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腦袋空白、辭不達意說掰掰!《秒回表達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腦中明明有許多想法,但臨時被點名發言時,卻說得零零落落的。為什麼會這樣?原來是因為,在說話之前,缺乏將想法化為語言的訓練!

秒回表達力》這本書的書名,看似在教人說話的技巧,但內容卻著重在,平日訓練言詞化的重要性。

作者荒木俊哉,是一位資深的廣告文案撰稿人。他的活動遍及五大洲,曾經榮獲海內外超過二十多項廣告獎。他認為,表達力可以拆解成兩個部分,一是怎麼說(技巧),二是說什麼(內容)。比起「怎麼說」的說話技巧,更重要的,是「說什麼」,也就是言詞化的能力。這點,是可以透過自我訓練來克服的。

❤️言詞化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真正的會說話,是直指核心,一開口就說到重點,也就是本書的重點,言詞化能力。言詞化能力,指的是「把模糊印象,轉化為清晰言詞的能力」,是一種精準的表達力。具有言詞化能力的人,說話內容會比較具體,解析度高,也比較有說服力。

表達力靠的不是臨場反應,而是平日裡的累積!因為,言詞化這種能力,需要透過大量刻意的訓練,才能擁有。

❤️書寫有助於表達能力的提升

想要提升表達力,首先要訓練,平日書寫的能力。因為「書寫」有助於表達能力,唯有將腦中的模糊感受寫下來,才能化成具體的言詞。因此,將想法轉化成言詞的最佳路徑,就是「寫出來」。

先將腦中的想法,筆記下來。接著,會有更多的想法逐漸冒出來。在這樣的過程中,能讓我們發現到,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到的想法。而且,唯有經過這樣的訓練,說出的話,才會精鍊有內涵!

❤️如何訓練言詞化的能力?

書中有12個超實用的職場對話範例,可作為表達力書寫訓練的參考。看完後,可以使用書後的附錄「秒回表達力500題庫」進行每天的自我書寫訓練。題庫包含了「工作」、「自我分析」、「人際關係」、「未來規劃」等四大主題的問題清單思考練習。

方法是,用一張A4影印紙,限時2分鐘。練習書寫一個「問題/主題」的具體意見。每天練習三個問題,花費時間,總計六分鐘。

///

秒回表達力》這本溝通書,不只是治標,還幫我們治本,從根本解決問題。表達是思考後的輸出,因此表達的前置作業,也就是言詞化能力,非常的重要!!要想學習,如何把話說得快又有料,提升臨場反應練習,就實踐本書的方法吧!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秒回表達力》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whitehippo.net/388-f

