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程式設計師會被取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程式設計師會被取代嗎?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與自動化技術的進步,許多人開始擔心程式設計師的未來。他們認為,既然 AI 具備強大的能力,能夠撰寫各種程式碼,甚至透過機器學習優化程式,那麼人類程式設計師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這樣的疑問在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顯得格外重要。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程式設計不僅僅是撰寫代碼,它更是一種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展現。即使 AI 可以自動生成程式碼,但它仍然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在開發新系統、新介面、新遊戲,甚至是全新技術時所需的創造力與判斷力。


raw-image


AI 在程式設計上的角色

AI 確實能夠協助程式開發,許多開發者已經開始使用 AI 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例如 GitHub Copilot、ChatGPT 以及各種自動補全工具。這些工具能夠迅速生成標準化的程式碼,減少重複性工作,並幫助開發者發現錯誤。然而,它們仍然無法做到真正的創新,因為 AI 主要依賴過去的大量資料來學習與模仿,並不具備真正的「理解能力」或「獨立思考能力」。

舉例來說,當一家公司想要開發一個全新的應用程式,AI 可以協助撰寫部分功能,但真正決定產品架構、使用者體驗、系統整合等關鍵決策,仍然需要程式設計師的專業知識與創造力。換句話說,AI 更像是一種輔助工具,而不是完全的取代者。


程式設計師的核心價值

程式設計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撰寫程式碼,而在於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 系統架構設計:如何讓一個軟體系統穩定運作?如何規劃後端與前端的溝通?這些問題需要經驗與判斷力,而 AI 目前無法做到這一點。
  2. 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程式設計師需要理解需求,分析問題,然後選擇最適合的技術來解決問題。AI 雖然能提供建議,但無法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
  3. 創新與設計:許多程式設計不只是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而是為了創造全新的應用。例如,過去我們無法想像手機 APP 會成為主流,但今天的科技發展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種創新是 AI 無法主導的。
  4. 與人協作:程式設計不僅是技術性的工作,還涉及團隊合作、需求溝通、與客戶協調等方面,這些都是 AI 難以取代的。


AI 是否會取代程式設計師?

或許 AI 會讓部分重複性高、技術門檻較低的程式設計工作逐漸被自動化,例如簡單的網頁開發、標準化的 API 生成等。然而,高階程式設計師的角色仍然不可或缺。

未來,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可能會轉向更高層次的任務,例如:

  • 使用 AI 提高開發效率:程式設計師可以利用 AI 來加速開發過程,讓自己專注於更具創造力的部分。
  • 進行系統設計與優化:確保軟體系統的效能、安全性與可擴展性。
  • 開發 AI 本身:有更多程式設計師將轉向 AI 相關領域,例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讓 AI 工具變得更聰明。
  • 跨領域應用技術:將程式設計與其他領域結合,如醫療、藝術、金融等,創造全新的應用。


他們的角色將會進化

程式設計師不會完全被 AI 取代,但他們的角色將會進化。未來的程式設計師需要具備更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力、系統設計能力,並且善於運用 AI 來輔助開發工作。

與其擔心被 AI 取代,不如學習如何與 AI 共存,讓它成為我們的強大工具。只要擁有持續學習的精神,未來的程式設計師仍然能夠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蒔緣-avatar-img
2025/03/10
聰明的人類應該又會超越機器,讓自己更進階以凸顯自己的存在地位與重要性
蔡緯嘉-avatar-img
2025/03/10
如果會被取代,就表示他只是低階的程序員而已 debug以後是AI的工作,高程工程師都用在創造新的需求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70會員
3.3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如何減少惡意留言,其實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碰到這種問題應該都很有經驗去處理。不過因為每個人使用的程式語言不同,而且現在都是模塊化的管理,所以這次針對這個問題,做討論。我把這個問題丟給 Gimini去處理,他基本上就可以幫我處理到80%以上,剩下的只要能夠丟到系統裡面,去做測
Thumbnail
2025/04/25
如何減少惡意留言,其實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碰到這種問題應該都很有經驗去處理。不過因為每個人使用的程式語言不同,而且現在都是模塊化的管理,所以這次針對這個問題,做討論。我把這個問題丟給 Gimini去處理,他基本上就可以幫我處理到80%以上,剩下的只要能夠丟到系統裡面,去做測
Thumbnail
2025/04/24
平台遭受騷擾,使用者也受害:該是正視問題的時候了 近期,方格子平台出現大量來路不明的用戶註冊後隨即大量張貼外部連結的情況,這種現象已不再是偶發事件,而是持續、密集且具系統性的騷擾。根據觀察,每天新增的可疑帳號高達五十個左右,他們在不同使用者的文章下張貼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連結與廣告資訊,試圖引導讀者
Thumbnail
2025/04/24
平台遭受騷擾,使用者也受害:該是正視問題的時候了 近期,方格子平台出現大量來路不明的用戶註冊後隨即大量張貼外部連結的情況,這種現象已不再是偶發事件,而是持續、密集且具系統性的騷擾。根據觀察,每天新增的可疑帳號高達五十個左右,他們在不同使用者的文章下張貼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連結與廣告資訊,試圖引導讀者
Thumbnail
2025/02/19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常聽到人們談論一款叫做Deepseek的AI軟體。許多人都認為這個軟體非常好用,而且號稱只用500多萬美金的投資,就能打造出媲美那些花費數十萬甚至數十億美金的AI系統。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吹捧為非常了不起 對於像我這樣已經寫了很多年的開發者來說,
Thumbnail
2025/02/19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常聽到人們談論一款叫做Deepseek的AI軟體。許多人都認為這個軟體非常好用,而且號稱只用500多萬美金的投資,就能打造出媲美那些花費數十萬甚至數十億美金的AI系統。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吹捧為非常了不起 對於像我這樣已經寫了很多年的開發者來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