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女性的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的皮膚怎麼那麼黑?弟弟的那麼白!你們交換該有多好~」小時候最常聽到娥姐說這句話,感覺得出來她有多遺憾。

我跟娥姐認識將近40年,我在她身上看到拋不掉的女性束縛。國中以前,我總是過腰的長髮、肯定的每日小洋裝、離不開紅色系的各種我的日常⋯有趣的事,在她的認知裡面,只要是女生,絕對「會」喜歡,又或是說,絕對「要」喜歡!

raw-image

於是上了國中之後,我們開始各種討厭對方。國小一畢業我直接剪男生頭!在那個有髮禁的年代裡,其實女生只能耳下三公分內,女剪男生頭是會被叫去訓導處的⋯因此我常常被學校不認識的女同學檢舉,而常常到訓導處報到,我感受到訓導主任又無奈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頭髮又不能立即改正!第一次被檢舉到訓導處時,我被記了警告,但由於被檢舉太多次,訓導主任後來直接跟檢舉的同學說:「妳是不是也想剪男生頭?如果是,我允許!剪吧!」只見當時那位我不認識的女同學啞口無言,原來她只是想藉由我的破壞規則,讓她可以留長髮。

raw-image

我不知道我是為了對抗娥姐(我媽),還是對於女性「應該」如何有著極度反感,下課10分鐘,我開始跟男生搶籃球場,把本來就不白的皮膚曬得更黑,把自己練得很壯,因為討厭自己身上的女性第二特徵而開始駝背。垮褲板鞋就是我的愛好,我知道我快把娥姐逼瘋了。「女生沒有女生樣!」「過年回三合院時,你不准穿牛仔褲出現在家族面前,聽到沒有!」娥姐那兇狠的眼神,命令式的口吻,當時我真的非常討厭她。

raw-image

這個母女失調一直到我大學,開始玩團、刺青到憂鬱症⋯我才發現原來娥姐不是厭女症。就在我意識到,她對我的要求已經退到「妳只要健康就好⋯」原來她不是討厭我,是她的年代,就是這樣被教育的。她不能做的事情,會被指責的事情,她會擋在別人之前,搶先一步辱罵我,在她的意識裡,這些「女性應該⋯」都不是壓制的表現,而是理所當然~但她生的女兒,怎麼就是不懂!怎麼這麼不聽話!這就是教育失敗的事情!!她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也過不了我這一關⋯

raw-image

我花了很多歲月挑戰她,她花了將近一輩子的時間適應我。我的青少年代裡,不盛行「時代不同了」「平權」,只有「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後者的口號,在我的體感上,對長輩們來說是沒用的,總會換來「標新立異」的符號。

raw-image

「都是人,為什麼要被性別約束?」「男女生權利上為什麼要有差別?」未出社會的我,總是用咆哮的方式對抗我的母親(娥姐),而她總是用那一雙想把我掐死的眼神給我一巴掌!「沒看過像妳一樣這麼男人婆,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生下你這樣的孩子?你到底要讓我多丟臉?」對!很嚴重的一句話,對當時的我而言,簡直是很值得自毀的一句話。於是我拿著這段時期的相互不理解,走進憂鬱期⋯

raw-image

我很幸運的那「口無遮攔」的娥姐,在這段低潮時期,沒有離開我。我第一次發現,「言行不一」這句話,活生生例子發生在娥姐身上。她沒有後悔生下我,她後悔的是她無法拋開舊有的束縛,更是加以遵循這個失態的性別規則,逼迫她的下一代也「應該」服從。我也才發現,上一代的女人,最痛苦的是,被這個「束縛」綑綁到成為她們的「安全感」。這是鬼故事!活生生的鬼故事!卻真切的發生在我的媽媽那一輩的女性身上。「認命」「犧牲奉獻」為了不落人口舌,而慣性的把自己的想法丟掉,丟得一乾二淨。好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娥姐沒聽進去!

raw-image

當我發現,後來什麼觀念什麼規範她都不要了,她只要她的女兒時,我才意識到我是不是「應該」理解她一下。她是那個年代下的產物,當她青春年華的22歲生下我之後,她被框架到習以為常的青澀腦袋,對我無所不用其極的專制教育方式的背後⋯原來是她的恐懼。

她希望我順遂,不要被批判,「順從」「乖巧」在那個年代是「應該」的。而我也意識到,如果外表這麼女孩子,而做出不這麼女孩子的行為是會被批評的話,那我就男孩子一點如何?不可否認,我這個試驗很成功,當我把外表打扮得很中性,我隨地而坐、大口吃飯、甚至說話的用字遣詞,都比外表很女性的同學來得自由,我身上少了很多假掰、婊子、做作、不得體、沒家教⋯等歧視的字眼。而我才意識到,我的年代正在積極對性別轉型,對太過女性的女孩子很不友善。厭女世代正式開始,而且是女性對女性的厭女!

