要務:當我們在公司擔任主管或是老板時,我們會習慣員工或下屬以我們為主,會配合我們,因此回到家中,我們也常常做出一樣的行為,認為家人都要配合我們。但這是一個錯誤的作法,愛並沒有「階級」,而是需要「互惠」,也就是我們必須給人需要與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看我們自己的方便。Brooks的作法是,他會列出他想要維持關係的名單,然後在旁邊寫下這個人想要或需要他做的事情,例如有些事情只有他能夠替他太太做,有些事情只有他可以為他的小孩做。如果忽視這些事情,關係就會受影響。

3. 聰明投資:Brooks會為他所愛的每個人,寫下他們人生中重要的三件事(通常與外在成就無關,而是與內在品行有關),接著反省:他是否協助他們在人生中達成那些事?是否把時間、力氣、情感、專長、金錢,用在培養那些優秀的品行?是否身體力行,替他們做出示範?或是需要採取新策略,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三個步驟,很值得我們深思,特別是身邊的家人,往往我們都是最容易忽略的,因為我們總是會認為「將來」我有時間了,我再來處理即可。但對於工作,我們確很習慣於訂定目標,效率執行,最後還會反思與覆盤,以作為下次改善的依據。但與我們最親近這些人的關係呢?我應該要學習Brooks的方式,多花一些時間在家人身上。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avatar-img
18會員
4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談到,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忽略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愛情跟親密的友誼,缺乏這兩種關係會讓人感到孤獨。 隨著時代變遷,夫妻間的關係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台灣婚齡未滿五年即離婚的比例為34.75%,這表示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不到五年即吿終止。美國狀況也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成癮者的工作模式與行為特點,以及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談到,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忽略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愛情跟親密的友誼,缺乏這兩種關係會讓人感到孤獨。 隨著時代變遷,夫妻間的關係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台灣婚齡未滿五年即離婚的比例為34.75%,這表示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不到五年即吿終止。美國狀況也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成癮者的工作模式與行為特點,以及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透過此書,告訴我們要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Thumbnail
如何通往人生的成功以及心靈的平靜? 認清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 專注而誠懇的朝著目標前進 讓人生的目標以及重視的項目變得清晰,可以先從理解人類的本質開始 理解人類的本質 身體 文化的角度 維持原來生活型態 原則的角度 生活配合既有的全球健康原則 智力 文化的角度 看電視、自我娛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如何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並提供了很多關於家庭、工作和自我管理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隨著生命之流前進,在對的年紀做對的事。人生從出生、就學、就業、結婚生子。依照著我們以為的標準流程完成生命的歷程。 從未思考過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還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在關係裡的遺憾,和一個人相守了半輩子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無意識的在各種關係裡,以為付出能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透過此書,告訴我們要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Thumbnail
如何通往人生的成功以及心靈的平靜? 認清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 專注而誠懇的朝著目標前進 讓人生的目標以及重視的項目變得清晰,可以先從理解人類的本質開始 理解人類的本質 身體 文化的角度 維持原來生活型態 原則的角度 生活配合既有的全球健康原則 智力 文化的角度 看電視、自我娛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如何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並提供了很多關於家庭、工作和自我管理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隨著生命之流前進,在對的年紀做對的事。人生從出生、就學、就業、結婚生子。依照著我們以為的標準流程完成生命的歷程。 從未思考過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還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在關係裡的遺憾,和一個人相守了半輩子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無意識的在各種關係裡,以為付出能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