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紀錄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純粹懷舊,無關政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今(2024)年3月即將頒獎的第96屆奧斯卡,入圍「最佳紀錄短片」的五部紀錄片中,有兩部紀錄片的導演是台灣血統,一部是江松長導演導演製作的《金門》,另一部是王湘聖導演製作的《奶奶與外婆》,兩部影片各自短短二十分鐘不到的影片,題材雖然截然不同,但說的,都是自己親近的人事物。


《金門》剛開始的片段,是導演本人,在與父母飛往金門的飛機上,用手機拍攝的空景與自拍,接著是金門的風景,與父母的閒聊,娓娓訴說台灣與金門,在他成長過程裡,代表的意義。


那些年,我們一起喊的反共口號

我在網路上查不到江松長導演的出生時間資料,但從影片裡,提到的那些,他小時候聽的愛國歌曲,執政黨透過教育,對我們這些純稚的大腦與心靈,強力洗腦的「反共復國」思想,大概猜測,他應該比1974年出生的我,年紀略長一些,約莫是1960~1970年代出生的50+中年人。


江松長導演在台灣出生,但他最主要的就學與職業生涯都在美國,曾經是美商「蘋果」的工程師,後來職涯轉了一個很特別的大彎,開始拍攝紀錄片,從他全英文的個人網站裡,可以看到他有不少得獎的紀錄片作品。


《金門》短短19分鐘的影片裡,最主要的敘事,來自他個人的口白,這部分全部都是好聽又標準的美式英文。我重複看了這部影片兩三次,第一次看的感覺是熟悉,非常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


就像,我不大會跟差不多年齡的朋友,特別去提小時候,曾經唱過的反共歌曲,或是頻繁聽到的反共口號,你甚至不會想要跟你的外國朋友說這些,因為,光是要對外國朋友解釋,台灣在哪裡、台灣(Taiwan)不是泰國(Tailand),就已經有些花功夫,若是要更深入去說明,台海兩岸之間的歷史與複雜關係,更是一項複雜到非常考驗語言能力的工程。


我的習以為常,卻是西方人的非比尋常

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我覺得,江松長導演,像是以英語,這個他熟悉的生活與工作語言,在對他的西方同事朋友,說他小時候,在台灣的故事,那就像是,北漂或西飄奮鬥多年的游子,回到幼時出生的家鄉,用手機視訊,在跟朋友說他小時候的故事,這裡面,有著深深的懷舊情懷。


至於那些正經八百的,像是兩岸的關係如何,台海以後會不會有戰爭等等問題,並不是《金門》企圖討論的主題,江松長導演只是很純粹的,在表達一份懷舊情懷,只是這份情懷,就是會緊密的與文化、政治話題纏繞在一起,那是我們從有記憶,開始受教育以來,對於我們出生的這塊土地,在文化與政治上,難以界定清楚的模糊。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中華民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就像他的英文片名《Island in between》,如同他在片中講的,像是在父母監護權爭奪戰中,不知該該選擇哪一方的孩子,也像極了《經濟學人》在2021年5月的〈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提到的情侶三角關係裡的矛盾與掙扎。


對於這樣的「in between」,這樣「之間」的選擇困難,對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我們這代中年人來說,已經是太過習慣的無感,但對西方人來說,應該是特別的吧?《金門》以很樸素的影像,將西方人不是很搞得清楚的,台灣土地上的我們,那很難以形容的「in between」情節,用非常精準的語言,讓西方世界的人們,更深入的認識了我們。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3/09
謝謝分享這一支記錄片,很有意義。❤️ 誠如影片裡的自白,金門人有自己的身份認同,而金門的宗親在東南亞華裔族群裡也很有影響力。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0
甲文人 為了寫這篇文章,認真查了地圖,才發現金門離廈門,比離台灣近多了。如果我們生在台灣島上的人,出生就有in between情結,金門人的這方面糾結,一定比我們更深更重。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2會員
222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2025/04/29
「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斷地走下去,是電影抓住我的,掐著脖子拎起來,別人以為是我想創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被牢牢抓住了。」──宮﨑駿
Thumbnail
2025/04/29
「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斷地走下去,是電影抓住我的,掐著脖子拎起來,別人以為是我想創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被牢牢抓住了。」──宮﨑駿
Thumbnail
2025/02/26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想成為主角,想站在聚光燈下,但很I的Orin,用她自己的獨特I風格,創立了一個好適合我們這種I人的「老二哲學」,真的,不用當那個被拱的月亮,了解自己,用自己的熱愛,專注走自己喜愛的路,即使只是繁星中的一顆,也能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引領同類相契的人們。
Thumbnail
2025/02/26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想成為主角,想站在聚光燈下,但很I的Orin,用她自己的獨特I風格,創立了一個好適合我們這種I人的「老二哲學」,真的,不用當那個被拱的月亮,了解自己,用自己的熱愛,專注走自己喜愛的路,即使只是繁星中的一顆,也能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引領同類相契的人們。
Thumbnail
2024/06/07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2024/06/07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Thumbnail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Thumbnail
亞歷山大潘恩再次展現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和解的那一面。全片充滿著七零年代的復古懷舊風格。劇情上並無太多轉折,慢火細燉卻也情緒飽滿。
Thumbnail
亞歷山大潘恩再次展現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和解的那一面。全片充滿著七零年代的復古懷舊風格。劇情上並無太多轉折,慢火細燉卻也情緒飽滿。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