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04/10/2011

停了兩年的攀岩,前一陣子因為一些因緣而重新排入了行事曆中。

要登聖稜線,必需通過品斷及素斷,這兩個斷崖。

嚮導考試要練習繩結及使用大D。

腳踏車道的開通,可以直接騎到公館。

最後又在網上看到的公館的免費岩場。

這幾個因素,讓我找出久未用的攀岩裝備。

還和睿思兩個人先看了看攀岩寶典,複習了一下先鋒攀登的方式。

久未練習,早己忘了如何攀登了,不過這個岩場只有四米。

高度剛好給我們拿來練習。

睿恩的身高,第一次先鋒攀岩時,還掛了一個快扣。

後來轉移路線時,我就只幫他確保,要他直接掛繩了。

昨天睿恩去騎車,回程時,坐椅的縲絲鬆了,把車停在門口也沒處理。

我想這個是我的問題,都沒有教孩子該如何使用工具呢。

告訴睿恩該如何使用六角板手後,及如何修車後,我就進書房了。

這個工程實在是最簡單的"事頭"了。我想我也沒必要在旁邊看。

只聽著外面,不時傳來板手掉地上的聲音。

我想到以前我在當工程師時,把手工具掉在地上。

那真是很丟臉的事情啊,也可以說是"失格"的事啊。

所以直到現在,我對工具掉地上的聲音都很敏感的。

不過,很快的他也進書房,跟我說,修好了。

以前騎車時,都幫他準備好了車子。

打氣,調整。

這個方式多少都剥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吧。

所以這次去攀岩,就把最基本的繩結,及最重要的確保一樣樣跟孩子講。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最後睿宇也會學著我,在扣上大D後,很自然的,作著同樣的動作。

確認是否有鎖緊。

這個小動作,讓我看了很感動。

每個父親應該都會為了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作了跟你一樣的動作而感動吧。

雖然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他們自己,而不是自己的影子。

但,可以說是傳承吧。

我想我真的很幸運,可以和孩子一起。

一起去登山,游泳,潛水,攀岩,騎車。


我們在岩場玩了快兩小時,除了偶爾有好奇的路人經過看了看我們。

竟然沒有其他人來這玩。

這段期間,還有公務車來這巡邏,原本以為是看看場地的狀況,但除了看場地外。

還要紀錄使用的人數。

奶奶看了看紀錄告訴我,這次記了我們一家五口人。

但大多時間都是0。

有點不可思議,這麼好的一個場地。

我想這個岩場,對攀岩的高手來說,路線太短是簡單了些。

但是對沒有裝備的人又危險了點。

不過就太適合我們這種全家的活動了。

再加上由家門口騎著單車,順著車道就可以到了。

而且,最重要的,還是免費的。

我想我們會常去的。


雖然是睿宇和妹妹的第一次攀登。

但是睿宇己經可以完登了三條簡單的路線了。

妺妹還是在半空中掙扎著,爬不上去。

我想,攀岩會給他們帶來不少的自信心吧。

今天短短一個多小時的練習,喚回對攀岩精神的回憶。

除了體力上的付出。

攀岩這個活動,是個將生命安全交給對方的活動。

除了克服本身對高度的恐懼外,還有就是對繩伴的信任了。

對我而言,希望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可以增加我們之間的信任。

畢竟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建立的,就算是自己的孩子。

除了信任之外,還有合作。

睿宇完登的路線,在一旁可以幫忙妹妹看腳點。

而我就幫忙作確保。

 

回程時,我問睿宇,你相信你掉下來時,爸爸會拉住你嗎?