raw-image

我的社會觀察很局限,但我的體感千真萬確。當我開始回歸舞台上,依舊有著許多因素,希望我在螢幕前很女孩兒。不過由於我開始理解,從娥姐那個年代到我這個7年級生的世代,這過程的箇中滋味,我反而沒這麼抗拒了,因理解而接納,不表示我認同,是尊重!出社會後,我也比較可以理解,男女在許多環境裡的不平等原因,包含價錢、與人緣😂

raw-image

要據理力爭嗎?依我的個性,我還是習慣從我個人做起吧!例如留極致的長髮時,我開始在攝影記者大哥面前,擺出違反「討喜」的各種擺拍,在這裡真的非常感謝海量包容的攝影記者們,容許我這樣的自在。我不諱言的說,這樣我比較不尷尬,你們也就接受了😂

raw-image

我很開心活在這個世代裡,各種平權意識的興起,讓許多人一起成長,像我跟娥姐一樣,從對抗到理解到包容。到前陣子她開始想買帥氣的服飾(她骨子裡就是個漢子嘛!我就是遺傳啊!),她觀望了30幾年,她確定這樣不會被批判了!她也蠢蠢欲動了!我只能說,辛苦妳了,辛苦各位婆婆阿姨媽媽奶奶們~

raw-image

就像以前,我會疑惑為何婦女節要特別是節日,如果辛苦程度一樣,為何要特別提出來,肯定是各種性別的壓迫與失衡導致,用節日彌補嗎?彌補得了嗎?這個極度膚淺的憤世忌俗想法,現在親手被我自己推翻了,這個節日該被重視,那過往的舊觀念,讓多少女性無法重新來過的一生,無法自由。這個節日該被提醒!不只是紀念!該被謹記在心。

