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個課堂師生衝突的逆風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網路上大部分針對老師的文章分成兩派,一邊是責怪,老師應該要好好處理啊,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不是特殊生,這樣處理可以嗎?

另一邊則是安慰,老師已經很辛苦了,已經很冷靜了,拍拍阿。


這篇要說的是老師可能已經做到他能做的了,這是他的神經系統為了保護自己,但頭腦已經跟身體抗爭後的結果。

從身體神經系統的觀點來看,當一個人已經被高度激發之後,要回到頭腦的理智狀態每個人不同,但都需要一段沒有刺激的冷經區間。

在同學還沒站起來之前,老師本身角度出發的邏輯是清楚的,但對於學生來說,是對立的,所以口語的衝撞時,老師語調變得生硬,已經開始進入神經系統高度激發的狀態。

在同學開始站起來之後,老師的手叉腰,身體微微往前,語氣、語調變得快速,這是當身體遇到威脅時很本能的反應,腎上腺素的激發,威嚇,想要驅逐威脅。(你要說老師怎麼可以威嚇同學?當比你還要大的人在前面怒吼時,你的身體會自主作出保護自己的反應)

而當同學搶了麥克風摔到地上之後,老師平鋪直敘的說要賠償的話,同時也捲起袖子往後退,這同樣也是身體自主的保護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準備攻擊,(你要說老師怎麼可以攻擊同學?當實際情況已經產生危險的時候,你的神經系統會更激發的自主作出保護自己的反應)

這個時候雙方已經進入高度神經激發的狀態,要讓理智進來在那個現況是很不合理的,就只能靠其他人的幫助了。

反之,同學的反應也是如此,只是有情緒障礙的狀態,更容易激發身體的戰逃反應。這是一個系統的觀點,無論是個人的神經系統,或是學校的互動系統,抑或是社會的文化系統,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面向來看這件事,這樣才有機會在下次的發生時,有不一樣的選擇。

除了他人的幫助之外,練習覺察自己的身體反應,

這可以幫助自己在進入激動狀態時,把理智拉回來,然後陪伴心情,處理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告別心中的那個曾經」 #長文 當你把一個人,放進內心的神壇, 一放幾十年, 時不時的想著對方,想著過往的曾經, 想著種種的好與不好,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我曾經是一個很厭世的人, 2010年,我跟自己說, 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我要盡我所能的玩, 我要證明我自己是值得的
聲代表的是人的聲音, 音則是世間萬物其他的聲音, 讓催眠師的聲,陪著你聽自己的音。
前世,今生。 為何要探索前世?那跟今生有什麼關係? 如果前世不一定是真的,那又如何影響今生? 療癒,是心的安放, 無論在催眠中得到的是什麼, 在此時此刻的連結, 才是真的。
「告別心中的那個曾經」 #長文 當你把一個人,放進內心的神壇, 一放幾十年, 時不時的想著對方,想著過往的曾經, 想著種種的好與不好,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我曾經是一個很厭世的人, 2010年,我跟自己說, 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我要盡我所能的玩, 我要證明我自己是值得的
聲代表的是人的聲音, 音則是世間萬物其他的聲音, 讓催眠師的聲,陪著你聽自己的音。
前世,今生。 為何要探索前世?那跟今生有什麼關係? 如果前世不一定是真的,那又如何影響今生? 療癒,是心的安放, 無論在催眠中得到的是什麼, 在此時此刻的連結, 才是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外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以及身為教育者的侷限性。
近些年發現,許多學生因為自我中心、界線模糊(他人感受,因為界線隨好惡變動)和自我膨脹(自我感受,這時很強調界線),導致了許多人際衝突。這些行為會讓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導致親師衝突。 當教學活動需牽手時,孩子不想跟「不喜歡的人」牽,家長也強調這是孩子的身體自主權,師長不能強迫孩子去和不
Thumbnail
想要提高韓文能力,寫日記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分享四個常見的韓文錯誤和如何避免它們。從單字寫錯到助詞用錯,這些都是韓文學習者容易犯的錯誤。我們也會提供一些小祕訣,幫助你避免這些錯誤,並且讓你的韓文實力更進一步。
Thumbnail
過客來到方格子已經四個月囉!平時就是發一些日常生活的文章° 過客沒辦法像優秀的格友,可以寫小說或發有深度的文章,這幾天我也一直再反思,要繼續發文嗎?當初會來到方格子,就是希望自己有個可發文的秘密基地° 方格子跟土豆真的很不同,很幸運的在方格子也跟一些舊薯友相認,過客並不是個愛強出頭的人,這幾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有些道理很基本,基本到看太多次,以為已經會了,跟著這本書又讓我重新思考一次。 這篇文章分享三點讓我感觸最深,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理解的寫作核心觀念。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外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以及身為教育者的侷限性。
近些年發現,許多學生因為自我中心、界線模糊(他人感受,因為界線隨好惡變動)和自我膨脹(自我感受,這時很強調界線),導致了許多人際衝突。這些行為會讓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導致親師衝突。 當教學活動需牽手時,孩子不想跟「不喜歡的人」牽,家長也強調這是孩子的身體自主權,師長不能強迫孩子去和不
Thumbnail
想要提高韓文能力,寫日記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分享四個常見的韓文錯誤和如何避免它們。從單字寫錯到助詞用錯,這些都是韓文學習者容易犯的錯誤。我們也會提供一些小祕訣,幫助你避免這些錯誤,並且讓你的韓文實力更進一步。
Thumbnail
過客來到方格子已經四個月囉!平時就是發一些日常生活的文章° 過客沒辦法像優秀的格友,可以寫小說或發有深度的文章,這幾天我也一直再反思,要繼續發文嗎?當初會來到方格子,就是希望自己有個可發文的秘密基地° 方格子跟土豆真的很不同,很幸運的在方格子也跟一些舊薯友相認,過客並不是個愛強出頭的人,這幾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有些道理很基本,基本到看太多次,以為已經會了,跟著這本書又讓我重新思考一次。 這篇文章分享三點讓我感觸最深,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理解的寫作核心觀念。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