#塔妮雅閱讀 #2024年第16本 ​


avatar-img
157會員
211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塔妮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籍《從酒吧到嬰兒床,是什麼讓我們長大成人?》探討人的性格在經歷人生重大事件後是否改變。瞭解自己的五大人格特質並學習如何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本文分享讀後感,包括過去壓力影響、價值觀的轉變、以及如何成為「五星人」。深度解析人格特質對生活的影響。
這本書是一本療癒心靈的書,適合在疲累時或是睡前閱讀,讀完後讓人心開意解。它給人平靜、安穩、恬適、自在的感覺,內容充滿了作者經過時間的洗禮後所淬煉出來的智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三個特別有感的部分,包括需要愛的關係和安靜地與自己相處,愛自己的具體表現,以及不將就的人生。
《別再錯用你的腦,七招用腦法 終結分心與瞎忙》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最懂大腦的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他認為,當我們根據腦內物質的特性,去「改變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就能大幅提升自我能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質。」 書中根據大腦運作的方式,以腦科學為基礎,衍生出七招用腦方法。這種工作方式,不僅效
這本書介紹了基於「DISC性格溝通學」的高效說話術,是一本提供實用建議的專為上班族打造的主題式對話指南。
本文分享了《我再也不想討好任何人》的內容及討好型人格的特質,並介紹了SELF心理自助療法的八個步驟,讓讀者瞭解如何為自己設立界線,學會愛自己,並獲得身心的健康與幸福。
《可愛的錢》.限量套書,是專門為年輕人和理財小白,所設計的理財書。裡頭包含了兩本~《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讓可愛的錢繼續滾進來》。內容主要在教讀者,獲得財務自由的理財7步驟,以及28種財務自由的方法。 好喜歡這套書的書名和封面喔!書名讓人感覺,賺錢可以是輕鬆不費力的。書封上分別有銅板跟鈔票,摸
書籍《從酒吧到嬰兒床,是什麼讓我們長大成人?》探討人的性格在經歷人生重大事件後是否改變。瞭解自己的五大人格特質並學習如何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本文分享讀後感,包括過去壓力影響、價值觀的轉變、以及如何成為「五星人」。深度解析人格特質對生活的影響。
這本書是一本療癒心靈的書,適合在疲累時或是睡前閱讀,讀完後讓人心開意解。它給人平靜、安穩、恬適、自在的感覺,內容充滿了作者經過時間的洗禮後所淬煉出來的智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三個特別有感的部分,包括需要愛的關係和安靜地與自己相處,愛自己的具體表現,以及不將就的人生。
《別再錯用你的腦,七招用腦法 終結分心與瞎忙》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最懂大腦的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他認為,當我們根據腦內物質的特性,去「改變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就能大幅提升自我能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質。」 書中根據大腦運作的方式,以腦科學為基礎,衍生出七招用腦方法。這種工作方式,不僅效
這本書介紹了基於「DISC性格溝通學」的高效說話術,是一本提供實用建議的專為上班族打造的主題式對話指南。
本文分享了《我再也不想討好任何人》的內容及討好型人格的特質,並介紹了SELF心理自助療法的八個步驟,讓讀者瞭解如何為自己設立界線,學會愛自己,並獲得身心的健康與幸福。
《可愛的錢》.限量套書,是專門為年輕人和理財小白,所設計的理財書。裡頭包含了兩本~《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讓可愛的錢繼續滾進來》。內容主要在教讀者,獲得財務自由的理財7步驟,以及28種財務自由的方法。 好喜歡這套書的書名和封面喔!書名讓人感覺,賺錢可以是輕鬆不費力的。書封上分別有銅板跟鈔票,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為什麼不想學「說話」? 因為思緒已太多 因為用心「聽」,又會「說」的人太少了 因為用「心」聽得見的人,不須聽見我 因為沒有「心」聽見自己的人,我不想認識也不想說服 就算遇見了有心又有力量的人 今生也已太晚(我生即為不喜說話的人,此時也嫌晚) 我沒有來生 數位化以後 能夠有個人思考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那天友人憂心忡忡地跟我說,最近認識一個異性,但好像都不知道怎麼聊天,常常被句點,在朋友間也接不到聊天話題,是否是自己表達出了問題? 其實如果基本功有如說話引擎,思維就是你的變速箱,一個人講話有沒有縱深和有沒有內容,通常決定了談話品質,那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增進自己的表達思維。
