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預法今年元旦上路,不論醫病都一定要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元旦上路,不論醫病都一定要知道

面對醫療事故的風險與挑戰,了解如何有效預防及處理爭議不僅是醫療專業人員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議題。「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一般簡稱醫預法,以「保障病人權益、促進醫病和諧、提升醫療品質」為目標,並秉持「即時關懷」、「調解先行」、「事故預防」等三大原則,期盼減少醫病糾紛,強化醫病間的信賴關係,在113年1月1號正式上路,是否能夠達到預估的目標,值得觀察。

raw-image


一、關懷溝通

醫預法規定,醫療機構應組成醫療事故關懷小組,99床以下醫院及診所,因為規模不大且基於成本考量,如強令設置關懷小組恐與實際情況脫節,故可指定專業人員或委由專業團體提供,例如小診所委請大型醫院的關懷小組來實際進行關懷溝通;醫療機構於醫療事故發生後,應即時進行病人關懷及協助,適時說明、建立互信,以緩和醫病緊張關係避免發生爭議,也希望透過軟性的溝通,來化解衝突的發生。

二、爭議調解

醫療爭議,統一由地方衛生局組成醫療爭議調解會,不論民、刑事醫療訴訟均應先經其調解,調解期間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可延長3個月,明定期限,讓雙方把握時間。進步言,如果民眾沒有先依醫預法的規定申請調解而直接向地檢署或法院提告,地檢署或法院雖不會直接駁回,但會先移付所屬地方管轄的醫療爭議調解會進行調解,此部份可參醫預法第15條第1項及第2項、第16條第1項之規定:

第15條

第1項:當事人因醫療爭議提起民事訴訟前,應依本法申請調解,不適用醫療法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三款及鄉鎮市調解條例之規定。

第2項:當事人未依前項規定申請調解而逕行起訴,第一審法院應移付管轄之調解會先行調解。調解期間,訴訟程序停止進行。

第16條

第1項:檢察官偵查或法院審理之醫療爭議刑事案件應移付管轄之調解會先行調解。調解期間停止偵查、審判。

關於醫療爭議調解會,還有以下重點

  1. 調解委員的組成:由醫學、法律或其他具專業知識及信望素孚之公正人士參與,更能接納各方不同意見。
  2. 醫事專業諮詢:當事人就醫療爭議得檢具病歷複製本並繳納費用,向第四條第一項之財團法人申請醫事專業諮詢(醫預法第9條)。 讓醫病雙方當事人,都可以在爭議初期,尋求第三方專業的意見判斷,及早聚焦問題,不至於流於情緒或做無效的討論。
  3. 醫療爭議評析:調解時得邀請醫學、法律、心理、社會工作或其他專業人員列席陳述意見,或就醫療爭議之爭點向財團法人申請醫療爭議評析(醫預法第21條),也是希望先就法律及醫學上面的爭點,預作整理。
  4. 不得作為依據:財團法人提供之醫事專業諮詢及醫療爭議評析,除當事人均同意外,不得於本案訴訟採為證據、裁判、或行政處分之基礎(醫預法第4條第4項)、調解過程中,醫方所為遺憾、道歉、讓步或其他為緩和醫病緊張關係所為之陳述,除醫療爭議當事人均同意外,不得於本案訴訟採為證據或裁判基礎,亦不得採為相關行政處分之基礎(醫預法第7條)。

三、事故預防

要求醫院應建立內部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病安通報與風險管控機制;醫療機構對於發生之重大醫療事故,應主動進行根因分析、檢討改善,並通報主管機關;如果發生特殊之醫療事故,中央主管機關則可成立外部專案調查小組並提出報告,以利發現事實真相、共同學習。此規定在於希望醫院或診所平時建置好相關安全機制,萬一不幸發生重大醫療事故,中央主管機關也有法源依據可以介入,並尋求外部專案調查小組並提出獨立建議報告,期盼減少再次發生的機率。

raw-image


醫方要用什麼心態來面對調解程序?

遇到醫療糾紛,醫方第一時間不免感到忿忿不平,認為自己以潔淨所能來協助或治療病患,發生無法預期的傷害,也非醫方所能控制, 難免會有好心被雷親之感嘆,但若一地而楚,病方在專業知識不足及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 會想知道究竟實際上面的發生經過為何,真正傷害造成的原因是什麼,也是無可厚非。為了在情感上照顧病方的感受, 以免落得事後不聞不問的非難,建議可以用以下的心態,來面對醫預法所特別強調的調解程序:

  1. 開放心胸,避免先入為主的想法,換位思考,以解決問題為優先考量。
  2. 先關心自己的情緒,再來同理關懷病方,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協商的契機。
  3. 捍衛自己的立場,做好醫學及法律上的準備,但也接納病方的意見(未必要認同)。
  4. 發生糾紛的第一時間,尋求律師意見,律師可以協助醫方 從醫療常規著手,整理法律相關爭點,更重要的是全程陪伴,不論是調解程序或之後的訴訟程序,律師都能發揮 協助分析利弊、陪同程序進行、更重要的是給予精神層面上的支持,不至於讓醫方面對醫療爭議或糾紛時,不知道程序如何進行或如何主張自己權益。

