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爭議調解流程大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勞資爭議

勞資爭議調解屬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之一環,是免費、快速且透過政府第三方公正、中立之方式處理解決紛爭的途徑。目前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均可以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權利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調整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變更之爭議(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條)。

申請階段

如何申請

由勞資雙方當事人任一方向勞方勞務提供地的地方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勞資爭議處理法第9條)。申請調解時,要先完整填寫「調解申請書」,並敘明要調解的事項。另外,如有需要請代理人協助出席調解會議時,代理人的資料也應填寫清楚,代理人出席時,必須提出獲得授權的委託書。(勞資爭議處理法第10條)

調解申請書範例正面

調解申請書範例正面

調解申請書範例反面

調解申請書範例反面


獨任調解人或調解委員會

申請人可選擇由地方政府「指派調解人」或「組成調解委員會」兩種方式。選擇「指派調解人」進行調解,進行的方式為獨任調解人主持會議,若選擇「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進行的方式則有調解委員(1-3人其中一位為主席)加上資方委員及勞方委員各1位,並由主席主持會議(勞資爭議處理法第11條)。目前來說除了重大職災及當事人強烈意願選擇以委員會的方式處理外,大多都是以指派調解人的方式,因為相較之下指派調解人的時間會比調解委員會快。

可以指定調解人嗎

不行,目前只有調解委員會的組成會有主管機關指派委員1人或3人,其中1人為主席,再加上資方委員、勞方委員會詢問勞資雙方的人選之外,指派調解人是由地方政府或委外單位隨機從所備置的名冊中指派,不能指定。如果是外國人申請的話建議自己也要帶翻譯人員隨行。

在政府機關或委外民間團體有差別嗎

調解委員會只有在主管機關中進行調解時才有,指派調解人的方式可以選在地方主管機關或是委外民間團體,通常申請人會對於委外民間團體的調解人資格有疑問,但現在委外民間團體所列冊的調解人不是律師、學者教授、就是經勞動部認證訓練通過的調解人或是政府機關公務退休人員所擔任,所以調解人的資格及專業是沒有問題。

那政府機關或委外民間團體的差別在哪呢,差別在於如果選擇民間團體的話,通常會比較早開會,等待開會時間不會拖得比較久,以現階段來說委外單位通常等2個禮拜內就會開會,在主管機關則要等至少3-4個禮拜,當然還是會依案件量或各縣市不同的關係等待時間有所增減,另外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在委外民間團體會比較差,因為在委外民間團體所辦理的勞資爭議調解,最後都還是會送回主管機關考核,民間團體通常還是會有一些把關。

至於如果是選擇委員會的話,就會等待1個月以上了,畢竟至少有3個委員的時間要喬,會比較困難一些。

會議階段

等待調解期間是否要上班

雖然申請了調解,除非是已經被資遣或是開除的人員,無法上班之外,還在職的勞工還是必須得要去上班,常見的疑問是不想被調到外縣市的勞工,申請調解後需不需要去上班,答案是肯定的,還是會建議被調動的勞工先去上班,等待開會期間,不然都有可能會被雇主記曠職的風險。

調解會議可以不出席嗎,調解人幫我處理不行嗎

在一方申請調解後,承辦單位會寄出調解會議開會通知單調解通知書,告知勞資雙方調解會議的時間和地點。如果一方缺席出席調解會議,調解會就沒辦法進行,除非他方同意二次調解,不然會直接調解不成立,要注意的是缺席的一方如果無正當理由未依通知出席調解會議者,將可能被處新臺幣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勞資爭議處理法第63條)

曾碰過有申請的當事人卻沒來,才發現申請人誤以為他申請後調解人(委員)就會幫她處理到好,這是嚴重的誤解喔,自己的權益必須自己爭取,調解人(委員)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協調雙方是否能夠達成和解,並不會代表勞資其中一方,所以當事人都還是必須得出席會議。

調解成立之效力

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者視為爭議當事人間之契約,是可以作為強制執行的執行名義的;當事人一方為工會時,視為當事人間之團體協約。(勞資爭議處理法第23條)

調解記錄範本正面

調解記錄範本正面

調解記錄範本反面

調解記錄範本反面


會後階段

不履行就強執

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者,其內容當事人一方負私法上給付之義務,卻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當事人得向該管法院聲請裁定強制執行並暫免繳裁判費;於聲請強制執行時,並暫免繳執行費。(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

不成立怎麼辦

  • 仲裁

常見會交付仲裁的情形是如果不成立的原因,雙方對於過程都沒有爭執,也沒有意見,只是在和解金額上雙方有出入,建議雙方當事人可以選擇仲裁程序,由仲裁委員來做出一個仲裁判斷。要留意的是權利事項的仲裁結果等同於法院的確定判決。調整事項之所作成之仲裁判斷,視為爭議當事人間之契約;當事人一方為工會時,視為當事人間之團體協約(勞資爭議處理法第37條)。