睿宇不考慮的說:我相信。

 

問妹妹同樣的問題,妹妹說:不知道。

嗯,我想,我還要再加油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記憶的延續
2會員
937內容數
在家是爸爸,工作是Mars,山上是當歸。 記錄自己走過的路,作過的夢,擁有過的回憶。
我的記憶的延續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20240320 睿宇打工
2024/03/20
20240320 睿宇打工
2024/03/17
08/16/2022 報到 我開著車,全家人一起送兒子到報到地點。 雖然只當四個月的兵, 但畢竟也是人生大事, 也是家裏的大事, 抵達報到地點後, 他獨自一人下車報到 短暫望著他的背影。 我就驅車離開。   因為讀書加上實習,以致拖到28歲才當兵。 報到前, 我調侃他都28
2024/03/17
08/16/2022 報到 我開著車,全家人一起送兒子到報到地點。 雖然只當四個月的兵, 但畢竟也是人生大事, 也是家裏的大事, 抵達報到地點後, 他獨自一人下車報到 短暫望著他的背影。 我就驅車離開。   因為讀書加上實習,以致拖到28歲才當兵。 報到前, 我調侃他都28
2024/03/17
07/19/2022 帶旅行團去歐洲時,長途拉車無可避免。 無聊之中總會在車上講一個笑話。 內容大概是有關駕駛在高速公路開車逆向行駛。 說它是個笑話,因為總覺現實中,不大可能。   但如果真發生在生活中, 那還真的是一個笑話了。   但是我必需說, 基隆是全台灣, 不,是全世界
2024/03/17
07/19/2022 帶旅行團去歐洲時,長途拉車無可避免。 無聊之中總會在車上講一個笑話。 內容大概是有關駕駛在高速公路開車逆向行駛。 說它是個笑話,因為總覺現實中,不大可能。   但如果真發生在生活中, 那還真的是一個笑話了。   但是我必需說, 基隆是全台灣, 不,是全世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攀岩設施 來到內湖運動中心,天氣炎熱,我順便在超商的冷氣房裡吹了會兒冷氣。在尋找廁所時,無意間看到一整面牆都設有室內攀岩等運動設施,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平時似乎很少看到有人在這裡進行攀岩活動,但今天是假日,攀岩的人數似乎不少,讓這個運動區域顯得格外熱鬧。 攀岩支撐點 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其實就是
Thumbnail
攀岩設施 來到內湖運動中心,天氣炎熱,我順便在超商的冷氣房裡吹了會兒冷氣。在尋找廁所時,無意間看到一整面牆都設有室內攀岩等運動設施,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平時似乎很少看到有人在這裡進行攀岩活動,但今天是假日,攀岩的人數似乎不少,讓這個運動區域顯得格外熱鬧。 攀岩支撐點 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其實就是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24年農曆春節,林雋語陳昊瀚歷經6天的時間完成了蛟龍瀑布的攀登,幾乎可以說為今年度的國內攀登立下了標竿。4月底的晚上,我有幸能於現場聆聽首場的分享會,一同領略潛藏於水流下巨大岩壁的節理細節。這是一場詳實的攀登紀實,卻同時也是一場給予我無限憧憬的啟發,是我盡其所最欠缺的那股力量。
Thumbnail
24年農曆春節,林雋語陳昊瀚歷經6天的時間完成了蛟龍瀑布的攀登,幾乎可以說為今年度的國內攀登立下了標竿。4月底的晚上,我有幸能於現場聆聽首場的分享會,一同領略潛藏於水流下巨大岩壁的節理細節。這是一場詳實的攀登紀實,卻同時也是一場給予我無限憧憬的啟發,是我盡其所最欠缺的那股力量。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Thumbnail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Thumbnail
這次帶帶朋友們來登登這座新手百岳,但一直碰上假期對不上以及近幾周都在下雨的問題,導致安排直接延宕三周。 雖然對於我來說,我爬中級山居多,所以百岳也沒幾座,不過我倒是對北峰印象深刻,所以才如此規劃,讓完全沒百岳經驗的朋友來感受感受。 雖然我不是專業,但行前規劃、預備、氣象預測等等還是都要完整確認才
Thumbnail
這次帶帶朋友們來登登這座新手百岳,但一直碰上假期對不上以及近幾周都在下雨的問題,導致安排直接延宕三周。 雖然對於我來說,我爬中級山居多,所以百岳也沒幾座,不過我倒是對北峰印象深刻,所以才如此規劃,讓完全沒百岳經驗的朋友來感受感受。 雖然我不是專業,但行前規劃、預備、氣象預測等等還是都要完整確認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