診所也需要專業法律顧問

經營診所就是在經營一家企業,大多數的醫師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造福病患,對於法規與契約等議題較不熟悉又無暇研究,此時更需要專業律師擔任診所法律顧問,協助醫師處理法律問題,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別忘了,有診所或醫療法律問題,交給陳建至律師就對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建至律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0
醫美手術麻醉風險與法律規範探討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陳建至律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6
診所負責人面臨的法律風險及應對措施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商業法律護航|陳建至律師
104會員
76內容數
亮遠法律事務所,十餘年執業律師,沉浸於公司商務、新創、智慧財產、財富傳承等領域,喜歡品飲威士忌、葡萄酒。長期投入商業法律服務,協助客戶找出企業經營遇到的難題、分析商業活動面臨的風險,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 Email:lawyerchih@gmail.com 諮詢電話:(02) 2558-8589
2025/04/21
本文探討品牌合作中常見的合約陷阱,以一個保健品公司與品牌顧問公司合作失敗的案例說明合約的重要性。文中強調合約需明確列出交付項目、時間、里程碑付款及成效檢討機制,並設定終止條款與違約條款,以保障自身權益。最後,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確保合約內容完善,避免合作失敗導致損失。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探討品牌合作中常見的合約陷阱,以一個保健品公司與品牌顧問公司合作失敗的案例說明合約的重要性。文中強調合約需明確列出交付項目、時間、里程碑付款及成效檢討機制,並設定終止條款與違約條款,以保障自身權益。最後,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確保合約內容完善,避免合作失敗導致損失。
Thumbnail
2025/04/19
創業夥伴間的友情容易因合夥事業產生裂痕,本文由商務律師的觀點出發,說明如何透過完善的股東協議或合夥契約,預先避免因股權比例、退出機制、分工與決策制度等問題導致的爭執,保障彼此權益,維繫友誼。
Thumbnail
2025/04/19
創業夥伴間的友情容易因合夥事業產生裂痕,本文由商務律師的觀點出發,說明如何透過完善的股東協議或合夥契約,預先避免因股權比例、退出機制、分工與決策制度等問題導致的爭執,保障彼此權益,維繫友誼。
Thumbnail
2025/04/10
代言合約的風險控管與條款設計,是企業維護品牌形象的關鍵。本文探討品牌形象維護、違約責任、合約終止、KPI設定、代言內容審查及律師在合約中的重要性,並以案例說明專業法律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0
代言合約的風險控管與條款設計,是企業維護品牌形象的關鍵。本文探討品牌形象維護、違約責任、合約終止、KPI設定、代言內容審查及律師在合約中的重要性,並以案例說明專業法律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於112年6月18日舉辦【2023台灣醫法實務論壇-新竹場】,本次論壇由新竹縣市醫師公會、新竹縣市中醫師公會、新竹縣市牙醫師公會、新竹律師公會及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與法律研究所一起共同舉辦,以及由新竹縣市藥師公會、新竹縣市護理師護士公會、苗栗縣藥師公會及全國律師聯合會...
Thumbnail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於112年6月18日舉辦【2023台灣醫法實務論壇-新竹場】,本次論壇由新竹縣市醫師公會、新竹縣市中醫師公會、新竹縣市牙醫師公會、新竹律師公會及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與法律研究所一起共同舉辦,以及由新竹縣市藥師公會、新竹縣市護理師護士公會、苗栗縣藥師公會及全國律師聯合會...
Thumbnail
如果補休和加班費都談不攏,該怎麼辦呢?難道只能忍氣吞聲嗎?還是要憤而離職直接上法院呢? 工會? 勞工局? 調解? 仲裁?
Thumbnail
如果補休和加班費都談不攏,該怎麼辦呢?難道只能忍氣吞聲嗎?還是要憤而離職直接上法院呢? 工會? 勞工局? 調解? 仲裁?
Thumbnail
勞資爭議調解屬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之一環,是免費、快速且透過政府第三方公正、中立之方式處理解決紛爭的途徑。目前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均可以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權利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調整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
Thumbnail
勞資爭議調解屬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之一環,是免費、快速且透過政府第三方公正、中立之方式處理解決紛爭的途徑。目前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均可以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權利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調整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今日要與大家分享車禍調解時,有什麼須要注意的事項。就一般輕微車禍事故而言(例如擦、挫傷等),在刑法上可能成立的罪名為過失傷害罪(即刑法第284條前段),又依據刑法第287條規定,此罪為告訴乃論之罪。此外,依據刑事訴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今日要與大家分享車禍調解時,有什麼須要注意的事項。就一般輕微車禍事故而言(例如擦、挫傷等),在刑法上可能成立的罪名為過失傷害罪(即刑法第284條前段),又依據刑法第287條規定,此罪為告訴乃論之罪。此外,依據刑事訴
Thumbnail
勞動事件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屆滿2年,在提升勞動事件處理專業化上,全國各法院配合設置29個勞動專業法庭,各地方法院聘任勞動調解委員共1307人,以強化勞動調解新制量能。 💨什麼是「勞動事件法」?為什麼要制定「勞動事件法」? 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調解程序?
Thumbnail
勞動事件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屆滿2年,在提升勞動事件處理專業化上,全國各法院配合設置29個勞動專業法庭,各地方法院聘任勞動調解委員共1307人,以強化勞動調解新制量能。 💨什麼是「勞動事件法」?為什麼要制定「勞動事件法」? 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調解程序?
Thumbnail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下稱本法)業於111.5.30三讀通過,待正式公布施行後生效,屆時醫療院所始須遵照辦理。
Thumbnail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下稱本法)業於111.5.30三讀通過,待正式公布施行後生效,屆時醫療院所始須遵照辦理。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處理勞資爭議,保障勞工權益,穩定勞動關係,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勞資雙方當事人應本誠實信用及自治原則,解決勞資爭議。 第 3 條 第 4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勞動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 5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處理勞資爭議,保障勞工權益,穩定勞動關係,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勞資雙方當事人應本誠實信用及自治原則,解決勞資爭議。 第 3 條 第 4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勞動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 5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