Thumbnail
腦袋很多想法,想要好好寫出來梳理清楚,我卻突然什麼都擠不出來。看著空白的速寫本,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下筆才好,會不會被我畫壞?畫得出來嗎?我到底想畫些什麼?想要畫出超厲害的東西,所以該畫什麼好?來不及了吧?完全沒有想法啊怎麼辦?   腦袋大概超載了,臨時在晚餐前畫個小圖 ─ 笨笨的人,一張桌子
Thumbnail
為何要練習寫零秒思考筆記? 將浮現於腦海的情境、感覺轉化為文字 將大腦的思考中轉為文字外部化,便可以注意到以前思考不夠深入的部分 以自在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為目標 事情之所以會惡化,都是因為過度顧忌或者猶豫而拖延的了時機而忽視了早期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 將上述問題能以自在的以語言以及文字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發現裡面的練習與我在顧問公司時的訓練相同,要說這是一本教學手冊也不為過。當年的我得自己摸索,經歷好多次錯誤才得到寶貴的經驗,現在有這麼一本書,只要依照書中的方式練習,就能提升表達力,讓自己的回答具體且言之有物,不再腦袋空白的說:「呃,不知道耶。」
Thumbnail
言語的裝飾固然重要,但能把思維具象化才會是你邁向成功的一大步!你是否認為表達能力不佳,其實是因為他社恐害怕與人交流呢?或是你其實心中有許想法,可是每次你要表達的時候腦袋的迴路就會忽然斷電說不出來呢?這次閱讀的「秒回表達力」我把閱讀的主軸放在,如何把「構想」轉化...
Thumbnail
還記得在當製片助理時,有一次在參與影片內製會議時,當時導演問到我有關場景的意見時。當所有目光全部望向我之際,由於過度緊張,加上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導致無法適時說服導演適時選出拍攝地點,結果就是得花更大心力再次尋找其他的拍攝場地。 而我所缺乏的,就是「秒回表達力」這本書中所提到的「言詞化的能力
Thumbnail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為什麼不想學「說話」? 因為思緒已太多 因為用心「聽」,又會「說」的人太少了 因為用「心」聽得見的人,不須聽見我 因為沒有「心」聽見自己的人,我不想認識也不想說服 就算遇見了有心又有力量的人 今生也已太晚(我生即為不喜說話的人,此時也嫌晚) 我沒有來生 數位化以後 能夠有個人思考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那天友人憂心忡忡地跟我說,最近認識一個異性,但好像都不知道怎麼聊天,常常被句點,在朋友間也接不到聊天話題,是否是自己表達出了問題? 其實如果基本功有如說話引擎,思維就是你的變速箱,一個人講話有沒有縱深和有沒有內容,通常決定了談話品質,那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增進自己的表達思維。
Thumbnail
腦袋很多想法,想要好好寫出來梳理清楚,我卻突然什麼都擠不出來。看著空白的速寫本,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下筆才好,會不會被我畫壞?畫得出來嗎?我到底想畫些什麼?想要畫出超厲害的東西,所以該畫什麼好?來不及了吧?完全沒有想法啊怎麼辦?   腦袋大概超載了,臨時在晚餐前畫個小圖 ─ 笨笨的人,一張桌子
Thumbnail
為何要練習寫零秒思考筆記? 將浮現於腦海的情境、感覺轉化為文字 將大腦的思考中轉為文字外部化,便可以注意到以前思考不夠深入的部分 以自在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為目標 事情之所以會惡化,都是因為過度顧忌或者猶豫而拖延的了時機而忽視了早期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 將上述問題能以自在的以語言以及文字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發現裡面的練習與我在顧問公司時的訓練相同,要說這是一本教學手冊也不為過。當年的我得自己摸索,經歷好多次錯誤才得到寶貴的經驗,現在有這麼一本書,只要依照書中的方式練習,就能提升表達力,讓自己的回答具體且言之有物,不再腦袋空白的說:「呃,不知道耶。」
Thumbnail
言語的裝飾固然重要,但能把思維具象化才會是你邁向成功的一大步!你是否認為表達能力不佳,其實是因為他社恐害怕與人交流呢?或是你其實心中有許想法,可是每次你要表達的時候腦袋的迴路就會忽然斷電說不出來呢?這次閱讀的「秒回表達力」我把閱讀的主軸放在,如何把「構想」轉化...
Thumbnail
還記得在當製片助理時,有一次在參與影片內製會議時,當時導演問到我有關場景的意見時。當所有目光全部望向我之際,由於過度緊張,加上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導致無法適時說服導演適時選出拍攝地點,結果就是得花更大心力再次尋找其他的拍攝場地。 而我所缺乏的,就是「秒回表達力」這本書中所提到的「言詞化的能力
Thumbnail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