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20米峭壁的風景

桌長10-avatar-img
發佈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一次失敗之後,身體仿佛記得了什麼,成為了我的Beta,這個動作行不通,就換個路走。


在體力一點一滴流逝,快要耗盡的那一刻,我,站起來了,翻過了那個以為怎麼樣也過不去的坎。


我開始順順的向上,當然,上面的路越來越難走,睜著眼卻像瞎子摸象。


「這裡有路嗎?還是我的錯覺?」

我只能相信我的指尖、腳趾,傳回來的訊息。


慢慢地,眼前浮現了那些成功的人提及的風景:峭壁上的蜂窩,吃進牆裡的樹根,幾乎沒有抓點的slab⋯⋯原來是這樣啊。


原本我幾乎是不敢往下看的,但是我站在那裡,看向好遠的海浪,拍打著岸邊,望向底下為我歡呼的人群,感受著只有這個位置吹拂到的微風。


我的身體微微顫抖著,感受血液在體內興奮地跳動著,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湧上來。


「我活著,在此時此刻。」


-


謝謝幫我記錄的你們。


主辦 @babopapak

確保者 @jiejianglin

攝影 @ronnie__1023

@boulder.w.timothy @_dog_tiger @柏瑜

啦啦隊 @yehcat @yvonehsu @ivan0105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桌長10
7會員
35內容數
擁抱真實的自己,就也能同理對方的脆弱 收聽Podcast:隔壁的桌子 https://solink.soundon.fm/nextable
桌長10的其他內容
2024/10/21
探討路線難度設計是如何影響抱石的體驗。回顧了個人在臺灣、日本和韓國的抱石經歷,並強調了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新手友好的環境對提升新手信心的重要性。雖然因個人身體素質的影響,每人對同一條路線的看法可能迥然不同,但仍希望能鼓勵岩館規劃更多新手友善路線讓更多人樂於挑戰抱石。
Thumbnail
2024/10/21
探討路線難度設計是如何影響抱石的體驗。回顧了個人在臺灣、日本和韓國的抱石經歷,並強調了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新手友好的環境對提升新手信心的重要性。雖然因個人身體素質的影響,每人對同一條路線的看法可能迥然不同,但仍希望能鼓勵岩館規劃更多新手友善路線讓更多人樂於挑戰抱石。
Thumbnail
2024/04/17
3月初懿霆丟出台中大埔的市長盃,問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去比賽,那時候我抱石程度還在V1~V2之間游離,V2也常過不了,比賽最低的組別是V2,老實說完全沒有自信。 後來決定閉著眼睛報名了,反正就當去玩的,先不要想結果。-比賽當天真的緊張到不行,狂流手汗,邊爬邊發抖,尤其是看那些個子嬌小的弟弟妹妹,雖然
Thumbnail
2024/04/17
3月初懿霆丟出台中大埔的市長盃,問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去比賽,那時候我抱石程度還在V1~V2之間游離,V2也常過不了,比賽最低的組別是V2,老實說完全沒有自信。 後來決定閉著眼睛報名了,反正就當去玩的,先不要想結果。-比賽當天真的緊張到不行,狂流手汗,邊爬邊發抖,尤其是看那些個子嬌小的弟弟妹妹,雖然
Thumbnail
2024/03/19
自從去年12月打球時弄斷了一根手指,一直到2月過完年後才完全恢復,所以嚴格說起來,我是從2月中後才開始比較認真玩抱石。(出國前還因為拉傷而又休息了一個禮拜)。 一開始接觸抱石時,因為可以像個孩子一樣爬高,覺得很快樂,但從VB一路爬到V1,要挑戰V2的時候就開始卡關,中間也曾好幾度因為爬不過而自
Thumbnail
2024/03/19
自從去年12月打球時弄斷了一根手指,一直到2月過完年後才完全恢復,所以嚴格說起來,我是從2月中後才開始比較認真玩抱石。(出國前還因為拉傷而又休息了一個禮拜)。 一開始接觸抱石時,因為可以像個孩子一樣爬高,覺得很快樂,但從VB一路爬到V1,要挑戰V2的時候就開始卡關,中間也曾好幾度因為爬不過而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山頂的人說山上的風景很美,山腳下的人說這太困難,而半山腰的我們正緩步前行,周遭陪伴的是亙古的河流、是綿延的步道,也許旅程遙遠且艱難,但只要堅持住,總有攻頂的一天。 不畏懼艱難,所有的磨練皆是為了鍛造更出色的自己
Thumbnail
山頂的人說山上的風景很美,山腳下的人說這太困難,而半山腰的我們正緩步前行,周遭陪伴的是亙古的河流、是綿延的步道,也許旅程遙遠且艱難,但只要堅持住,總有攻頂的一天。 不畏懼艱難,所有的磨練皆是為了鍛造更出色的自己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運動,尤其是有難度的運動,很容易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中,體悟到人生。
Thumbnail
運動,尤其是有難度的運動,很容易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中,體悟到人生。
Thumbnail
你說上山的風景美不勝收,而我還在山腳下緩步前行,陪伴我的是亙古的河流、綿延的步道,也許這段旅程遙遠且艱難,但只要堅持住,總有攻頂的一天。 不要畏懼艱難,所有的磨練皆是為了鍛造更出色的自己
Thumbnail
你說上山的風景美不勝收,而我還在山腳下緩步前行,陪伴我的是亙古的河流、綿延的步道,也許這段旅程遙遠且艱難,但只要堅持住,總有攻頂的一天。 不要畏懼艱難,所有的磨練皆是為了鍛造更出色的自己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Thumbnail
我想這是無數次爬山帶給我的禮物,所謂的「到達」是在心裡畫一個圓,從天真的勇敢裡出發,在所有複雜裡走了一圈,回到最初的地方,帶著圓滿的單純,繼續下一段旅程。
Thumbnail
我想這是無數次爬山帶給我的禮物,所謂的「到達」是在心裡畫一個圓,從天真的勇敢裡出發,在所有複雜裡走了一圈,回到最初的地方,帶著圓滿的單純,繼續下一段旅程。
Thumbnail
在運動的世界裡,每一次的上坡騎行和山峰攀登都是對身心極限的挑戰。當腳踏車在陡峭的坡道上艱難前行,當每一步登山都需克服重重障礙,那一刻,困難不僅考驗著我們的體力,更是對意志的磨練。然而,正是這些艱苦的過程,讓山頂的風景變得無比珍貴。汗水不僅是努力的證明,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印記。這些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
Thumbnail
在運動的世界裡,每一次的上坡騎行和山峰攀登都是對身心極限的挑戰。當腳踏車在陡峭的坡道上艱難前行,當每一步登山都需克服重重障礙,那一刻,困難不僅考驗著我們的體力,更是對意志的磨練。然而,正是這些艱苦的過程,讓山頂的風景變得無比珍貴。汗水不僅是努力的證明,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印記。這些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