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工作狂」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都聽過有煙癮、酒癮、甚至於毒癮,但你知道有人工作成癮嗎?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奧茲將工作狂定義為︰「必須不斷工作的衝動或無法控制的工作需求。」這種情況,在創業者或高階主管身上很常見,《重啟人生》書中引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研究: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所以根本沒時間經營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

《重啟人生》的作者Arthur Brooks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後發現,這些領導者告訴他長工時工作的理由,是為了把工作做好。但Brooks不相信這種講法,他認為這些工作狂所認為的成功之道,是要做得比別人「多」,所以工時超出了「必要」的範圍,這些工作狂也相信自己有辦法一直多做,維持驚人的生產力。但生產力帶來的獎勵,比不上落後的恐懼,因此,恐懼才是推著工作狂一直向前的動力。

當恐懼自己的生產力不如人時,工作狂會投入更多工作的時間,而這樣一來就會讓工作狂沒有時間去維持與家人朋友間的關係,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他們也缺乏工作以外的活動。一旦這些工作狂有時間空閒下來時,往往不知道要做什麼事,只能再投入工作,造成惡性循環。

Brooks提出以下三個問題,可以診斷一個人是否為工作狂:

1. 你是否在工作之餘,沒力氣陪伴親友,唯有累到動彈不得,才停下工作?

2. 你是否會偷偷工作?例如趁另一半星期日外出,立刻開始工作,接著在另一半回來的前一秒收起來,假裝沒在工作?

3. 如果有人(例如配偶)建議你休息一下,和親朋好友一起從事活動,你是否感到焦慮與不悅,即便最近的工作其實不是特別急?

Brooks發現,以上三個症狀跟「酒癮」很像,都是會不自覺的想要工作或是喝酒。雖然經濟學家的研究,早就告訴我們每天工作8小時或10小時後,邊際生產力會大降。因為人的專注力有限,我們不可能長時間維持那麼高的生產力。

這些工作狂本身都是聰明絕頂的人,一定也知道這些道理。但Brooks指出:工作狂真正渴望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渴望成功。工作狂是對成功上癮,是對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名聲、掌聲與稱讚上癮。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名聲、掌聲就如同古柯鹼或其他讓我們成癮的香菸或喝酒一樣,都能刺激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沈溺其中而無法自拔。

許多對藥物或酒精成癮的人表示,他們成癮的原因是害怕「正常」生活中的痛苦、壓力與無聊。對成功上癮的人通常也懼怕很多事,包括害怕失敗、害怕喪失影響力。

所幸這幾年,我發現社會上已經有一股重視生活與工作間平衡的浪潮,大家也比過去更重視生活以及與家人親友間的關係,我觀察臉書與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功不可沒,現在的氛圍更接近work hard play hard。但我身邊還是有不少「工作狂」,他們一天工作超過十幾個小時,有時候建議他們可以縮短工作時間,他們的回覆都是工作根本做不完。但就我的經驗,只有用心的觀察工作內容,還是可以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特別是一些超過50歲的工作者,要找出時間運動以照顧好身體,更需要戒除「工作狂」這樣症狀,我認為一句話值得參考: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多思考工作上的價值,就可以找出不讓自己瞎忙的方式。

