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程式設計的頻率與時間

2024/03/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程式與頻率時間

看起來這個問題有些奇怪,程式與頻率時間有什麼關係呢?一旦程式完成,似乎就不需要再理會頻率和時間了。實際上,這可能是一些不熟悉程式設計的人所提出的疑問。了解程式設計最重要的一點是,頻率和時間的安排會直接影響程式的效能和展現速度。

時間的利用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表單的每筆處理時間為3分鐘,而一天需要輸入大量的資料,耗時150分鐘,也就是兩個半小時。這樣的工作安排需要考慮到時間的利用。對於一位每天工作八小時的人來說,這樣的任務佔去了工作時間的三分之一,因此他希望能夠有效地利用這段時間。這可能包括縮短處理一個表單的時間,例如將原本的兩個半小時縮短為一個小時。

使用這個程式的次數

因此,頻率在這裡指的是一天中使用這個程式的次數,這可以從使用者提供的資料表格中看出。藉由估算每天產生的資料筆數,我們可以推測每天使用這個表單的工作時間有多長。這樣的分析有助於優化程式的設計,確保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並提高工作效率。

耗時估算

舉例來說,若提供的月表單有600筆資料,處理時間為22個工作天,每天需處理約28筆,每筆花費3分鐘,即為84分鐘。再加上一些可能的耗時,整體可能約為兩個小時左右。代表這表單在一個人的每日工作量中佔了1/4。

評估工作負擔

透過這些數字、平均每日處理量和時間的推估,我們能夠評估這個人的工作負擔。此外,如果後續想要推展效益措施,我們也能夠透過表單數據來看出相關資訊。

了解工作狀況

這樣的資訊可以輕鬆地了解每個人的工作狀況,無需進行大量的討論。這些數據提供給管理者,讓他們可以平衡程式系統使用者的工作時間和平均分擔工作強度。同時,這也能夠協助預估資料的大小以及是否需要建立索引檔等相關事項。

單人使用多人異地使用

還有一種情況,一人一天輸入100筆,而另一種情況是有100個不同的人在不同地方輸入這的100筆資料,這是兩種不同的情境。平坦這100個人每天只使用一次,但有100個人需要使用,兩者的頻率與時間不同,這種情況下能夠更容易與使用者和管理者溝通,將所有相關資料整合在一起。這樣的統合資訊能夠向系統管理者報告,使程式設計和系統運作就能夠更順利展開。

流程的優化和改善

這樣的工作並不僅僅是在進行程式設計或系統開發,實際上,你已經踏入了整個公司流程的優化和改善領域。有了數據,你可以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優化和改善動作。

初期先不更動

然而,要如何進行改善是另一個問題。通常,我們建議在初期先不要做任何更動,這樣使用者可以了解在舊系統或 Excel 表單中所花費的時間。然後,將新系統投入使用後,再觀察使用者花費的時間。這兩個時間進行比較,才能夠顯示出你的程式設計所帶來的效益。

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

程式設計在正式搞定之前,實際上已經在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讓你在後續開發的過程中能夠更輕鬆地利用語言和程式套入你的工作環境。因此,在動手真正搞定這些程式之前,你已經為整個流程的優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變是有風險的

完成上述的工作後,你已經深入了公司的管理層面,接觸到公司的所有資料,並能夠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改善措施。然而,絕對不應在這時立即進行改善,因為這樣的改變是有風險的。

系統尚未穩定

為什麼呢?因為你的系統尚未穩定,當系統不穩定時,你調整所有人的工作流程或改善他們的措施,會使一切變得模糊不清。因為你只有改變前後的數據,而使用者在改變時可能沒有心情去管理這些數據。相反,需要先讓他們熟悉系統,然後再告訴他們,某個步驟的原來做法已經改變成更有效率的新做法。例如,原本的做法需要15分鐘完成,現在改變為新做法只需要30秒。這樣使用者才能夠感受到改變的實際效果。

需要經過比較過程

換句話說,在系統穩定之前,你的程式設計工作是在現有的工作流程下進行的。所有的接口都應該先確定好,暫時不要提供流程優化改善的空間。只需要進行增修刪改善的動作,必須在一定的標準下進行,並且需要經過一個比較過程。然後,才能進一步推進流程優化的改善。

357會員
1.1K內容數
Alan idea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