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今(2024)年3月即將頒獎的第96屆奧斯卡,入圍「最佳紀錄短片」的五部紀錄片中,有兩部紀錄片的導演是台灣血統,一部是江松長導演導演製作的《金門》,另一部是王湘聖導演製作的《奶奶與外婆》,兩部影片各自短短二十分鐘不到的影片,題材雖然截然不同,但說的,都是自己親近的人事物。
《金門》剛開始的片段,是導演本人,在與父母飛往金門的飛機上,用手機拍攝的空景與自拍,接著是金門的風景,與父母的閒聊,娓娓訴說台灣與金門,在他成長過程裡,代表的意義。
我在網路上查不到江松長導演的出生時間資料,但從影片裡,提到的那些,他小時候聽的愛國歌曲,執政黨透過教育,對我們這些純稚的大腦與心靈,強力洗腦的「反共復國」思想,大概猜測,他應該比1974年出生的我,年紀略長一些,約莫是1960~1970年代出生的50+中年人。
江松長導演在台灣出生,但他最主要的就學與職業生涯都在美國,曾經是美商「蘋果」的工程師,後來職涯轉了一個很特別的大彎,開始拍攝紀錄片,從他全英文的個人網站裡,可以看到他有不少得獎的紀錄片作品。
《金門》短短19分鐘的影片裡,最主要的敘事,來自他個人的口白,這部分全部都是好聽又標準的美式英文。我重複看了這部影片兩三次,第一次看的感覺是熟悉,非常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
就像,我不大會跟差不多年齡的朋友,特別去提小時候,曾經唱過的反共歌曲,或是頻繁聽到的反共口號,你甚至不會想要跟你的外國朋友說這些,因為,光是要對外國朋友解釋,台灣在哪裡、台灣(Taiwan)不是泰國(Tailand),就已經有些花功夫,若是要更深入去說明,台海兩岸之間的歷史與複雜關係,更是一項複雜到非常考驗語言能力的工程。
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我覺得,江松長導演,像是以英語,這個他熟悉的生活與工作語言,在對他的西方同事朋友,說他小時候,在台灣的故事,那就像是,北漂或西飄奮鬥多年的游子,回到幼時出生的家鄉,用手機視訊,在跟朋友說他小時候的故事,這裡面,有著深深的懷舊情懷。
至於那些正經八百的,像是兩岸的關係如何,台海以後會不會有戰爭等等問題,並不是《金門》企圖討論的主題,江松長導演只是很純粹的,在表達一份懷舊情懷,只是這份情懷,就是會緊密的與文化、政治話題纏繞在一起,那是我們從有記憶,開始受教育以來,對於我們出生的這塊土地,在文化與政治上,難以界定清楚的模糊。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中華民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就像他的英文片名《Island in between》,如同他在片中講的,像是在父母監護權爭奪戰中,不知該該選擇哪一方的孩子,也像極了《經濟學人》在2021年5月的〈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提到的情侶三角關係裡的矛盾與掙扎。
對於這樣的「in between」,這樣「之間」的選擇困難,對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我們這代中年人來說,已經是太過習慣的無感,但對西方人來說,應該是特別的吧?《金門》以很樸素的影像,將西方人不是很搞得清楚的,台灣土地上的我們,那很難以形容的「in between」情節,用非常精準的語言,讓西方世界的人們,更深入的認識了我們。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