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公司要發行股票或債券?
股票與債券都是募集資金管道
當公司需要募集資金,除了和銀行借款以外,有另外兩種向一般大眾募資方式,就是股票和債券。
什麼是股票(Stock)?
- 股票指企業的部分所有權,投資人關注成長與獲利
- 公司未來利潤的分享,獲利愈多,配發的股息就愈多
- 報酬波動較大,共同分享,共同承擔
持有股份就代表你是這個公司的股東,股票的本質是企業的部分所有權,共同分擔獲利、也共同承擔風險。
購買股票的投資者,能夠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利潤。投資者獲利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隨著企業價值的增長,股價不斷上漲,投資者能賺到買賣價差。第二種是部分現金流優秀的公司,會定期分派股息獲得現金收益。不過,如果公司沒有獲利,也因此沒有利潤。
什麼是債券(Bond)?
- 債券指借錢給政府或企業的借據,投資人關注償還能力
- 固定利率,最後歸還本金
- 報酬波動較穩定
債券指借錢給政府或企業的借據,發債公司無論是否賺錢,需要每期還給固定利率,並在到期後歸還本金。
債券好處在於它的固定報酬,企業即使獲利穩定收益但無成長,只要公司還的出錢,投資人就能順利收回資金,因此投資債券時我們並不關心公司獲利,只關心它的償債能力。相對的,如果公司持續成長,債券也只能拿固定的報酬。
股票與債券的差異?
- 獲利方式
- 風險報酬
- 投資人關注
- 獲利方式:股票獲利來自公司配息與股價漲跌差異,債券獲利來自於利率與本金。
- 風險報酬:股票風險較高,報酬可高可低,債券則風險較低,獲利穩定。
- 投資人關注:股票投資人注重公司獲利能力與成長性,評估未來產業需求與趨勢。債券投資人注重公司償債能力,評估利率與經濟。

股票與債券,應該如何選擇?
了解股票和債券的差異後,選擇哪個比較好呢?
投資實際上不是二擇一的問題,而是釐清自己的有多少風險承擔能力,規劃資產配置達到財務目標。
以下是小編對於選擇股票與債券的想法
- 單身期: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沒有養家負擔,能承受較大的波動,持有時間長。可以只考慮股票,不用考慮債券,追求最大報酬。
- 三明治時期:工作逐漸穩定,開始成家立業後,固定開銷較多,可以將債券漸漸的列入投資組合中,股債配置。
- 退休時期:退休後沒有主動收入,必須以被動收入來支應日常生活所需,因此這個階段的投資要保守穩健,以債券追求最大穩定。
股票+債券,也就是資產配置的方式,是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的操作方式。我認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能夠讓自己感到安心並可長期實踐,才是最佳的資產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