raw-image

現在網路不管是商業話術也好、引誘女性購買的巴結也罷!這一天改成女王節,我覺得很可以!3月8號這一天,好好疼惜自己,珍惜自己。

女王們,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仙-avatar-img
2024/03/08
金仙-avatar-img
2024/03/08
女王節快樂🩷❤️💛😘😍😂
avatar-img
Yo Sing Fun方宥心的大心劇場
44會員
64內容數
《真實事件改編》如果眼睛是鏡頭,耳朵是收音器,我想大腦或許可以直接處理剪輯部分,獲取想要的,立即丟棄不想要的。
2025/03/15
你是不是活在美好的泡泡之中呢? 是否許多事情只是自己想像、編織的美好情節,真實的生命樣貌究竟是什麼呢? 你能否看清楚生命正在發生的一切⋯ 今天抽了這張卡牌⋯在這充滿話術輿論及各自立場針鋒相對的時期,我竟然還能抽到這張卡牌,是否表示,我還挺冷靜的⋯ 就在我打字的同時,喵女兒進來,留了一顆屎
Thumbnail
2025/03/15
你是不是活在美好的泡泡之中呢? 是否許多事情只是自己想像、編織的美好情節,真實的生命樣貌究竟是什麼呢? 你能否看清楚生命正在發生的一切⋯ 今天抽了這張卡牌⋯在這充滿話術輿論及各自立場針鋒相對的時期,我竟然還能抽到這張卡牌,是否表示,我還挺冷靜的⋯ 就在我打字的同時,喵女兒進來,留了一顆屎
Thumbnail
2025/02/06
人的際遇真的很有趣,我沒想過我會三度來紐約。百老匯的戲將近30部。每一次都刷新體驗,每一回都再度提醒自己的缺乏。 紐約不是我嚮往的城市,來這裡後,我開始想念台灣,台灣的味道、台灣的便利、台灣的乾淨、台灣的規矩⋯ 卻也喜歡紐約混雜的性格,在這沒有一定、應該的城市裡,自我價值更能體現,很有趣的反差⋯
Thumbnail
2025/02/06
人的際遇真的很有趣,我沒想過我會三度來紐約。百老匯的戲將近30部。每一次都刷新體驗,每一回都再度提醒自己的缺乏。 紐約不是我嚮往的城市,來這裡後,我開始想念台灣,台灣的味道、台灣的便利、台灣的乾淨、台灣的規矩⋯ 卻也喜歡紐約混雜的性格,在這沒有一定、應該的城市裡,自我價值更能體現,很有趣的反差⋯
Thumbnail
2024/12/29
甜蜜總是夾帶著麻煩,願意麻煩也總是因為知道會遇見幸福。 在寫下這篇之前,我順手抽了一張牌『查無此人』。牌意寫著:「請將自己帶回來,回到眼下屬於你的存在,最美好的你,一直都在。」 從平安夜開始工作到聖誕節,回到台北晚上8點,將老王媽媽接過來過夜,隔天一早高鐵,帶著王媽媽及我們全家人,下台南三天兩夜
Thumbnail
2024/12/29
甜蜜總是夾帶著麻煩,願意麻煩也總是因為知道會遇見幸福。 在寫下這篇之前,我順手抽了一張牌『查無此人』。牌意寫著:「請將自己帶回來,回到眼下屬於你的存在,最美好的你,一直都在。」 從平安夜開始工作到聖誕節,回到台北晚上8點,將老王媽媽接過來過夜,隔天一早高鐵,帶著王媽媽及我們全家人,下台南三天兩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標籤:小說 篇幅:201章 評分:⭐️⭐️⭐️⭐️⭐️
Thumbnail
標籤:小說 篇幅:201章 評分:⭐️⭐️⭐️⭐️⭐️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診間來了位40多歲的漂亮姐姐。畫著淡淡的妝,穿著日系的長洋装加上白色的罩衫。說話聲音輕輕柔柔的,聽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 姐姐妳很美,可是妳不知道 她說她已經被家人逼著到處相親五六年了,她很苦惱,為什麼一直遇不上好的對象。其實她有一個很喜歡的人…
Thumbnail
診間來了位40多歲的漂亮姐姐。畫著淡淡的妝,穿著日系的長洋装加上白色的罩衫。說話聲音輕輕柔柔的,聽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 姐姐妳很美,可是妳不知道 她說她已經被家人逼著到處相親五六年了,她很苦惱,為什麼一直遇不上好的對象。其實她有一個很喜歡的人…
Thumbnail
...神獸濃縮娘親的八點檔故事...婦女勵志篇...
Thumbnail
...神獸濃縮娘親的八點檔故事...婦女勵志篇...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你的皮膚怎麼那麼黑?弟弟的那麼白!你們交換該有多好~」小時候最常聽到娥姐說這句話,感覺得出來她有多遺憾。 我跟娥姐認識將近40年,我在她身上看到拋不掉的女性束縛。國中以前,我總是過腰的長髮、肯定的每日小洋裝、離不開紅色系的各種我的日常⋯有趣的事,在她的認知裡面,只要是女生,絕對「會」喜歡,又或是
Thumbnail
「你的皮膚怎麼那麼黑?弟弟的那麼白!你們交換該有多好~」小時候最常聽到娥姐說這句話,感覺得出來她有多遺憾。 我跟娥姐認識將近40年,我在她身上看到拋不掉的女性束縛。國中以前,我總是過腰的長髮、肯定的每日小洋裝、離不開紅色系的各種我的日常⋯有趣的事,在她的認知裡面,只要是女生,絕對「會」喜歡,又或是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會遇到許多年長的人,好的不好的,壞的不壞的。 她們的故事,在我們相處一段時間又分開後繼續延續。有的再某時某刻又遇上了,有的消失再也不見。 被影響到的當時的我們,希望自己在她們那時的年紀能夠跟她(他)一樣,有著溫柔的外表,善解人意的心,或者很強的工作能力,可以獨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會遇到許多年長的人,好的不好的,壞的不壞的。 她們的故事,在我們相處一段時間又分開後繼續延續。有的再某時某刻又遇上了,有的消失再也不見。 被影響到的當時的我們,希望自己在她們那時的年紀能夠跟她(他)一樣,有著溫柔的外表,善解人意的心,或者很強的工作能力,可以獨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一直在幫客人染髮染到厭世,晚上睡覺居然又夢的自己一覺醒來白髮三千丈,無論怎麼染都不過色,真是嚇死人了。 白髮,多數源自於遺傳外,還有心理壓力。現在很多人30幾歲開始白,到我這40一枝花年紀整頭白,像聖誕老奶奶已經大有人在。 紅顏白首是女人最大天敵。 要知道在江湖外面走跳,男人的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一直在幫客人染髮染到厭世,晚上睡覺居然又夢的自己一覺醒來白髮三千丈,無論怎麼染都不過色,真是嚇死人了。 白髮,多數源自於遺傳外,還有心理壓力。現在很多人30幾歲開始白,到我這40一枝花年紀整頭白,像聖誕老奶奶已經大有人在。 紅顏白首是女人最大天敵。 要知道在江湖外面走跳,男人的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