圖片來源: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Dall.E 生成



avatar-img
18會員
4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狀況會開始衰退,體力慢慢變差,過去可以熬夜幾天的,現在變成一天睡不好就感覺全身無力。肌肉也逐漸流失,過去可以輕易搬起的東西,如今卻搬的氣喘噓噓。而比身體走下坡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自己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優秀,記憶力大幅衰退,除了常常忘記對方的姓名之外,也無法像年輕時那麽有創意來面對職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狀況會開始衰退,體力慢慢變差,過去可以熬夜幾天的,現在變成一天睡不好就感覺全身無力。肌肉也逐漸流失,過去可以輕易搬起的東西,如今卻搬的氣喘噓噓。而比身體走下坡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自己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優秀,記憶力大幅衰退,除了常常忘記對方的姓名之外,也無法像年輕時那麽有創意來面對職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職場過勞,其中介紹了工作與職業對於一個人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的影響,以及過勞的常見症狀。透過個案故事,探討職場過勞是如何發生,是一種系統性的崩壞,是由各個層面的自我誤判而造成的。
Thumbnail
12星座之中特別容易工作過勞的星座有哪些?是心累還是身體累?個性過於負責也是過勞的關鍵?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這些星座又該如何調整?療日子特別邀請星座專家Amanda老師與你分享最真實的建議。 最容易工作過勞的星座排行榜!第一名要懂得學習放手 No.5 巨蟹座 每當老闆問起工作量如何,
Thumbnail
https://www.instagram.com/p/C6tAP3KJm0M/?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igsh=MzRlODBiNWFlZA GaryVee 可能是我認識最早在自媒體啟發人成長的老師,今天看到他給工作狂下了不同的註解,感覺很有趣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工作和感情,當工作和感情無法兼顧時,有些人選擇工作優先,佔滿了人生大部分的比重,疏於經營感情與人際關係,甚至不工作就不知道要做什麼,覺得無法獲得成就感人生沒意義,所以不斷努力工作,從中產生自我價值。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如果你也是個工作狂,相信我,這本書有太多地方會打動同屬工作狂的我們!本書適合所有想重新跟時間打交道的人,以及行程滿檔、終日勞碌的你我,讓我們了解斷捨離才能重新獲得主導權,過上更有靈魂的生活。如果你也時常感到被事情追著跑,焦慮填滿行事曆,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上班族往往面臨著壓力和挑戰,這可能導致工作動力下降,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甚至感到憂鬱。本文探討了導致上班族缺乏工作動力的主要原因,並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和改變步驟,可以協助提升工作動力,擺脫憂鬱,並讓自己熱愛工作。
Thumbnail
心理學家Wayne Oates定義,「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地不斷工作」,成為一種工作成癮現象,使人陷入沮喪的失控漩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職場過勞,其中介紹了工作與職業對於一個人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的影響,以及過勞的常見症狀。透過個案故事,探討職場過勞是如何發生,是一種系統性的崩壞,是由各個層面的自我誤判而造成的。
Thumbnail
12星座之中特別容易工作過勞的星座有哪些?是心累還是身體累?個性過於負責也是過勞的關鍵?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這些星座又該如何調整?療日子特別邀請星座專家Amanda老師與你分享最真實的建議。 最容易工作過勞的星座排行榜!第一名要懂得學習放手 No.5 巨蟹座 每當老闆問起工作量如何,
Thumbnail
https://www.instagram.com/p/C6tAP3KJm0M/?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igsh=MzRlODBiNWFlZA GaryVee 可能是我認識最早在自媒體啟發人成長的老師,今天看到他給工作狂下了不同的註解,感覺很有趣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工作和感情,當工作和感情無法兼顧時,有些人選擇工作優先,佔滿了人生大部分的比重,疏於經營感情與人際關係,甚至不工作就不知道要做什麼,覺得無法獲得成就感人生沒意義,所以不斷努力工作,從中產生自我價值。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如果你也是個工作狂,相信我,這本書有太多地方會打動同屬工作狂的我們!本書適合所有想重新跟時間打交道的人,以及行程滿檔、終日勞碌的你我,讓我們了解斷捨離才能重新獲得主導權,過上更有靈魂的生活。如果你也時常感到被事情追著跑,焦慮填滿行事曆,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上班族往往面臨著壓力和挑戰,這可能導致工作動力下降,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甚至感到憂鬱。本文探討了導致上班族缺乏工作動力的主要原因,並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和改變步驟,可以協助提升工作動力,擺脫憂鬱,並讓自己熱愛工作。
Thumbnail
心理學家Wayne Oates定義,「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地不斷工作」,成為一種工作成癮現象,使人陷入沮喪的失控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