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陣子看了電影大隻佬,大概理解片中一些因果概念,在這幾個月生活上的體驗,不管是工作,家庭生活,夫妻、朋友等日常生活,慢慢有種感覺,或許長久的未來,不一定能準確的預測,但自己可控制的短期未來,其實有些都是有跡可循的,甚至大膽一點的說,你其實可以決定那個"果"。
舉個生活案例_夫妻日常間的因果
在夫妻的日常中,總有一些狀況是你會動怒的時候,以吵架為例,其實稍微想一下,事情會發展的方向或結局大致上是有辦法預測的。
但前提是要能預測這個短暫的未來,要先感知一下自己情緒,能先感知到自己的情緒,才有後面這些內容,下次生氣時不訪大家當下先再想一下,你確定你這要生氣,或是你要冷處理嗎,還是用其他方式面對?
會產生的後果,我能說87%其實你可以想像出畫面是什麼,只是有時候你會知道後果,但你還是想這麼做,當然有少部分是你不會知道對方的反應,但如果是你的另一半,其實你大概率是可以猜出你怎麼做,會得到什麼樣的果。搭配以終為始,你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結果
分享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後來開始更常觀察到自己的情緒後,我開始練習多一些思考,然後我發現思考一下你的終點,你吵架你終點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爭口氣? 為了讓事件不要再發生? 為了改善之間未來的生活? 還是為了離婚?
還是根本不知道為什要吵,只是當下不爽,想吵贏?
想清楚,你想要的結果,不代表你不可以吵架,而是建議你思考你這次吵架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你想清楚,你這次吵架的目的是什麼後,就有可能有幾種不一樣的舉動,而不是一昧的互相攻擊,責怪,翻舊帳等等,舉例來說
1.你發現繼續吵下去不是你要的結果,你會比較冷靜,之後你再想想這可能沒什麼好吵的,然後反而有辦法放下這件事或者道歉
2.你發現你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長久更好地走下去,這時你吵架的方式可能會變成更客觀的描述剛剛的情境跟你的心態,跟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而不是攻擊或破口大罵,應該是更多去了解彼此的想法,跟還原經過
有時候會吵架,真正的問題根本不是現在吵得這件情,而是一個累積,或者對方需要的是一個關心,如果你發現你的另一伴突然跟你吵架,你也想跟他一起度過或是想化解,建議關心他的情緒,關心他今天的狀況,而不是跟他吵這當下的邏輯對錯,事情對錯。
舉個生活案例_工作或讀書的例子
簡單來說,要報告了,卻一直放著不準備這樣的未來其實也是可期的,高機率開天窗,但其實基本上,如果這件事情是你一個人就能控制的,你都還有機會可以讓他做得更好,因為你,應該要屬於你的控制圈內,其他人才應該是控制圈外的事情。
因此老實說,改變自己的想法跟行動,其實應該是最簡單的才對,只是我們可能也早早就意識到這個結果,但我們就是遲遲的懶得開始!?
最後想跟大家說日常生活跟工作應該充滿著很多,你大概知道你怎麼做,未來有可能的長相,當然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因此可預測的仍有限。
但就你自己而言你有更高機率的可以控制你自己的未來,簡單舉例你今天熬夜,明天可能就會很累,你可能覺得我在講廢話XD,但他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的預測。
只有你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你現在當下選擇熬夜,其實你是不是也可以推測這對明天的你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就像明明現在應該要查之後去日本,地鐵該怎麼搭的我,現在卻突然想寫這篇文章的我也深刻的明白,我現在沒查,未來幾天的我是要還的XD
小小的體悟,做個簡單的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夠預測到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