  • 訴訟

調解如果不成立的話,當事人如果仍覺得有爭議,則需要再提起民事訴訟,且可以申請訴訟補助,詳情可至勞動部或各地方政府勞動主管機關搜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保羅勞動小教室的沙龍
31會員
53內容數
在勞動科普中,將勞動領域的一些簡單的概念介紹給大家,讓各位快速進入勞動世界
2025/04/29
5月1日除了是國際勞動節,在台灣也是《勞動基準法》明定的國定假日之一喔! 這一天,勞工依法可以放假;如果雇主要求你出勤,那麼工資一定要加倍給付! 但到底「加倍」是怎麼算?來來來,3分鐘帶你看懂! 【勞動節出勤工資怎麼算?】 ✔ 5月1日如果沒有上班 → 正常領薪水! ✔ 5月1日如
Thumbnail
2025/04/29
5月1日除了是國際勞動節,在台灣也是《勞動基準法》明定的國定假日之一喔! 這一天,勞工依法可以放假;如果雇主要求你出勤,那麼工資一定要加倍給付! 但到底「加倍」是怎麼算?來來來,3分鐘帶你看懂! 【勞動節出勤工資怎麼算?】 ✔ 5月1日如果沒有上班 → 正常領薪水! ✔ 5月1日如
Thumbnail
2025/04/28
職場職災造成離職,勞工朋友們別擔心!勞保提供續保機制,讓您在療養期間仍享有保障,老年給付權益不中斷,保費更享有補助!快來瞭解如何申請續保,保障您的權益。
Thumbnail
2025/04/28
職場職災造成離職,勞工朋友們別擔心!勞保提供續保機制,讓您在療養期間仍享有保障,老年給付權益不中斷,保費更享有補助!快來瞭解如何申請續保,保障您的權益。
Thumbnail
2025/04/21
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勞保續保流程說明,合併申請書、簡訊通知、線上查詢進度等便利措施,讓父母更輕鬆申請。
Thumbnail
2025/04/21
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勞保續保流程說明,合併申請書、簡訊通知、線上查詢進度等便利措施,讓父母更輕鬆申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行制度以「行政調解」作為申請資格,對選擇「司法調解」的勞工不公平,宜盡速檢討修正。
Thumbnail
現行制度以「行政調解」作為申請資格,對選擇「司法調解」的勞工不公平,宜盡速檢討修正。
Thumbnail
如果真心要捍衛自己的勞動權利,其實去法院進行調解才是更有效、快速且便利的最佳管道。
Thumbnail
如果真心要捍衛自己的勞動權利,其實去法院進行調解才是更有效、快速且便利的最佳管道。
Thumbnail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勞資糾紛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勞工與雇主之間出現分歧時,解決這些糾紛的方式變得至關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三種主要的勞資糾紛解決途徑:調解、仲裁和訴訟,並比較其優勢與缺點,幫助您在面對糾紛時做出明智的選擇。 3種勞資糾紛解決途徑:調解、仲裁、訴訟 調解:保護關係的有效途徑
Thumbnail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勞資糾紛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勞工與雇主之間出現分歧時,解決這些糾紛的方式變得至關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三種主要的勞資糾紛解決途徑:調解、仲裁和訴訟,並比較其優勢與缺點,幫助您在面對糾紛時做出明智的選擇。 3種勞資糾紛解決途徑:調解、仲裁、訴訟 調解:保護關係的有效途徑
Thumbnail
如果補休和加班費都談不攏,該怎麼辦呢?難道只能忍氣吞聲嗎?還是要憤而離職直接上法院呢? 工會? 勞工局? 調解? 仲裁?
Thumbnail
如果補休和加班費都談不攏,該怎麼辦呢?難道只能忍氣吞聲嗎?還是要憤而離職直接上法院呢? 工會? 勞工局? 調解? 仲裁?
Thumbnail
勞資爭議調解屬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之一環,是免費、快速且透過政府第三方公正、中立之方式處理解決紛爭的途徑。目前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均可以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權利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調整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
Thumbnail
勞資爭議調解屬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之一環,是免費、快速且透過政府第三方公正、中立之方式處理解決紛爭的途徑。目前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均可以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權利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調整事項: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
Thumbnail
勞動事件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屆滿2年,在提升勞動事件處理專業化上,全國各法院配合設置29個勞動專業法庭,各地方法院聘任勞動調解委員共1307人,以強化勞動調解新制量能。 💨什麼是「勞動事件法」?為什麼要制定「勞動事件法」? 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調解程序?
Thumbnail
勞動事件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屆滿2年,在提升勞動事件處理專業化上,全國各法院配合設置29個勞動專業法庭,各地方法院聘任勞動調解委員共1307人,以強化勞動調解新制量能。 💨什麼是「勞動事件法」?為什麼要制定「勞動事件法」? 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調解程序?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處理勞資爭議,保障勞工權益,穩定勞動關係,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勞資雙方當事人應本誠實信用及自治原則,解決勞資爭議。 第 3 條 第 4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勞動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 5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處理勞資爭議,保障勞工權益,穩定勞動關係,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勞資雙方當事人應本誠實信用及自治原則,解決勞資爭議。 第 3 條 第 4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勞動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 5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